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备人 周仁凤 审核人 班级 姓名 组名
课 题:第三课 珍爱生命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懂得生命的珍贵,永不放弃生的希望;知道一些常用的求生、救生(自救、求救、救人)方法,知道常用的一些应急电话;知道怎样的生命更有价值;懂得提升生命的价值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
2.能力目标: 学会判断紧急情况的能力;提高紧急情况下自我保护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书面及口头表述能力,模仿、创造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人的生命的可贵,从而悦纳生命、珍爱生命。
学习重点:肯定生命、尊重生命
学习难点:如何延伸生命的价值
学习方法:阅读、小组交流
知识链接:地球上的生命丰富多彩,每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学习过程:
一、知识梳理
1、世界因 而精彩。珍爱生命的人,无论遇到多大的挫折,都不会
。
2、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 。实现人生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要 , 从 ,从 做起。
3、在肯定自己的价值、珍爱自己生命的同时,也要肯定 ,尊重 。当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时 , ;当他人的生命遭遇困境需要帮助时,尽自己所能 。
4、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 ,许许多多的人虽然生命已经结束,可他们 ,其生命价值获得更长的延伸、更充分的体现。
5、我们要珍爱生命,不断延伸 。
5、本地区的急救电话——— 报警电话——— 消防电话——
房屋着火了我会:
遇到溺水者我会:
二、合作与探究、展示
(一)材料:2008年汶川地震,一名叫崔昌慧的38岁女性为巴蜀电力的职工,身上多处骨折,被困216小时被驻汉空军某部官兵成功救出。
最近30年全球地震幸存者最长时间表
| 天数 | 地点 | 时间 | 人数 | 震级 |
| 27天 | 巴基斯坦 | 2005年10月8日 | 1人 | 7.6级 |
| 15天 | 唐山 | 1976年7月28日 | 1人 | 7.6级 |
| 14天 | 菲律宾 | 1990年7月16日 | 3人 | 7.7级 |
| 10天 | 印度 | 2001年1月26日 | 2人 | 7.9级 |
| 9天 | 墨西哥 | 1985年9月19日 | 2人 | 8.1级 |
| 6天 | 土耳其 | 1999年8月17日 | 1人 | 7.4级 |
| 5天 | 1999年9月21日 | 1人 | 7.6级 | |
| 4天 | 伊朗 | 1990年6月21日 | 1人 | 7.7级 |
(二):阅读思考:
残疾运动员有的终生不见光明,可心中闪耀着灿烂的阳光;有的终生不闻声音,可心中回响着美妙的音符;有的终生不能言谈,可思想却超越语言之上……他们或一次次用头撞向泳池壁,或身躺推床奋力推举,或迈开假肢大步跨越……残奥会上每一个比赛项目,都让我们真切而直观地感受到了什么是不屈不挠。都让我们的内心受到巨大的感动和震撼:这不是游泳,这不是举重,这不是奔跑……这是残疾运动员在生命炼狱中的拼搏前行!在健全人眼中似乎是匪夷所思的事情,在残奥会上却淋漓尽致地演绎着。
他们让我们看到了生命可以如此顽强,生命可以如此美丽;给我们的精神家园带来了荡污涤垢的暴风骤雨,让我们的灵魂获得了凤凰涅槃般的洗礼;给我们带来了思考:残疾人能高高扬起生命的风帆,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能?残疾人能扼往了命运的喉咙,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奋发进取?
他们教会了我们什么?
(三)能力提升
2009年10月24日,面对落入湍急江水的两名少年,长江大学15名大学生不顾自身安危,纷纷跳入江水中救人。手挽手组成的“人梯”,挽救了两名落水少年的生命,而陈及时、何东旭、方招3名大学生却献出了自己年仅19岁的生命。英雄群体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感人事迹,在神州大地广为传颂,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从3名大学生身上,你感受到什么?(请结合生命的价值谈一谈)
三、归纳小结
四、课堂检测
1.生命需要呵护。珍惜生命,从我做起( )
①遇到落水者,要奋不顾身去救他 ②遵守交通规则
③自觉抵制不良诱惑,远离毒品 ④别人有难,要保全自己。
A.①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
2.“生命的质量在于追求,而不在于仅活着。”这句话说明( )
A.人的生命因为智慧而闪烁光彩
B.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不能轻言放弃
C.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要不断延伸生命的价值
D.应当善待他人的生命
3.以下关于生命的看法正确的是( )
A.生命是最宝贵的财富,我们永远不能轻易放弃生的希望
B.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内涵,而在于长短
C.要真爱自己的生命,在别人遇到威胁时可以袖手旁观
D.要延伸生命的价值,就必须以自我为中心
4.“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因此我们要真爱生命。下列做法属于真爱生命的有( )
①永不轻易放弃生的希望 ②从点滴小事做起,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③为他人、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延伸自己生命的价值
④爱护自己,无论什么时候都首先要考虑自己的安全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古代有一位少年,志向远大,可他自己住的房间却又脏又乱。一天,他父亲的朋友来访,见此情景,问他为什么不将房间打扫干净,这个少年说:“大丈夫当扫天下!”他父亲的朋友反问:“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少年无言以对。故事告诉我们( )
A.青少年要讲究卫生,打扫房间
B.青少年要树立远大理想
C.实现人生的理想,追求生命的价值,要从小事做起
D.青少年学生要尊重长辈的建议
6、 幸福快乐的生活从( )
A.创造价值开始 B.学会享受开始
C.悦纳生命开始 D.拥有生命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