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和能量转移、转化情况。
2.了解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四个冲程。
3.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了解可以利用内能来做功。
2.利用挂图或模型讲解四冲程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过程。
3.通过学生讨论和老师讲解了解汽油机和柴油机的不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阅读“现代汽车”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重点难点
重点
1.热机中的能量转化;
2.内燃机的四个冲程。
难点
四冲程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工作过程。
教具准备
铁架台、酒精灯、试管、试管塞子、四冲程汽油机模型、四冲程柴油机模型、四个冲程图片、投影仪或多媒体。
教学流程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热机在现代社会中广泛应用,如火车、汽车、摩托车及各种工程机械中都用到热机,热机是如何获得机械能的呢?
二、合作探究
1.热机
演示:课本图14.1-1(注意:软木塞不要塞得太紧,免得试管炸裂伤人。)
提问:实验中有哪些能量转换?
[生]酒精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生]燃烧释放的内能转移给水,水的内能增加,变成高温高压的水蒸气;
[生]高温高压的水蒸气推动塞子运动,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师]这个实验虽然简单,却基本展示了蒸汽机的工作原理。人们发现内能可以做功,并制造了各种利用内能做功的机械——热机。热机的发明及广泛使用,使人类迈入了工业化社会,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活动]学生阅读课本上有关内容,了解热机的种类。
[生]蒸气机、内燃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等。
[师]内燃机是燃料在汽缸内燃烧产生动力的热机。内燃机中常见的是汽油机和柴油机,它们分别用汽油和柴油作为燃料。
2.汽油机
展示图14.1-3图片及汽油机模型,教师介绍:
[师]这幅图是四冲程汽油机的剖面图,汽缸上部有进气门和排气门,顶部有火花塞,活塞用连杆跟曲轴相连。汽油在汽缸内燃烧时生成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做功,活塞带动曲轴转动。
[师]要使汽油机连续工作,活塞必须能在汽缸内往复运动。从汽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叫做一个冲程。
[师]多数汽油机由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的不断循环来保证连续工作。
展示图14.1-4图片。
学生讨论下面的问题:
(1)吸气冲程工作过程
[生]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动,吸进汽油与空气的混合物。
(2)压缩冲程工作过程
[生]进气门关闭,排气门关闭,活塞向上运动,对混合气体进行压缩,在这个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混合气体的内能,使其温度升高,压强增大。
(3)做功冲程工作过程
[生]在第二冲程末,火花塞点火,使燃料猛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带动曲轴转动,对外做功。在这个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4)排气冲程工作过程
[生]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将废气送出汽缸。
[师生活动]P19“想想议议”
(1)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2)做功冲程使汽车获得动力;
(3)排气冲程排出了汽车的废气。
3.柴油机
展示柴油机模型,让学生观察柴油机与汽油机结构上的不同。
[生]柴油机汽缸上没有火花塞,而有一个喷油嘴。
[师]除了结构上的不同,柴油机的工作过程也有与汽油机不同的地方:
(1)吸气冲程中,柴油机吸入的是空气;
(2)在做功冲程末,柴油机通过喷油嘴向汽缸内喷雾状柴油,遇到热空气立即燃烧起来;
(3)柴油机中气体的压强和温度都比汽油机中的大,所以柴油机可以输出更大的功率。
[活动]学生阅读P20“科学世界”《现代汽车》。
三、课堂小结
1.热机——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械。
2.四个冲程: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冲程。
3.汽油机和柴油机。
四、安排作业
教材P21 1~4题
板书设计
第十四章 内能的利用
第1节 热机
1.热机
2.汽油机
3.柴油机
教学反思
| 成功之处 | 课程进行得很顺利,课堂也较活跃 |
| 不足之处 | 学生通过图片和模型能大致认识汽油机和柴油机,但认识不是很清楚 |
| 再教设计 | 设计让学生对热机有更多的感性认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