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高中数学 高考 抛物线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3 04:24:36
文档

高中数学 高考 抛物线

三、典型例题剖析例1、一顶点在坐标原点,焦点在x轴上的抛物线截直线2x-y-4=0所得的弦长为3,求抛物线方程.分析:本题可用待定系数法,设抛物线方程为y2=2px(p≠0),由弦长公式求出待定系数p,从而确定抛物线的方程.解:设抛物线方程为y2=2px(p≠0),将直线方程y=2x-4代入整理得:2x2-(8+p)x+8=0.设方程的两个根为x1、x2,则根据韦达定理有x1+x2=,x1x2=4.由弦长公式得:(3)2=(1+22)[(x1+x2)2-4x1x2]即9=()2-16整理得p2
推荐度:
导读三、典型例题剖析例1、一顶点在坐标原点,焦点在x轴上的抛物线截直线2x-y-4=0所得的弦长为3,求抛物线方程.分析:本题可用待定系数法,设抛物线方程为y2=2px(p≠0),由弦长公式求出待定系数p,从而确定抛物线的方程.解:设抛物线方程为y2=2px(p≠0),将直线方程y=2x-4代入整理得:2x2-(8+p)x+8=0.设方程的两个根为x1、x2,则根据韦达定理有x1+x2=,x1x2=4.由弦长公式得:(3)2=(1+22)[(x1+x2)2-4x1x2]即9=()2-16整理得p2
三、典型例题剖析

例1、一顶点在坐标原点,焦点在x轴上的抛物线截直线2x-y-4=0所得的弦长为3,求抛物线方程.

分析:本题可用待定系数法,设抛物线方程为y2=2px(p≠0),由弦长公式求出待定系数p,从而确定抛物线的方程.

解:设抛物线方程为y2=2px(p≠0),将直线方程y=2x-4代入整理得:2x2-(8+p)x+8=0. 设方程的两个根为x1、x2,则根据韦达定理有x1+x2=,x1x2=4.

  由弦长公式得:(3)2=(1+22)[(x1+x2)2-4x1x2] 即9=()2-16

  整理得p2+16p-36=0,解得p=2或p=-18,此时Δ>0.

  故所求的抛物线方程为y2=4x或y2=-36x.

例2、正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位于坐标原点,另外两个顶点在抛物线y2=2px(p>0)上,求这个正三角形的边长.

分析: 结合图形可知,正三角形及抛物线都是轴对称图形,如果能证明x轴是它们的公共对称轴,则容易求出边长.

解:如图所示,设正三角形OAB的顶点A、B在抛物线上,且坐标分别为A(x1,y1)、B(x2,y2),则y12=2px1,y22=2px2.

又|OA|=|OB|,所以x12+y12=x22+y22,即x12-x22+2px1-2px2=0,

整理得:(x1-x2)(x1+x2+2p)=0.∵x1>0,x2>0,2p>0.

∴x1=x2,由此可得|y1|=|y2|,即线段AB关于x轴对称.

由此得∠AOx=30°,所以y1=x1,与y12=2px1联立解得y1=2p.

∴|AB|=2y1=4p.

例3、正方形ABCD的边AB在直线y=x+4上,C、D两点在抛物线y2=x上,求正方形ABCD的面积.

分析:设直线CD的方程,代入抛物线方程,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求解.

解: 依题意,设直线CD的方程为y=x+b,C(x1,y1)、D(x2,y2).将直线CD方程代入抛物线方程,消去x,得y2-y+b=0.

由韦达定理得:y1+y2=1,y1y2=b.

∴|CD|=.又CD和AB间的距离d=,

由=,解之得b1=-2,b2=-6.∴|CD|=3或|CD|=5,∴S=18或S=50.

例4、直线l通过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并且与抛物线相交于A(x1,y1)和B(x2,y2)两点.

(1)求证:y1y2=-p2;

(2)点C在抛物线的准线上,并且AC∥x轴,求证:B、C和抛物线的顶点三点共线.

分析:斜率相等是描述三点共线的简便方法,但对于(1)应区分AB是否平行于y轴.

证明: (1)若AB平行于y轴,则x1=x2=.

  ∵y12=2px1,y22=2px2.∴(y1y2)2=4p2x1x2=p4,又y1与y2异号.∴y1y2=-p2.

  若AB不平行于y轴,则x1≠x2,由A、B、F三点共线,

  得  ①

  ∵y12=2px1,y22=2px2,∴x1=,x2=.

  代入①,得,即,∴y1y2=-p2.

  (2)抛物线y2=2px的顶点O(0,0),准线方程为x=-,

  ∵AC平行于x轴,且C在准线上,∴C(-,y1),

  ∵kBO,kOC=,∴kBO=kOC.

  故B、O、C三点共线.

例5、设抛物线y2=4x截直线y=2x+k所得弦长|AB|=3.

  (1)求k的值;

  (2)以弦AB为底边,x轴上的P点为顶点组成的三角形面积为39时,求点P的坐标.

分析:本题考查直线与抛物线的性质及综合运算能力.

解:  (1)设A、B,由

  得,∴k<.

  又由韦达定理,∴|AB|=·=·. 即=3,∴k=-4.

  (2)设x轴上点P(x,0),P到AB的距离为d,则

  d==, S△PAB=·3·=39,

  ∴|2x-4|=26. ∴x=15或x=-11. ∴P点为(15,0)或(-11,0).

    例1. 设抛物线的顶点为(2,0),准线方程为x=-1,求焦点坐标。

    解:由题知,对称轴为x轴,又根据定义知,顶点(2,0)是点K(-1,0)与焦点F的中点,设F(a,0)

    

    例2. 点P到点(1,0)的距离比P到直线x+2=0的距离少1,求P点的轨迹方程。

    解:如图所示,由题设知:P到点F(1,0)与它到直线l:x=-1的距离相等。

    于是P的轨迹是抛物线,且方程为标准方程y2=2px(p>0)

    ∵p=2     ∴P点的轨迹方程为:y2=4x。

    例3. 点A、B在抛物线y2=2px上,若|OA|=|OB|,且△AOB的垂心是焦点F,求直线AB的方程。

    解: 

      

      

     

    

       

    例4. 抛物线y2=4x的焦点弦AB长为6,求AB中点M的坐标。

    解: 

    

      

    

    

    例5. 抛物线C的焦点F在y轴的正半轴,C上点M到F与到C内部点A(4,3)距离和的最小值为5,求C的标准方程。

    解: 

    

    

    例6. 设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为F,经过F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B两点,点C在抛物线的准线上,且BC//x轴,证明直线AC经过原点O。

    证: 只证:kCO=kOA

    

     ∴AC经过原点O。

文档

高中数学 高考 抛物线

三、典型例题剖析例1、一顶点在坐标原点,焦点在x轴上的抛物线截直线2x-y-4=0所得的弦长为3,求抛物线方程.分析:本题可用待定系数法,设抛物线方程为y2=2px(p≠0),由弦长公式求出待定系数p,从而确定抛物线的方程.解:设抛物线方程为y2=2px(p≠0),将直线方程y=2x-4代入整理得:2x2-(8+p)x+8=0.设方程的两个根为x1、x2,则根据韦达定理有x1+x2=,x1x2=4.由弦长公式得:(3)2=(1+22)[(x1+x2)2-4x1x2]即9=()2-16整理得p2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