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确凿(záo) 脑髓(suǐ) 气氛(fèn) 倜傥(tì tǎng)
B. 殷红(yīn) 骊歌(lí) 讪笑(shàn) 炽痛(zhì)
C. 澎湃(pài) 屏障(zhàng) 诧异(chà) 祈祷(qí dǎo)
D. 崎岖(qū) 污秽(suì) 深邃(suì) 荒谬(miù)
2.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锋芒必露 妇孺皆知 心会神凝。
B. 一反既往 慷慨淋漓 群蚁排衙。
C. 望闻问切 杂乱无张 一拍既合。
D. 忘乎所以 博学多识 惹人注目。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在大会上的即兴讲话逻辑严密、语无伦次,博得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B. 正因为他具有海誓山盟的崇高理想,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C. 它们发现自己陷入了峰回路转的绝境,一片惊慌,胡乱蹦跳。
D. 学生的学习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因此教师的教学要尽可能做到因材施教。
4.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B. 他那和蔼可亲的笑容,循循善诱的教导,时时出现在我眼前。
C. 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人类自己的家园——地球。
D. 能否取得好成绩,关键就在于要勇于克服困难,充满自信。
(二)古诗词默写(每题2分,共10分)
(三)综合性学习(5分)
在“少年正是读书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班级将开展一次“走进名著”的读书活动,请你也参与其中。
1. 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2分)
_
2. 假如你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开场白。(3分)
_
二、阅读理解(40分)
1.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每题2分,共6分)
不亦说乎( )
吾日三省吾身( )
思而不学则殆( )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题3分,共6分)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_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_
3. 请从选段中任选一则,谈谈你的理解。(3分)
_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 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我还记得那 家店的门脸儿,就跟现在的‘肯德基’似的。”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
1. 文中母亲说“好好儿活”和“我”说“要好好儿活”各有什么含义?(6分)
_
2. 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每题3分,共6分)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_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_
3. 这篇文章反复写“看花”这一内容的作用是什么?(3分)
_
(三)阅读下面的现代诗,回答问题。(10分)
郭沫若。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远远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河的牛郎织女,
定然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他们定在天街闲游。
1. 这首诗的第一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
_
2. 诗中的“定然”一词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_
3.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_
三、作文(30分)
请以“那一刻,我长大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