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有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一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光泽, 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在讨论时,有的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就提出“我们可以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是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C.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D.分析与论证
2.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选用下列哪种刻度尺最合适
A.量程1.5m,分度值1cm B.量程100m,分度值1dm
C.量程30cm,分度值1mm D.量程2m,分度值1mm
3.为了让同学们养成关注生活和社会的好习惯,物理老师让同学们对身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测。一下是他们交流时的一些估测数据,你认为数据明显不符合实际的是
A.一支普通牙刷的长度大约是20cm B.健康人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大约为5s
C.中学生正常步行的平均速度约1m/s D.学生回答问题时响度大约是50dB
4.吸盘鱼是海洋中的免费旅行家,它利用腹部的特殊吸盘(如图中甲所示),把自己吸附在鲨鱼背上,然后毫不费力地到处旅游(如图中乙所示)。在它随鲨鱼旅行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鲨鱼为参照物,吸盘鱼是静止的
B.以吸盘鱼为参照物,鲨鱼是运动的
C.以海岛为参照物,鲨鱼是静止的
D.以海岛为参照物,吸盘鱼是静止的
5.2012伦敦奥运会男子400m自由泳决赛中, 中国选手孙杨在前半程
落后于韩国选手朴泰桓的不利情况下,奋力追赶,并在后半程反超朴泰桓,最终以3分40秒14率先到达终点,夺取金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比赛时,孙杨一直做匀速运动
B.前半程,孙杨的平均速度快
C.全程中,孙杨的平均速度快
D.比赛后,裁判以时间相同比路程的方法判断孙杨获胜
6.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发声体振动频率越高,响度越大
C.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 D.演奏同一曲子时,各种乐器的音色都相同
7.如图所示,在做有关声现象的实验时,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里,会看到水花飞溅,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A.使音叉振动时间延长
B.说明声音能在水中传播
C.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8.老师讲课时使用了便携式扩音器,有了它的帮助,老师只需发出较小的声音,
就能使同学们听到较大的声音,扩音器的作用是改变了声音的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音调及响度
9.在医学上,医生常借助超声波来检查人体内部器官是否发生病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超声波是指声音特别大的声音 B.医生能听到超声波
C. 超声波的传播不需要借助介质 D.超声波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
10. 下列几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 B.夜晚看到人在路灯下形成的影子
C.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D.在游泳池边看到的池底比实际浅
11.利用平面镜可以
A.成缩小的虚像 B.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C.成倒立的虚像 D.成正立的实像
12.彩色电视机呈现出的各种颜色都是由三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这三种颜色是
A.红、绿、蓝 B.红、黄、蓝 C.红、绿、紫 D.红、黄、蓝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13.2011年11月3日,“神州八号 ”到达“天宫一号”30m停泊点,开始以0.2m/s的相对速度向“天宫一号”缓缓靠拢对接。
(1)以30m的停泊点到相互接触共耗时________秒。
(2)对接过程中,若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神州八号 ”是__________的。
14.:我们搬动课桌时,桌腿与地面相碰,使桌子____________ 产生声音;楼下教室里的同学即使关闭好门窗,也会被这些声音所干扰,说明声音还能在_________体中传播;我们在桌腿下面粘上橡胶垫,声音就大为减小,这是在_________处减弱噪声。
15.有时大厦上的玻璃幕墙发出耀眼的光芒,“刺”的我们睁不开眼睛,这是因为阳光在玻璃上发生了__________反射;放映电影时,银幕要用______________(填“光滑”或“粗糙”)的白布做成,以把光反射到各个方向,使影院中各处的观众均都能看到画面。
16.在“5.12”四川大地震发生之前几分钟,都江堰市的一只小狗开始烦躁不安,并用嘴巴把主人向屋外托,救了主人一命。小狗能预知地震,是因为它听到了地震之前地层所发生的__________声波。
17.观看远处的鼓乐表演时,总是先看到击鼓动作,后听到鼓声,这是因为光速比声速_______的缘故。
18.用“频闪摄影”可记录物体相隔同样时间的不同位置,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网球运动时的频闪照片。甲中相邻两位置距离相等,由照片可知,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_______球。
19.第四届山东省城市园林博览会在临沂滨河景区开幕,河畔边红花绿树,映入水面,倒影如画。从物理学的角度看,我们看到的红花,是因为阳光照射到花上,花瓣反射_______光的缘故;“倒影如画”是由光的________所形成的岸边植物的虚像。
三、作图与探究实验题(21题4分,其余每空2分,共24分)
20.如图中,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_________(选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_cm.
21.如图所示,一条入射光线从空气斜射到水面,请在图中合适的位置画出:
(1)反射光线 (2)折射光线
22.如图所示,是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当入射光线沿硬纸板A面入射时,在硬板B面上看到反射光线。改变入射光线的角度,读取多组数据记入下表,分析这些数据,可以得到结论:光在反射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保持入射光线及硬板A面不动,以法线ON为轴线,向后转折硬板B面,则在B面上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 实验次数 | 入射角 | 反射角 |
| 1 | 20° | 20° |
| 2 | 45° | 45° |
| 3 | 60° | 60° |
23.如图所示,是某实验小组做“测平均速度”实验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数字钟的时间格式是“时:分:秒”。
由图中信息可知:小车从B到C所通过的路程是__________ Cm,所用时间是________s。
通过计算可得,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cm/s。
24.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桌面上,点燃蜡烛A,透过玻璃板观察到A的像。
(1)拿另一根蜡烛B(与蜡烛A等大)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它与蜡烛A的像_________时,则它的位置即为蜡烛A像的位置。
(2)若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它的像会___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
(3)蜡烛B与蜡烛A等大,且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的大小与物体是_______的。
四、计算题(每题8分,共16分)
25.临沂三河口河底隧道工程即将竣工,它是连接主城区与北城新区之间的一条“捷径”。建成后,车辆可以通过河底隧道,一路向北直抵北城新区,节省许多时间。该工程全长1920m,其中主体隧道长1670m,设计行车速度为60km/h(合16.7m/s)。若按设计行车速度来行使,穿过主体隧道需要多长时间?
26.中国海监巡航编队为维护国家主权,从福州基地出发,以30km/h的速度匀速航行,12h后抵达海域,展开维权执法行动。编队在这12h时间里航行的路程有多少k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