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 学号 班级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1分)
1.公共是( )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所制定的。
A. B.企业
C.个人 D.社会组织
2.公共的强制性经常与( )措施相联系, 若缺乏这种措施就将失去权威性。
A.奖励性 B.惩罚性
C.温和性 D.权威性
3、的功能常常表现出特有的( ),即鲜明地强调工作的侧重点。
A.权威性 B.合法性
C.系统性 D.倾斜性
4、"科学"的概念是由美国政治学家( )最早提出的。
A.伊斯顿 B.西蒙
C.拉斯韦尔 D.史密斯
5、( )是公共主体中最核心、并发挥独特作用的部分。
A.非组织 B.非营利组织
C.主体 D.社会公众
6、新型的公共理念视对象——公众为( )。
A.被管理者 B.对立者
C.被统治者 D.伙伴
7、决策权力角逐的核心问题是( ),因为政治权力是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
A. 权力 B. 利益
C. 关系 D. 制度
8、个人决策模式包括个人专断式和( )两种具体形式。
A. 个人不负责制 B. 个人负责制
C. 个人与集体共同负责制 D. 集权者
9、决策中的各种智囊组织经常被称为决策者的( )。
A. 秘书 B. 助手
C.领导者 D. 外脑
10、决策权力的横向分化反映在政治结构中立法、司法、( )权力的分化,以及行政部门的分化。
A. 利益群体 B. 压力集团
C. 行政 D. 社会团体
11.在拟定公共决策方案时,要求各备选方案之间互相( )。
A. 补充 B. 协调
C. 一致 D. 排斥
12.目标的有效性取决于不同的参与者对它的( )。
A. 基本掌握 B.选择
C. 共识 D.互动
13.在方案执行过程中,偶然失效是指执行过程进入( )的失效。
A.终结状态 B.特殊状态
C.正常状态 D.起始状态
14、( )提出了著名的执行模型。
A.克朗 B.史密斯
C.西蒙 D.拉斯韦尔
15、人们把分析执行过程中的失效现象所描述的曲线称为( )。
A.对策模型 B.互动模型
C.浴盆模型 D.系统模型
16、史密斯认为, 执行中有( )个基本要素是必须认真考虑的。
A.四 B.五
C.二 D.三
17、人们把对接受的反应,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服从、认同与( )。
A.响应 B.深入
C.反映 D.内化
18、效果评价从本质上看是一种( )判断。
A. 利益 B. 事实
C. 价值 D. 可行性
19、在任何决策过程中,( )因素和超理性因素总是混合在一起的。
A. 理智 B. 理性
C. 情感 D.有限理性
20、评估是对( )所做的判断。
A. 效果 B. 方案
C. 结果 D. 结论
21、思维就是有意识的头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关系所作的 反映,而思维方法则是指人们依据事物的客观规律而形成的思维规则和手段。
A.自觉性、客观性与直接性
B.自觉性、概括性与间接性
C.自觉性、概括性与直接性
D.概括性、间接性与主观性
22、对于利益不相关的决策类型,一般来应当说强调“ ”。这是一种十分恰当的“职业行为”思维类型,无论是在利益相关决策还是利益无关决策中,我们都需要提倡。
A、公事公办 B.积极介入
C.退避三舍 D.不闻不问
23、在某些认识媒介的诱导、启迪下,思维者突然豁然开朗的思维过程指的是:
A.创造性思维 B.直觉思维
C.灵感思维 D.豁然开朗思维
24、完全理性思维中存在一个基本的假定是:
A.即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感性的,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
B.即人类的行动是无法合乎理性的,或者无法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
C.即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者无法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
D.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
二、多项选择题 (每题2分)
1.公共是在对全社会公共利益进行( )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A.选择 B.综合 C.分配 D.落实
2.的导向是( )的导向。
A.文化 B.观念 C.条件 D.行为
3.公共的功能包括( )。
A.分配功能 B.导向功能
C.功能 D.规制功能
4、公共核心主体包括( )。
A.立法机关 B.行政机关
C.司法机关 D.执政党
5、公共主体体系包括( )。
A.社会名流 B.准公共主体
C.社会公众 D.核心主体
6、公共主体能力主要包括( )。
A.规制社会成员行为的能力 B.引导公众观念、行为的能力
C.各种利益关系的能力 D.公平分配社会资源的能力
E.公共体系内部的互动及整合能力
7、 公共决策体系包含着( )等子系统。
A. 监控 B. 智囊 C. 决断 D. 信息
8、外部监控体系是由( )等组成。
A. 政党 B. 人民群众
C. 新闻 D. 社会团体
9、决断系统在公共及其运行中的作用( )。
A.界定问题 B.确定目标
C.设计方案 D. 选择方案
10、.确定决策目标的标准是( )。
A. 目标与手段的统一 B.目标有效协调
C.目标具有可操作性 D. 目标具体明确
11、拟定公共决策方案的原则有( )。
A. 多要素原则 B. 多方案原则
C、可操作性原则 D. 排斥性原则
12、决策过程中决策者形成共识的途径通常有( )。
A. 妥协 B.说服 C.强制 D. 交换
13、追踪决策的特征主要是( )。
A. 双重优化 B.非零起点
C. 回溯分析 D.心理效应
14、史密斯认为,( )是执行过程中所牵涉到的重大因素。
A.环境因素 B.执行机构
C.目标群体 D.理想化的
15、从执行者对执行的态度分析,执行问题有如下几种( )。
A.折扣型 B.结构型
C.滞后型 D.抵触型 E.僵化型
16、环境因素的基本特征有( )。
A.交叉性 B.动态性
C.突发性 D.多样性
17、公共评价的基本组成内容有( )。
A.建议 B.信息
C.分析 D.规范
18、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公共评价可以分为( )。
A.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B.整体评价和局部评价
C.事前评价、执行评价和事后评价
D.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
19、( )的评价标准需要在各类人员通过协商、平衡利益关系中产生。
A.客观 B.适度
C.全面 D.有效
20、处于不同地位的人们,对效果评价的态度会( )。
A.参与 B.支持
C.阻挠 D.反对
21公共效果的类型有( )。
A、潜在效果 B、直接效果
C、附带效果 D、象征性效果
22、立体思维的内在特征表现在六个方面,它们是( ) 。
A.层次性、性、普遍性
B.系统性、整体性、动态性
C.层次性、性、灵活性
D.层次性、性、联系性
23、创造性思维的各种基本形式包括( ) 。
A.顿悟 B.灵感
C.判断 D.直觉
24、头脑风暴法的优点是( ) 。
A.专家团体所拥有及提供的知识和信息量,比单个专家所有的知识和信息量要大得多;
B.它使专家交流信息、相互启发,产生“思维共振”作用,爆发出更多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C.它能够发挥一组专家的共同智慧,产生专家智能互补效应;
D.专家会议所考虑的问题的各方面以及所提供的备选方案,比单个成员单独思考及提供的备选方案更多、更全面和更合理。
25、按照人们决策时对自然状态规律的认识和重点掌握程度,通常可将公共决策分为( )。
A.随机决策 B.风险型决策
C.确定型决策 D.非确定型决策
26、按照性质的不同,可以将公共决策划分为( )
A.非程序化决策 B.战略决策
C.程序化决策 D.策略决策
三、判断题 (每题2分)
1.公共是社会组织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所制定的。()
2.公共的强制性经常与惩罚性措施相联系, 若缺乏这种措施就将失去权威性。()
3、公共系统包括主体和客体等要素,不包括外在环境。()
4、公共的基本特征包括整体性、超前性、层次性、多样性、合法性,不包括有效性、对称性。()
5、公共主体是指参与、影响公共全过程,对公共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决定作用的组织,不涉及个人。()
6、理念是指主体进行公共活动时所秉持的价值观。思想观念是结果的真正决定者,有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就会制定出与之相关的。()
7、公共主体规制社会成员行为的能力还常常在应对突发事件等危机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8、公共主体选择哪些问题制定,就意味着一定要对这些利益关系进行。()
9、作为一个系统,在各主体不具备性、但有较高能力的情况下,公共体系有一种天然的整合能力和机制。()
10、公共监控系统是指由系统内的人员和机构组成,对行为、方案的内容和执行,进行监督和控制的机构。()
11、决策权力可以定义为一种法律权力,或者是在一系列可能行动中做出选择的权力,或者是影响主体、推动其选择自己所偏好的某一行动的权力。()
12、中国下属的各个部门是辅助行使职权的,不行使重要的行政决策权力和领导权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