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3课 刻纸》 人美 版(北京)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3 04:24:50
文档

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3课 刻纸》 人美 版(北京)

教学设计内容要求学科美术学段中年级四案例名称第三课刻纸教材书名:美术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日期:2014年12月第1版年12月第3次印刷课程说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结合方面的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一)指导思想《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美术课程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与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并通过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为终身美术学习奠定基础。”学校信息教育是培养学生“信息处理
推荐度:
导读教学设计内容要求学科美术学段中年级四案例名称第三课刻纸教材书名:美术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日期:2014年12月第1版年12月第3次印刷课程说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结合方面的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一)指导思想《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美术课程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与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并通过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为终身美术学习奠定基础。”学校信息教育是培养学生“信息处理
教学设计内容要求

学科美术学段年级
案例名称

第三课 刻纸

教材书名:美术

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年12月 第1版 年12月 第3次印刷

课程说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结合方面的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一)指导思想

 《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美术课程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与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并通过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为终身美术学习奠定基础。” 

 学校信息教育是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教育活动。信息处理能力是指学习者在信息化社会活动中选择地利用信息工具,有效获取信息、运用信息、创新信息的基本能力。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信息运用、信息伦理等。教学信息多元化、教学内容立体化,使师生增强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二)理论依据

   恰当运用计算机的交互性,帮助学生创设美术情景,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造欲望。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动口、动手、动脑、参与到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始终,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中关注培养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

信息技术环境软硬件要求及搭建环境情况

软件:

Word、Photoshop、格式工厂。

硬件:

多媒体计算机、实物投影及展台、触控白板。

搭配环境:

 美术专用教室。

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本课与第4课《点彩刻纸》和第16课《走访民间艺人》同为以民间艺术为题材的教学内容,旨在引导学生对中国传统民间艺术进行深入学习,同时为《点彩刻纸》一课的学习进行铺垫。本课主要引导学生了解阴刻、阳刻的相关知识,学习运用刻纸进行创作的方法。

学情分析

学生在二年级上册《百变团花》一课中初步认识了剪纸艺术,在四年级上册《剪挂笺 过新年》一课中,学习了挂笺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四年级的部分学生每周二参与剪纸社团的活动,并能将经验在本班内分享。因此,学生对剪纸艺术以及剪纸语言并不陌生。三年级的劳技课也曾经介绍过刻纸的技法,但刻纸技能并不常使用。因此,可采用“温故而知新”的教学方法,由复习刻纸技法引入,在探究活动中引导学生掌握设计和制作刻纸的方法,让学生更深层次地了解刻纸文化。同时,让学生在艺术实践活动中体验刻纸的乐趣,增强学生对剪纸艺术的美感体验。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了解刻纸是剪纸的一种形式,了解阴刻与阳刻的特点,掌握刻纸创作的基本步骤与方法。

2.通过对比观察、小组探究、交流讨论等方法,发现阴刻、阳刻的不同之处。

3.通过体验民间刻纸的艺术形式,领悟刻纸艺术特点和悠久历史文化。 

教学重点:了解阴刻与阳刻的特点,掌握刻纸创作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刻纸中的连接方法。(运用对比观察法、教师示范起稿方法解决)

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置意图技术应用时间安排
导入1.播放剪纸动画片段。

2.介绍刻纸:刻纸是剪纸的一种制作方法。在刻画复杂图形的时候,刻纸的方法更便于塑造形象。

(板书课题:刻纸)

观看视频,感知剪纸特点。

了解刻纸与剪纸的关系。

给学生直观的视觉体验,初步了解剪纸作品的艺术形式。

简单了解刻纸艺术,明确本课学习内容。

PPT中插入视频,视频播放流畅。

2

分钟

新授1.回忆、学习阴刻、阳刻的技法。

(1)出示阴刻与阳刻的树叶刻纸。

回忆劳技课的知识,两片树叶的刻纸作品刻法分别叫什么?

(2)看到两片表现手法不同的树叶,你有哪些感觉?

小结:阴刻和阳刻是民间刻纸的主要形式。阴刻,以挖空的线条纹样表现形象,主要特点是画面坚实稳重。阳刻,是先把纹样勾画在纸上,刻去线条纹样以外的部分,主要特点是画面纤细秀丽。

2.体验阴刻、阳刻的概括方法。

(1)出示一个三角形折纸。

试一试分别用阴刻和阳刻的方法来表现它。起稿开始,限时1分钟。(请一名同学在白板上概括)

 

(2)起稿方法的示范:使用粗头的马克笔起稿,讲清连接的方法 。  

(3)播放刻刀使用方法的示范。

讲清用尖头刻纸的方法,提示注意刻刀的使用安全。

组长带领组员分组体验阴刻、阳刻的刻纸方法,限时3分钟。

(4)出示阴刻和阳刻的图形。

你们组是否表现出了阴刻或阳刻的方法?大胆说说遇到的困难,倾听一下他人的经验。

3.欣赏刻纸作品,发现阴刻、阳刻的在作品中的运用方法

(1)在简单图案中找到阴刻和阳刻的方法。

(2)欣赏教材中的《划龙舟》作品,发现阴刻和阳刻的方法。

小结:很多刻纸采用阴刻与阳刻结合的方法。

4.示范设计阴刻、阳刻的方法

(1)起稿

(2)调整造型,有意识设计阴刻和阳刻的表现形式  

(3)刻纸完成

提示:注意用刀安全。

师:展示刻纸作品。

回忆劳技课的技法:阴刻和阳刻。

发现阳刻纤细,阴刻坚实。

思考,并画出阳刻、阴刻的线稿。

用粗头记号笔在纸上试着画轮廓。

小组合作,尝试用不同方法刻纸。

汇报,交流经验。

观察,找出阴刻和阳刻。

与教师互动,共同调整阴阳刻的设计。

利用作品对比的形式了解阴刻阳刻的艺术表现特点。

在探究的过程中,体验阴刻、阳刻的概括方法。

在示范后,再次体验概括的方法。

在刻纸前,先练习刻纸的刀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完成作品。

在交流中总结经验,有利于学生养成倾听的习惯。

通过由易到难的欣赏过程,引导学生感悟阴刻和阳刻的不同美感。

示范中的师生互动,有助于学生理解难点知识。

PPT放大展示精细的阴刻和阳刻作品,学生观察起来更加清晰。

学生在白板上直接画出概括图形。

实物投影仪示范。

PPT中插入视频示范。

PPT课件展示连线尖头,有助于学生感受阴刻和阳刻的不同。

实物投影仪示范。

2分钟

5分钟

2分钟

4分钟

艺术实践1.实践内容:用刻纸的方法创作一幅作品。

2.实践要求:作品干净、精致;阴刻、阳刻相结合;造型生动。(每组提供参考图)

提示:注意剪刀的使用安全。

认真倾听作业要求。

进行艺术实践活动。

明确艺术实践要求。

通过艺术实践活动,体会艺术创作的乐趣。

PPT展示要求,重点内容标红。

20分钟

展评1.展示方式:简单装裱展示。

2..互评要点:

作品干净、精致;

阴刻、阳刻相结合;

造型生动。

欣赏自己和同学的作品。

自评、互评作品。

通过欣赏、自评、互评、师评等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实物投影仪展示点评作品。4分钟

拓展欣赏不同种类的刻纸作品。

1.单色、复色刻纸。

2.南北派别

3.中外刻纸对比

4.中小学生剪纸创意展示

欣赏不同刻纸作品,感受刻纸的多样性。

引导学生形成可持续的学习意识,完成课下的延伸。PPT添加自定义动画效果,对比展示作品。

1分钟

学习效果评价
评价方式

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现结合方式进行点评,从多种角度发现学生作品的优点,以“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为原则,适度给出学生建议,鼓励学生课下进一步尝试创作。

评价量规:

1. 作品干净、精致。

2. 阴刻、阳刻相结合。

3.造型生动。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未使用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
观摩了案例课程后,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了调整,加强了对信息技术使用的设计。对比授课后,发现在课堂教学的连贯性和参与性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一、课堂教学的连贯性

在导入环节、示范环节均插入了视频,教师只需点击课件即可以播放视频片段。视频素材通常比较长,如果不在视频播放器中打开,就需要提前剪辑。本以为剪辑起来很难,但经过技术指导学习,发现运用格式工厂这样的软件可以快速的截取所需视频。截取好视频片段后,再转换为ppt可播放的格式,就可以以影片的形式插入到PPT课件中了。上课时,不用单独打开视频软件,学生更容易进入学习的情景,让学习的过程变得十分连贯。

二、课堂教学的参与性

概括阴刻、阳刻的体验环节中,设计了让学生走到白板前进行绘制的形式,学生的参与度很高。对比只有小组内的活动的班级,白板互动班级的学生显得更有兴趣。学生参与后,教师还运用了白板画线条的方法讲解连接的方法,让学生直观的感受阴刻和阳刻在概括时的区别,知道了刻纸艺术是如何源于生活的。

教学反思
本节课使用了不同的信息技术手段,教学的层次比以往的课堂丰富多了,也为学生创造出探究的情景,因此课程更具趣味性。美术课引用声画同步的视频,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艺术作品,有助于学生感受到作品的美感,拉近学生与传统艺术的距离。今后还要举一反三的实践,让每一节美术课都变得丰富多彩。

虽然本节课中运用了白板笔,但白板笔的使用过程还有很多不熟练的地方。也不是每个学生都体验过如何运用它,所以想要更好地运用白板教学,还需要在后续的课程中多尝试。只有对信息技术的使用不陌生了,才能更好地运用它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

文档

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3课 刻纸》 人美 版(北京)

教学设计内容要求学科美术学段中年级四案例名称第三课刻纸教材书名:美术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日期:2014年12月第1版年12月第3次印刷课程说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结合方面的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一)指导思想《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美术课程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与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并通过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为终身美术学习奠定基础。”学校信息教育是培养学生“信息处理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