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3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时训练:必修2 第7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3 04:09:50
文档

2013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时训练:必修2 第7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

2013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时训练:必修2第7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一、选择题1.(2011·山东基本能力测试)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和睦相处的大家庭。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411名少数民族代表,他们来自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的国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人口数量很少的赫哲族没有全国C.各民族全国人数占其人口比例相等D.少数民族代表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体现民族平等原则2.(2011·重庆高考)2011年,决定大幅减免困难地区企业所得税,
推荐度:
导读2013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时训练:必修2第7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一、选择题1.(2011·山东基本能力测试)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和睦相处的大家庭。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411名少数民族代表,他们来自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的国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人口数量很少的赫哲族没有全国C.各民族全国人数占其人口比例相等D.少数民族代表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体现民族平等原则2.(2011·重庆高考)2011年,决定大幅减免困难地区企业所得税,
2013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时训练:必修2

第7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

一、选择题

1.(2011·山东基本能力测试)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和睦相处的大家庭。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411名少数民族代表,他们来自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的国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人口数量很少的赫哲族没有全国

C.各民族全国人数占其人口比例相等

D.少数民族代表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体现民族平等原则

2.(2011·重庆高考)2011年,决定大幅减免困难地区企业所得税,免除困难地区公益性项目的配套资金,同时,全国19个省市对口援助资金将超过100亿元。这些举措体现了(  )

①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②国家富强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 ③民族地区的发展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④国家方针和民族地区具体特点的结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11·江苏高考)2010年8月,江苏举行“七彩假日——民族团结‘手拉手、一家亲、一世情’”夏令营活动,此次活动是贯彻落实《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的实际行动。在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  )

①是实现民族平等的文化基础 ②有利于增强青少年的民族团结意识 ③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和谐共处 ④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重要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4.(2010·海南高考)根据中国少数民族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十一五”期间我国着力实施特困少数民族群众解困工程、民族基础教育帮扶工程、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工程等十项重点工程。这一做法体现出我国在处理民族问题时始终坚持(  )

①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原则 ②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③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则 ④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优先发展的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5.(2012·浙江台州中学月考)黎族、高山族的祖先与汉族一道开发了海南岛和岛。从18年起,生活在的高山族与汉族人民一道“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拱手而让台”,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斗争。可见(  )

①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祖国辽阔的疆域 ②各族人民共同创立了新中国 ③各族人民共同捍卫了祖国的和尊严 ④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奋斗中形成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6.贺州学院数百名大学生代表在贺州市开展的“拒绝邪教进校园”的签名活动上,郑重承诺要从自身做起,坚决反对邪教,构筑防范邪教的“钢铁长城”,并代表贺州学院广大学生庄严地签下自己的名字。这说明(  )

A.国家保护信教自由,又保护不信教的白由

B.我们要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

C.青年学生要弘扬科学精神,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D.我们应当成为“四有”公民,自觉拒绝宗教

7.国家制定了许多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和制度。例如:

①优先在民族地区安排资源开发项目;②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给予倾斜;③保证各级各类少数民族干部的相应比例;④尊重和照顾少数民族饮食、年节等方面的习俗。其中体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格萨尔王传》是藏民族大型口头说唱英雄史诗,自治区成立专门机构对其进行全面的抢救和整理。这说明(  )

①藏民族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和传承 ②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是保护民族文化 ③自治区文化管理自治权受法律保护

④自治区履行发展文化事业的职能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9.新中国成立之前,民族地区几乎没有现代意义的学校,文盲率非常高。如今民族地区的各类学校已达72 700余所,在校学生3 450万人,基本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少数民族在校大学生达115万人,比1950年增长了886倍。民族地区文化教育的发展(  )

①其主要原因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少数民族人民实现当家作主 ②表明现阶段我国各民族享有平等权利 ③是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前提条件 ④表明我国已消除各民族间文化发展不平衡状况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自治区历任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和都是由藏族公民担任。目前,在自治区四级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占94%以上,在自治区各级国家机关组成人员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占77.97%。这表明(  )

①我国少数民族依法享有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 ③我国认真贯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坚持民族平等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11.1947年,中国党根据内蒙古地区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开创了内蒙古历史的新纪元。内蒙古地区之所以能够建立民族自治区,主要因为(  )

①蒙古族对国家统一有强烈的政治认同 ②蒙古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 ③内蒙古地区的民族人口构成单一 ④蒙古族在我国民族人口分布上有自己的特点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2.“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家喻户晓,广为传唱,歌颂了我国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确保新型民族关系的基本政治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各自治机关(  )

①是自治地方的权力机关 ②享有的立法权 ③依法管理内部事务 ④依法行使自治权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3.建国以来,根据我国民族状况自身特点,民族自治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依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有关法律,先后制定了若干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全国依法建立了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同时,国家采取一系列举措,加大支持力度,促进了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材料表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①符合我国国情 ②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③体现了各少数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④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二、非选择题[

14.2011年9月28日,维吾尔自治区基本完成了县乡换届选举工作,并取得了“三高三满意”即选民登记率高、参选率高、当选代表得票率高,组织满意、代表满意、群众满意的预期效果。这也是新修改的选举法第一次“试水”。

材料一 “我投出了神圣的一票,很高兴。”阿合奇县南山牧业点牧民库巴提·玉山拉洪说,“换届真的让我们当家作主了。”拜城县察尔齐镇卡依库拉克村,19岁的村民阿娜古丽搀扶着自己81岁的爷爷边走边说:“我爷爷为参加今天的选举,一大早就起床了。”村民莫明·沙吾提说:“今天我和妻子穿着赶‘巴扎’时才穿的衣服来参加选举。我要为我信任的代表投上一票。”阿合奇县苏木塔什乡克孜宫拜孜村村民吐达洪·吐地巴依说,“我们的村支书阿不都热曼不但人好,而且工作也好,为我们干了很多好事。”“我投票选了他,我们村所有的村民都投票选他当。”

材料二 共有47个民族,其中包括维吾尔、汉、哈萨克、蒙古、回、柯尔克孜、满、锡伯、塔吉克、达斡尔、乌孜别克、塔塔尔、俄罗斯13个世居民族。这次换届选举选出的15 470名县级中,少数民族占总数的66.4%。在选出的38 238名乡镇中,少数民族占总数的80.9%。即使是人口较少的民族在当地人民代表大会中也有法定数量的代表。

(1)材料一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道理?

(2)谈谈你是如何认识材料二的。

15.2011年10月21日上午,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隆重举行第九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 大会指出,各级、和各级领导干部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民族团结工作融入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以民族团结带动方方面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重要保证。

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回答:

(1)党和国家为什么高度重视民族团结问题?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怎样才能进一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和各民族团结进步。

解析与答案

1.【解析】 A项说法错误,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我国各少数民族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都有自己的代表,但各民族全国人数占其人口比例并不相等,B、C两项应排除;少数民族代表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体现了民族平等的原则,应选D项。

【答案】 D

2.【解析】 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②③表述错误。对口援助坚持了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对困难地区的特殊体现了国家方针和民族地区具体特点的结合,①④入选。本题是组合式选择题,可采用排除法直接作出选择。

【答案】 B

3.【解析】 在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有利于增强青少年的民族团结意识,对民族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因此,②③正确。①④夸大了这项活动的意义。

【答案】 C

4.【解析】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③不选。少数民族地区优先发展的说法没有依据,④不选。①②符合题意,故选A项。

【答案】 A

5.【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伟大祖国的理解。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②与题意无关。④表述有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逐步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答案】 A

6.【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邪教的理解。A与题意无关。邪教不是宗教,B不选。D错误,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C正确且切题。

【答案】 C

7.【解析】 抓住题干指向性“体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①②正确;③④体现了民族平等原则,不符合题意。故选A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区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答案】 A

8.【解析】 ②表述有误,民族区域自治以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③本身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排除含②或③的B、C、D三项,故选A。

【答案】 A

9.【解析】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前提条件,③观点错误。我国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发展仍存在不平衡状况,④不符合实际情况。①②正确切题,故选A。

【答案】 A

10.【解析】 ②项本身表述正确,但与题意无关,材料没有涉及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问题。④项本身表述不正确,坚持民族平等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首要原则,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自治区的和国家机关组成人员的结构表明,我国少数民族依法享有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这也是我国贯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体现,所以①③两项入选。

【答案】 B

11.【解析】 ①④分别正确说明了建立民族自治区的坚实社会政治基础和现实依据,当选。②③均非事实,且与题干构不成因关系果,故选D。

【答案】 D

12.【解析】 ①②说法是错误的,③④符合题意。

【答案】 C

13.【解析】 ②说法是错误的,③不符合题意。

【答案】 D

14.【解析】 本题以县乡换届选举为背景材料,综合考查考生对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公民权利、民主选举等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解答第(1)问,要从材料中总结出两点,一是选民选举权利的珍惜,二是人民享有选举权的原因。回答第(2)问,应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方面着手。

【答案】 (1)①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县乡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②珍惜选举权利。选民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换届选举顺利完成并取得“三高三满意”的预期效果,这是选民政治素养提高、积极行使民主选举权利的体现。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81岁的爷爷一大早就起床,选民身着节日服装兴高采烈地参加投票,这是公识、主人翁意识增强的表现。“我投出了神圣的一票”、“为我信任的代表投上一票”,选人品好、工作能力强、干实事的人为,这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素养提高的体现。

(2)①“13个世居民族,即使是人口较少的民族在当地人民代表大会中也有法定数量的代表”,说明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②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逐步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境内各民族都对的发展作出了贡献,都是国家和的主人,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③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我们要坚持民族平等原则,反对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思想,反对民族歧视行为,要自觉履行规定的义务,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责任付诸行动。

15.【答案】 (1)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要重视民族团结问题,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②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等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依然存在,且难以在短期内消除。③民族的团结和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④只有加强民族团结,中华民族才能拥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才能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挑战,才能维护祖国统一和安全。

(2)①坚持中国党的领导;②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③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党的宗教信仰自由;④每个公民都应自觉履行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旗帜鲜明地同一切破坏民族团结以及一切民族行为作坚决斗争,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责任真正付诸实际行动。

文档

2013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时训练:必修2 第7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

2013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时训练:必修2第7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一、选择题1.(2011·山东基本能力测试)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和睦相处的大家庭。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411名少数民族代表,他们来自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的国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人口数量很少的赫哲族没有全国C.各民族全国人数占其人口比例相等D.少数民族代表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体现民族平等原则2.(2011·重庆高考)2011年,决定大幅减免困难地区企业所得税,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