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上证指数算法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3 04:23:45
文档

上证指数算法

“上证指数”全称“上海证券交易所综合股价指数”,是国内外普遍采用的反映上海股市总体走势的统计指标。上证指数由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于1991年7月15日公开发布,上证提数以"点"为单位,基日定为1990年12月19日。基日提数定为100点。随着上海股票市场的不断发展,于1992年2月21日,增设上证A股指数与上证B股指数,以反映不同股票(A股、B股)的各自走势。1993年6月1日,又增设了上证分类指数,即工业类指数、商业类指数、地产业类指数、公用事业类指数、综合业类指数、以反映不同行业股票的各自
推荐度:
导读“上证指数”全称“上海证券交易所综合股价指数”,是国内外普遍采用的反映上海股市总体走势的统计指标。上证指数由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于1991年7月15日公开发布,上证提数以"点"为单位,基日定为1990年12月19日。基日提数定为100点。随着上海股票市场的不断发展,于1992年2月21日,增设上证A股指数与上证B股指数,以反映不同股票(A股、B股)的各自走势。1993年6月1日,又增设了上证分类指数,即工业类指数、商业类指数、地产业类指数、公用事业类指数、综合业类指数、以反映不同行业股票的各自
“上证指数”全称“上海证券交易所综合股价指数”,是国内外普遍采用的反映上海股市总体走势的统计指标。 

上证指数由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于1991年7月15日公开发布,上证提数以"点"为单位,基日定为1990年12月19日。基日提数定为100点。 

随着上海股票市场的不断发展,于1992年2月21日,增设上证A股指数与上证B股指数,以反映不同股票(A股、B股)的各自走势。1993年6月1日,又增设了上证分类指数,即工业类指数、商业类指数、地产业类指数、公用事业类指数、综合业类指数、以反映不同行业股票的各自走势。 

至此,上证指数已发展成为包括综合股价指数、A股指数、B股指数、分类指数在内的股价指数系列。 

2、计算公式 

上证指数是一个派许公式计算的以报告期发行股数为权数的加权综合股价指数。 

报告期指数=(报告期采样股的市价总值/基日采样股的市价总值)×100 

市价总值=∑(市价×发行股数) 

其中,基日采样股的市价总值亦称为除数。 

3、修正方法 

当市价总值出现非交易因素的变动时,采用“除数修正法”修正原固定除数,以维持指数的连续性,修正公式如下: 

修正前采样股的市价总值/原除数=修正后采样的市价总值/修正后的除数由此得到修正后的连续性,并据此计算以后的指数。 

当股票分红派息时,指数不予修正,任其自然回落。 

根据上海股市的实际情况,如遇下列情况之一,须作修正: 

(1) 新股上市; 

(2) 股票摘牌; 

(3) 股本数量变动(送股、配股、减资等等); 

(4) 股票撤权(暂时不计入指数)、复权(重新计入指数) 

(5) 汇率变动 

新股上市:新股上市第二天计入指数,即当天不计入指数,而于当日收盘后修正指数,修正方法为: 

当日的市价总值/原除数=当日的市价总值+新股的发行股数×当日收盘价/修正后的除数 

除权:在股票的除权交易日开盘前修正指数: 

前日的市价总值/原除数=[前日的市价总值+除权股票的发行股数×(除权报价-前日收盘价)]/修正后的除数 

撤权:在含转配的股票除权基准日,在指数的样本股票中将该股票剔除; 

复权:在撤权股票的配股部分上市流通后第十一个交易日起,再纳入指数的计算范围。 

4、指数的发布 

上证指数目前为实时逐笔计算,即每有一笔新的成交,就重新计算一次指数,其中采样股的计算价位(X)根据以下原则确定: 

(1) 若当日没有成交,则X=前日收盘价 

(2) 若当日有成交,则X=最新成交价 

上证指数每天以各种传播方式向国内、国际广泛发布

新股上市日计入指数计算 评上证指数新算法

自9月23日起,上交所决定 新股上市首日即计入指数计算。历史资料显示:上海证券交易所新股上市后计入指数的时间经历了一个由长到短的过程。1999年11月8日之前,上海证券交易所实行上市新股自上市满一个月后计入指数的方式。1999年11月9日起,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公告称,为使指数更为合理准确地反映新股上市后的市场变化情况,决定上市新股自上市后第二日起计入指数计算。

  股票市场的指数一直是投资者分析市场做出正确投资决策的一个重要指标,股指的点位数据等直接影响投资者的判断,但一切的前提是股票指数的编制方法要科学合理!所以投资者应该对交易所对股票指数的编制方法进行调整要有足够的重视,并分析清楚其影响。目前中国股票市场中绝大多数人并没有搞清楚这“当天记入指数”和“第二天记入指数”有什么区别。

  上证指数采用的是以1990年12月9日为基期,以沪市全部上市股票为样本,以股票发行量为权数,按加权平均法计算得出的股票指数。其公式为:

  本日指数=(本日股票市价总值÷基期股票市价总值)×100

  计算公式较枯燥也不好理解,通俗讲就是每只股票都对股指有贡献,贡献的大小由此股票的总市值与整个市场的总市值的比例来决定。也就是说:“越大盘的股票、越高价的股票”它们的涨跌对指数的影响就越大,而对于新增上市的股票需要进行相应的修正!

  别看这简单的新股修正,“当天记入指数”和“第二天记入指数”的修正计算方法其差别是非常大的,由于计算公式比较复杂,普通投资者也不容易理解清楚,我们可以简单举例来说明。假设上海交易所新上市一家公司,它的发行价为5元,上市开盘价和收盘都为10元,这家上市公司记入指数前一天上证指数为1600点。我们分别用现行的“第二天记入指数”和即将实行的“当天记入指数”修正法来分析这家新股对上证指数的影响。

  现行的“第二天记入指数”法:

  在此股票一级市场发行价为5元,上市后首日收盘价为10元,当日并不记入指数,指数收盘为1600点,第二日则此股票以10元记入指数,新修正的指数基点还为1600点,随后此股和市场中其他股同时按权重影响股指。假设所有股票本日都不涨跌,那么指数收盘还是1600点。

  按“当天记入指数”法:

  此股票发行上市日就记入指数,前一天指数收盘为1600点,在开盘前此股票修正记入指数,记入的价格就是此股票的发行价5元钱为基准,开盘后此股票暴涨100%开盘,那这部分暴涨就带动了股指上升。假设当天所有其他股票都没有涨跌,那么上证指数将超过1600点收盘!超过的点位以几点到几十点不等,极端情况下可能出现百点以上的涨幅!这主要由所上市新股的总市值以及一二级市场的价差涨幅来决定,总市值越大、价差越大,则对上证指数的上涨贡献就越大!

  看到这有投资者会说:“那岂不是要出现,新股上市日,我的股票不挣钱,大盘股指却出现飚升的怪现象了!”确实这一现象我们即将看到,每上市一只股票股指就会涨几个点,每发一超级大盘股,指数就涨一大截。中小投资者将越来越体会到 “赚了指数赔了钱”的感觉。赔钱是你本事不够,君不见中国股市的指数在不断上涨吗?

文档

上证指数算法

“上证指数”全称“上海证券交易所综合股价指数”,是国内外普遍采用的反映上海股市总体走势的统计指标。上证指数由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于1991年7月15日公开发布,上证提数以"点"为单位,基日定为1990年12月19日。基日提数定为100点。随着上海股票市场的不断发展,于1992年2月21日,增设上证A股指数与上证B股指数,以反映不同股票(A股、B股)的各自走势。1993年6月1日,又增设了上证分类指数,即工业类指数、商业类指数、地产业类指数、公用事业类指数、综合业类指数、以反映不同行业股票的各自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