
语法单位:语素、词、短语、句子,它们都是语言中的音义结合体。
词是最小的能够运用的语言单位,是构成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一部分词加上语调可以单独成句。
短语是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是造句的备用单位。
句子是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可由短语或词组成。
名词解释
语法的概念: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法单位的结构规律,即,语法是说话所遵守的词句排列组合的规矩。
语法的含义:
(1)语法结构规律本身即语法事实;
(2)指语法学(语法学是研究、描写、解释语法结构规律的科学,是对客观存在着的语法系 统的认识和说明)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可以组合成合成词也可以单独成词。
短语的概念:短语是意义上和语法上能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所以又叫词组,它是大于词而又不成句的语法单位。组成短语的语法手段是语序和虚词。
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上相关、结构上互不作句法成分的分句加上贯通全句的句调构成。各分句间一般有句中停顿,用逗号、分号或冒号表示。
关联法、意合法。
句法成分
(1)句法成分是句法结构的组成成分。按照词类系列在不同结构类型中的结构关系定出不同的名称。
(3)八种基本句法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动语、定语、状语、补语、中心语
修辞:
1.指运用语言的方法,技巧和规律——修辞方法。
2.指说话和写作中积极调整语言的行为——修辞活动。*着重强调这层含义
3.指以加强表达效果的方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修辞学或修辞著作——修辞学
修辞是在适应表达内容和语言环境的前提下积极调动语言因素,非语言因素(表情手势),获取最理想的表达效果的对语言的加工。第二节 词类(实词)
分析题
短语的结构类型
(一)五种基本类型——按内部结构关系分的类型
1.主谓短语:陈述关系的两部分组成,前部分是被陈述的对象是主语,后面陈述的部分是谓语。
2.动宾短语:由有支配、涉及关系的两个部分组成,前头起支配作用的部分是动语,后面时宾语表示做什么、是什么
3.偏正短语:定中短语和状中短语
4.中补短语
5.联合短语:由语法地位平等的两项或几项组成,其间是联合关系,可细分为并列、递进、选择等关系。
(二)其他短语
1.连谓短语:由多项谓词性成分连用,谓词性成分之间没有语音停顿,没有上述五种基本结构关系,也不用任何关联词语。
2.兼语短语:由前一动词的宾语兼做后一谓语的主语,即动宾短语的宾语和主谓短语的主语套叠,形成一个有宾语兼主语双重身份的“兼语“。
3.同位短语(复指短语):多由两项组成,前项和后项的词语不同,所指是同一事物。
※同位短语&联合短语的区别:
①同位短语的前后项是异名同物,用不同的词表示同一人或事物,联合短语的前后项是异名异物;
②同位短语中间不能插入虚词,联合短语可以;
③同位短语是名词性的,联合短语有名词性和其他词性
4.方位短语:由方位词直接附在名词性或动词性词语后面组成,主要表示处所、范围或时间,具有名词性。
※表示处所的方位短语&定中短语的区别:可以用能否插入“的”来鉴定——不能插入“的”为方位短语,能插入则为定中短语。
5.量词短语:由数词或指示代词加上量词组成。由数词加量词组成的短语是数量短语;由指示代词、疑问代词加量词组成的短语是指量短语。
6.介词短语:由介词附着在名词等词语前面组成,常修饰谓语,表明动作的工具、方式、因果、施事、受事、对象等多种语义。
7.助词短语
(1)“的”字短语:由助词“的”附着在诗词或短语后面组成,指称人或事物,属于名词性短语,能做主语、宾语。
(2)比况短语:由比况助词“似的”“一样”“(一)般”附着在名词等词语后面,表比喻或推测。
(3)“所”字短语:由“所”加在动词前面组成,指称动作所支配或关涉的对象。
短语的分析
从结构上看,切分出的两个成分必须是语法单位(词或短语或是短语的等价物,包括它的省略形式)
从功能上看,切分出的两个成分必须有语法关系,或者习惯上能组合、搭配;
从意义上看,切分出的两个成分加起来符合整体的原意。
单句和短语的区别:
1.句子有特定语调,短语没有;
2.短语有八个配对成分,句子也有八个配对成分,但还有语这种语用成分;
3.句子的成分可以倒装和省略,而短语不可以;
4.句子有表述性,短语没有。
论述题
一、词类: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划分词类的目的在于说明语句的结构和各类词的用法。
划分的依据:词的语法功能(主要)、词的形态和意义(辅助)。
词的分类(以功能为主要依据)
①实词: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意义实在,即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词汇;
——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以及特殊实词拟声词、叹词
②虚词:不能充当句法成分,只有语法意义没有词汇意义的词汇。
——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
区别短语和词的区别:例如“男运动员、女医生”能够插入“的”,算是区别短语;而“女人、男孩儿”中间不能插入“的”,是词,“男、女”是语素不是词。
二、单句和复句的区分
1.有语音停顿不一定是复句;
2.有关联词语不一定是复句;
3.主谓短语和复句形式都可以充当单句的某一结构成分;
4.区分单句和复句的根本标准是——句子内部的结构。在单句内部,各个造句单位按一定的句法关系组曾组合,形成一个统一体;在复句内部,各个分句相对,互不包含,彼此之间不存在主谓、动宾、偏正、中补、同位等基本句法关系,各自成为一个相对的结构体。
四.辞格
1.比喻: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如“像、如、似、仿佛、犹如、有如、一般”。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如“是、变为、成为、等于”。借喻:本体不出现,或不在本句出现,借用喻体直接代替本体 *灵活用法:没有喻词的比喻(诗歌)。程度不等的比喻(强喻)“不如,比起……还”
否定方式的比喻(反喻)
2.比拟: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乙物写
3.借代:特征、标志代本体(大团结,马褂)。专名代泛称(诸葛亮,伯乐)。具体代抽象(小米加步,乌纱帽)。部分代整体(江山,一针一线)。结果代原因(添上新伤疤,汗透棉袍)
4.拈连:利用上下文的联系,把用于甲事物的词语巧妙地用于乙事物。甲事物一般都是具体的,多数在前,乙事物一般都是抽象的,多数在后。分为:
全式拈连:甲乙事物都出现,拈连词语不可少。锁链一样。
略式拈连:甲事物省略或甲事物中的拈连词语省略,乙事物出现。变换的美感,连贯的美感
5.夸张: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故意把后出现的事说成是先出现的,或是同时出现的)
6双关:谐音双关、语义双关(指桑骂槐,理发,车)
7.仿词:是仿拟形式之一,还包括仿句和仿调。音仿、义仿:反义或类义语素仿造另一词语。仿拟性,临时性
8.反语:以正当反:用正面的语句去表达反面的意思。以反当正(狠心贼)
9.婉曲:婉言:不直接说出本意,故意换一种含蓄的说法。曲语:不直接说出本意,通过描述和本意相关的事物来烘托本意(跨门,娇女)
10.设疑:关键性部分暂时隐下不说,以造成疑义,随后在适当的时候补说出来,消除疑义。
问答式、省略式(一亿七千万,鞋上房,纪晓岚)
11.对偶: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连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
正对:两个角度说明同一事理,表相似、相关的关系。反对:相反关系和矛盾对立关系
串对:发展过程或因果、条件、假设等反面的关联
12.排比:句子排比、句法成分排比
13.层递:递升、递降。根据逻辑关系,余光中《乡愁》*层递&排比:层递是内容上必须是递升或递降的,等次性,排比是内容上的平列性。层递结构上不强调相同或相似,排比结构上必须相同或相似。
14.顶针:上一句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
15.回环:循环往复
顶针&回环:顶针是顺连而下,直线型;回环是圆周形。
16.对比:
两体对比:两种根本对立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对照
一体两面对比:同一事物的正反两个方面
*对比&对偶:对比是内容上的“对立”,对偶是形式上的“对称”
17.映衬:为了突出主体事物,用类似的或相反的、或相异的事物作陪衬。
正衬:同主体相类似的事物作陪衬。反衬:反面衬托
18.反复:
连续反复:连接重复相同的词语或句子,中间没有其他词语出现。
间隔反复:有别的词语或句子隔开。
19.设问:无疑而问,自问自答
20.反问:无疑而问,明知故问,但只问不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