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北京101中学2014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3 04:11:04
文档

北京101中学2014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

北京101中学2014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文科综合试卷第Ⅰ卷(选择题,140分)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读图1,回答1—2题。图11.①②两区域共同的自然特征是:A.北部均为平原地区B.河湖众多,但人均水资源不足C.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D.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四季分明2.有关①②两区域的人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稠密,自然增长率都较高B.两区域南部均以电子工业为主C.②区域北部为重要的粮棉产区D.①区域城市群形成的最重要
推荐度:
导读北京101中学2014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文科综合试卷第Ⅰ卷(选择题,140分)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读图1,回答1—2题。图11.①②两区域共同的自然特征是:A.北部均为平原地区B.河湖众多,但人均水资源不足C.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D.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四季分明2.有关①②两区域的人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稠密,自然增长率都较高B.两区域南部均以电子工业为主C.②区域北部为重要的粮棉产区D.①区域城市群形成的最重要
北京101中学2014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

文科综合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140分)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图1,回答1—2题。

图1

1.①②两区域共同的自然特征是 :

A.北部均为平原地区

B.河湖众多,但人均水资源不足

C.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

D.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四季分明

2.有关①②两区域的人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稠密,自然增长率都较高

B.两区域南部均以电子工业为主

C.②区域北部为重要的粮棉产区D.①区域城市群形成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是区域内丰富的铁矿资源

地表常流性河道频率指的是以一直线截取某一地区,求取被直线

切割的河道数与该直线长度之比。图2表示我国年降水量、年径流曲线与河道频率的南北地带变化。读图,回答3—5题。

图2

3.图中三条曲线分别表示

A.①河道频率 ②径流量  ③年降水量

B.①河道频率 ②年降水量 ③径流量

C.①径流量  ②河道频率 ③年降水量

D.①年降水量 ②径流量  ③河道频率

4.图中常年性河道频率最大的地区是

A. 江南丘陵

B. 长江中下游地区

C. 东北平原

D. 内蒙古高原5.下列有关河道频率南北地带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系密度的空间分异与径流量的变化趋势呈反相关

B.华北平原地表物质渗透性强,径流量偏小,故河道频率偏小

C.东北河道频率高于华北的主要原因是年降水量显著增多

D.湛江以北石灰岩地区大量地表水转为地下水,使地表常流性河道频率达到最大值

气象台2月28日07时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受强冷空气影响,预计2月28日08时至3月2日08时,全国大部分地区出现大风降温天气。图3中,图a为我国降温幅度分布图,图b、c、d为2月28日08时至3月2日08时间的三次霜冻线(霜冻是指地表温度骤降至0℃以下的现象)位置图。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6—7题。

图3

6.图a中,甲等值线数值可为

A.10° B.12° C.14° D.16° 

7.图中霜冻线移动最小的地区及其原因分别是

A.东部季风区离海洋近 B.四川盆地受冷空气影响小 

C.青藏高原区受冷空气影响小 D.横断山区地形阻挡 

甲、乙两图代表安第斯山脉东西两坡上的植被分布图,①~⑦代表

不同的植被。读图4完成8—9题。

图4

8.植被①所在的自然带是

A.热带雨林带 B.热带草原带

C.热带荒漠带D.山地垂直带

9.下列因素对东坡植被⑤的形成起主要影响的是

A.土壤B.洋流

C.地形D.人类活动

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其关键元件是太阳能电池,其产业链的产品具有轻、薄、短、小的特点。读图5完成10—11题。

图5

10.下列关于世界太阳能光伏发电现状的分析,正确的是A.发电量发达国家远超发展中国家是因为区域内太阳能资源比较丰富

B.近年来太阳能光伏发电增长迅速是因为太阳能发电成本较矿物能低

C.发达国家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可以根本上解决能源短缺的问题

D.发达国家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可以有效减轻碳排放的减排压力

11.根据太阳能光伏产业链的特点,目前我国下列省区中最适宜布局太阳能光伏设备产业基地的是

A.青海 B.江苏

C. D.贵州

36.(24分)

读局部河流和植被分布图(图8),回答下列问题。

图8

(1)简析L和S沿线植被变化差异及原因。(12分)

(2)描述该区域东北部河流的流向,分析影响流向的原因。(4

分)

(3)概括该地城市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其自然原因。(8分)

37.(22分)

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4年冬奥会计划于当年的2月7日至23

日在俄罗斯黑海之滨的索契举行。索契被称为俄罗斯的夏

日之都,是俄罗斯最受欢迎的度假胜地,有非常悠久的历

史。图9为索契的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 克拉玛依基本气候情况(据1971-2000年资料统计) 图9

月份1234567101112

平均气

-15.4-11.70.113.020.025.927.926.019.69.9-1.3-11.0

(℃)

平均降

4.2 2.1 3.6 6.616.313.120.01

5.17.4 5.6

6.1 5.3

(mm)

图10

(1)读图10中甲、乙两地区示意图,请根据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简要归纳图中A、B两阴影区域相似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12分)

(2)索契和克拉玛依两城市纬度位置相近,但最冷月的气温差异显著。试比较两城市的气温差异并解释其原因。(10分)

(二)选考题:共2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地理题、2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对应题号涂黑。注意所做题目必须与所涂题目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

42.【旅游地理】(10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泰山是我国的“五岳”之首,有

“天下第一山”之美誉,主峰玉皇顶,

海拔1532.7米,有“拔地通天”之势、

“擎天捧日”之姿,1987年被列入《世

图11

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

数千年来,先后有十二位皇帝来泰山封禅。图11为泰山主要景点分布图。

(1)据材料说明泰山旅游景观的特点。(4分)

(2)评价景区索道建设对泰山旅游业发展的影响。(6分)

43. 【环境保护】(10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013年年初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

出现了大范围的雾霾天气,部分地区能

见度不足百米。3月4日,中科院院士、

政协委员姚檀栋当着习总的面背了

几句被大家调侃的《沁园春·霾》,“北

京风光,千里雾霾,万里尘飘……空气

如此糟糕,引无数美女戴口罩”,……。

(1)读图12说出我国雾霾分布区域并

简析这些区域的共同点。 (6分 )图12

(2)分析霾产生的人为原因(4分 )45.【自然灾害与防治】(10分)

图13为登陆我国南部沿海地

区的某台风路径示意图。读图回答

(1)台风过境A地前后,该地气

压和风速有何变化?(4分)

(2)该台风在A、B两地引发的

主要次生灾害有何不同?

说明B地预防这些次生灾

害的工程措施。(6分)

北京101中学2014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参考

答案

一、选择题

11B10D9C8A7D6C5B4B3B2C1A

1A 2C 3B 4B 5 B 6C 7D 8A 9C 10D 11B

二、综合题

36.(1) (12 分 )L 沿线以高寒草原为主,植被单一;( 2 分)

L 线地处高原,地形平坦,气候高寒、单一,植被变化少;( 2 分)

S 沿线植被由温带草原逐渐过渡至常绿阔叶林,变化复杂。(2 分)

S 线地处湿热河谷向高原过渡地区(2分)),地形起伏大、气候垂直差异明显,

东南部热量充沛, 植被变化复杂。( 2分)

(2)(4分)

东北部以西北 — 东南走向为主。( 2 分)

原 因:流向受地形影响,东北部受板块挤压影响,山脉呈西北 — 东南走向,(2分))

河流沿山麓发育成西北 — 东南向。

( 3)( 8 分)沿河谷分布、成条带状,(2分)但数量较少。( 2分)

原因:河谷地区地热较低,气温较高,土壤肥沃, 具有较好的农业发展条件有利于人口和城市分布(2分),;但地形起伏显著、气候高寒,总体不利于人口和城市大量分布。( 2分)

37.(20分)⑴以温带性气候为主,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2分),气候干

旱,降水少(2分);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2分);土壤贫瘠(2分);多内流河和内流湖; 水资源短缺(2分),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丰富(2分)。(12分)

⑵索契的冬季气温比克拉玛依高。(2分)克拉玛依因深居内陆,距海

较远(2分),冬季受干冷气团的控制,降温快(2分);

索契:冬季北部大高加索山阻挡了南下的冷空气(2分),滨临黑海,黑海的增温作用(2分)。(10分)

42、旅游地理

(1) 突兀挺拔,雄伟壮丽;历史悠久,文物众多。(4分)

(2) 索道建设改善了景区观光条件,形成了新的旅游观光点,增加了旅

游收入,对旅游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索道建设对植被、

岩石及生态等造成了一定破坏,对景观背景环境也有一定不利影

响。(6分)

43、环境保护

( 1) 黄淮海平原、长三角、珠三角、长江河谷(川渝到武汉)四大灰霾区。

都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 ( 6分)

( 2) 公路、航空、船运等在内的交通源排放占第一位;工业燃煤和生活用煤 ; 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 ;(局地烹饪源

排放)( 两点即可4分)

44、自然灾害与防治

【答案】(1)气压先降低后升高( 2分);风速先增大后减小(

2 分)。

(2)A地:风暴潮( 2 分);

B地:滑坡、崩塌、泥石流( 2 分)。

护坡固坡、植树种草。( 2分))答对防治滑坡、崩塌、泥石流具体措施的可酌情给分。)

文档

北京101中学2014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

北京101中学2014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文科综合试卷第Ⅰ卷(选择题,140分)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读图1,回答1—2题。图11.①②两区域共同的自然特征是:A.北部均为平原地区B.河湖众多,但人均水资源不足C.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D.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四季分明2.有关①②两区域的人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稠密,自然增长率都较高B.两区域南部均以电子工业为主C.②区域北部为重要的粮棉产区D.①区域城市群形成的最重要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