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精品】语文四年级上册《期中检测试题》含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3 04:24:59
文档

【精品】语文四年级上册《期中检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客观题选择题1.能依次填入“阅读的时候要动脑筋(),积极提出()。可以试着从不同()提出问题,让自己的思考更加全面和深入”中的一项是()A.思考问题角度提问思考角度角度思考问题2.要筛出最值得思考问题,加深对文章的(),我们要养成()提问、()提问的习惯。最符合一项是()A印象学会善于B.理解敢于善于C.理解学会善于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
推荐度:
导读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客观题选择题1.能依次填入“阅读的时候要动脑筋(),积极提出()。可以试着从不同()提出问题,让自己的思考更加全面和深入”中的一项是()A.思考问题角度提问思考角度角度思考问题2.要筛出最值得思考问题,加深对文章的(),我们要养成()提问、()提问的习惯。最符合一项是()A印象学会善于B.理解敢于善于C.理解学会善于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
部 编 版 语 文 四 年 级 上 学 期

期  中  测  试  卷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客观题

选择题

1. 能依次填入“阅读的时候要动脑筋(  ),积极提出(  )。可以试着从不同(  )提出问题,让自己的思考更加全面和深入”中的一项是( )

A. 思考 问题 角度 提问  思考  角度 角度  思考  问题

2. 要筛出最值得思考问题,加深对文章的(  ),我们要养成(  )提问、(  )提问的习惯。最符合一项是( )

A 印象  学会  善于    B. 理解  敢于  善于    C. 理解  学会  善于

3.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项是(     )

A. 归巢(cháo)  麦穗(suì)  跃出(yuè)  大堤(tī)

B. 宽阔(kuò)   顿时(dùn)  霎时(chà)  昂首(áng)

C. 霸占(zhàn)  睡眠(mián) 怀抱(huái) 沸腾(fèi)

D. 横贯(guàn)  地震(zèn)  余波(yú)   据说(jù)

4.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睁眼 植物 暮色 横七坚八    B. 大堤  严历  收集  气极败坏

C. 成熟 著名 犹如 鸭雀无声    D. 葡萄  重叠  招待  人山人海

5.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溺”字的第六笔是竖折折钩

B. “降”字的第五笔是点

C. “驾驶”两个字都形声字

D. “竭”字共十四笔

6. 下列词语搭配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改正方法    B. 提高效率    C. 改进错误    D. 改善水平

7.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们要让孩子享受在风吹雨淋中搏击的快乐,在生活的磨砺中不断地成长。

B. 日本鬼子神机妙算,我军虽然已经布下了埋伏,却还损失惨重。

C. 这场篮球赛比下来,每个队员都筋疲力尽。

D. 学校开展小制作活动,全校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纷纷拿出自己的成果。

8.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春天的福州是最美的季节。

B. 近几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又有了改进。

C. 我的作业全都做完了,还有一道应用题题没做。

D. 李刚获得了“优秀少先队员”的光荣称号。

9.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观”字在句中的意思是(   )

A. 看    B. 看到的景象

C. 对事物的认识,看法    D. 道教的庙宇

10. 将下列词语填入括号里,正确的一项是(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各大商场一改之前(     )的景象,大街小巷都变得(    )。全国人民众志成城,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抗击疫情。

A. 震耳欲聋  低声细语    B. 锣鼓喧天  窃窃私语

C. 人声鼎沸  鸦雀无声    D. 悄无声息  响彻云霄

判断题

11. “别慌!”李叔叔说:“这是一种带电的植物,不会伤害人,因为它带的电很弱。”这句话的标点符号没有错。                                 (     )

12.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长叶柄的地方。                      (     )

13.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这是一个反问句。(     )

14. 读《观潮》,我仿佛看到了钱塘江潮由近及远奔腾而来的样子。(     )

15. 神话故事充满神奇的想象,像《盘古开天地》,让我赞叹不已。(     )

主观题

积累运用

16. 看拼音写词语,注意把字写规范。

pú tao   ào mì   jià shǐ   wéi kàng

   

fèng xì   xuǎn zé   hén jì   bēi cǎn

    

17. 根据所学知识把下面句子补充完整

(1)___________,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

(2)汉代王充说:“智能之士,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精卫填海》这篇古文选自《__________》,这本载了很多神奇的故事。我知道的神话故事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____的地方出现 _____ ,人群又______。

18. 按要求写词句。

(1)下面每组词语都有共同特点,请照样子再写两个。

懒洋洋         闹嚷嚷       __________       ___________

轻重缓急       悲喜交加     __________       ___________

(2)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   )呀(   )你听(   )那边荷花池中怎么有笛声(   )李叔叔奇怪地问(   )

(3)她用兴奋的眼光望着这一粒豌豆所形成的小花园。(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兴致勃勃、兴高采烈地去买菜。我和妈妈买了嫩黄的黄瓜、红红的番茄和许多新鲜的蔬菜。(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说出去的话不可以不算数。(改成反问句,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看看我们身边,你会发现,不少小学生戴上了眼镜。请根据“实验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视力情况调查”主题活动中收集到的相关数据完成练习。

实验小学学生视力调查统计表(调查人数:2846)

年级 三 四 五 六
近视率19.8%23.2%34%36.6%45.1%49.3%
19. 请用简洁简练的语言,描述调查表所反映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结合生活实际,分析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具有可行性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①蟑螂是一种非常令人讨厌的昆虫,它们不但什么都吃,而且繁殖能力特别强。不知道你注意过没有,有时候当你在外面遇到它们时,你会发现它们尾巴上的须一抖一抖的,就好像排便排不出来。你可别误会,它们这可不是要方便,而是正在偷听你说话呢!

②蟑螂这样的昆虫唱不出优美的歌,不需要用声音进行复杂的交流,因此,也就不需要听清复杂的声音,所以它们的“耳朵”也就没有蟋蟀那么灵敏。在形状上,它们的“耳朵”是毛茸茸的,叫“听觉毛”。

③不同的昆虫,听觉毛长在不同的地方。有的是长在身体表面上的那种短短的小毛,也有的是触角、尾须这样长长的毛。听觉毛虽然长得不像鼓膜听器,不过它们听声音的原理差不多。当声波传到听觉毛附近时,听觉毛受到振动,跟听觉毛相连的神经就发出信号,昆虫就知道外面有声音了。

④听觉毛是很多昆虫的“耳朵”。比如蚊子,有时候你能看到那些雄蚊子在抖它们的触角,其实它们就是在用触角上一种叫作“轮毛”的听觉毛寻找雌蚊子的声音——你讨厌的那种嗡嗡声。此外,一些蛾子身体表面的短毛也能起到听觉毛的作用,这样它们就能感受到各处传来的声音,从而在危险来临前及时飞走。

【阅读链接】

许多昆虫身上都长有细细的绒毛。不同的昆虫身上绒毛的数量、位置和作用也各不相同。总体来说,昆虫的细绒毛实际上是一种感觉器官,这些感觉器官又与神经系统相联系,组成一台神奇的“机器”,这台“机器”不断帮助昆虫处理来自外界的信息。比如,蚂蚁能通过触角触碰来识别自己的伙伴,苍蝇能嗅到食物的气味,都和它们身上细细的绒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1. 昆虫身上的细绒毛不仅有听觉,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读短文,完成表格。

昆虫听觉毛的位置听声音的原理
蟑螂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听觉毛受到振动→⑤______________

雄蚊子________
蛾子________
23. 联系文章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文章主要讲了昆虫身上细绒毛的不同位置和作用。(     )

(2)神奇的“机器”指的是昆虫身上的细绒毛。(     )

(3)“蟑螂这样的昆虫唱不出优美的歌”与“蟋蟀就会在平台上弹琴”所用的修辞手法相同。(     )

24. 第④段中的加粗词“一些”能去掉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读完文章,联系生活实际,你还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问题?写一个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写作。

题目:跟你说说我__________

在横线上填写你最想介绍给大家的人,可以是爸爸妈妈,也可以是你认识的其他人,要抓住人物的特点,把他(她)让你印象最深的地方写具体。做到条理清晰,语句通顺。

客观题

选择题

1. 能依次填入“阅读的时候要动脑筋(  ),积极提出(  )。可以试着从不同(  )提出问题,让自己的思考更加全面和深入”中的一项是( )

A. 思考 问题 角度 提问  思考  角度 角度  思考  问题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思考:进行比较深刻、周到的思维活动。

问题:1.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这次考试一共有五个~。我想答复一下这一类的~。2.须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思想~。这种药治感冒很解决~。3.关键;重要之点:重要的~在善于学习。4.事故或麻烦:那部车床又出~了。

角度:1.表示角大小的量。角度的单位常见的是六十分制:周角的 称为一度;一度的 称为一分;一分的 称为一秒。2.分析事情的出发点。

2. 要筛出最值得思考问题,加深对文章的(  ),我们要养成(  )提问、(  )提问的习惯。最符合一项是( )

A. 印象  学会  善于    B. 理解  敢于  善于    C. 理解  学会  善于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作答时要结合句意及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阅读句子,分析可知,应是的搭配应是“加深印象”,正确的逻辑是“养成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习惯”。

3.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项是(     )

A. 归巢(cháo)  麦穗(suì)  跃出(yuè)  大堤(tī)

B. 宽阔(kuò)   顿时(dùn)  霎时(chà)  昂首(áng)

C. 霸占(zhàn)  睡眠(mián) 怀抱(huái) 沸腾(fèi)

D. 横贯(guàn)  地震(zèn)  余波(yú)   据说(jù)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考查对字音的辨析能力。

A项,大堤:dà dī

B项,霎时:shà shí

D项,地震:dì zhèn

4.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睁眼 植物 暮色 横七坚八    B. 大堤  严历  收集  气极败坏

C. 成熟 著名 犹如 鸭雀无声    D. 葡萄  重叠  招待  人山人海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中易错字字形的掌握,要求我们注重识记与积累。

A.横七坚八——横七竖八

B.严历——严厉;气极败坏——气急败坏

C.鸭雀无声——鸦雀无声

D.书写正确

5. 下列说法有误一项是( )

A. “溺”字的第六笔是竖折折钩

B. “降”字的第五笔是点

C. “驾驶”两个字都是形声字

D. “竭”字共十四笔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笔画及笔顺的掌握。

A.“溺” 字共有13画,笔画顺序为: 点、点、提、横折、横、竖折折钩、点、提、横折、横、竖折折钩、点、提。该选项说法正确。

B.“降”字共有8画,笔画顺序为: 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竖、撇、横撇/横钩、捺、横、撇折、竖。第五笔是捺。该选项说法错误。

C.“驾”“驶”两个字均是由两个文或字复合成体,由表示意义范畴的意符(形旁)和表示声音类别的声符(声旁)组合而成。“驾驶”两个字都是形声字。该选项说法正确。

D.“竭”字共有14画,笔画顺序为:点、横、点、撇、提、竖、横折、横、横、撇、横折钩、撇、点、竖折/竖弯。 该选项说法正确。

6. 下列词语搭配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改正方法    B. 提高效率    C. 改进错误    D. 改善水平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搭配,要求我们注重识记与积累。

A.“改正方法”搭配错误,应是“改进方法”。

B.搭配正确

C.“改进错误”搭配错误,应“改正错误”。

D.“改善水平”搭配错误,应是“提高水平”。

7.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们要让孩子享受在风吹雨淋中搏击的快乐,在生活的磨砺中不断地成长。

B. 日本鬼子神机妙算,我军虽然已经布下了埋伏,却还是损失惨重。

C. 这场篮球赛比下来,每个队员都筋疲力尽。

D. 学校开展小制作活动,全校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纷纷拿出自己的成果。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理解运用能力,学生要明确成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成语使用的正确与否,成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就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意思相符合。

A.风吹雨淋:风吹着,雨淋着,形容很辛苦。

B.神机妙算:神、妙,形容高明;机、算,指计谋。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计谋。形容善于估计复杂的变化的情势,决定策略。

C.精疲力尽:精神疲乏,气力用尽。形容精神和身体极度疲劳。 

D.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八仙:道教传说中的八位神仙。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办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领互相比赛。

根据各项词义,结合所处的语境,A、C、D用词恰当,B用词不当,因为“神机妙算”是褒义词,用来形容日本鬼子不合适,应用“诡计多端”来形容鬼子才恰当。故选:B。

8.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春天的福州是最美的季节。

B. 近几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又有了改进。

C. 我的作业全都做完了,还有一道应用题题没做。

D. 李刚获得了“优秀少先队员”的光荣称号。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项:“春天的福州是最美的季节。”搭配不当。应改为“春天的福州是最美的地方”。

B项:“近几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又有了改进。”搭配不当。应改为“近几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又有了提高”。

C项:“我的作业全都做完了,还有一道应用题题没做。”前后矛盾。应改为“我的作业除了一道应用题没做基本上做完了。”

9.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观”字在句中的意思是(   )

A. 看    B. 看到的景象

C. 对事物的认识,看法    D. 道教的庙宇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字词的解释,结合词语的含义以及上下文的语境进行分析。在本题中,“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观”字在句中的意思是“看到的景象”。

10. 将下列词语填入括号里,正确的一项是(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各大商场一改之前(     )的景象,大街小巷都变得(    )。全国人民众志成城,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抗击疫情。

A. 震耳欲聋  低声细语    B. 锣鼓喧天  窃窃私语

C. 人声鼎沸  鸦雀无声    D. 悄无声息  响彻云霄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震耳欲聋 :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低声细语:形容小声说话。

锣鼓喧天:意思原指作战时敲锣击鼓指挥进退,后多形容喜庆、欢乐的景象。表示声音巨大,场面热闹。

窃窃私语:暗地里小声说话。

人声鼎沸: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鸦雀无声:形容非常安静。

悄无声息 :意思是形容没有声音或声音很轻;也形容没有名声,默默无闻。

响彻云霄:形容声音响亮,好像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

判断题

11. “别慌!”李叔叔说:“这是一种带电的植物,不会伤害人,因为它带的电很弱。”这句话的标点符号没有错。                                 (     )

12.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长叶柄的地方。                      (     )

13.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这是一个反问句。(     )

14. 读《观潮》,我仿佛看到了钱塘江潮由近及远奔腾而来的样子。(     )

15. 神话故事充满神奇的想象,像《盘古开天地》,让我赞叹不已。(     )

【答案】11. ×    12. ×    

13. ×    14. ×    

15. √

【解析】

【分析】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李叔叔说后面应该用逗号。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爬山虎的脚长在根茎上,也就是爬山虎长出叶柄的位置,爬山虎就是利用脚深扎在墙壁中向上攀爬。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型。有问有答是设问。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观潮》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散文。主要描写了被人们称为"天下奇观"的浙江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的景象。课文先写了潮来前江面风平浪静,人们焦急盼望的情景,再写潮来时那雄伟壮观、惊心动魄的景象,最后写潮过后余波奔涌。文章语言优美,词汇丰富,句子变化错落有致,读来令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这篇文章记叙的是一次观潮的盛况,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的潮来前、潮来时、 潮头过后的景象。通过“我”的耳闻目睹,介绍了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观。课文先写了潮来前江面风平浪静,人们焦急盼望的情景,再写潮来时那雄伟壮观、惊心动魄的景象,最后写潮过后余波奔涌。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神话故事。神话故事是民间文学的一种。远古时代人民的集体口头创作。包括神鬼的故事和神(鬼)化的英雄传说。其产生表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然力的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它是一种精神寄托。

主观题

积累运用

16. 看拼音写词语,注意把字写规范。

pú tao   ào mì   jià shǐ   wéi kàng

   

fèng xì   xuǎn zé   hén jì   bēi cǎn

    

【答案】葡萄  奥秘  驾驶  违抗

缝隙  选择  痕迹  悲惨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时,要先正确拼读音节,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相应的词语,写完后再读一读,检查所写词语是否正确。书写时要注意“葡、萄、秘、违、缝、隙、痕”这些容易写错的字,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及易错点,做到书写规范、正确和美观。

17. 根据所学知识把下面句子补充完整。

(1)___________,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

(2)汉代王充说:“智能之士,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精卫填海》这篇古文选自《__________》,这本载了很多神奇的故事。我知道的神话故事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____的地方出现 _____ ,人群又______。

【答案】    ①. 不识庐山真面目    ②. 不学不成    ③. 不问不知    ④. 山海经    ⑤. 女娲补天    ⑥. 盘古开天地    ⑦. 水天相接    ⑧. 一条白线    ⑨. 沸腾起来

【解析】

【分析】

【详解】(1)本题考查诗词歌赋默写。宋代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本题考查名人名言。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意思是即使聪明有智慧的人,不学就没有成就,不请教别人就不会知道。说明学习是获得知识、增长智慧的必由之路。

(3)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文言文《精卫填海》,选自《山海经·北山经》。神话故事还有:夸父追日、女娲补天、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精卫填海、神农尝百草、 仓颉造字 、大禹治水、哪吒闹海、女娲造人。

(4)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18. 按要求写词句。

(1)下面每组词语都有共同特点,请照样子再写两个。

懒洋洋         闹嚷嚷       __________       ___________

轻重缓急       悲喜交加     __________       ___________

(2)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   )呀(   )你听(   )那边荷花池中怎么有笛声(   )李叔叔奇怪地问(   )

(3)她用兴奋的眼光望着这一粒豌豆所形成的小花园。(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兴致勃勃、兴高采烈地去买菜。我和妈妈买了嫩黄的黄瓜、红红的番茄和许多新鲜的蔬菜。(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说出去的话不可以不算数。(改成反问句,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笑嘻嘻    ②. 乐呵呵    ③. 舍近求远    ④. 是非不分    ⑤. “    ⑥. !    ⑦. ,    ⑧. ?”    ⑨. 。    ⑩. 她望着小花园。    ⑪.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兴致勃勃地去买菜。我和妈妈买了嫩黄的黄瓜、红红的番茄等许多新鲜的蔬菜。    ⑫. 说出去的话难道可以不算数吗?

【解析】

【分析】

【详解】(1)本题考查仿写词语。

ABB式词语有:亮闪闪、香喷喷、亮晶晶、黑沉沉、金灿灿、静悄悄、黑压压、水汪汪、沉甸甸、胖乎乎、气冲冲、笑哈哈、孤零零、白茫茫、急匆匆、绿油油、黑乎乎、兴冲冲、绿葱葱、白皑皑、绿茵茵、暖烘烘、红扑扑。

含有两组反义词的词语有:大同小异、出生入死、喜新厌旧、舍近求远、头重脚轻、顾此失彼。

(2)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从最后一个问字可以看出句子需要用双引号。呀后面用感叹号,表示加强语气。怎么有笛声后面用问号和双引号表示反问,其他地方用逗号,句子最后用句号。

(3)本题考查学生缩句的能力。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缩句要将句子缩到最短,保留其原始的主谓宾结构即可。

(4)本题考查修改病句。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理。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兴致勃勃、兴高采烈地去买菜。我和妈妈买了嫩黄的黄瓜、红红的番茄和许多新鲜的蔬菜。”重复啰唆。去掉“兴致勃勃或兴高采烈”。

(5)本题考查句型转换。陈述句变为反问句,首先注意反问成分的变换,有否定词改时去掉,没有否定词改时加上,然后在句首加上“难道”,句尾加上“吗”,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看看我们身边,你会发现,不少小学生戴上了眼镜。请根据“实验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视力情况调查”主题活动中收集到的相关数据完成练习。

实验小学学生视力调查统计表(调查人数:2846)

年级 三 四 五 六
近视率19.8%23.2%34%36.6%45.1%49.3%
19. 请用简洁简练的语言,描述调查表所反映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结合生活实际,分析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具有可行性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9. 东方小学学生总体视力不容乐观,年级越高,近视学生的比例越大。    

20. 示例:原因:用眼过度;不注意用眼卫生;坐姿不端正。

建议:端正坐姿,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适度使用电子产品;常做眼保健操。

【解析】

【分析】

【19题详解】

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学生在解答此类型的题目时,要注意找出文章的主要介绍对象和主要事件,准确把握和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结合图表可以看出学生年级越高,近视度越大。

【20题详解】

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这类题首先对文章进行理解,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然后结合自己的语言表达进行作答,答题语言通顺合理即可,答案不唯一。

阅读理解。

①蟑螂是一种非常令人讨厌的昆虫,它们不但什么都吃,而且繁殖能力特别强。不知道你注意过没有,有时候当你在外面遇到它们时,你会发现它们尾巴上的须一抖一抖的,就好像排便排不出来。你可别误会,它们这可不是要方便,而是正在偷听你说话呢!

②蟑螂这样的昆虫唱不出优美的歌,不需要用声音进行复杂的交流,因此,也就不需要听清复杂的声音,所以它们的“耳朵”也就没有蟋蟀那么灵敏。在形状上,它们的“耳朵”是毛茸茸的,叫“听觉毛”。

③不同的昆虫,听觉毛长在不同的地方。有的是长在身体表面上的那种短短的小毛,也有的是触角、尾须这样长长的毛。听觉毛虽然长得不像鼓膜听器,不过它们听声音的原理差不多。当声波传到听觉毛附近时,听觉毛受到振动,跟听觉毛相连的神经就发出信号,昆虫就知道外面有声音了。

④听觉毛是很多昆虫的“耳朵”。比如蚊子,有时候你能看到那些雄蚊子在抖它们的触角,其实它们就是在用触角上一种叫作“轮毛”的听觉毛寻找雌蚊子的声音——你讨厌的那种嗡嗡声。此外,一些蛾子身体表面的短毛也能起到听觉毛的作用,这样它们就能感受到各处传来的声音,从而在危险来临前及时飞走。

【阅读链接】

许多昆虫身上都长有细细的绒毛。不同的昆虫身上绒毛的数量、位置和作用也各不相同。总体来说,昆虫的细绒毛实际上是一种感觉器官,这些感觉器官又与神经系统相联系,组成一台神奇的“机器”,这台“机器”不断帮助昆虫处理来自外界的信息。比如,蚂蚁能通过触角触碰来识别自己的伙伴,苍蝇能嗅到食物的气味,都和它们身上细细的绒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1. 昆虫身上的细绒毛不仅有听觉,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读短文,完成表格。

昆虫听觉毛的位置听声音的原理
蟑螂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听觉毛受到振动→⑤______________
雄蚊子________
蛾子________
23. 联系文章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文章主要讲了昆虫身上细绒毛的不同位置和作用。(     )

(2)神奇的“机器”指的是昆虫身上的细绒毛。(     )

(3)“蟑螂这样的昆虫唱不出优美的歌”与“蟋蟀就会在平台上弹琴”所用的修辞手法相同。(     )

24. 第④段中的加粗词“一些”能去掉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读完文章,联系生活实际,你还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问题?写一个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1.     ①. 触觉    ②. 嗅觉    

22.     ①. 尾须上    ②. 声波传到听觉毛附近    ③. 神经发出信号    ④. 触角上 

    ⑤. 身体表面 

    

23.     ①. √    ②. ×    ③. √    

24. 不能。因为不是所有蛾子身体表面的短毛都能起到听觉毛的作用,删去“一些”就变得绝对了,与实际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性文章语言的准确性。    

25. 昆虫的听觉毛有没有启发人们发明什么东西呢?

【解析】

【分析】

【21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本的理解能力。从阅读链接内容“蚂蚁能通过触角触碰来识别自己的伙伴,苍蝇能嗅到食物的气味,都和它们身上细细的绒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获知昆虫身上的细绒毛不仅有听觉,还有触觉、嗅觉。

【22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本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时,要联系短文内容进行分析。联系“有时候当你在外面遇到它们时,你会发现它们尾巴上的须一抖一抖的”“雄蚊子在抖它们的触角,其实它们就是在用触角上一种叫作“轮毛”的听觉毛寻找雌蚊子的声音”“一些蛾子身体表面的短毛也能起到听觉毛的作用,这样它们就能感受到各处传来的声音”可以知道他们的听觉毛所在位置。从“当声波传到听觉毛附近时,听觉毛受到振动,跟听觉毛相连的神经就发出信号,昆虫就知道外面有声音了。”可知原理。

【23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本概括及分析判断能力。解答时,我们联系文本分析。结合“总体来说,昆虫的细绒毛实际上是一种感觉器官,这些感觉器官又与神经系统相联系,组成一台神奇的“机器”,这台“机器”不断帮助昆虫处理来自外界的信息。”可知(2)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24题详解】

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特点。解答此类题先说明词语的意思,说明用了该词句子的意思,再说明删去此词句子的意思,最后强调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答题首先明确观点:不能删去。因为不是所有蛾子身体表面的短毛都能起到听觉毛的作用,删去“一些”就变得绝对了,与实际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性文章语言的准确性。

【25题详解】

此题为思路拓展题,要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答案不唯一,写出自己的体会即可,但要言之有据,不能偏离文章所表达的文章主旨中心。我们可以从动物启发对人类的帮助提问。如:昆虫的听觉毛有没有启发人们发明什么东西呢?

26. 写作。

题目:跟你说说我__________

在横线上填写你最想介绍给大家的人,可以是爸爸妈妈,也可以是你认识的其他人,要抓住人物的特点,把他(她)让你印象最深的地方写具体。做到条理清晰,语句通顺。

【答案】范文:

跟你说说我爸爸

我的爸爸是个胆小的人。要说出他怕什么,你们准会不信。我爸爸最怕放爆竹,只要有人放爆竹,他准会拉着我躲得远远的,一直到爆竹声没了才出来。

我爸还有个毛病,就是经常找不到东西。这会,他从青岛出海回来,一进家就开始了他的“长篇大论”,“儿子,作业做好了没有?字写得好不好?有没有听话?……一大堆问题,把我搞糊涂了。

过了一会,只听见爸爸说:“where is my glasses?来,快帮我找找,不找就不准你看电视。”我无可奈何地从椅子上下来,瞪大眼睛帮爸爸找。我想:找眼镜还不难?我三下五除二,一会跑上楼,一会窜进书房,把家里角角落落都被我找遍了,最后终于在床底下找到了。我把它恭恭敬敬地递给爸爸,爸爸却没有好气地说:“赶快看书去,大声朗读课文!”我十分不情愿地走进书房,把门重重一关。爸爸说:“怎么,不服气!”我赶快说:“对不起,手打滑了。”爸爸说:“好好读,我走了。”我在想:我要是爸爸的爸爸就好了,不用整天挨打挨骂了。“怎么没有读书声?”爸爸问,我吓得叽哩呱啦地读了起来.……

你觉得我爸爸怎么样?但我还觉得我爸爸非常好。

【解析】

【详解】此次作文是半命题。弄清了题意之后,就要考虑补充文题了。补充文题就是将半命题作文变为命题作文。要抓住人物的特点,把他(她)让你印象最深的地方写具体。要易写作。我们要充分利用半命题作文选材自由的特点,填上自己认为较容易写的内容。

文档

【精品】语文四年级上册《期中检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客观题选择题1.能依次填入“阅读的时候要动脑筋(),积极提出()。可以试着从不同()提出问题,让自己的思考更加全面和深入”中的一项是()A.思考问题角度提问思考角度角度思考问题2.要筛出最值得思考问题,加深对文章的(),我们要养成()提问、()提问的习惯。最符合一项是()A印象学会善于B.理解敢于善于C.理解学会善于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