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智强
(西南石油大学,四川成都 610500)
摘 要:在进行凝析气井试井解释时,多解性是十分常见的,而其中的原因之一是进行曲线拟合的试井解释模型不唯一。为了能得到更准确、更可靠的试井解释结果,在进行现代试井分析时如何选择凝析气井试井模型呢?这是试井工作者常常头痛的问题。在对大量凝析气井进行试井解释的基础上,本文选出具有代表性的D20凝析气井作为例子,并在参考地质的情况下,分别用5种不同的凝析气井试井解释模型进行曲线拟合。通过比较最终得出结论,在进行凝析气井试井分析时,建议最好优先选用考虑相态变化的复合试井模型进行解释,这样得出的结果更准确、更具有可靠性。
关键词:凝析气井;试井解释;模型;曲线拟合
试井分析作为油气藏测试的基本途径,通过试
井解释可以确定出储层渗透率、表皮系数、边界距离和气藏平均压力等重要的动态分析参数。这些是油田制定开发方案、措施及评估的重要依据,但由于其的多解性严重制约着现代试井解释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降低了使用价值。由试井分析原理可知试井解释的多解性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造成的:试井设计、资料录取、模型选择、数学算法等。
在对大量的凝析气井进行试井解释的基础上,本文选用最具有代表性的D20凝析气井作为例子,并在参考地质的情况下,分别用了5种不同的凝析气井试井解释模型进行曲线拟合。最后,分析在进行凝析气井试井解释时,应该优选哪类试井模型进行凝析气井试井解释较好,并阐述了其主要原因。
1 D20井测试概况与基本参数取值
为了搞清气层产能,气层物性和地层流体性质,为气田动态储量计算和开发动态分析提供参数, 2006年4月对D20井5126.00-5132.00m井段进行了相应的压力恢复测试。
表1D20井天然气组分、组成分析数据
组分CO2N2C1C2C3IC4NC4IC5NC5C6C7+
摩尔组成
(mol%)
0.450.1784.85.09 2.570.57 1.140.370.470.16 4.19
表2D20井基本参数取值表
参 数数 值单 位数据来源
内径0.062m实际完井
地层孔隙度Υ15%测井解释
有效厚度h6m射孔井段
地面原油密度Θ0.7836g cm3油分析
天然气相对比重0.698气分析
地层体积系数Bg3.7×10-3m3 (标)m3PV T
外推地层压力42.93M Pa测点4950m
地层温度137.5℃
测点2 选择试井解释模型
从地质情况来看,D20井东边部位有一断层存在,且压力导数后期段略有上翘迹象,因此在选用模型时选用了封闭外边界模型。
表3D20井理论检验模型表
油(气)藏模型井模型外边界模型内边界模型模型1均质井储—表皮一条直线不渗透断层变井储模型2均质双区复合井储—表皮一条直线不渗透断层变井储模型3双重井储—表皮一条直线不渗透断层变井储模型4双重双区复合井储—表皮一条直线不渗透断层定井储模型5双重双区复合井储—表皮一条直线不渗透断层变井储
221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8年第15期 Ξ收稿日期:2008-04-15
作者简介:张智强(1982—),男,西南石油大学油气田开发工程专业在读硕士,主要从事油气田开发研究。
321 2008年第15期 张智强 如何优选凝析气井试井分析解释模型的探讨
比较图3-图7可以明显地看出,D20凝析气井进行试井解释时使用考虑变井储和双区复合的试井模型进行拟合的情况要大大好于其他试井解释模型,所以应优选此模型进行试井解释。通过分析可知其主要原因如下:①几乎所有气藏(包括干气藏)中后期都不可避免有适量水产出。依据最小卸载量理论,当凝析气井产量q g低于最小卸载流量q0时,气流携带能力会逐渐下降,而气流中的液滴直径不断增大,将下滑回落到井底形成积液。
②对凝析气井来说,当关井进行压力恢复测试时,凝析气井井筒内会发生复杂的相态变化,其中的凝析液相也会回落在井底积累。这种效应影响了实测井底压力,有时甚至使井底实测压力超过井筒周围的地层压力,出现井筒向地层卸载的现象,即积液倒灌回地层,出现实测过程中井底压力下降的异常现象。
③在凝析气藏的生产过程中,当井底压力低于露点压力时,就会在近井地带出现凝析油。此时凝析气藏可以分为两大区,即单相区和两相区,从相渗曲线上分析可知,析出的凝析油不会马上参与流动,只有当凝析油的饱和度大于最小流动饱和度时才流动,否则不会流动。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析出的凝析油是改变了地层的流度,因而将其划分为两个不同的流度区,即用双区复合试井模型来描述。
3 解释结果及其评价
表4D20-井理论检验结果
渗透率(10-3Λm2)1.902
地层系数kh(10-3Λm2.m)11.411
流动系数kh Λ(10-3Λm2.m cp)300.282
表皮系数7.59
最终井储系数(m3 M Pa)8.799
早期井筒储存系数与最终井筒储存系数之比(c i c f)0.5
异常边界距离(m)78.2
用模型7来进行拟合的双对数曲线如图7,曲线平滑,早期压力与压力导数曲线出现下凹,即“驼峰”现象,由于测试过程中井口无“刺漏”,因此这应是因井筒内凝析油回落井底,相分离所致。从压力导数双对数诊断图来看,整个恢复过程分为三段, 段为井筒储集和表皮效应阶段以及相分离的“驼峰”过度段, 段为径向流阶段, 外边界区,由于相分离的影响,使径向流段受到干扰,关井时间不够长,外区边界段比较短,使边界反映比较模糊,用双对数导数图模拟计算的井到边界的距离为78.2m,结合构造图,初步判断为断层边界。
从解释结果来看,该井物性较差,且存在一定程度的反凝析污染。
4 结论与建议
411 本文通过对D20凝析气井分别用5种不同的试井解释模型进行曲线拟合并比较后可知,D20凝析气井应选用双重双区复合变井储模型进行试井解释最好。
412 对于凝析气井来说,或多或少的不可避免井筒中会有积液的存在,因此,在进行试井解释时,应考虑选用带有井筒积液(变井储)的凝析气井试井分析模型。
413 由于当井底压力低于露点压力时,会析出凝析油改变近井地带地层的流度,因此,在进行试井解释时,应考虑选用复合试井模型。
414 综合以上的分析及通过大量的实践,笔者建议在进行凝析气井试井分析时,最好优先选用考虑相态变化的复合试井模型进行试井解释,这样得出的结果更准确、更具有可靠性。
[参考文献]
[1] Fa ir W B J r.P ressu re B u ild-up A na lysis
W ith W ellbo re Pha se R ed istribu ti on[J],
SPEJ(A p ril,1981),259~270.
[2] 李笑萍.考虑井筒相分布的试井理论图版及应
用[J].石油学报,1994,15(2).
[3] 林加恩,孙贺东.Fa ir变筒储存模型的压力曲
线响应特征认识[J].油气井测试,2006,15
(4).
[4] 张文昌,罗沛等.试井资料多解性来源的探讨
[J].断块油气田,2003,10(4).
[5] 傅玉,黄全华.考虑井筒积液的凝析气井试井
分析[J].油气井测试,2008,17(1).
The D iscussi on of opti m i z i ng the m odel of well test of ga s-conden s a te well Abstract:W hen p roceed the w ell testing anaysis fo r ga s-conden sa te,am b igu ity is u sua lly,the one of rea son is the m odel of p roceed ing cu rve fitting is no t un ique.How op ti m ize the m odel of w ell test of ga s-conden sa te w ell w hen p roceed the w ell testing anaysis fo r ga s-conden sa te to ob ta in ing m o re exact and m o re dep endab le resu lt?it is the headache to the w o rker of w ell testing.In the w ell testing anaysis to m a ssive the w ell of ga s-conden sa te In founda ti on,the p ap er selected D20w ell of ga s-conden sa tet of having rep resen ta tiveness to the exam p le,and con su lted the cond iti on of geo l ogy,w h ich u sed the m odel of five d ifferen t the w ell testing of ga s-conden sa te w ell to p roceed ing cu rve fitting.F ina lly,w e sum up conclu si on by com p a ring,W hen p roceed the w ell testing anaysis fo r ga s-conden sa te,w e p ropo sed tha t the m odel of w ell testing of ga s-conden sa te w ell con sidering the a lterna ti on of p ha se sta te and com pound cond iti on shou ld be p referen tia lly select to ob ta in ing m o re exact and m o re dep endab le resu lt.
Key words:Ga s-conden sa te W ell;W ell T esting A naysis;T he M odel;Cu rve F itting
421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8年第1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