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概述
本培训方案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铣工》及《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中级)》,是针对机械加工类企事业单位从事数控铣床加工、工艺流程制定、数控程序编制,并已取得低一级职业资格证申报高一级职业资格培训鉴定的人员。
1.1职业定义
操作铣床、进行工件铣削加工的人员。
1.2 培训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3申报条件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或相关专业)毕业证书。
(4)取得相关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2年以上。
1.4 培训期限
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中级工为400标准学时。
1.5培训教师
培训中级工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6培训场地设备
满足教学需要的标准教室和具有相应机床设备及必要的刀具、夹具、量具及机床辅助设备的场地。
1.7 培训方式
讲授法、教师示范、学员操作,采取挂图、多媒体、实物辅助、生产场地参观与实训基地技能操作训练相结合,按照理论课时(50%)与实际操作训练(50%)。
1.8鉴定方式
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方式,技能操作(含软件应用)考核采用现场实际操作和计算机软件操作方式。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含软件应用)考核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达60分及以上者为合格。技师和高级技师还需进行综合评审。
二、培养目标
通过在培训现场进行的实际操作训练,进一步了解数控机床的组成、性能、结构和特点,掌握数控铣床的基本操作、日常维护保养、简单故障和加工中不正常现象的排除方法,熟悉数控铣床加工零件的全过程,能较熟练地使用数控铣床的全部功能完成中等复杂程度及以上零件的加工,初步具备在现场分析、处理工艺及程序问题的能力,达到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数控铣床操作工的职业资格水平,并通过职业资格考核鉴定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三、基本要求
按照《铣工国家职业标准》中各职业等级关于数控铣床的理论要求,数控铣床中级工应具备如下知识与技能:
3.1职业道德
3.1.1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3.1.2职业守则
(1)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
(2) 具有高度的责任心、爱岗敬业、团结合作;
(3) 严格执行相关标准、工作程序与规范、工艺文件和安全操作规程;
(4) 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勇于开拓和创新;
(5) 爱护设备、系统及工具、夹具、量具;
(6) 着装整洁,符合规定;保持工作环境清洁有序,文明生产。
3.2基础知识
3.2.1基础理论知识
(1)机械制图
(2)工程材料及金属热处理知识
(3)机电控制知识
(4)计算机基础知识
(5)专业英语基础
3.2.2机械加工基础知识
(1)机械原理
(2)常用设备知识(分类、用途、基本结构及维护保养方法)
(3)常用金属切削刀具知识
(4)典型零件加工工艺
(5)设备润滑和冷却液的使用方法
(6)工具、夹具、量具的使用与维护知识
(7)铣工、镗工基本操作知识
3.2.3安全文明生产与环境保护知识
(1)安全操作与劳动保护知识
(2)文明生产知识
(3)环境保护知识
3.2.4质量管理知识
(1)企业的质量方针
(2)岗位质量要求
(3)岗位质量保证措施与责任
3.2.5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1)劳动法的相关知识
(2)环境保的相关知识
(3)知识产权保的相关知识
四、工作要求
按照《铣工国家职业标准》中各职业等级关于数控铣床的工作要求,数控铣床中级工应具备如下知识与技能:
| 职业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 |
| 一、加工准备 | (一)读图与绘图 | 1.能读懂中等复杂程度(如:凸轮、壳体、板状、支架)的零件图 2.能绘制有沟槽、台阶、斜面、曲面的简单零件图 3.能读懂分度头尾架、弹簧夹头套筒、可转位铣刀结构等简单机构装配图 | 1.复杂零件的表达方法 2.简单零件图的画法 3.零件三视图、局部视图和剖视图的画法 |
| (二)制定加工工艺 | 1.能读懂复杂零件的铣削加工工艺文件 2.能编制由直线、圆弧等构成的二维轮廓零件的铣削加工工艺文件 | 1.数控加工工艺知识 2.数控加工工艺文件的制定方法 | |
| (三)零件定位与装夹 | 1.能使用铣削加工常用夹具(如压板、虎钳、平口钳等)装夹零件 2.能够选择定位基准,并找正零件 | 1.常用夹具的使用方法 2.定位与夹紧的原理和方法 3.零件找正的方法 | |
| (四)刀具准备 | 1.能够根据数控加工工艺文件选择、安装和调整数控铣床常用刀具 2.能根据数控铣床特性、零件材料、加工精度、工作效率等选择刀具和刀具几何参数,并确定数控加工需要的切削参数和切削用量 3.能够利用数控铣床的功能,借助通用量具或对刀仪测量刀具的半径及长度 4.能选择、安装和使用刀柄 5.能够刃磨常用刀具 | 1.金属切削与刀具磨损知识 2.数控铣床常用刀具的种类、结构、材料和特点 3.数控铣床、零件材料、加工精度和工作效率对刀具的要求 4.刀具长度补偿、半径补偿等刀具参数的设置知识 5.刀柄的分类和使用方法 6.刀具刃磨的方法 | |
| 二、数控编程 | (一)手工编程 | 1.能编制由直线、圆弧组成的二维轮廓数控加工程序 2.能够运用固定循环、子程序进行零件的加工程序编制 | 1.数控编程知识 2.直线插补和圆弧插补的原理 3.节点的计算方法 |
| (二)计算机辅助编程 | 1.能够使用CAD/CAM软件绘制简单零件图 2.能够利用CAD/CAM软件完成简单平面轮廓的铣削程序 | 1.CAD/CAM软件的使用方法 2.平面轮廓的绘图与加工代码生成方法 | |
| 三、数控铣床操作 | (一)操作面板 | 1.能够按照操作规程启动及停止机床 2.能使用操作面板上的常用功能键(如回零、手动、MDI、修调等) | 1.数控铣床操作说明书 2.数控铣床操作面板的使用方法 |
| (二)程序输入与编辑 | 1.能够通过各种途径(如DNC、网络)输入加工程序 2.能够通过操作面板输入和编辑加工程序 | 1.数控加工程序的输入方法 2.数控加工程序的编辑方法 | |
| (三)对刀 | 1.能进行对刀并确定相关坐标系 2.能设置刀具参数 | 1.对刀的方法 2.坐标系的知识 3.建立刀具参数表或文件的方法 | |
| (四)程序调试运行 | 能够进行程序检验、单步执行、空运行并完成零件试切 | 程序调试的方法 | |
| (五)参数设置 | 能够通过操作面板输入有关参数 | 数控系统中相关参数的输入方法 | |
| 四、零件加工 | (一)平面加工 | 能够运用数控加工程序进行平面、垂直面、斜面、阶梯面等的铣削加工,并达到如下要求: (1)尺寸公差等级达IT7级 (2)形位公差等级达IT8级 (3)表面粗糙度达Ra3.2μm | 1.平面铣削的基本知识 2.刀具端刃的切削特点 |
| (二)轮廓加工 | 能够运用数控加工程序进行由直线、圆弧组成的平面轮廓铣削加工,并达到如下要求: (1)尺寸公差等级达IT8 (2)形位公差等级达IT8级 (3)表面粗糙度达Ra3.2μm | 1.平面轮廓铣削的基本知识 2.刀具侧刃的切削特点
| |
| (三)曲面加工 | 能够运用数控加工程序进行圆锥面、圆柱面等简单曲面的铣削加工,并达到如下要求: (1)尺寸公差等级达IT8 (2)形位公差等级达IT8级 (3)表面粗糙度达Ra3.2μm | 1.曲面铣削的基本知识 2.球头刀具的切削特点 | |
| (四)孔类加工 | 能够运用数控加工程序进行孔加工,并达到如下要求: (1)尺寸公差等级达IT7 (2)形位公差等级达IT8级 (3)表面粗糙度达Ra3.2μm | 麻花钻、扩孔钻、丝锥、镗刀及铰刀的加工方法 | |
| (五)槽类加工 | 能够运用数控加工程序进行槽、键槽的加工,并达到如下要求: (1)尺寸公差等级达IT8 (2)形位公差等级达IT8级 (3)表面粗糙度达Ra3.2μm | 槽、键槽的加工方法 | |
| (六)精度检验 | 能够使用常用量具进行零件的精度检验 | 1.常用量具的使用方法 2.零件精度检验及测量方法
| |
| 五、维护与故障诊断 | (一)机床日常维护 | 能够根据说明书完成数控铣床的定期及不定期维护保养,包括:机械、电、气、液压、数控系统检查和日常保养等 | 1.数控铣床说明书 2.数控铣床日常保养方法 3.数控铣床操作规程 4.数控系统(进口、国产数控系统)说明书 |
| (二)机床故障诊断 | 1.能读懂数控系统的报警信息 2.能发现数控铣床的一般故障 | 1.数控系统的报警信息 2.机床的故障诊断方法 | |
| (三)机床精度检查 | 能进行机床水平的检查 | 1.水平仪的使用方法 2.机床垫铁的调整方法 |
中级数控铣床操作工培训计划时数为400学时。
1、理论知识(200学时)
| 基础项目 | 理论课时 | |
| 基本 要求 | 职业道德 | 10 |
| 基础知识 | 40 | |
| 相 关 知 识 | 加工准备 | 30 |
| 数控编程 | 40 | |
| 数控铣床操作 | 10 | |
| 零件加工 | 60 | |
| 数控铣床维护与精度检验 | 10 | |
| 培训与管理 | - | |
| 工艺分析与设计 | - | |
| 合 计 | 200 | |
| 操作项目 | 操作课时 | |
| 技 能 要 求 | 加工准备 | 20 |
| 数控编程 | 60 | |
| 数控铣床操作 | 10 | |
| 零件加工 | 100 | |
| 数控铣床维护与精度检验 | 10 | |
| 培训与管理 | - | |
| 工艺分析与设计 | - | |
| 合 计 | 20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