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选择题(其中1—8为单选,9—12为多选,每题4分,共48分)
1、车以72km/h的速度通过凸形桥最高点时,对桥面的压力是车重的0.75倍,则当车对桥面最高点的压力恰好为零时,车速为( )
| A.40 km/h | B.40 m/s | C.120 km/h | D.120 m/s |
A.木板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T
B.地面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T
C.若木板以2v的速度运动,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2T
D.若2F的力作用在木板上,木块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等于T
3、一颗子弹以350m/s的速度射入一块木块,穿出时的速度是300m/s,这颗子弹还能穿过同样的木块( )
| A.6块 | B.3块 | C.2块 | D.1块 |
A.球A的线速度必小于球B的线速度
B.球A的加速度必小于球B的加速度
C.球A的角速度必小于球B的角速度
D.球A所受合力必大于球B所受合力
5、如图所示,固定在地面上的半圆轨道直径ab水平,质点P从a点正上方高H处自由下落,经过轨道后从b点冲出竖直上抛,上升的最大高度为2H/3,空气阻力不计。当质点原路返回再从轨道a点冲出时,能上升的最大高度h为( )
A.h=2H/3
B.h=H/3
C.h A.卫星甲运行时的周期最大 B.卫星乙运行时的机械能最大 C.卫星丙的加速度始终大于卫星乙的加速度 D.卫星甲、乙分别经过P点时的速度相等 8、某行星和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均可视为圆。每过N年,该行星会运行到日地连线的延长线上B该行星与地球的公转半径比为 A. B. C. D. 9、某人将质量为1kg的物体,由静止匀加速举高1m,且获得2m/s的速度,则在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g=10m/s2) A.物体的机械能守恒 B.合外力对物体做功2 J C.物体的机械能增加12 J D.人对物体做功为12 J 10、如图,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木块a和b(可视为质点)放在水平圆盘上,a与转轴OO’的距离为l,b与转轴的距离为2l,木块与圆盘的最大静摩擦力为木块所受重力的k倍,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若圆盘从静止开始绕转轴缓慢地加速转动,用ω表示圆盘转动的角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一定比a先开始滑动 B.a、b所受的摩擦力始终相等 C.是b开始滑动的临界角速度 D.当时,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kmg 11、如图所示,小球原来紧压在竖直放置的轻弹簧的上端,撤去外力后弹簧将小球竖直弹离弹簧,在这个弹离的过程中( ) A.小球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发生了变化,但机械能保持不变 B.小球增加的动能和重力势能,等于弹簧减少的弹性势能 C.小球克服重力所做的功有可能小于弹簧弹力所做的功 D.小球的最大动能小于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12、2012年2月8日,欧洲航天局的“火星快车”号探测飞船利用雷达探测到火星表面有海床沉积物的迹物,为证明火星表面曾经被海洋覆盖提供了有力证据。如图所示,“火星快车”号探测飞船到达火星附近后,先沿椭圆轨道I运动,P是近地点、Q是远地点,变轨后沿圆形轨道Ⅱ运动( ) A.飞船在轨道I上从P到Q过程中,动能减小 B.飞船沿轨道I运行的周期小于沿轨道Ⅱ运行的周期 C.飞船沿轨道I经P点时的速度大于沿轨道Ⅱ经P点时的速度 D.飞船沿轨道I经P点时的加速度大于沿轨道Ⅱ经P点时的加速度 二、实验题(其中第13题4分,第14题10分,共14分) 13、探究力对原来静止的物体做的功与物体获得的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主要过程如下: (1)设法让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分别为W、2W、3W (2)分析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求出小车的速度v1、v2、v3…; (3)作出W—v草图; (4)分析W—v图象,如果W—v图象是一条直线,表明w∝v;如果不是直线,可考虑是否存在w∝v2、w∝v3等关系。 以下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有一项不正确,它是( ) A.本实验设法让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分别为W、2W、3W,所采用的方法是选用同样的橡皮筋,并在每次实验中使橡皮筋拉伸的长度保持一致,当用1条橡皮筋进行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W,用2条、3条……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分别是2W、3W。 B.小车运动中会受到阻力,补偿的方法,可以使木板适当倾斜。 C.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一条记录纸带,纸带上打出的点,两端密、中间疏,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没有使木板倾斜或倾角太小。 D.根据记录纸带上打出的点,求小车获得的速度的方法,是以纸带上第一点到最后一点的距离来进行计算。 14、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各为m1和m2的小物块A和B,分别系在一条跨过定滑轮的软绳两端,已知m1>m2.现要利用此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若选定物块A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过程进行测量,则需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 A.物块的质量m1、m2; B.物块A下落的距离及下落这段距离所用的时间; C.物块B上升的距离及上升这段距离所用的时间; D.绳子的长度. (2)为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程度.某小组同学对此实验提出如下建议: A.绳的质量要轻; B.在“轻质绳”的前提下绳子越长越好; C.尽量保证物块沿竖直方向运动,不要摇晃; D.两个物块的质量之差要尽可能小. 以上建议中对提高准确程度确实有作用的是___________. (3)写出一条上面没有提到的对提高实验结果准确程度有益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其中第15、16、17题9分,第18题10分,共37分) 15、如图所示,斜面倾角为θ,质量为m的滑块距挡板P为s,以初速度v沿斜面上滑,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滑块所受摩擦力小于滑块重力沿斜面的分力,若滑块每次与挡板相碰均无机械能损失,求滑块经过的路程有多大? 16、一种氢气燃料的汽车,质量为m = 2.0×103kg ,发动机的额定输出功率为80kW ,行驶在平直公路上时所受阻力恒为车重的0.1倍.若汽车从静止开始先匀加速启动,加速度的大小为a = 1.0m/s2 .达到额定输出功率后,汽车保持功率不变又加速行驶了800m ,直到获得最大速度后才匀速行驶.试求: (1)汽车的最大行驶速度; (2)汽车匀加速启动阶段结束时的速度; (3)当速度为5m/s时,汽车牵引力的瞬时功率; (4)当汽车的速度为32m/s时的加速度; (5)汽车从静止到获得最大行驶速度所用的总时间 17、如图,光滑圆柱O被固定在水平平台上,质量为m的小球用轻绳跨过柱体与质量为M(M>m)的小球相连,开始时,m与平台接触,两边绳伸直,然后两球从静止开始运动,M下降,m上升,当上升到圆柱的最高点时,绳子突然断了,发现m恰好做平抛运动,则M是m的多少倍? 18、如图所示,半径R=0.2 m的光滑四分之一圆轨道MN竖直固定放置,末端N与一长L=0.8 m的水平传送带相切,水平衔接部分摩擦不计,传动轮(轮半径很小)做顺时针转动,带动传送带以恒定的速度v0运动.传送带离地面的高度h=1.25 m,其右侧地面上有一直径D=0.5 m的圆形洞,洞口最左端的A点离传送带右端的水平距离s=1 m,B点在洞口的最右端.现使质量为m=0.5 kg的小物块从M点由静止开始释放,经过传送带后做平抛运动,最终落入洞中,传送带与小物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g取10 m/s2。求: (1)小物块到达圆轨道末端N时对轨道的压力; (2)若v0=3 m/s,求小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 (3)若要使小物块能落入洞中,求v0应满足的条件. 2015年下学期高二年级入学考试物理答案 选择题:B B C C D A A B 多项选择题:BCD AC BD A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