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优化L_精氨酸发酵培养基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3 04:12:43
文档

优化L_精氨酸发酵培养基

发酵科技通讯第35卷L-精氨酸是一种重要的半必需氨基酸,它是合成蛋白质和肌酸的重要原料,也是生物体尿素循环中的重要代谢产物。L-精氨酸在医药和食品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除了传统上应用于复方氨基酸输液以及氨中毒性肝昏迷的解毒剂以外,L-精氨酸在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伤口愈合、防治肿瘤等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1]。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一氧化氮途径研究的不断深入,作为一氧化氮合成前体的L-精氨酸在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中日益受到重视[2]。L-精氨酸同时也是配制营养支持用和特殊支持用要素膳的重要原料,L-精氨酸
推荐度:
导读发酵科技通讯第35卷L-精氨酸是一种重要的半必需氨基酸,它是合成蛋白质和肌酸的重要原料,也是生物体尿素循环中的重要代谢产物。L-精氨酸在医药和食品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除了传统上应用于复方氨基酸输液以及氨中毒性肝昏迷的解毒剂以外,L-精氨酸在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伤口愈合、防治肿瘤等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1]。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一氧化氮途径研究的不断深入,作为一氧化氮合成前体的L-精氨酸在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中日益受到重视[2]。L-精氨酸同时也是配制营养支持用和特殊支持用要素膳的重要原料,L-精氨酸
发酵科技通讯第35卷

L-精氨酸是一种重要的半必需氨基酸,它是合成蛋白质和肌酸的重要原料,也是生物体尿素循环中的重要代谢产物。L-精氨酸在医药和食品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除了传统上应用于复方氨基酸输液以及氨中毒性肝昏迷的解毒剂以外,L-精氨酸在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伤口愈合、防治肿瘤等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1]。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一氧化氮途径研究的不断深入,作为一氧化氮合成前体的L-精氨酸在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中日益受到重视[2]。L-精氨酸同时也是配制营养支持用和特殊支持用要素膳的重要原料,L-精氨酸-L-谷氨酸盐还被用作忌钠患者的调味品等。

国外只有日本实现了发酵法大规模生产L-精氨酸。目前国内有少量采用毛发水解等方法生产的L-精氨酸[3]。国内对发酵法生产L-精氨酸的研究仅限于实验室水平,是我国药用氨基酸生产的“瓶颈”品种之一。本实验通过筛选得到一支产L-精氨酸的谷氨酸棒杆菌ZH-03,在对其发酵特性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分析的方法对其培养基进行了优化。

1材料与方法

1.1菌株和培养基

以L-精氨酸产生菌ZH-03(本实验室保藏菌株)为实验菌株。琼脂斜面传代物在4℃保存,每4周转接一次。

菌种斜面保藏培养基(g/L):葡萄糖1,牛肉膏10,蛋白胨10,NaCl5,琼脂20。(灭菌前pH7.0)。

完全培养基(g/L):葡萄糖10,蛋白胨10,牛肉膏10,NaCl5,琼脂20。(灭菌前pH7.0)。

种子培养基(g/L):葡萄糖25,(NH

)2SO45,玉

米浆30,KH

PO41,MgSO4・7H2O0.5,CaCO310。(灭菌前pH7.0)。

发酵培养基(g/L):葡萄糖125,(NH

)2SO430,玉

米浆10,KH

PO41.5,MgSO4・7H2O0.5,CaCO330。(灭菌前pH7.0)。

1.2发酵与检测

将精氨酸产生菌ZH-03从完全培养基上挑取l环接种于30mL液体种子培养基中,在往复式摇床上30℃,震荡培养24h后以10%接种量接种于装有15mL发酵培养基的250mL三角瓶中,30℃震荡培养96h,转速为100r/min。发酵液中精氨酸用坂口试剂定量测定[4]。

1.3培养基优化[5]

用SAS软件中二水平设计筛选重要影响因素,再用响应面分析法对重要因素的水平进行优化。

1.3.1二水平设计:选10个因素、试验次数为24的Plackett-Burman设计,可考察各因素的主效应和交互作用的一级作用。

1.3.2响应面分析:根据Box-Bohnken的中心组合设计原理[6],由二水平设计确定的3因素各取3水平。设计了3因素3水平共15个试验点的响应面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二水平设计

用SAS软件的二水平设计分析各因素的主

优化L-精氨酸发酵培养基

张义萍,

(江南大学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无锡214036)

摘要:利用SAS软件中二水平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较系统地研究了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glutamicum)精氨酸发酵培养基,得到了精氨酸产量在一定条件下随硫酸铵、玉米浆、磷酸二氢钾的变化规律,并根据分析结果优化了发酵培养基,产量可提高近64%。

关键词:SASPlackett-Burman设计法响应面分析培养基优化

—18—

发酵科技通讯

第35卷第2期2006年4月

2.2.2建立二次响应面回归模型

回归方程为:

Y1=4.30758+277.398X1+95.903X2+1073.67X3-

4409.78X12-3824.20X1X2-974092X32

模型可信度分析见表2,其中复相关系数的平方R2=0.9631,说明由这3个因素及其二次项能解释Y变化的96.31%,模型拟合程度很好[7]。效应,即其它因素不变时,某单个因素的变化对响应值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硫酸铵、玉米浆、磷酸二氢钾对ZH-03产酸有显著影响。因此,利用响应面分析对硫酸铵、玉米浆、磷酸二氢钾3个培养基组分进行更深入研究。

2.2响应面分析2.2.1实验设计与结果

二水平设计试验确定了3因素,即硫酸铵、玉米浆、磷酸二氢钾。根据Box-Bohnken的中心组合设计原理,3因素各取3水平,设计了3因素3水平共15个试验点的响应面分析实验,在中心值重复3次实验。所得数据分析见表1,可见3因素对精氨酸产量的影响并非简单的一次线性关系,而是呈二次抛物面关系。一次项对Y有一定影响,交叉乘积项对Y有显著影响。

表1回归方程的方差分析

MasterModel

PredictiveModel

SourceX1X2X3X1*X1X1*X2X1*X3X2*X2X2*X3X3*X3ModelError

DF11111111195

SS

0.0001650.0000180.0198320.6887380.1462450.0372250.0514790.020690.2029381.165771

0.044616MS

0.0001650.0000180.0198320.6887380.1462450.0372250.0514790.020690.2029380.12953

0.008923

0.0184770.0019882.22254677.1856716.389384.17179

5.769194

2.31871822.7429114.5162

Pr>F

0.897180.9661630.1962030.0003170.0098410.0965610.0614750.1883210.0050190.004427

DF11111

168

SS

0.0001650.0000180.0198320.7222860.1462450.2202711.0563760.154011MS

0.0001650.0000180.0198320.7222860.146245

0.2202710.1760630.019251

0.0085640.0009211.03016737.518737.5966

11.441859.145475Pr>F

0.9285420.9765280.3398290.0002820.02482

0.0096050.003174表2模型可信度分析

MeanR-squareAdj.R-squareRMSECV

MasterModel

1.58433296.31%89.68%0.0944625.962285

PredictiveModel1.58433287.28%77.73%0.1387498.757585

由图1的响应面立体图可看出X1、X2和X3

存在极值点,为了进一步验证最佳点的值,对回归方程取一阶偏导等于零并整理得

277.398-4409.78×2×X1-3824.20X2=0

95.9028-3824.20X1=01073.67-974092×2×X3=0

2.2.3响应因子水平的优化

图1响应面分析的立体图

—19—

发酵科技通讯

第35卷

解得:X1=0.025,X2=0.0149,X3=0.00052代入回归方程,解得预测的精氨酸的最优产量Y=8.79g/L。

即:培养基中硫酸铵浓度为25.0g/L,玉米浆浓度为14.9g/L,磷酸二氢钾浓度为0.52g/L。考虑到实际操作的便利,确定培养基的最优配方为:硫酸铵浓度为25g/L,玉米浆浓度为15g/L,磷酸二氢钾浓度为0.5g/L。

为了证实预测的结果,用以上得到的最优配方重复实验3次,平均精氨酸产量为8.70g/L±

0.12,预测值Y=8.79g/L与实验值之间良好的拟

合性证实了模型的有效性,回归方程为精氨酸的发酵提供了一个合适的模型。

3结论

实验证明响应面分析法对培养基优化是非常有效的。二水平试验用很少的实验对多个因素进行考察能有效地找出主要因素,分别为硫酸铵、玉米浆、磷酸二氢钾。通过响应面实验对3个主要因素进一步优化,找出最佳值。经过响应面方法优化的最佳培养基配方组成为(g/L):硫酸铵

浓度为25,玉米浆浓度为15,磷酸二氢钾浓度为

0.5。在此优化的培养基中菌株ZH-03产精氨酸

浓度由最初的5.35g/L提到8.79g/L,提高了近

64%。

参考文献

[1]罗旭松,岑瑛.精氨酸对创伤后肌体影响的研究进展[J].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1997,11(2):124 ̄126.

[2]尹时华.L-精氨酸与心血管病研究进展[I].心血管病学

研究,2000,21(4):234 ̄236.

[3],钱和.氨基酸生产技术及其应用[M].北京:中国

轻工业出版社,1997:19.

[4]郝刚,钱和.发酵液中L-精氨酸定量检测方法的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05,26(2):84 ̄86,

[5]吴有炜,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

社,2002:135 ̄142.

[6]ThompsonDR.Responsesurfaceexperimentation[J].JFoodProcPres,1982,(6):155.

[7]KariKyla-nikkila.ApplEnvironMicrobiol,2000,66(9):3835 ̄3841.

称取样品5.0000g,精确至0.0002g,用0.01mol/L盐酸溶液溶解,并稀释至100ml。吸取上述试液5.00ml,用0.01m/L盐酸溶液稀释至100ml。再用10mm比色杯,以0.01mol/L盐酸溶液作空白,在紫外分光光度计260nm处测定其吸光值;

5′-鸟苷酸钠(C10H12O8N5・Na2・7H2O)含量%

———编者——

—特鲜味精5′-鸟苷酸钠含量测定方法

!!!!!!!!!!!!!!!!!!!!!!!!!!!!!!!!!!!!!!!!!!"

!!!!!!!!!!!!!!!!!!!!!!"

!!!!!!!!!!!!!!!!!!!!!!!!!!!!!!!!!!!!!!!!!!"

!!!!!!!!!!!!!!!!!!!!!!"

400×533×

吸光值12.2×103×1000

×100简化后=吸光值×1.75(其中1.75为稀释倍数400的常数值)

—20—

文档

优化L_精氨酸发酵培养基

发酵科技通讯第35卷L-精氨酸是一种重要的半必需氨基酸,它是合成蛋白质和肌酸的重要原料,也是生物体尿素循环中的重要代谢产物。L-精氨酸在医药和食品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除了传统上应用于复方氨基酸输液以及氨中毒性肝昏迷的解毒剂以外,L-精氨酸在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伤口愈合、防治肿瘤等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1]。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一氧化氮途径研究的不断深入,作为一氧化氮合成前体的L-精氨酸在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中日益受到重视[2]。L-精氨酸同时也是配制营养支持用和特殊支持用要素膳的重要原料,L-精氨酸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