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选项填入答题框)
1.希罗多德说:“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出,养活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这首诗赞美的大河是( )
A.尼罗河
B.黄河
C.恒河
D.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
2.希腊是西方文明之源。希腊文明包括( )
①雅典民主政治
②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③君主制度
④帕台农神庙
⑤教
A.①③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3.“他们设置庄园法庭,每年召开数次,由领主或其代理人主持,主要审理农奴与领主之间的纠纷,以保护后者的利益。……法庭的判决多处以罚金……”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
A.庄园里的领主拥有行政权和司法权
B.实质上维护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C.农奴属于领主所有,不得随意离开庄园
D.罚金成为领主重要的收入来源
4.以宗教信仰为纽带建立起统一的国家,后经过征服扩张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极大地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它就是( )
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拜占庭帝国
5.伟人往往站在时代的门槛上。图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人物可能是( )
A.屋大维 B.但丁 C.华盛顿 D.瓦特
6.他是一位杰出的航海家,他的船队曾经横渡大西洋,经过好望角,真正把世界连成整体。他就是( )
A.哥伦布 B.达•伽马 C.麦哲伦 D.迪亚士
7.顾准认为,西方近代两股潮流催生两种风格各异的政治传统:一是经验主义,“一寸一寸前进……
‘螺旋上升’”,沉着事功。二是理想主义,动辄,狂飙突起。政治传统“理想主义”的典型国家应该是( )
A.法国 B.英国 C.美国 D.德国
8.房龙在《美国史纲》中说:“它是一份论述规则的理论文件。它在过去的140年中经历巨大变化。即使是到了1927年,它仍然还像(当初)那样充满了活力。“这一文件是( )
A.《权利法案》 B.《宣言》 C.《宣言》 D.1787年
9.危机既是危险也是机会。19世纪中后期,图中字母所在国家面对不同危机采取不同措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国应对农奴制危机,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B.B国为挽救民族危机,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
C.C国面对国家的危机,了农奴
D.D国为避免沦为殖民地,开始向西方学习
10.下列示意图反映出美国和苏联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份额(%)变化趋势。关于其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①美国在一战中消耗了实力
②美国受到经济危机的打击
③苏联新经济极大调动人民的社会主义建设积极性
④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农业集体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④
二、组合列举题(每空1分,共10分)
11.步入近代,英国一路领先。
(1)英国较早爆发资产阶级,首先创立的资本主义政治是 。
(2)英国率先在陆路交通领域取得突破,发明“布拉策号”的发明家是 。
(3)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国际组织在伦敦成立。它是 。
12.历史名人荟萃。静坐窗前,你是否还记得他们。
(1)看着太阳东升西落,你是否还记得提出“日心说”的近代科学创始人。他是 。
(2)他说:“一个能思考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其作品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他是
。
(3)当你吃着苹果,应该能想起被苹果砸出万有引力定律的英国科学家。他是 。
13.历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往往成为定格历史的坐标。
(1)1775年, 标志着美国战争的爆发。
(2)1799年, 标志着拿破仑上台,法国进入拿破仑时代。
(3)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4)苏联1936年新的颁布,宣告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也标志着 的形成。
三、辨析改错题(共8分)
14.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公元前146年,经过三次布匿战争消灭迦太基,罗马帝国开始走上称霸地中海之路。
【 】改正:
(2)公元481年,日耳曼人一支一一法兰克人查理建立了法兰克王国。
【 】改正:
(3)1世纪时,教在巴基斯坦地区的犹太人中间诞生,后被确定为罗马国教。
【 】改正:
(4)18世纪初,彼得一世改革开启了近代化的进程,为后来资本主义发展准备了条件。
【 】改正:
四、材料解析题(共20分)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外国,任何外国的主神向我们说道:‘怎么办?世界已分割完了!’……如果英国人谈论建造大不列颠帝国,法国人谈论建造新法兰西帝国,人谈论占领亚洲领土,那么,我们要求建造大德意志帝国……”。
﹣﹣德国外长皮洛夫19年12月在议会的演说
(1)根据材料一,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材料二:列宁说:“帝国主义战争也唤醒了东方,把东方各族人民卷入了国际政治生活。中国的“五四运动”、印度的“A”_____土耳其的“B_____”等等,说明:“在当代中,东方各民族为了不再仅仅充当别国发财的对象而参与决定世界命运的时期到来了。”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2)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把材料二中的空白处填写完整。
材料三:一战的极端残酷性以及交战各国经济危机的加深,使人民的反战情绪日益高涨。战后欧美各国的反战与和平运动得到了大发展。……一战曾被当时的人们称为“结束一切战争的战争”。
﹣﹣摘编自徐蓝《一战史研究的新问题新进展新观点》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战后国际社会在重建世界秩序和争取世界和平两个方面分别作出的努力。
16.退却也是进步,调整也是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内战的结束意味着不再需要……这种权宜,于是它被立即摒弃了。农民们拿起武器,反对无偿的征收。…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对列宁来说,(它)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我们必须退却,而要诚实地面对我们国家今天所遇到的形势。这个伟大的国家将坚持下去,并将获得新生和繁荣……这个国家需要行动,而且现在就行动起来。
﹣﹣﹣﹣罗斯福就职演说(1933年3月4日)
材料三:
罗斯福总统身后有4幅图画。描绘一棵树(美国经济)的发展历程:从第一幅枯木老人形象逐渐焕发生机,到变成参天大树,第四幅画中的大树上已结满丰硕果实,全都是新政措施,罗斯福指着画宣称“这是渐变,不是。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苏俄“后退一步”的所采取的行动是什么?结合材料一中指出为什么说“让步是不可避免”?
(2)材料二中罗斯福所说“我们国家今天所遇到的形势”指什么?他所采取的行动对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尔对“这是渐变,不是都命”的理解。
五、综合探究题
17.所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就是指在资本主义主导下,世界各地由原来相对隔绝的区域性市场发展成
为一个密不可分的世界性市场请同学们参与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为主题的知识框架的设计。
(1)依据图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正确内容。
A. B. C. D
(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依据知识框架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其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3)马克思说:“资本主义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此观点(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018-2019学年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九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参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选项填入答题框)
1.希罗多德说:“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出,养活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这首诗赞美的大河是( )
A.尼罗河
B.黄河
C.恒河
D.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
【分析】本题考查古埃及文明。识记相关知识。
【解答】古代埃及位于尼罗河流域,约公元前3000年,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由材料“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出,养活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中的“埃及”可知,这是考查尼罗河的知识。
故选:A。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古埃及文明的掌握。需熟知相关知识。
2.希腊是西方文明之源。希腊文明包括( )
①雅典民主政治
②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③君主制度
④帕台农神庙
⑤教
A.①③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分析】本题考查了古希腊文明。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它和古罗马文明造就了西方文化之根。
【解答】希腊文明不包括③君主制度和⑤教,据此可排除ABC三个选项。古代雅典盛行民主政治,教诞生于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
故选:D。
【点评】组合选择题一般排除一个错误内容即可获取正确答案,部分题目需要经过两次排除,但有一小部分题目所有内容都正确。
3.“他们设置庄园法庭,每年召开数次,由领主或其代理人主持,主要审理农奴与领主之间的纠纷,以保护后者的利益。……法庭的判决多处以罚金……”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
A.庄园里的领主拥有行政权和司法权
B.实质上维护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C.农奴属于领主所有,不得随意离开庄园
D.罚金成为领主重要的收入来源
【分析】本题以题干材料信息为依托,考查欧洲封建庄园。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据“他们设置庄园法庭,每年召开数次,由领主或其代理人主持,主要审理农奴与领主之间的纠纷,以保护后者的利益。……法庭的判决多处以罚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中世纪(封建社会)欧洲封建庄园中庄园法庭的相关史实,庄园法庭实质维护了封建庄园主的利益,对此理解有误的是“实质上维护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中世纪封建庄园的相关知识。
4.以宗教信仰为纽带建立起统一的国家,后经过征服扩张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极大地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它就是( )
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拜占庭帝国
【分析】本题考查了亚历山大东征。人类文明的交流与发展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暴力冲突和和平交往。
【解答】以宗教信仰为纽带建立起统一的国家,后经过征服扩张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极大地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它就是亚历山大帝国。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继承王位后,历经十年(公元前334年﹣﹣公元前323年)征战,灭亡了波斯帝国,一直打到印度河流域,建立了空前庞大的亚历山大帝国。这次东征,使希腊文明与古老的东方文明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冲撞与交融,开启了历史上的希腊化时代。东西方文化的结合,促进了当时自然科学的发展,著名的科学家欧几里得和阿基米德都产生于这个时代。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亚历山大东征的涉及地区与影响。
5.伟人往往站在时代的门槛上。图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人物可能是( )
A.屋大维 B.但丁 C.华盛顿 D.瓦特
【分析】本题以处于西欧封建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的历史人物为切入点,考查文艺复兴。
【解答】由图片“西欧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可以看出,人物处于西欧封建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屋大维是罗马帝国皇帝;华盛顿领导了美国战争,瓦特第一次工业中发明了改良蒸汽机,都不符合题意。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是处于西欧封建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的人物。
故选:B。
【点评】本题以文艺复兴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6.他是一位杰出的航海家,他的船队曾经横渡大西洋,经过好望角,真正把世界连成整体。他就是( )
A.哥伦布 B.达•伽马 C.麦哲伦 D.迪亚士
【分析】本题考查新航路的开辟,把握哥伦布的贡献。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资助下从西班牙起程,寻找通往印度和中国的新航路。哥伦布横渡大西洋,经过两个多月航行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
故选:A。
【点评】准确识记把握哥伦布的贡献。
7.顾准认为,西方近代两股潮流催生两种风格各异的政治传统:一是经验主义,“一寸一寸前进……
‘螺旋上升’”,沉着事功。二是理想主义,动辄,狂飙突起。政治传统“理想主义”的典型国家应该是( )
A.法国 B.英国 C.美国 D.德国
【分析】本题以顾准的评述为依托,考查英法资产阶级的特点。
【解答】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一是经验主义,“一寸一寸前进…‘螺旋上升’”,沉着事功。说的主要是英国;二是理想主义,动辄,狂飙突起,主要是以法国为代表,法国大波澜壮阔,充满曲折。A项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英法资产阶级的相关知识。
8.房龙在《美国史纲》中说:“它是一份论述规则的理论文件。它在过去的140年中经历巨大变化。即使是到了1927年,它仍然还像(当初)那样充满了活力。“这一文件是( )
A.《权利法案》 B.《宣言》 C.《宣言》 D.1787年
【分析】本题考查了美国1787年。美国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解答】房龙在《美国史纲》中说:“它是一份论述规则的理论文件。它在过去的140年中经历巨大变化。即使是到了1927年,它仍然还像(当初)那样充满了活力。“这一文件是1787年。1787年是由制宪会议制定的,它确立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实行三权分立,总统是国家元首和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掌握立法权;最高掌握司法权。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美国1787年确立的三权分立原则。
9.危机既是危险也是机会。19世纪中后期,图中字母所在国家面对不同危机采取不同措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国应对农奴制危机,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B.B国为挽救民族危机,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
C.C国面对国家的危机,了农奴
D.D国为避免沦为殖民地,开始向西方学习
【分析】本题考查美、日、俄的改革;识记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读图可知,A是俄罗斯、俄罗斯应对农奴制危机,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B是中国,中国为挽救民族危机,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C是美国,面对国家的危机,了农奴;D是日本,日本为避免沦为殖民地,开始向西方学习。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美、日、俄的改革的内容。
10.下列示意图反映出美国和苏联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份额(%)变化趋势。关于其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①美国在一战中消耗了实力
②美国受到经济危机的打击
③苏联新经济极大调动人民的社会主义建设积极性
④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农业集体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④
【分析】本题以美国和苏联工业总产值份额变化图材料为依托,考查经济大危机和苏联的两个五年计划,题目设计既注重能力,对学生答题能力要求较高。
【解答】根据“美国和苏联工业总产值份额变化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示意图反映出美国和苏联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份额(%)变化趋势,其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②美国受到经济危机的打击、③苏联新经济极大调动人民的社会主义建设积极性和④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农业集体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①美国在一战中消耗了实力说法不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经济大危机和苏联的两个五年计划的相关知识。
二、组合列举题(每空1分,共10分)
11.步入近代,英国一路领先。
(1)英国较早爆发资产阶级,首先创立的资本主义政治是 君主立宪制 。
(2)英国率先在陆路交通领域取得突破,发明“布拉策号”的发明家是 史蒂芬孙 。
(3)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国际组织在伦敦成立。它是 第一国际 。
【分析】本题以步入近代,英国一路领先为依托,考查英国资产阶级、火车发明和第一国际。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1)英国资产阶级后,为了国王的权利,16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以法律的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明确的制约,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
(2)1814年,英国的史蒂芬孙研制的第一辆蒸汽火车机车“布拉策号”试运行成功。1825年9月27日,史蒂芬孙亲自驾驶他同别人合作设计制造的“旅行者号”蒸汽机车在新铺设的铁路上试车,并获得成功。
(3)18年,各国工人代表聚会伦敦,成立“国际工人协会”,史称“第一国际”。第一国际是第一个政党性质的国际工人政治组织。
故答案为:
(1)君主立宪制。
(2)史蒂芬孙。
(3)第一国际。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英国资产阶级、火车发明和第一国际的相关知识。
12.历史名人荟萃。静坐窗前,你是否还记得他们。
(1)看着太阳东升西落,你是否还记得提出“日心说”的近代科学创始人。他是 哥白尼 。
(2)他说:“一个能思考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其作品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他是
巴尔扎克 。
(3)当你吃着苹果,应该能想起被苹果砸出万有引力定律的英国科学家。他是 牛顿 。
【分析】本题以历史名人荟萃为依托,考查哥白尼、巴尔扎克和牛顿。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1)看着太阳东升西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哥白尼是提出“日心说”的近代科学创始人。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巴尔扎克说:“一个能思考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其作品《人间喜剧》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你吃着苹果,应该能想起被苹果砸出万有引力定律的英国科学家。他是牛顿。牛顿是著名英国科学家,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在科学领域的三大成就是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在天文学上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在数学上创建微积分,在物理学上创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其中,牛顿三定律,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最大,牛顿被称为“现代科学之父”。
故答案为:
(1)哥白尼。
(2)巴尔扎克。
(3)牛顿。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哥白尼、巴尔扎克和牛顿的成就。
13.历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往往成为定格历史的坐标。
(1)1775年, 来克星顿声 标志着美国战争的爆发。
(2)1799年, 雾月政变 标志着拿破仑上台,法国进入拿破仑时代。
(3)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 《党宣言》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4)苏联1936年新的颁布,宣告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也标志着 斯大林模式 的形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来克星顿声、雾月政变、《党宣言》、斯大林模式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1)1775年,来克星顿的声打响了北美战争第一,标志着美国战争的开始。
(2)1799年11月9日,拿破仑发动政变,夺取了国家政权,史称“雾月政变”。雾月政变标志着拿破仑上台,法国进入拿破仑时代。
(3)1848年,受主义者同盟的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了《党宣言》,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为世界无产阶级提供了最锐利的思想武器,有力的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的发展。从此国际工人运动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4)1936年,苏联通过新,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新的制定,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形成。这一被称为“斯大林模式”。苏联1936年新的颁布,宣告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也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故答案为:
(1)来克星顿声。
(2)雾月政变。
(3)《党宣言》。
(4)斯大林模式。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来克星顿声、雾月政变、《党宣言》、斯大林模式的相关史实。
三、辨析改错题(共8分)
14.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公元前146年,经过三次布匿战争消灭迦太基,罗马帝国开始走上称霸地中海之路。
【 × 】改正: 罗马帝国改为罗马共和国
(2)公元481年,日耳曼人一支一一法兰克人查理建立了法兰克王国。
【 × 】改正: 查理改为克洛维
(3)1世纪时,教在巴基斯坦地区的犹太人中间诞生,后被确定为罗马国教。
【 × 】改正: 巴基斯坦地区改为巴勒斯坦地区
(4)18世纪初,彼得一世改革开启了近代化的进程,为后来资本主义发展准备了条件。
【 √ 】改正: √
【分析】本题考查罗马共和国的扩张、法兰克王国建立、教的形成、彼得一世改革。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46年,经过三次布匿战争消灭迦太基,罗马共和国,不是罗马帝国开始走上称霸地中海之路。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481年,日耳曼人一支一一法兰克人克洛维,不是查理建立了法兰克王国。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世纪时,教在巴勒斯坦地区,不是巴基斯坦地区的犹太人中间诞生,后被确定为罗马国教。
(4)18世纪初,沙皇彼得一世决心改变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彼得一世在位期间,顺应历史潮流,进行改革,政治上,设立参政院;经济上,鼓励兴办手工工场,鼓励出口;军事上,开办炮兵学校、海军学校培养专门军事人才,彼得一世改革引进西方成果,摆脱封闭落后局面,仿照西欧实行军事和经济改革,增强了国家实力,跻身于欧洲强国行列,为的近代化创造了条件,18世纪初,彼得一世改革开启了近代化的进程,为后来资本主义发展准备了条件,奠定了近现代强大的基础。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改正:罗马帝国改为罗马共和国。
(2)×;改正:查理改为克洛维。
(3)×;改正:巴基斯坦地区改为巴勒斯坦地区。
(4)√。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罗马共和国的扩张、法兰克王国建立、教的形成、彼得一世改革的相关知识。
四、材料解析题(共20分)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外国,任何外国的主神向我们说道:‘怎么办?世界已分割完了!’……如果英国人谈论建造大不列颠帝国,法国人谈论建造新法兰西帝国,人谈论占领亚洲领土,那么,我们要求建造大德意志帝国……”。
﹣﹣德国外长皮洛夫19年12月在议会的演说
(1)根据材料一,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材料二:列宁说:“帝国主义战争也唤醒了东方,把东方各族人民卷入了国际政治生活。中国的“五四运动”、印度的“A”_____土耳其的“B_____”等等,说明:“在当代中,东方各民族为了不再仅仅充当别国发财的对象而参与决定世界命运的时期到来了。”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2)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把材料二中的空白处填写完整。
材料三:一战的极端残酷性以及交战各国经济危机的加深,使人民的反战情绪日益高涨。战后欧美各国的反战与和平运动得到了大发展。……一战曾被当时的人们称为“结束一切战争的战争”。
﹣﹣摘编自徐蓝《一战史研究的新问题新进展新观点》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战后国际社会在重建世界秩序和争取世界和平两个方面分别作出的努力。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要求学生结合一战来分析。
(2)本题主要考查一战的影响,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内容来综合分析。
(3)本题主要考查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解答】(1)从材料的时间我们可以看出,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当时由于第二次工业,德国经济飞速发展,已经赶上了法国,超过英国,所以德国要求获得更多的海外殖民地。因此,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瓜分殖民地的掠夺战争。
(2)依据材料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的是民族觉醒和民族运动,主要有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土耳其的“凯末尔”等等。
(3)结合所学知识,战后国际社会在重建世界秩序方面分别作出的努力为:一战后为重建世界秩序分别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华盛顿会议使美国在中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最终实现,中国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战后国际社会在争取世界和平方面分别作出的努力为:建立国际联盟。
故答案为:
(1)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瓜分殖民地的掠夺战争。
(2)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土耳其的“凯末尔”。
(3)一战后为重建世界秩序分别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建立国际联盟。
【点评】依据材料概括信息型材料题解题方法1.一个前提:读懂、弄通和透彻理解材料。尤其是图表与数据,必须明确其中主要概念,说明的主要问题,而后弄清楚图表与数据是怎样展示概念、说明问题的。2.两个充分:一是充分获取有效信息,二是充分利用有效信息。所谓有效是指回答问题、解析材料有用的信息,这是答好材料题的关键。因此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去解答问题,同样是得分的保证。
16.退却也是进步,调整也是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内战的结束意味着不再需要……这种权宜,于是它被立即摒弃了。农民们拿起武器,反对无偿的征收。…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对列宁来说,(它)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我们必须退却,而要诚实地面对我们国家今天所遇到的形势。这个伟大的国家将坚持下去,并将获得新生和繁荣……这个国家需要行动,而且现在就行动起来。
﹣﹣﹣﹣罗斯福就职演说(1933年3月4日)
材料三:
罗斯福总统身后有4幅图画。描绘一棵树(美国经济)的发展历程:从第一幅枯木老人形象逐渐焕发生机,到变成参天大树,第四幅画中的大树上已结满丰硕果实,全都是新政措施,罗斯福指着画宣称“这是渐变,不是。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苏俄“后退一步”的所采取的行动是什么?结合材料一中指出为什么说“让步是不可避免”?
(2)材料二中罗斯福所说“我们国家今天所遇到的形势”指什么?他所采取的行动对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尔对“这是渐变,不是都命”的理解。
【分析】本题以退却也是进步,调整也是发展为切入点,以三则材料为依托,综合考查新经济和罗斯福新政,题目设计既注重基础性,又注重概括性和开放性,对学生答题能力要求较高。
【解答】(1)据材料“内战的结束意味着不再需要……这种权宜,于是它被立即摒弃了。农民们拿起武器,反对无偿的征收。…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对列宁来说,(它)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苏俄“后退一步”的所采取的行动是新经济;结合材料一可知,战时主义下,爆发了农民,所以说“让步是不可避免”的。
(2)据材料“我们必须退却,而要诚实地面对我们国家今天所遇到的形势。这个伟大的国家将坚持下去,并将获得新生和繁荣……这个国家需要行动,而且现在就行动起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罗斯福所说“我们国家今天所遇到的形势”指经济大危机;他所采取的行动对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是开创了资产阶级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先河;据材料“从第一幅枯木老人形象逐渐焕发生机,到变成参天大树,第四幅画中的大树上已结满丰硕果实,全都是新政措施,罗斯福指着画宣称‘这是渐变,不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因而“这是渐变,不是”。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冲击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为挽救经济危机,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实行罗斯福新政。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即《国家工业复兴法》,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新政的主要特点是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罗斯福新政改变了过去资本主义发展自由放任的,由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和指导,使得美国逐渐摆脱了经济危机造成的冲击,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干预的先河。
故答案为:
(1)新经济;爆发了农民。
(2)经济大危机;开创了资产阶级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先河;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新经济和罗斯福新政的相关知识。
五、综合探究题
17.所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就是指在资本主义主导下,世界各地由原来相对隔绝的区域性市场发展成
为一个密不可分的世界性市场请同学们参与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为主题的知识框架的设计。
(1)依据图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正确内容。
A. 新航路开辟 B. 英国 C. 工业 D 电气
(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依据知识框架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其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3)马克思说:“资本主义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此观点(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分析】本题以所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就是指在资本主义主导下,世界各地由原来相对隔绝的区域性市场发展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世界性市场为切入点,以图示材料为依托,综合考查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第一、二次工业,题目设计既注重基础性,又注重概括性和开放性,对学生答题能力要求较高。
【解答】(1)仔细观察图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把世界连在的一起,密切了世界各地的交往;沿着新航路开辟的路线,英国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先后打败其他殖家,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成为了“日不落帝国”;通过工业,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形成,通过第二次工业,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世界市场形成。
(2)通过上述分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依据知识框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推动其形成的因素主要有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工业的推动等。
(3)马克思说:“资本主义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从16世纪起,欧洲殖民者为补充和增加美洲殖民地的劳动力,他们从欧洲出发,乘船到非洲,携带支、杂物等;在非洲通过各种卑鄙的方式掳获黑人后运往美洲,然后把黑奴卖给美洲的种植园主,然后带着满船的金银和欧洲需要的经济作物返回欧洲。全程呈现三角形,因而称为“三角贸易”。这一灭绝人性的行为持续了三百多年,使非洲丧失了难以计数的人口,给美洲提供了大批劳动力,欧洲殖民者大发横财,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故答案为:
(1)A新航路开辟;B英国;C工业;D电气。
(2)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工业的推动等。
(3)如三角贸易持续了三百多年,使非洲丧失了难以计数的人口,给美洲提供了大批劳动力,欧洲殖民者大发横财,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实清楚,言之成理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第一、二次工业的相关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