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客户资信度总额管理制度:
为保障公司资金正常运转,保障各项业务的正常开展,制定信用额度总量控制制度。具体规定如下:
1、财务中心每月25日前会同采购、销售部门根据公司经营计划,在保证公司资金正常运做的情况下制定客户资信总额度,并确定不同账期的资金分配额度。
2、常务副总根据公司下月的经营计划、目标,审核客户资信总额度和不同账期的资金分配额度。
3、副总经理在公司给定的资信总额度范围内根据各销售部门实际情况对资信总额度进行分配与调整。
4、公司根据信用资金周转率对营销中心进行考核。
| 考核标准 | 信用总额度 | 十天账期 | 一个月以上 | 三个月以上 |
| 公司审定 | 500万 | 200万 | 200万 | 100万 |
| 本月情况 | 700万 | 250万 | 250万 | 200万 |
| 控制情况 | 超出40% | 超出25% | 超出25% | 超出100% |
1、客户开设资信额度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与我公司发生业务三个月以上,且无不良合作记录。
(2)必须提供《企业营业执照》、《GSP证书》、《法人授权委托书》、《药品经营许可证》、受委托人身份证复印件以及与我公司签订的《销售协议》。
2、由负责该区域销售人员如实填写《客户经营状况及资信评定申请表》报各销售部门领导批准,并经公司法规部复审后方可确定其资信额度。
3、法规部在进行复审时必须以销售协议为依据审定资信额度和账期,账期不得高于合同规定时间十天以上。
三、
1、销售人员将客户《企业营业执照》、《GSP证书》、《法人授权委托书》、《药品经营许可证》、受委托人身份证复印件交至销售部门建立客户档案。
2、销售人员填写《客户经营状况调查与资信度评定申请表》提交本部门领导审批。
3、营销中心经理根据客户经营状况与公司分配给各部门的账期资信总额对客户资信额度及账期进行审定。
4、营销中心将《客户经营状况调查与资信度评定申请表》并第一条要求的客户档案报法务部复审。
5、报副总经理签字后交行政人事部录入时空系统。
客户资信评定流程:
四、客户资信度的确定要求:
1、凡需挂应收客户一率建立资信额度,支付方式为货到付款的客户可申报十天的账期;支付方式为月结的客户可申报四十天的账期,其它客户账期可按照其支付方式约定期限增加十天的原则申请账期。
2、客户资信额度按销售业务量与支付约定条款确定,除特殊要求外,一般由近个约定支付周期平均业务量乘以115%确定。
五、客户资信度的日常控制与管理:
客户资信额度日常由销售人员、开票人员、财务部门共同管理控制。
1、销售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必须根据法规部要求,严格规范收货收据等各类业务凭证。客户收据和各类业务凭证一律交由销售部门内勤管理,销售部门内勤负责审核各类业务凭证的合法性,如因缺少业务凭证或业务凭证不合法造成的货款无法回收问题由销售人员和销售部内勤自负。
2、开票员开票时应严格执行公司设定的客户的资信额度对超限客户坚决停止开票,并通知相关销售人员。
3、财务部门在票据审核时必须审核客户的应收账款账期。对应收账款超期客户有权不进行票据审核,并通知相关销售人员。
4、对于客户超出资信额度需要先行发货的特殊情况,销售人员必须出具书面材料,由本部门领导核实其真实性后报副总经理审批。并由账务中心审票员存档备案后方可予以审票发货。
5、如发生对客户资信度控制不严,并给公司造成损失的,由开票员和财务审票员每人承担每日2‰超期超限滞纳金。
6、资信控制流程:
五、客户资信度与账期实行动态管理。
1、财务中心与行政部每月对客户资信度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根据客户资信度执行情况调整客户资信,同时销售部门根据销售人员的资信操作情况给予相应的奖惩。具体评定标准如下:
| 评定标准 | 资信等级 | 调整方案 | 销售员奖惩 |
| 无超期超额 | A | 可根据销售要求增加资信度 | 按每户20元给予奖励 |
| 超期十天以内 | B | 维持原有额度 | 无 |
| 超期十至三十天 | C | 资信资度降至50% | 每户罚款20元 |
| 超期三十天以上 | D | 取消资信额度 | 每户罚款50元 |
六、应收账款管理制度:
为保证应收账款回收率和安全性特制定以下制度。
1、客户资信管理执行期间,如发生《客户经营状况调查与资信度评定申请表》规定内容变迁事项,销售人员应填写《客户经营状况变更通知单》递交法规部做出相应变更。如因销售人员未及时递交《客户经营状况变更通知单》而给公司造成损失的,由销售人员自负。
2、在公司给定的资信额度内,未发生超期超限情况或超期超限在十天以内的应收账款,不计滞纳金,由销售人员负责收回。
3、账龄超期十天以上三十天以内的客户,由销售业务人员负责应收款项,并由财务部门与第十一天对该销售人员计收滞纳金。
4、账龄超期三十天以上的客户,应收账款移交法规部处理,同时继续计收销售人员滞纳金,并由销售人员承担50%的清欠费用。
5、法规部每月进行清欠案例分析,并于次月10日前就案例分析中发现的问题组织销售人员培训,以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行政人事部
2005-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