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3 04:24:04
文档

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民间常用川乌、草乌泡制药酒。川乌、草乌含有少量有毒物质乌头碱(化学式为C34H47NO11),药酒使用不当会造成中毒。下列关于乌头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乌头碱由四种元素组成B.乌头碱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34:47C.乌头碱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只生成CO2和H2OD.每个乌头碱分子由93个原子构成2、压缩气体可使气体液化,气体
推荐度:
导读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民间常用川乌、草乌泡制药酒。川乌、草乌含有少量有毒物质乌头碱(化学式为C34H47NO11),药酒使用不当会造成中毒。下列关于乌头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乌头碱由四种元素组成B.乌头碱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34:47C.乌头碱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只生成CO2和H2OD.每个乌头碱分子由93个原子构成2、压缩气体可使气体液化,气体
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民间常用川乌、草乌泡制药酒。川乌、草乌含有少量有毒物质乌头碱(化学式为C34H47NO11),药酒使用不当会造成中毒。下列关于乌头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乌头碱由四种元素组成

B.乌头碱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34:47

C.乌头碱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只生成CO2和H2O

D.每个乌头碱分子由93个原子构成

2、压缩气体可使气体液化,气体液化后(  )

A.分子的质量变大    B.分子的体积变小

C.分子的数目减少    D.分子的间隙变小

3、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结果偏小的是(  )

①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不溶性杂质;   ②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③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洒出;④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溅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化学方程式aC2H2 +bO2cH2O+dCO2配平后a、b、c、d之和为(  )

A.15    B.14    C.13    D.10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Si    B.Al    C.O    D.Fe

6、化学仪器对应的名称书写正确的(  )

A.长劲漏斗    B.量桶

C.坩埚钳    D.椎形瓶

7、市场上有些不法分子用外表酷似黄金的黄铜(铜锌合金)冒充黄金销售,以牟取暴利,下列做法不能鉴别其真伪的是(  )

A.测量密度                            B.加入稀盐酸    

C.在酒精灯上加热                            D.观察颜色

8、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

A.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证明CO2密度比空气的大

9、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A.NaOH(Na2CO3):加入适量稀盐酸

B.CO(CO2):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C.CuO(C):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D.MgSO4(Na2SO4):溶解,过滤

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加热固体    B.倾倒液体

C.熄灭酒精灯    D.取用固体粉末

11、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以支持燃烧

B.水生动物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

C.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

D.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12、在“一带一路”伟大战略实施中,代表中国智造的高铁走在了前列.高铁动车与电路连接的石墨电刷没有用到石墨的性质是(  )

A.稳定性    B.滑腻感    C.还原性    D.导电性

13、化学符号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对①~④所示化学符号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

①Ne  ②Mg  ③Mg2+  ④H2O2

A.①②④都表示一个分子

B.③表示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C.④表示H2O2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D.②和③属于同种元素,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14、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衣服上的油污用汽油或用加了洗涤剂的水可除去

C.一瓶合格的生理盐水密封一段时间,不会出现浑浊

D.实验室常将固体药品配制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以提高反应速率

15、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业废水需要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

B.明矾可以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C.蒸馏海水和电解水的过程中水发生的都是物理变化

D.蒸馏水、自来水都是纯净物

16、下列事实不能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的是(        )

A.对着干冷的玻璃吹气,玻璃上出现水雾

B.寒冷冬天,窗户的玻璃上出现一层冰花

C.夏天清晨,草上有很多露珠

D.酥脆饼干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会变软

17、张亮同学在实验室中测定某未知溶液的pH,他的实验操作如下: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待测试液于pH试纸上进行测定,你认为张亮同学这样测得的结果与该溶液的实际pH比较(  )

A.不变    B.偏低    C.偏高    D.无法判断

18、生活中常接触到的“加铁酱油”“含氟牙膏”中的铁、氟是指    (  )

A.单质    B.元素    C.原子    D.分子

19、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CO2的水溶液使石蕊显红色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紧闭门窗用木炭烤火易使人中毒    D.金刚石导电性能良好

20、某同学为研究动物呼吸作用,用下图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A.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红墨水左移      B.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红墨水右移

C.澄清石灰水不浑浊,红墨水右移      D.澄清石灰水不浑浊,红墨水左移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在一定质量Cu(NO3)2、AgNO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Zn,充分反应后,过滤,可得到固体和溶液。

(1)请写出一个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向所得固体上滴加盐酸,能观察到什么现象___________。

(3)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反应前溶液的质量相比,可能保持不变,为什么?______

2、根据下列反应事实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

(2)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_____。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_____。

(4)稀盐酸除去铁锈:_____。

3、《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曹操率百万水师乘船横渡长江,声势浩大,却被周瑜的火攻和孔明“借”来的东风弄得大败而逃.用燃烧三要素回答以下问题:

(1)周瑜的士兵将“火箭”射进曹军的连环木船上,“火箭”能使木船着火的原因是______.

(2)起火后曹军的部分船只逃脱,这些船没有被烧的原因是______.

(3)孔明“借”来的东风不仅使火势吹向曹营,还为燃烧提供了______,使火势更旺.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下图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的一种仪器名称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连接好仪器装置,在装入药品前要检查装置的________;实验结束时要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理由是________,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该_____(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

(4)装置B和C都能用作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装置C相对装置B的优点是____。

2、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选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用E装置收集氧气完毕后,应先_______(选填 “从水中取出导气管”或“熄灭酒精灯”)。

(3)实验室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为方便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选填序号),可用D装置收集CO2的理由是_____。 

(4)NH4Cl溶液与NaNO2溶液混合共热可制取氮气,氮气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氨气。如图是实验室制氮气并模拟合成氨的装置。

①合成氨时参加反应的氮气和氢气的质量比为________。

②实验中烧杯内导管口有气泡,还可观察到________现象。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实验室用34克过氧化氢溶液和1克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实验的相关数据如下图。

请回答:

(1)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本身的__________都没有发生变化。

(2)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g。

(3)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此问必须要有计算过程)

2、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测定实验室中某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不考虑黄铜中的其他杂质),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过程。称量10g粉末状黄铜样品放入烧杯中,量取45mL稀硫酸分三次加到其中,每次充分反应后,测定生成氢气的质量,实验数据如表: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加入稀硫酸的体积(mL)151515
生成氢气的质量(g)m0.040.02
试求:

(1)m的数值_____。

(2)此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少?_____(写出计算过程)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C

2、D

3、A

4、C

5、C

6、C

7、D

8、C

9、C

10、D

11、C

12、C

13、B

14、A

15、A

16、A

17、D

18、B

19、D

20、A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Zn+2AgNO3=Zn(NO3)2+2Ag,或Zn+Cu(NO3)2=Zn(NO3)2+Cu    产生气泡    锌与银反应使溶液质量减少,与铜反应时使溶液质量增加,所以溶液质量可能不变

2、4P+5O22P2O5    Fe+CuSO4═FeSO4+Cu    CO2+Ca(OH)2=CaCO3↓+H2O    Fe2O3+6HCl═2FeCl3+3H2O

3、提供热量,使木船温度达到其着火点    移走了可燃物    充足的氧气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酒精灯(或试管、铁架台)    A        气密性    防止水倒流,炸裂试管    正    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2、铁架台    分液漏斗(或滴液漏斗)    A    2KMnO4K2MnO4 + MnO2 +O2↑    从水中取出导气管    CaCO3+2HCl = CaCl2+H2O+CO2 ↑    C    CO2密度比空气大    14:3    溶液变蓝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1)质量和化学性质

(2)根据图示,反应中生成氧气的质量为:35g-33.4g=1.6g。

(3)解:设34g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解得  x=3.4g

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2、(1)由第二次实验数据可知,15mL稀硫酸完全反应生成氢气质量是0.04g,因此m的数值是0.04。

(2)反应生成氢气质量:0.04g+0.04g+0.02g=0.1g

设锌质量为x。

 

 

x=3.25g

此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100%=67.5%,

答:此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67.5%。

文档

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民间常用川乌、草乌泡制药酒。川乌、草乌含有少量有毒物质乌头碱(化学式为C34H47NO11),药酒使用不当会造成中毒。下列关于乌头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乌头碱由四种元素组成B.乌头碱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34:47C.乌头碱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只生成CO2和H2OD.每个乌头碱分子由93个原子构成2、压缩气体可使气体液化,气体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