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 第18章《平行四边形》讲义 第12讲 平行四边形...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3 04:12:54
文档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 第18章《平行四边形》讲义 第12讲 平行四边形...

第12讲平行四边形复习训练第一部分知识梳理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定义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有一组邻边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性质1、对边平行且相等。2、对角相等,邻角互补。3、对角线互相平分1、四个角都是直角。2、对角线相等。1、四条边都相等。2、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具有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所有特征。判定1、定义:2、判定定理:(1)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
推荐度:
导读第12讲平行四边形复习训练第一部分知识梳理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定义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有一组邻边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性质1、对边平行且相等。2、对角相等,邻角互补。3、对角线互相平分1、四个角都是直角。2、对角线相等。1、四条边都相等。2、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具有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所有特征。判定1、定义:2、判定定理:(1)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
第12讲   平行四边形复习训练

第一部分  知识梳理

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

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有一组邻边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

1、对边平行且相等。

2、对角相等,邻角互补。

3、对角线互相平分

1、四个角都是直角。

2、对角线相等。

1、四条边都相等。

2、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具有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所有特征。

1、定义:

2、判定定理:

(1)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1、定义:

2、判定定理:

(1)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2)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1、定义:

2、判定定理:

(1)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1、先证明是矩形再证明一组邻边相等。

2、先证明是菱形再证一个角是直角。

对称中心对称中心对称

轴对称图形

中心对称

轴对称图形

中心对称

轴对称图形

第二部分  考点精讲精练

考点一、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判定

【知识要点】 

(1)、平行四边形的边、角、对角线性质, 对称性

(2)、平行四边形判定方法

(3)、三角形中位线

 

【典型例题】 

例1、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菱形        B、矩形         C、正方形         D、平行四边形

例2、如图,□ABCD与□DCFE的周长相等,且∠BAD=60°,∠F=110°,则∠DAE的度数为     

例3、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4,∠BAD的平分线与BC的延长线交于点E,与DC交于点F,且点F为边DC的中点,DG⊥AE,垂足为G,若DG=1,则AE的长为(   )

   A、2                B、4                  C、4               D、8

例4、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D的顶点,A,B,D的坐标分别是(0,0)(5,0),(2,3),则顶点C的坐标是(    )         

 A、(3,7)      B、(5,3)         C、(7,3)        D、 (8,2)

       

    (例2)                (例3)                      (例4)

例5、如图,E是平行四边形内任一点, 若S平行四边形ABCD=8,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A、3             B、4              C、5               D、6

例6、如图,将平行四边形ABCD纸片沿EF折叠,使点C与点A重合,点D落在点G处。

(1)求证:AE=AF

(2)求证:△ABE≌△AGF

例7、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DE平分平分.试证明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

例8、如图,在△ABC中,AB=4,AC=3,BC=5,以三边为边,在BC的同侧分别作三个等边三角形即△ABD、△BCE、△ACF。

(1)求证:四边形EFAD是平行四边形;

(2)求四边形EFAD的面积。

举一反三:

1、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C:∠D的值可能是(      )

   A、1:2:3:4                B、2:2:3:3 

   C、2:3:2:3                D、2:3:3:2

2、顺次连结四边形各边的中点,所成的四边形必定是(    )

   A、等腰梯形       B、直角梯形      C、矩形        D、平行四边形

3、如图,在ABCD中,AB=5,AD=8,∠BAD、∠ADC的平分线分别交BC于E、F,则EF的长为(    )

 A、1           B、2             C、3            D、4  

4、如图,在□ABCD中,EF∥AD, GH∥AB,EF、GH相交于点O,则图有      个平行四边形.

                

             (3)                             (4)

5、如图,△ABC 中,∠ACB=90°,点D、E分别为AC,AB中点,点F在BC延长线上,且∠CDF=∠A。求证:四边形DECF为平行四边形。

6、已知:△ABC的中线BD、CE交于点O,F、G分别是OB、OC的中点.求证:四边形DEFG是平行四边形.

7、如图,点O是△ABC内一点,连结OB、OC,并将AB、OB、OC、AC的中点D、E、F、G依次连结,得到四边形DEFG. 

(1)求证:四边形DEFG是平行四边形;

(2)若M为EF的中点,OM=3,∠OBC和∠OCB互余,求DG的长度.

8、如图,△ABC中AB=AC,点D从点B出发沿射线BA移动,同时,点E从点C出发沿线段AC的延长线移动,已点知D、E移动的速度相同,DE与直线BC相交于点F.

(1)如图1,当点D在线段AB上时,过点D作AC的平行线交BC于点G,连接CD、GE,判定四边形CDGE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2)过点D作直线BC的垂线垂足为M,当点D、E在移动的过程中,线段BM、MF、CF有何数量关系

           

    

考点二、矩形的性质及判定

【知识要点】 

(1)、矩形的边、角、对角线性质, 对称性

(2)、矩形判定方法

(3)、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

【典型例题】 

例1、下列说法:①矩形是轴对称图形,两条对角线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②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③有两个角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④两条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⑤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其中,正确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例2、已知如图,在矩形ABCD中有两个一条边长为1的平行四边形.则它们的公共部分(即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A、大于1        B、等于1            C、小于1           D、小于或等于1 

例3、如图,两张宽为1cm的矩形纸条交叉叠放,其中重叠部分部分是四边形ABCD,已知∠BAD=30°则重叠部分的面积是         cm. 

               

               (例2)                          (例3)

例4、如图,在△ABC中,D是BC边上的一点,E是AD的中点,过A点作BC的平行线交CE的延长线于F ,且AF=BD,连结BF

(1)求证:D是BC的中点.

(2)如果AB=AC ,试判断四边形AFBD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例5、在矩形ABCD中,M为AD边的中点,P为BC上一点,PE⊥MC,PF⊥MB,当AB、BC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PEMF为矩形.

例6、如图,在矩形ABCD中,AC与BD相交于一点O,AE平分∠BAD,若∠EAO=15°,求∠BOE的度数.

   

例7、(1)如图1,经历矩形性质的探索过程,你可以发现: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如在Rt△ABC中CD是斜边AB的中线,则CD=AB,你能用矩形的性质说明这个结论吗?

(2)利用上结论述解答下列问题:如图2所示,四边形ABCD中,∠A=90°,∠C=90°,EF分别是BD、AC的中点,请你说明EF与AC的位置关系(提示:连接AE、CE)

 

例8、如图,在△ABC中,点O是AC边上(端点除外)的一个动点,过点O作直线MN∥BC.设MN交∠BCA的平分线于点E,交∠BCA的外角平分线于点F,连接AE、AF.那么当点O运动到何处时,四边形AECF是矩形?并证明你的结论.

举一反三:

1、如图,在矩形ABCD中,AD∥BC,AC与BD交于点O,则图中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有(    )

   A、4对           B、5对           C、6对            D、8对

2、矩形各内角的平分线能围成一个(  )

   A、矩形      B、菱形      C、等腰梯形            D、正方形

3、将矩形纸片ABCD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AE、EF为折痕,∠BAE=30°,AB=,折叠后,点C落在AD边上的C1处,并且点B落在EC1边上的B1处.则BC的长为(    )

A、             B、2                C、3            D、

                      

             (1)                               (2)

4、如图,矩形的面积为5,它的两条对角线交于点,以、为两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交于点,同样以、为两邻边作平行四边形,……,依次类推,则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     )

    A、       B、       C、        D、

5、如图所示,E是矩形ABCD边AD上一点,且BE=ED,P是对角线BD上任一点,PF⊥BE,PG⊥AD,垂足分别为F,G.试探索线段PF,PG,AB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之.

           

6、如图,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O=CO,BO=DO,且∠ABC+∠ADC=180°.

(1)求证:四边形ABCD是矩形. 

(2)若∠ADF:∠FDC=3:2,DF⊥AC,则∠BDF的度数是多少?

7、如图1,已知AB∥CD,AB=CD,∠A=∠D. 

(1)求证:四边形ABCD为矩形; 

(2)E是AB边的中点,F为AD边上一点,∠DFC=2∠BCE. 

①如图2,若F为AD中点,DF=1.6,求CF的长度:

②如图2,若CE=4,CF=5,则AF+BC=       ,AF=        .

考点三、菱形的性质及判定

【知识要点】 

(1)、菱形的边、角、对角线性质, 对称性

(2)、菱形判定方法

(3)、菱形面积问题(等面积法)

【典型例题】 

例1、菱形相邻两角的比为1:2,那么菱形的对角线与边长的比为(    )

   A、1:2:3            B、1:2:1          C、1::2          D、1::1

例2、如图,在△ABC中,点D在BC上过点D分别作AB、AC的平行线,分别交AC、AB于点E、F

①如果要得到矩形AEDF,那么△ABC应具备条件:                 ;

②如果要得到菱形AEDF,那么△ABC应具备条件:                 .

例3、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CE∥BD,DE∥AC,若AC=4,判断四边形CODE的形状,并计算其周长.

例4、如图,凸五边形ABCDE中,∠A=∠B=120°,EA=AB=BC=2,CD=DE=4,则它的面积是多少?

例5、如图,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BD的垂直平分线MN与AD相交于点M,与BD相交于点O,与BC相交于N,连接MN,DN.

(1)求证:四边形BMDN是菱形;

(2)若AB=6,BC=8,求MD的长.

例6、如图,AE=AF,点B、D分别在AE、AF上,四边形ABCD是菱形,连接EC、FC; (1)求证:EC=FC;

     (2)若AE=2,∠A=60°,求△AEF的周长.

例7、已知:如图,在□ABCD中,E、F分别为边AB、CD的中点,BD是对角线,AG∥DB交CB的延长线于G. 

(1)求证:△ADE≌△CBF; 

(2)若四边形BEDF是菱形,则四边形AGBD是什么特殊四边形?并证明你的结论.

例8、如图,平行四边形中,,,.对角线相交于点,将直线绕点顺时针旋转,分别交于点.

(1)证明:当旋转角为时,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试说明在旋转过程中,线段与总保持相等;

(3)在旋转过程中,四边形可能是菱形吗?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如果能,说明理由并求出此时绕点顺时针旋转的度数.

举一反三:

1、已知菱形的边长和一条对角线的长均为2cm,则菱形的面积为(    )

   A、         B、               C、           D、

2、下列给出的条件能判断一个四边形是菱形的是(     )

   A、有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有一个角是直角  

   B、有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

   C、两组对边分别相等,且有一组邻边相等     

   D、一组邻边相等,一组对角相等,一组对边相等

3、如图,E是等边△ABC的BC边上一点,以AE为边作等边△AEF,连接CF,在CF延长线取一点D,使∠DAF=∠EFC.试判断四边形ABCD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4、如图,在Rt△ABC中,∠ACB=90°,∠BAC=60°,DE垂直平分BC,垂足为D,交AB于点E.又点F在DE的延长线上,且AF=CE.求证:四边形ACEF是菱形.

5、如图,矩形中,是与的交点,过点的直线与的延长线分别交于.

(1)求证:;

(2)当与满足什么关系时,以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证明你的结论.

6、已知:如图,菱形ABCD中,E、F分别是CB、CD上的点,∠BAF=∠DAE.

(1)求证:AE=AF;

(2)若AE垂直平分BC,AF垂直平分CD,求证:△AEF为等边三角形.

    

7、已知:如图,在中,AE是BC边上的高,将沿方向平移,使点E与点C重合,得.

(1)求证:;

(2)若,当AB与BC满足什么数量关系时,四边形是菱形?证明你的结论.

8、已知,一张矩形纸片ABCD的边长分别为9cm和3cm,把顶点A和C叠合在一起,得折痕EF(如图).

(1)猜想四边形AECF是什么四边形,并证明你的猜想.

(2)求折痕EF的长.

      

考点四、正方形的性质及判定

【知识要点】 

(1)、正方形的边、角、对角线性质, 对称性

(2)、正方形判定方法

【典型例题】 

例1、如果一个平行四边形要成为正方形,需增加的条件是(  )

   A、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             B、对角线互相垂直     

   C、对角线相等                         D、对角线互相平分

例2、在正方形ABCD所在的平面上,到正方形三边所在直线距离相等的点有(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例3、如图,AB是CD的垂直平分线,交CD于点M,过点M作ME⊥A C,MF⊥AD,垂足分别为E、F.

(1)求证:∠CAB=∠DAB;

(2)若∠CAD=90°,求证:四边形AEMF是正方形.

例4、已知:如图,△ABC中,D是BC上任意一点,DE∥AC,DF∥AB.

①试说明四边形AED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②连接AD,当AD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EDF为菱形,为什么?

③在②的条件下,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EDF为正方形,不说明理由.

例5、如图所示,顺次延长正方形ABCD的各边AB,BC,CD,DA至E,F,G,H,且使BE=CF=DG=AH.求证:四边形EFGH是正方形.

例6、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E、F分别是DC和CB的延长线上的点,且DE=BF,连接AE、AF、EF.

(1)求证:△ADE≌△ABF;

(2)若BC=8,DE=6,求△AEF的面积.

例7、如图所示,有四个动点P,Q,E,F分别从正方形ABCD的四个顶点出发,沿着AB,BC,CD,DA以同样速度向B,C,D,A各点移动.

(1)试判断四边形PQEF是否是正方形,并证明;

(2)PE是否总过某一定点,并说明理由.

例8、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DC,E、F分别是AD、BC的中点,G、H分别是对角线BD、AC的中点.

(1)求证:四边形EGFH是菱形;

(2)若AB=1,则当∠ABC+∠DCB=90°时,求四边形EGFH的面积.

例9、正方形ABCD中,点O是对角线DB的中点,点P是DB所在直线上的一个动点,PE⊥BC于E,PF⊥DC于F.

  (1)当点P与点O重合时(如图①),猜测AP与EF的数量及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当点P在线段DB上 (不与点D、O、B重合)时(如图②),探究(1)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写出证明过程;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当点P在DB的长延长线上时,请将图③补充完整,并判断(1)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直接写出结论;若不成立,请写出相应的结论.

举一反三:

1、以A、B两点做其中两个顶点作位置不同的正方形,可作(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点O,设有下列条件:①AB=AD;②∠DAB=90°;③AO=CO,BO=DO;④矩形ABCD;⑤菱形ABCD,⑥正方形ABCD,则在下列推理不成立的是(   )

   A、①④⇒⑥     B、①③⇒⑤    C、①②⇒⑥    D、②③⇒④

3、如图,E、F分别是正方形ABCD的边CD、AD上的点,且CE=DF,AE、BF相交于点O,下列结论①AE=BF;②AE⊥BF;③AO=OE;④S△AOB=S四边形DEOF(S表示面积)中,正确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如图,边长为6的大正方形中有两个小正方形,若两个小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S1,S2,则S1+S2的值为(   )

   A、16           B、17             C、18            D、19

5、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是AB上一点,BE=2,AE=3BE,P是AC上一动点,则PB+PE的最小值是      .

                      

     (3)                    (4)                       (5)

6、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边AD、DC上的点,且AF⊥BE.

(1)求证:AF=BE;

(2)如图2,在正方形ABCD中,M、N、P、Q分别是边AB、BC、CD、DA上的点,且MP⊥NQ.MP与NQ是否相等?并说明理由.

7、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中,E为CD边上一点,F为BC延长线上一点,且CE=CF ;

(1)求证:△BCE≌△DCF;

(2)若∠FDC=30°,求∠BEF的度数.

8、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E是对角线AC上一点,且CE=CD,过点E作EF⊥AC交AD于点F,连接BE.

(1)求证:DF=AE;   (2)当AB=2时,求BE2的值.

     

第三部分  课后作业

1、.已知四边形ABCD中,AC交BD于点O,如果只给条件“AB∥CD”,那么还不能判定四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给出以下四种说法:

(1)如果再加上条件“BC=AD”,那么四边形ABCD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2)如果再加上条件“”,那么四边形ABCD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3)如果再加上条件“AO=OC”,那么四边形ABCD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4)如果再加上条件“”,那么四边形ABCD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

  A、(1)(2)        B、(1)(3)(4)         C、(2)(3)         D、(2)(3)(4)

2、如图,直线∥, A是直线上的一个定点,线段BC在直线上移动,那么在移动过程中的面积(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3、如图,矩形ABCD沿着AE折叠,使D点落在BC边上的F点处,如果,则 等于(    )

A、            B、          C、           D、 

               

             (2)                                 (3)

4、图1是一个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和一个菱形的组合图形,菱形边长为等边三角形边长的一半,以此为基本单位,可以拼成一个形状相同但尺寸更大的图形(如图2),依此规律继续拼下去(如图3),……,则第n个图形的周长是(   )

    A、           B、           C、           D、

5、如图,点O是矩形ABCD的中心,E是AB上的点,沿CE折叠后,点B恰好与点O重合,若BC=3,则折痕CE的长为(    )

   A、2             B、            C、            D、6 

6、如图,正方形ABCD中,AB=6,点E在边CD上,且CD=3DE.将△ADE沿AE对折至△AFE,延长EF交边BC于点G,连结AG、CF.下列结论:①△ABG≌△AFG;②BG=GC;③AG∥CF;④S△FGC=3.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5)                    (6)                 (8)

7、把“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填入下列相应的空格上.

(1)正方形可以由两个能够完全重合的                    拼合而成;

(2)菱形可以由两个能够完全重合的                      拼合而成;

(3)矩形可以由两个能够完全重合的                      拼合而成.

8、根据图中所给的尺寸和比例,可知这个“十”字标志的周长为         .

9、如图,请在下列四个关系中,选出两个恰当的关系作为条件,推出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并予以证明.(写出一种即可)关系:①∥,②,③,④.

已知:在四边形中,     ,    ;求证: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10、如图所示,已知E,F分别是矩形ABCD的边BC,CD上两点,连接AE,BF,请你再从下面四个反映图中边角关系的式子:①AB=BC;②BE=CF;③AE=BF;④∠AEB=∠BFC中选出两个作为已知条件,一个作为结论,组成一个命题,并证明这个命题是否正确(只需写出一种情况). 

11、在Rt△ABC中,∠ACB=90°CD⊥AB于点D,∠ACD=3∠BCD,点E是斜边AB的中点,求∠ECD的度数。

12、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为BC边上的一点,连结AE、BD且AE=AB.

(1)求证:∠ABE=∠EAD;

(2)若∠AEB=2∠ADB,求证:四边形ABCD是菱形.

13、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中,点E在BC的延长线上,AE分别交DC,BD于F,G,点H为EF的中点.

求证:(1)∠DAG=∠DCG; (2)GC⊥CH.

14、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B=90°,AG∥CD交BC于点G,点E、F分别为AG、CD的中点,连接DE、FG.

(1)求证:四边形DEGF是平行四边形;

(2)当点G是BC的中点时,求证:四边形DEGF是菱形.

15、如图,已知点在的边上,交于,交于.

(1)求证:;

(2)若平分,试判断四边形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3)在(2)的条件下,当AB、BC满足什么条件时, 四边形是正方形,并说明理由.

第12讲   平行四边形复习训练

第二部分  考点精讲精练

考点一、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判定

【典型例题】 

例1、D 

例2、25°

例3、B

例4、C

例5、B

例6、

例7、

例8、

  

举一反三:

1、C

2、D

3、B

4、9

5、

     

6、

     

7、

      

8、

               

考点二、矩形的性质及判定

【典型例题】 

例1、A

例2、C

例3、2

例4、

例5、解:AB=BC时,四边形PEMF是矩形.

∵在矩形ABCD中,M为AD边的中点,AB=BC,

∴AB=DC=AM=MD,∠A=∠D=90°,

∴∠ABM=∠MCD=45°,     ∴∠BMC=90°,

又∵PE⊥MC,PF⊥MB,

∴∠PFM=∠PEM=90°,    ∴四边形PEMF是矩形.

例6、

   

例7、

 

例8、

举一反三:

1、D

2、D

3、C

4、C

5、

           

6、

    

7、

考点三、菱形的性质及判定

【典型例题】 

例1、D

例2、∠BAC=90° ; AD平分∠BAC .

例3、解:∵CE∥BD,DE∥AC,

∴四边形CODE是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ABCD是矩形,

∴AC=BD=4,OA=OC,OB=OD,

∴OD=OC=AC=2,

∴四边形CODE是菱形,

∴四边形CODE的周长为:4OC=4×2=8.  故答案为:8.

例4、解:如图,延长EA,BC相交于点F,CG⊥EF于G,BH⊥EF于H,

因为∠EAB=∠CBA=120°,

所以∠FAB=∠FBA=60°,

所以△FAB为等边三角形,

AF=FB=AB=2,

所以CD=DE=EF=FC=4,   所以四边形EFCD是菱形,

所以SABCDE=SCDEF﹣S△ABF 

例5、(1)证明:∵四边形ABCD是矩形,

∴AD∥BC,∠A=90°,

∴∠MDO=∠NBO,∠DMO=∠BNO,

在△DMO和△BNO中,

∴△DMO≌△BNO(ASA),

∴OM=ON,

∵OB=OD,

∴四边形BMDN是平行四边形,

∵MN⊥BD,

∴平行四边形BMDN是菱形.

(2)解:∵四边形BMDN是菱形,

∴MB=MD,

设MD长为x,则MB=DM=x,

在Rt△AMB中,BM2=AM2+AB2

即x2=(8﹣x)2+62,

解得:x=.   答:MD长为.

例6、(1)证明:如图,连接AC,

∵四边形ABCD是菱形,

∴∠CAE=∠CAF,

在△ACE和△ACF中,

∴△ACE≌△ACF(SAS),

∴EC=FC;

(2)解:连接EF,

∵AE=AF,∠A=60°,

∴△AEF是等边三角形,

∴△AEF的周长=3AE=3×2=6.

例7、

   

例8、

举一反三:

1、D

2、C

3、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

证明:在△ABE、△ACF中

∵AB=AC,AE=AF

∠BAE=60°﹣∠EAC,∠CAF=60°﹣∠EAC

∴∠BAE=∠CAF

∴△BAE≌△CAF

∵∠CFA=∠CFE+∠EFA=∠CFE+60°

∠BEA=∠ECA+∠EAC=∠EAC+60°

∴∠EAC=∠CFE

∵∠DAF=∠CFE

∴∠EAC=∠DAF

∵AE=AF,∠AEC=∠AFD

∴△AEC≌△AFD

∴AC=AD,且∠D=∠ACE=60°

∴△ACD和△ABC都是等边三角形

∴四边形ABCD是菱形.

4、

5、

6、

    

7、

8、

        

考点四、正方形的性质及判定

【典型例题】 

例1、A

例2、C

例3、

(1)证明:∵AB是CD的垂直平分线,

∴AC=AD,

又∵AB⊥CD

∴∠CAB=∠DAB(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

(2)证明:∵ME⊥A C,MF⊥AD,∠CAD=90°,

即∠CAD=∠AEM=∠AFM=90°,

∴四边形AEMF是矩形,

又∵∠CAB=∠DAB,ME⊥A C,MF⊥AD,

∴ME=MF,

∴矩形AEMF是正方形.

例4、

解:①∵DE∥AC,DF∥AB,

∴四边形AEDF为平行四边形;

②∵四边形AEDF为菱形,

∴AD平分∠BAC,

则AD平分∠BAC时,四边形AEDF为菱形;

③由四边形AEDF为正方形,∴∠BAC=90°,

∴△ABC是以BC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即可.

例5、证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BC=CD=DA,∠EBF=∠HAE=∠GDH=∠FCG,

又∵BE=CF=DG=AH,

∴CG=DH=AE=BF

∴△AEH≌△CGF≌△DHG,

∴EF=FG=GH=HE,∠EFB=∠HEA,

∴四边形EFGH为菱形,

∵∠EFB+∠FEB=90°,∠EFB=∠HEA,

∴∠FEB+∠HEA=90°,

∴四边形EFGH是正方形.

例6、(1)证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D=AB,∠D=∠ABC=90°,

而F是CB的延长线上的点,  ∴∠ABF=90°,

在△ADE和△ABF中,

∴△ADE≌△ABF(SAS);

(2)解:∵BC=8,

∴AD=8,

在Rt△ADE中,DE=6,AD=8,

∴AE==10,

∵△ABF可以由△ADE绕旋转中心 A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

∴AE=AF,∠EAF=90°,

∴△AEF的面积=AE2=×100=50.

例7、解:(1)在正方形ABCD中,AP=BQ=CE=DF,AB=BC=CD=DA,

∴BP=QC=ED=FA.

又∵∠BAD=∠B=∠BCD=∠D=90°,

∴△AFP≌△BPQ≌△CQE≌△DEF.

∴FP=PQ=QE=EF,∠APF=∠PQB.

∴四边形PQEF是菱形,

∵∠FPQ=90°,

∴四边形PQEF为正方形.

(2)连接AC交PE于O,

∵AP平行且等于EC,

∴四边形APCE为平行四边形.

∵O为对角线AC的中点,

∴对角线PE总过AC的中点.

例8、(1)证明:∵四边形ABCD中,E、F、G、H分别是AD、BC、BD、AC的中点,

∴FG=CD,HE=CD,FH=AB,GE=AB.

∵AB=CD,

∴FG=FH=HE=EG.

∴四边形EGFH是菱形.

(2)解:∵四边形ABCD中,G、F、H分别是BD、BC、AC的中点,

∴GF∥DC,HF∥AB.

∴∠GFB=∠DCB,∠HFC=∠ABC.

∴∠HFC+∠GFB=∠ABC+∠DCB=90°.

∴∠GFH=90°.

∴菱形EGFH是正方形.

∵AB=1,

∴EG=AB=.

∴正方形EGFH的面积=()2=.

例9、(1)AP=EF,AP⊥EF,理由如下: 

连接AC,则AC必过点O,延长FO交AB于M;

∵OF⊥CD,OE⊥BC,且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四边形OECF是正方形,

∴OM=OF=OE=AM,

∵∠MAO=∠OFE=45°,∠AMO=∠EOF=90°,

∴△AMO≌△FOE,

∴AO=EF,且∠AOM=∠OFE=∠FOC=45°,即OC⊥EF,

故AP=EF,且AP⊥EF.

(2)题(1)的结论仍然成立,理由如下:

延长AP交BC于N,延长FP交AB于M;

∵PM⊥AB,PE⊥BC,∠MBE=90°,且∠MBP=∠EBP=45°,

∴四边形MBEP是正方形,

∴MP=PE,∠AMP=∠FPE=90°;

又∵AB-BM=AM,BC-BE=EC=PF,且AB=BC,BM=BE,

∴AM=PF,

∴△AMP≌△FPE,

∴AP=EF,∠APM=∠FPN=∠PEF

∵∠PEF+∠PFE=90°,∠FPN=∠PEF,

∴∠FPN+∠PFE=90°,即AP⊥EF,

故AP=EF,且AP⊥EF.

(3)题(1)(2)的结论仍然成立;

如右图,延长AB交PF于H,证法与(2)完全相同

    

举一反三:

1、C

2、C

3、C

4、B

5、10

6、解答:(1)证明:在正方形ABCD中,AB=AD,∠BAE=∠D=90°,

∴∠DAF+∠BAF=90°,

∵AF⊥BE,

∴∠ABE+∠BAF=90°,

∴∠ABE=∠DAF,

∵在△ABE和△DAF中,

∴△ABE≌△DAF(ASA),

∴AF=BE;

(2)解:MP与NQ相等.

理由如下:如图,过点A作AF∥MP交CD于F,过点B作BE∥NQ交AD于E,

则与(1)的情况完全相同.

7、证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BC=DC,∠BCD=90°

∵F为BC延长线上的点,

∴∠DCF=90°,

∴∠BCD=∠DCF,

在△BCE和△DCF中,

∴△BCE≌△DCF(SAS);

(2)∵△BCE≌△DCF,

∴∠EBC=∠FDC=30°,

∴∠BEC=60°,

∵∠DCF=90°,CE=CF,

∴∠FEC=45°,

∴∠BEF=∠BEC+∠FEC=60°+45°=105°.

8、

       

第三部分  课后作业

1、C

2、C

3、A

4、C

5、A

6、C

7、(1)等腰直角三角形;   (2)等腰三角形;   (3)直角三角形.  

8、4     

9、

10、

11、

12、

13、

14、

15、

文档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 第18章《平行四边形》讲义 第12讲 平行四边形...

第12讲平行四边形复习训练第一部分知识梳理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定义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有一组邻边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性质1、对边平行且相等。2、对角相等,邻角互补。3、对角线互相平分1、四个角都是直角。2、对角线相等。1、四条边都相等。2、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具有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所有特征。判定1、定义:2、判定定理:(1)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