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技巧小结。
有时我们身边没有字典不能明确词语的本身含义有哪些,就需要我们结合自己学过的知识解释词语。具体方法如下:
1.给词语拆分成几个自己熟悉的字或词。
2.分别解释拆分后的字或词。
3.把字或词的解释组合在一起。
二、例题指引。
例1:同学们,下 面一段话中“一丝不苟”“不厌其烦”是什么意思?
羊吃草的启
①我家后面有一片绿草茵茵的坡地,那就是我小时候放羊的地方。
②太阳隐去了羞得通红的大圆脸,偏南风吹来五彩缤纷的晚霞,这是夏天里最怡人的时刻。羊吃草,要数这时最欢了。瞧,它们那副聚精会神的样子,真好像世界上再没有事可使它们分心了。它们把小嘴儿贴在草上,鼻翼不停地动着,有毒的“土香草”被留下了;嫩芽一根接一根被扯断了送进嘴里。长长的羊嘴巴一歪一歪的,是那样永不倦怠地咀嚼着……几只羊吃过了草,在习习的晚风中躺下来“翻草”。胃里尚未消化的草根、草茎,这时又被送进口中,进行着第二次,第三次
……咀嚼。
③羊吃草,实在有趣,可是每个孩子都能从中吸取教益,那该多好啊!我们的学校,不正是这片绿草如菌的坡地吗?同学们在校学习是否专心致志,珍惜大好时光了呢?对于我们周围的世界分得清嫩芽和“土香草”吗?特别是羊吃草那样一丝不苟、不厌其烦、永不倦怠的精神,同学们有没有做到呢?新的知识学完了,对于那些不理解或消化不透的“草根”“草茎”,同学们是否善于经常“翻草”、反复咀嚼,直到完全消化为止呢?
④我不止一次观察过羊吃草,也不止一次地琢磨过上面这些问题。要是我们在学习中像小羊吃草那样,我们还有什么知识学不好呢?
思路点拨:
1.找到要解释的词语,给词语分层。→1.成语根据意思可分为两部分“一丝”“不苟”及“不厌”“其烦”。
2.找到每一部分中词语的关键词。→2.找到需要解释的关键词“苟”“厌”“烦”。
3.结合自己的积累解释这些关键词。→3.结合自己的积累,采用组词、找近义词的形式解释,并描述成一句话。苟:苟且、马虎,厌:讨厌,烦:麻烦。
【答案】一丝不苟: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不厌其烦:不嫌反锁与麻烦,形容耐心。
例2:
最后一美元
①20年前那个雨雪霏霏、北风猎猎的季节,刚刚中学毕业的我,带着对音乐的狂热,只身来到纳什维尔,希望成为一名流行音乐节目主持人。
②然而,我却四处碰壁。一个月下来,口袋里差不多已空空如也。幸好一位在超级市场工作的朋友用那里准备扔掉的过期食品偷偷接济我,我才勉强度日。最后,我只剩下一美元,却怎么也舍不得把它花掉,因为上面满是我喜爱的歌星的亲笔签名。
③一天早晨,我在停车场留意到一名男子坐在一辆破旧不堪的汽车里。一连两天,汽车都停在原地。而那名男子每次看到我都温和地向我挥挥手。我心里纳闷,这么大的风雪,他待在那儿干吗?
④第三天早晨,当我走近那辆汽车时,那名男子把车窗摇下来。我停住脚步,和他攀谈起来。交谈中,我了解到,他是到这里应聘的,但因早到了三天,所以无法立即工作。口袋里又没钱,只好待在车里不吃不喝。
⑤他忸怩片刻,然后红着脸问我是否可以借给他一美元买点吃的,日后再还我。然而,我也是自身难保。我向他解释了我的困境,不忍看到他失望的表情而转身离去。
⑥刹那间,我想起口袋里的那一美元。犹豫了片刻,我终于下了决心。我走到车前,把钱递给了他。他的两眼顿时亮了起来。“有人在上面写满了字。”他说。他没有留意那全是亲笔签名。
⑦那一天,我尽量不去想这珍贵的一美元。然而时来运转,就在当天早晨,一家电台通知我去录节目,薪金500美元。从那以后,我一炮打响,成为正式节目主持人,再不用为吃穿用度发愁。
⑧我再没有见过那辆汽车和那名男子。有时候,我在想他到底是乞丐,还是上天派来的使者。但有一点是清楚的,这是我人生碰到的一次至关重要的考试——我通过了。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破旧不堪:
留意:
思路导航
第1步:根据词语的组成给词语分层“接”“济”“破旧”“不堪”“留”“意”。
第2步:根据自己的积累组词“很破、很旧”“不能忍受、十分”“留心”“注意”。
第3步:据上下文的故事情节,把组好的词语串成一句话。
【答案】
破旧不堪:形容破旧得很厉害。
留意:留心,注意。
三、课堂小练。
(一)给自己树一面旗帜
①罗杰·罗尔斯是美国纽约州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长。他出生在纽约声名狼藉的大沙头贫民窟。那里环境肮脏,充满暴力。在这里岀生的孩子从小就逃学、打架、偷窃,甚至吸毒,长大后很少有人从事体面的职业。然而,罗杰·罗尔斯是个lì wài( )他不仅考入了大学,而且还成了州长。
②在就职的记者招待会上,一位记者对他提问:是什么把你推向州长宝座的?面对三百多名记者,罗尔斯对自己的奋斗史只字未提,只谈到了他上小学时的校长——皮尔·保罗。
③1961年,皮尔·保罗被聘为诺必塔小学的校长。他走进大沙头诺必塔小学的时候,发现这儿的孩子无所事事,他们不与老师合作,旷课、斗殴,甚至砸烂教室的黑板。皮尔·保罗想了很多的办法来引导他们,可是没有一个是奏效的。后来他发现这些孩子很迷信,于是在他上课的时候就多了一项内容——给学生看手相。皮尔·保罗用这个办法来鼓励学生。
④当罗尔斯从窗台上跳下,伸着小手走向讲台时,皮尔·保罗说:“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是纽约州的州长。”当时,罗尔斯大吃一惊,因为长这么大,没有人让他 zhèn fèn( )过。这一次,皮尔·保罗先生说他可以成为纽约州的州长,着实出乎他的yù 1iào( )。他记下了这句话,并且相信了它。
⑤从那天起,罗尔斯树立的“纽约州州长”这一信念就像一面旗帜鼓舞着他。罗尔斯的衣服不再沾满泥土,说话时也不再夹杂污言秽语。他开始挺直腰杆走路,在以后的四十多年间,他没有一天不按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五十一岁那年,他终于成为州长。
⑥在这个世界上,信念就是所有qíjì( )的萌发点。所有成功的人,最初都是从一个小小的信念开始的。
1.根据文中的拼音,填写出所缺的词语。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纽约大沙头贫民窟声名狼藉?请用“ ”画出来。
3.第3自然段中,“皮尔·保罗用这个办法来鼓励学生”中的“这个办法”指的是
4.罗尔斯树立了“纽约州州长”这一信念后,他是怎样做的?结果又怎样?
(二)勇气
①19世纪,在英国的名门公立学校——哈罗学校,常常会发生以强凌弱、以大欺小的事情。
②有一天,一个强悍的高个子男生,拦在一个新生的面前,颐指气使地命令他替自己做事。新生初来乍到,不明白其中“原委”,断然拒绝。高个子恼羞成怒,一把揪住新生的领子,劈头盖脸地打起来,嘴里还骂骂咧咧:“你这小子,为了让你聪明点,我得好好开导你!”新生痛得龇牙咧嘴,却并不肯乞怜求饶。
③旁观的学生或冷眼相看,或者起哄嬉笑,或者胆战心惊地一走了之,除了一个外表文弱的男生,他也看到这欺凌的一幕,眼里渐渐涌出了泪水,终于忍不住嚷起来:“你到底还要打他几下才肯罢休!”
④高个子朝着那个又尖又细的的声音望去,一看也是个瘦弱的新生,就恶狠狠地骂道:“你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问这个干吗?”
⑤那个新生用含泪的眼睛盯着他,毫不畏惧地回答:“不管你还要打几下,让我替他承受一半的拳头吧。”
⑥高个子看着他的眼泪,听到这出人意料的回答,不禁羞愧地停住了手。
⑦从这以后,学校里反抗恶行暴力的声音开始响亮,帮助弱者的善举也逐渐增多。那两个新生也成了莫逆之交。那位被殴打的少年,深感爱与善的可贵,后来成为英国颇负盛名的大政治家罗伯特·比尔;挺身而出,愿为陌生者分担痛苦的少年,则是扬名全世界的大诗人拜伦。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柔弱——( ) 接受——( ) 恶行——( )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以强凌弱:
(2)颐指气使:
(3)莫逆之交:
(4)颇负盛名:
3.结合上下文,说说文中第⑦自然段中的“善举”是什么意思?
(三)后生可畏
①“哦!爸爸认输了,爸爸认输了!”随着弟弟的叫喊声,响起了爸爸爽朗的笑声:“是啊,我认输了,认输了。”爸爸一边摸着弟弟的小脑袋,一边用慈爱的眼光看着我。我看着弟弟那高兴的样子,脸上也浮现出自豪的笑容。
②在我家里,爸爸是权威,说起话来疾言厉色,妈妈也要让他三分。不过,爸爸对我们很好,虽然有时也教训我们几句,但我和弟弟知道,那是为我们好。
③这天,爸爸刚送走客人,也不知哪里来的气,在吃饭桌上就教训起我们来:“大人说话,小孩子插什么嘴。不说话,还怕把你们当成哑巴?”弟弟受了顿训,虽然很委屈,张一张嘴便不知怎么说,只好向我投来求援的眼光。我会意了,忙说:“小孩子插嘴有什么不好?您这种做法有点‘家长制’作风。”正当爸爸吐完一根鱼刺要反驳时,我又紧接着抛出两个有力的理由:“您知道美国的旧金山公立学校吧。他们有一份推荐智力超常儿童的行为表,其中第二十一条就是‘在大人说话时经常插话’。爸爸,您对这一条怎么理解呢?”不等爸爸回答,我又接着“放炮”:“我国唐朝有个太守阎伯屿重修滕王阁,想请人作序。但是在场名人不敢放肆,都一一谦虚地谢绝了。只有王勃这个年仅14岁、乳臭未干的孩子,年少气盛,一口答应。结果呢,他写出的《滕王阁序》名垂干古。爸爸,您对这件事又怎么看呢?”
④谁知我这两个理由竟把爸爸“镇”住了,还是妈妈替他解了围。爸爸感慨地对妈妈说:“是呀!孩子对问题认识得这样深刻,真是后生可畏啊!”说完,用慈祥的目光看着我,弟弟也仰起小脸望着我。看着弟弟那天真的小脸我脸上浮现出一丝胜利的微笑。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爽朗——( ) 浮现——( ) 会意——( ) 慈爱——( )
2.解释下列词义。
(1)疾言厉色:
(2)年少气盛:
3.爸爸原来认为 ,我对此持不同观点,先后举出两个事例进行反驳。这两个例子概括地说,一是
, 二是
。
4.找出首尾呼应的句子,用“ ”画出来。
5.择优录取。
(1)“后生”原意是晚辈、年轻人的统称,在文中指( )
A.“我” B.美国的智力超常儿童 C.王勃 D.泛指晚辈(包括我)
(2)“畏”有佩服的意思。爸爸说“后生可畏”是因为( )
A.少年王勃才华横溢,名人都不是他的对手。
B.“我”能言善辩,驳得爸爸无言以对。
C.“我”观点大胆,认识深刻,说理透彻,使爸爸口服心服。
(3)这篇文章说明( )
A.大人说话时小孩不但可以而且应该插嘴。
B.大人们的家长制作风是要不得的。
C.晚辈不一定不如前辈,应该提倡“敢想,敢说,敢做”的风气。
参:
(一)1.例外;振奋;预料;奇迹。
2.那里环境肮脏,充满暴力。在这里出生的孩子从小就逃学、打架、偷窃,甚至吸毒,长大后很少有人从事体面的职业。
3.给学生看手相。
4.罗尔斯的衣服不再沾满泥士,说话时也不再夹杂污言秽语。他开始挺直腰杆走路,在以后的四十多年间,他没有一天不按州长的身份求自己。五十一岁那年,他终于成为州长。
(二)1.强悍;拒绝;善举。
2.(1)以强凌弱:仗着自己强大就欺侮弱者。
(2)颐指气使:颐指,用下巴示意,指挥别人;气使,用神情气色支使人。不说话而用面部表示表情示意。形容有权势的人指挥别人的傲慢态度。
(3)莫逆之交:指非常要好的朋友。莫逆,没有抵触,感情融洽;交,交往,友谊。
(4)颇负盛名:指具有相当的、非常大的名气。颇,相当。
3.同情弱者,分担弱者的痛苦。
(三)1.爽快;呈现;理解;慈祥。
2.(1)疾言厉色:说话急躁,脸色严厉。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
(2)年少气盛:指年纪轻,气势旺盛。
3.大人说话,小孩子不能插嘴;一是“美国的旧金山公立学校鼓励孩子在大人说话时经常插话”;二是“王勃14岁写出了《滕王阁序》”。
4.“我看着弟弟那高兴的样子,脸上也浮现出自豪的笑容。”“看着弟弟那天真的小脸,我脸上浮现出一丝胜利的微笑。”
5.(1)D;(2)C;(3)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