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卫星通信发展趋势分析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3 04:24:44
文档

卫星通信发展趋势分析

卫星通信发展趋势分析据悉,“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建起一个全天候、安全可靠、自主可控的全球卫星宽带通信系统。在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海外发展战略的同时,面向国内外航空机载、海事船载和陆地移动业务客户,提供高通量卫星资源和卫星宽带通信服务。本版邀请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单位相关业务专家,谈一谈高通量卫星和卫星宽带通信的那些事儿。高通量通信卫星也称高吞吐量通信卫星,是相对于使用相同频率资源的传统通信卫星而言的,主要技术特征包括多点波束、频率复用、高波束增益等。目前,海洋通信、民航通信和火车通
推荐度:
导读卫星通信发展趋势分析据悉,“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建起一个全天候、安全可靠、自主可控的全球卫星宽带通信系统。在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海外发展战略的同时,面向国内外航空机载、海事船载和陆地移动业务客户,提供高通量卫星资源和卫星宽带通信服务。本版邀请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单位相关业务专家,谈一谈高通量卫星和卫星宽带通信的那些事儿。高通量通信卫星也称高吞吐量通信卫星,是相对于使用相同频率资源的传统通信卫星而言的,主要技术特征包括多点波束、频率复用、高波束增益等。目前,海洋通信、民航通信和火车通
卫星通信发展趋势分析

据悉,“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建起一个全天候、安全可靠、自主可控的全球卫星宽带通信系统。在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海外发展战略的同时,面向国内外航空机载、海事船载和陆地移动业务客户,提供高通量卫星资源和卫星宽带通信服务。

本版邀请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单位相关业务专家,谈一谈高通量卫星和卫星宽带通信的那些事儿。

高通量通信卫星也称高吞吐量通信卫星,是相对于使用相同频率资源的传统通信卫星而言的,主要技术特征包括多点波束、频率复用、高波束增益等。

目前,海洋通信、民航通信和火车通信这三个领域,被看作高通量通信卫星系统应用正在进军的蓝海市场。

在宽带卫星通信发展动向方面,高清化、融合化、IP化、星座化是其几个主要趋势。

啥叫“高通量”?

HTS可提供比常规通信卫星高出数倍甚至数十倍的容量,传统通信卫星容量不到10吉比特每秒(Gbit/s),HTS容量可达几十吉比特每秒到上百吉比特每秒。

按轨道划分,HTS卫星分为地球同步静止轨道(GEO)和非静止轨道两种类型,当前在轨应用的HTS卫星以GEO居多。

截止到2015年,全球已有48颗HTS卫星发射并在轨运行,主要包括运行在GEO轨道的Kasat、卫讯-1(Viasat-1)、亚塞特卫星-1A/1B(Yahsat-1A/1B)、回声星-17(Echostar-17)、哈里斯-2(Hyas-2)和国际移动卫星-5(In-marsat-5)星座。

按计划,2016年将陆续发射Viasat-2、Echostar-19等。在未来3年里,还将有33颗HTS载荷卫星发射,届时,全球高吞吐量通信卫星总容量将达到1400Gbit/s。非静止轨道高通量卫星构建的系统较少,以O3b卫星为典型代表。

频率是建设通信卫星的基本要素。对高通量通信卫星而言,频率是影响其吞吐量的重要因素。高通量通信卫星可以工作于Ku或Ka频段,但目前大多数的高通量通信卫星采用的是Ka频段。

鉴于高通量卫星通信经济性方面的优势,电信服务提供商能够提供与地面4G网络服务抗衡的包月服务资费。

有资料统计,目前一颗HTS卫星的总容量超过100Gbit/s,但卫星建造、火箭发射、发射保险的费用与传统卫星持平,每Gbit/s的投资已经降到400万美元~500万美元,仅是一颗传统固定卫星业务(FSS)的1/50。由此可见,HTS卫星网络的带宽成本可以与地面网络的带宽成本相当。

在“十三五”期间,我国研制的多颗基于高通量载荷与常规通信载荷混搭的通信卫星将陆续发射。

随着高通量有效载荷的逐步成熟以及我国新型通信卫星公用平台的研制开发进程不断加快,单星容量更大的基于东方红五号平台的超大容量高通量卫星和高性价比的基于全电推台的高承载比型高通量卫星,在“十二五”期间就列入了我国民用空间基础设施规划。

目前,相关项目正结合国家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工程、“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工程等积极推进。系统建成后,可实现面向重点区域、兼顾全球的宽带卫星信息系统,助力我国“一带一路”等战略实施。

此外,随着国内外商业市场的蓬勃发展,“十二五”末期至今,创业团队、传统通信公司、航天制造企业等多家单位提出了多个高通量星座方案,星座规模从几十颗到几百颗,非静止轨道通信卫星星座成为市场热点。

市场蓝海在哪?

高通量通信卫星系统具有大容量、低成本、广覆盖、小终端等优势特点,应用非常广泛,特别适合开展IP类业务,如因特网宽带接入业务、IP中继业务、民用和企业网等,以及面向高速运输载体的动中通服务。

具体来说,海洋通信、民航通信和火车通信这三个领域,被看作高通量通信卫星系统应用正在进军的蓝海市场。

下一个风口是什么?

宽带化,是卫星通信发展的下一个风口。为什么这么说?

通信网络是信息时代人类社会的基础设施,而宽带是通信网络的发展主题。截至2012年底,全球超过127个国家和地区发布并实施了宽带国家战略。2013年8月,我国也推出了“宽带中国”战略计划。

卫星通信是天地一体通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宽带化就成为卫星通信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全球共有20多家卫星运营商在运营或计划建设宽带卫星通信系统。

文档

卫星通信发展趋势分析

卫星通信发展趋势分析据悉,“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建起一个全天候、安全可靠、自主可控的全球卫星宽带通信系统。在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海外发展战略的同时,面向国内外航空机载、海事船载和陆地移动业务客户,提供高通量卫星资源和卫星宽带通信服务。本版邀请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单位相关业务专家,谈一谈高通量卫星和卫星宽带通信的那些事儿。高通量通信卫星也称高吞吐量通信卫星,是相对于使用相同频率资源的传统通信卫星而言的,主要技术特征包括多点波束、频率复用、高波束增益等。目前,海洋通信、民航通信和火车通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