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小学语文实践性作业设计的尝试与探索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3 04:23:45
文档

小学语文实践性作业设计的尝试与探索

小学语文实践性作业设计的尝试与探索甘肃省民勤县三雷镇教学辅导站刘清萍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关注学生的学。而实践性作业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正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技能,以达到全面提高素质的目的。近年来,我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有意识地进行了低年级实践性作业的尝试与探索,使作业的内容体现个性化、生活化,作业的形式强调自主、开放、探究和合作,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把他们的学习活动融入学校、家庭、社会所组成的广阔天地中。这些尝试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能充分展示各自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才能的平台,使他们在实践创
推荐度:
导读小学语文实践性作业设计的尝试与探索甘肃省民勤县三雷镇教学辅导站刘清萍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关注学生的学。而实践性作业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正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技能,以达到全面提高素质的目的。近年来,我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有意识地进行了低年级实践性作业的尝试与探索,使作业的内容体现个性化、生活化,作业的形式强调自主、开放、探究和合作,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把他们的学习活动融入学校、家庭、社会所组成的广阔天地中。这些尝试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能充分展示各自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才能的平台,使他们在实践创
小学语文实践性作业设计的尝试与探索

甘肃省民勤县三雷镇教学辅导站   刘清萍

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关注学生的学。而实践性作业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正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技能,以达到全面提高素质的目的。近年来,我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有意识地进行了低年级实践性作业的尝试与探索,使作业的内容体现个性化、生活化,作业的形式强调自主、开放、探究和合作,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把他们的学习活动融入学校、家庭、社会所组成的广阔天地中。这些尝试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能充分展示各自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才能的平台,使他们在实践创新中求得真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表述性作业——学习言语交际,锻炼表达能力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交际能力只有到实践中去运用才能得到实质性的提高。语文教学中,只有把课本上学到的语言经过实际运用,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才可以用来准确地表情达意。表述性作业就是一座沟通现实、教材与生活的桥梁。

1、演一演,内化课文语言。

对于故事情节较强或场面描写具体的课文,引导学生读、思、编、演课本剧,对提高学生的口头语言和体态语言的表达能力,是一贴上好的催化剂。如学习《壁虎借尾巴》一文时,我及时点拨,让学生自愿组成小剧组,当堂设计各个小动物的语言、动作和表情,然后上台表演。小壁虎挣断尾巴时心情难过,借尾巴时有礼有节,长出新尾巴时兴高采烈的样子等一系列带有夸张性的戏剧动作,学生都演得活灵活现,十分动人。表演促使课堂教学形成了“乐教” 与“乐学”和谐共振的结果。

2、辩一辩,把握文章主题。

辫论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根据课文内容设计辫论题,让学生在深读课文的过程中,为自己的观点寻找有力的证据进行逻辑思考,再用自己的语言把内化了的文字含义表达出来,对对方的观点进行有力地说服。如《该怎么做》一文中,小松不小心打碎了花瓶,主动向爸爸承认了错误,却被爸爸打了一顿。教学时,我设计了一个“谁的做法对”为主题的辩论会,组织学生展开辩论,让他们阐明各自的观点。同学们各抒己见,议论纷纷。通过辩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以充分地训练,学生对课文的主题才把握得更加准确、深刻。

二、观察性作业——培养观察能力,丰富生活积累

根据课文内容,设计观察性作业,既有助于学生养成主动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更能促使学生发现大自然的美,对学生进行美的感染熏陶,养成审美、爱美的情趣。

1、有序观察,抓住待点。

学习写景状物的文章后,我常带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我先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引导他们按照一定的顺序去观察,去捕捉自己所需的内容,再让他们边看边想,最后用几句话把观察到的景物的形状特征说出来。如学习《春天的色彩》-文时,正值春暖花开,柳绿花红,我就带学生去学校的果园观察春天果园的色彩。学生用学到的方法观察果园里色彩,观察一段时间后,我让学生说说观察所得,学生迫不及待地描述了春天的色彩。

2、随机观察,积累素材。

除了有目的地观察外,还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观察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观察大自然的一草一木,观察街头巷尾的百姓小事,做到处处留心观察,时时留心观察。像这样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就一定能从现实生活中积累生活知识和语言素材。如六一节前,我们学校每天下午进行体操训练。有一天训练结束时,我问同学们,现在是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你们在谁的带领下干什么?我们小朋友学得怎么样?谁试着用一两句话说出来。小朋友们激情盎然,举起一双双小手,急于展示自己的才能。我趁机说,今天的作业,就是把你们现在想说的话,写在说话练习本上,小朋友们齐声叫好。

三、想象性作业——激活思维,自由表达

低年级是最爱想象、最富于幻想的年龄段。在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不失时机地鼓励学生展开想象,鼓励他们进行创编,就可以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如教学《小白兔和小灰兔》《两只小狮子》等课文,让学生展开想象说一说,小灰兔听了小白兔的话之后,会怎样做?懒狮子听了妈妈的话,它会不会练习生活的本领?这样既超越课文内容,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又丰富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操作性作业——加深知识理解,激发探究兴趣

动手操作的过程,其实质是学生手、眼、脑等多种感官协同活动的过程。它生动活泼的形式不仅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更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开发大脑的潜能,培养学习兴趣。

1、画一画,再现情景。

引导学生把学到的内容画下来,这一过程可以使学生借助想象将语言文字还原成形象,再通过绘画将形象还原成画面,使课文内容与画面互相补充,服务于训练,以促进理解课文。如教完《画家乡》一文后,我让同学们拿起五彩的画笔,用绚丽的色彩画家乡。同学们凭借自己的智慧画出一张张不同风格的画,有金黄的沙漠,碧绿的菜园,雪白的棉花,还有各种小动物。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激发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做一做,加深印象。

对于一些实验性强,便于操作的课文,学完之后,可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实践一下,使其借助动作思维强化内部理解,从而科学地理解课文。如学完《称象》一文后,我让学生用水盆、玩具(代替象)、石子、秤等工具模拟曹冲称象的全部过程,并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提出了很多有创意的称象方法。这样,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得到了亲身的体验,对文章的理解也进一步加深了。

文档

小学语文实践性作业设计的尝试与探索

小学语文实践性作业设计的尝试与探索甘肃省民勤县三雷镇教学辅导站刘清萍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关注学生的学。而实践性作业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正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技能,以达到全面提高素质的目的。近年来,我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有意识地进行了低年级实践性作业的尝试与探索,使作业的内容体现个性化、生活化,作业的形式强调自主、开放、探究和合作,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把他们的学习活动融入学校、家庭、社会所组成的广阔天地中。这些尝试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能充分展示各自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才能的平台,使他们在实践创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