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单项选择题(本是共15小是,小题2分,共30分)
1. “一提到希腊这个名字,在有教养的欧洲人心中……自然会引起一种家园之感。”黑格尔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是因为古代希腊( )
A.是欧洲文明之源 法学系统完整
C.神话影响广泛 哲学成就突出
2. 历史学家迈尔斯教授认为,犹太人的宗教、希腊人的艺术,罗马人的法律,是现代文明里三种最真实、最强有力的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讲,这座台伯河畔的城市依旧统治着世界。这里“依旧统治着世界”体现在( )
A.拜占庭帝国传承希腊文化 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
C.罗马法奠定欧洲民法基础 罗马帝国版图地跨三大洲
3. “亚历山大在所征服地区兴建了许多城堡,有些逐渐发展成经济文化中心,使希腊文化传到东方、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材料说明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 )
A.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促使希腊文明走向辉煌
C.促使东方文明走向衰落 建立地跨欧、亚、非的帝国
4. “通过封建契约和分封仪式,如臣服礼、投职礼,领主和附庸形成依附关系。”材料体现的是( )
A.种姓制度 西欧封建制度 罗马共和制 西汉分封制
5. “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材料论述了中世纪欧洲土地关系变化和手工业发展的( )
A.背景 过程 内容 意义
6. “大约到1550年,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开始衰落。衰落的一个原因是1494年法国的入侵,引发了数十年后欧洲
各列强卷入的战争。从长远看,更基本的因素是达加马在印度加尔各答港的登陆使意大利遭受打击”,对此解读最全面准确的是( )
A.战争是文艺复兴衰落的原因之一
B.文化的兴衰伴随着经济的强弱
C.16世纪中期文艺复兴开始衰落
D.新航路的开辟导致文芝复兴衰落
7. 1565年开始,西班牙人把亚洲,尤其是中国的生丝等从马尼拉运往美洲换取金银,形成繁盛的“丝﹣﹣银”对流,这被称为“马尼拉大帆船贸易”。该材料体现了( )
A.世界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
B.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C.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的繁荣
D.中国等国自由贸易开始兴起
8.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通史》中写道:17年以前,在英国的十三个殖民地已发生了一场,这场提供了将新学说付诸行动的一个实验性的示范,“新学说”具体指( )
A.人文主义 三权分立 启蒙思想 君主立宪制
9. 《大国崛起》中写道:“拿破仑战争是大的继续。拿破仑帝国是法国的最后阶段。”这句话的主要含义是,拿破仑( )
A.推翻了法国的君主统治 扩大了法国版图
C.巩固了资产阶级成果 消灭了反法联盟
10. 蒸汽机的改良解决了棉纺织业动力不恒定的问题,后来又引发了其他部分的技术变革。能佐证这一观点的史实为( )
A.蒸汽机的改良促使工人阶级的产生
B.棉纺织业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C.人们开始使用内燃机作为交通动力
D.机器制造业引发了冶铁技术的革新
11. 如图表示的是美国、德国、中国制造业的变化趋势,美、德两国所占份额在1900年急速增长的共同原因主要是( )
A.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对外进行殖民扩张
C.第一次工业 第二次工业
12. 恩格斯称《党宣言》是党人的第一个周详的理论和实践纲领,对于确立科学社会主义在工人运动中的主导地位,无疑是完全必要的。这里恩格斯强调的是( )
A.工人阶级必须组织起来 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C.需要成立国际工人协会 用科学理论指导工人运动
13. “我相信非暴力这种武器属于最强者,我相信,一个最坚强的战士才敢于手无寸铁,赤裸着胸膛面对敌人而死。这就是不合作的非暴力的关键所在”。材料中的“我”( )
A.赢得土耳其民主胜利
B.赢得了印度的
C.带领拉丁美洲获得
D.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E.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14. 面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世界各国人民奋起抗争。下列历史事件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是( )
A.九一八事变 意军入侵埃塞俄比亚
C.德国突袭波兰 《联合国家宣言》发表
15. 1942年7月开始,“苏德两军在此进行了一场对双方而言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象征性的战役……到1943年2月德军投降时,人数已不足最初的一半”。这场战役( )
A.宣告了希特勒闪电战的破产
B.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C.标志着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
D.使德军丧失了太平洋战场主动权
二、辨析改错(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公元2世纪,罗马征服东地中海地区成为个地中海的霸主。
判断:________;改正:________。
公元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匈牙利的雏形。
判断:________;改正:________。
《凡尔赛条约》规定,莱茵河西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
判断:________;改正:________。
卡德纳斯改革巩固了墨西哥资产阶级的成果,为经济社会发展定了基础。
判断:________;改正:________。
三,材料解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50﹣1914年,欧洲人成功地将自己的优势地位转变为世界性的霸权:19世纪末,欧洲势力控制了大部分亚洲和几乎整个非洲地国一一三个历史进程一一命,工化及帝国主义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欧洲人……何以新地拉制了世界。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人成功地将自己的优势地位转变为世界性的霸权”的政治和经济因素是什么?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失去了其对外投资的四分之一,去国失去了三分之而德国则失去了其全部对外资……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可阻挡的浪潮席卷诸殖民帝国,极其迅速地结束了欧洲的统治,正如欧洲在19世纪最后20年中迅速获得其大部分殖民地那样,欧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同样短的时期内又失去了其大部分殖民地。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两次世界大战分别对欧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从欧洲历史的发展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俄粮食产量示意图(图1)
材料二:1925﹣1945年美国失业率(图2)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导致苏俄粮食变化以及美国失业率增长最快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材料三: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两个后来成为世界争霸对手的苏联和美国都先后面临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为了抗衡危机、挽救国家现有的政治制度、维护社会的稳定,在经济、社会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
﹣﹣高中历史教材
(2)依据材料,指出两国进行改革的目的。
(3)综合上述材料,简要分析两国的调整的结果对世界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四、活动探究题(本题12分)
阅读地图,回答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时人口迁出的地区主要是________洲和________洲。结合所学分析人口迁移有何特点?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在1、2二个方向任选其一说明其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并分析产生的影响。
(3)通过探究,你有哪些认识?
参与试题解析
2022学年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九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是共15小是,小题2分,共30分)
1.
【答案】
A
【考点】
古希腊文明
【解析】
本题考查古希腊文明的相关知识。
【解答】
西方文明,人们常称之为蓝色海洋文明,其特点是经济上以商品经济为主,政治上拥有议会,而具备这一特点的海洋文明,最早出现在希腊半岛,以后的西方文明在众多方面都承袭了希腊文明的许多因素,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因而希腊半岛成为西方文明的发源地。A项符合题意。
BC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A。
2.
【答案】
C
【考点】
希腊罗马的哲学法学和科学
【解析】
本题考查罗马法的相关知识。
【解答】
由题干材料“犹太人的宗教、希腊人的艺术,罗马人的法律,是现代文明里三种最真实、最强有力的因素”“这座台伯河畔的城市依旧统治着世界”可以判断,“依旧统治着世界”体现在罗马法奠定欧洲民法基础。公元6世纪,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相继编成《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篡》、《法理概要》和《新法典》四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罗马民法大全》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这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成文法典,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故选C。
3.
【答案】
A
【考点】
亚历山大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亚历山大东征的知识点,应把握亚历山大东征的有关知识。
【解答】
依据题干信息“亚历山大在所征服地区兴建了许多城堡,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结合所学知识:亚历山大东征,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明传播的西方,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4.
【答案】
B
【考点】
西欧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西欧封建等级制度。题干关键信息“分封”“附庸”。
【解答】
8世纪前期,查理•马特任宫相时,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在封建贵族内部以土地为纽带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没有严格的上下级制约关系,不是我的附庸。 ,材料体现的是西欧封建制度。
5.
【答案】
D
【考点】
资产主义的萌芽
【解析】
本题考查了中世纪欧洲的变化,注意全面分析题干材料内容。
【解答】
“中世纪晚期,西欧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了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材料论述了中世纪欧洲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发展的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西欧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因此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这样就开始改变了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这主要有中世纪欧洲土地关系变化和手工业发展的意义和影响有关。
故选D。
6.
【答案】
B
【考点】
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的客观评价相关知识的掌握。新航路的开辟锤炼了欧洲人敢于冒险、勇于拼搏的精神,开阔了眼界。
【解答】
据题干“大约到1550年,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开始衰落。衰落的一个原因是1494年法国的入侵,引发了数十年后欧洲各列强卷入的战争。从长远看,更基本的因素是达加马在印度加尔各答港的登陆使意大利遭受打击”结合所学可知,对此解读最全面准确的是文化的兴衰伴随着经济的强弱。
7.
【答案】
A
【考点】
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的开辟,1500年前后的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解答】
通过题干分析可知,1565年开始西班牙人把中国的生丝运往美洲换取金银,说明新航路开辟后亚洲和美洲之间直接开始贸易往来,世界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A符合题意。B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材料中只是提到亚洲和美洲之间的贸易,没有涉及资本主义经济,错误。C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材料中没有涉及,错误。D中国等国自由贸易开始兴起,题目中没有涉及,错误。
8.
【答案】
C
【考点】
启蒙运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9.
【答案】
C
【考点】
评价华盛顿与拿破仑
法国大
拿破仑帝国和拿破仑法典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拿破仑相关知识的掌握,拿破仑沉重反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制度,捍卫了法国大的成果。
【解答】
据题干“拿破仑战争是大的继续,拿破仑帝国是法国的最后阶段。”可知材料说明拿破仑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巩固了资产阶级成果。拿破仑五破反法联盟的入侵,沉重反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制度,捍卫了法国大的成果。C符合题意。
10.
【答案】
D
【考点】
第一次工业
【解析】
本题考查了第一次工业的影响。
【解答】
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它的发明引发了棉纺织领域一系列的发明,在纺织业技术革新的推动下,冶金、采矿等工业部门也有很多已有采用机器生产和蒸汽动力的新技术。后来英国机械师瓦特改良蒸汽机,成为第一次工业的标志性发明。使蒸汽机成为带动机器生产的动力,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1.
【答案】
D
【考点】
第二次工业的影响
第二次工业
第一次工业
【解析】
本题考查了第二次工业。第二次工业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广泛的途径。使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并加紧了对外扩张。
【解答】
据材料美国、德国、中国制造业的变化趋势图可知,1860年﹣1990年德国、美国制造业在世界产量中所占份额呈上升趋势,美、德两国所占份额在1900年急速增长的共同原因包括:两国国内政治相对稳定;都拥有统一的国内市场;第二次工业的推动(充分利用科学技术)等,D符合题意。
故选D。
12.
【答案】
D
【考点】
《党宣言》
【解析】
本题考查《党宣言》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对于确立科学社会主义在工人运动中的主导地位,无疑是完全必要的”。
【解答】
由材料信息“对于确立科学社会主义在工人运动中的主导地位,无疑是完全必要的”可知,这里恩格斯强调的是用科学理论指导工人运动。1848年,《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13.
【答案】
D
【考点】
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解析】
本题考查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材料“我相信非暴力这种武器属于最强者。我相信,一个最坚强的战士才敢于手无寸铁,赤裸着胸膛面对敌人而死”的主旨,结合非暴力不合作的意义分析。
【解答】
结合所学可知,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使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反映了印度人民要求的愿望,促进了印度人民的团结,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为印度的奠定了基础,因此D项符合题意。
14.
【答案】
A
【考点】
九一八事变和中国局部抗战
【解析】
本题考查九一八事变的相关知识。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战。
【解答】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经过精心策划,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的一段路轨,反诬是中国破坏,日军以此为借口,炮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攻占沈阳城,这就是“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战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15.
【答案】
B
【考点】
二战的转折及重要战役
【解析】
本题考查斯大林格勒战役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1942年7月”“苏德两军在此进行了一场对双方而言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象征性的战役……到1943年2月德军投降时,人数已不足最初的一半”。
【解答】
据材料信息“1942年7月”“苏德两军在此进行了一场对双方而言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象征性的战役……到1943年2月德军投降时,人数已不足最初的一半”可知,这场战役指的是斯大林格勒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二、辨析改错(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答案】
×,公元2世纪改为公元前2世纪
【考点】
罗马城邦和罗马共和国的兴衰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答案】
×,匈牙利改为意大利
【考点】
法兰克王国的建立
查理曼帝国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答案】
×,“莱茵河西岸”改为“莱茵河东岸”
【考点】
巴黎和会和凡尔赛体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答案】
√,√
【考点】
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三,材料解析
【答案】
政治:资产阶级的爆发。经济:工业的进行。
第一次世界大战:失去对外投资,影响经济发展,政治地位下降。
进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等。
【考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与结果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与影响
第一次工业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答案】
苏俄: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主义的影响:美国: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的沖击。
为了解决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
苏俄: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美国:它开创了资产阶级干预经济生活的先河。
【考点】
罗斯福新政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苏俄新经济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四、活动探究题(本题12分)
【答案】
欧,非
三角贸易;非洲丧失了近亿的精壮劳力。 使美洲的种植园主获得了廉价劳动力。使欧洲奴隶贩子大发横财,促进了当地资本主义的发展。
人口迁移促进了人口的流动,促进了物种的大交流。
【考点】
三角贸易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