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试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3 04:24:10
文档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试题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50分)1.“每人前进一小步,社会前进一大步。”这句公益广告语告诉人们()A.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密不可分B.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各种条件C.个人决定社会的文明进步D.社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人们的共同努力2.“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告诉我们()A.要专心学习B.关心国家大事是中学生最主要的任务C.在搞好学习的同时要了解社会、关心社会D.中学生什么事都要关注3.期末考试一结束,北京四中的同学纷纷走
推荐度:
导读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50分)1.“每人前进一小步,社会前进一大步。”这句公益广告语告诉人们()A.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密不可分B.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各种条件C.个人决定社会的文明进步D.社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人们的共同努力2.“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告诉我们()A.要专心学习B.关心国家大事是中学生最主要的任务C.在搞好学习的同时要了解社会、关心社会D.中学生什么事都要关注3.期末考试一结束,北京四中的同学纷纷走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 综合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50分)

1. “每人前进一小步,社会前进一大步。”这句公益广告语告诉人们               (    )

A. 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密不可分 B. 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各种条件

C. 个人决定社会的文明进步             D. 社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人们的共同努力 

2.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告诉我们           (    )

A. 要专心学习                           B. 关心国家大事是中学生最主要的任务

C. 在搞好学习的同时要了解社会、关心社会 D. 中学生什么事都要关注 

3. 期末考试一结束,北京四中的同学纷纷走上了社会实践岗位,开始了他们社会实践,与社会真正有了个“亲密接触”。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    )

①学生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           ②使学生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 

③使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识越来越深刻     ④有利于引领学生探索新的知识领域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4. 今年新通过的《民法总则》增加了这样的条款:见义勇为者在救人时受到损害,可以得到补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除有重大损失外,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这样的规定,有助于                                                       (    )

①弘扬真善美的行为                      ②培养人们的亲社会行为

③依法维护见义勇为者的合法权益           ④身处危难之中的人们得到及时救助

A. ①②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5. 过马路闯红灯、景区乱刻乱画、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等不文明行为,在我们生活中时有发生。避免这些现象的发生,需要我们                                         (    )           

①感受社会变化      ②善于明辨是非      ③遵守社会公德      ④学会亲近社会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6. 近年来,因网络电信诈骗而导致家破人亡的案件时有发生。互联网诈骗是典型的可防范案件,事后打击不如事前防范。这启示我们要                                 (    )

A. 加强宣传教育,远离网络               B. 理性判断与选择,注意保护个人隐私

C. 完善立法、加强执法,形成持续严打态势 D. 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以德治国

7. 从远程课堂辅助山里娃学习到寻亲平台帮助失踪儿童回家,从在线培训让果农喜获丰收到互联网政务“让群众少跑腿”……这说明                                     (    ) 

A.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B. 网络逐渐取代着我们的现实生活 

C. 网络成为我们生活的全部               D. 要善于利用网络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8. 部署全国机关从2018年2月8日至12月底,深入开展打击整治网络违法犯罪“净网2018”专项行动。这                                                 (    )

A. 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B. 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C. 确保了互联网安全技术的提高           D. 说明一般违法与犯罪的距离只有一步之遥

9. 当下网络中流行的“快手”、“火山小视频,“网络直播”“抖音”……丰富我们日常生活的同时,也有些低俗的、不道德的、违法的行为时有发生。这启示我们青少年在网络生活中应该

①提高辨别觉察能力,抗诱惑能力            ②使用网络传递正能量             (    ) 

③进守网络道德、法律                    ④正确认识网络两面性,发挥其积极作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0. 近年来,国家开展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曝光大量内容低俗的网站、关闭违法违规网站和立案侦办网上传播淫秽色情案件等一系列专项举措,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抵制互联网低俗之风,需要我们                                                (    )

①学会辨别不良信息                      ②发现低俗内容及时举报

③不传播低俗内容的信息                  ④不上网,远离网络生活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1. 近年来,不少地区开展“阳光跟帖”行动,目的在于改善跟帖评论生态,形成人人争做“中国好网民”的良好评论氛围。做到“阳光跟帖”就要                               (    )

①理性发帖,不信谣,不传谣              ②发表言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③遵守法律和网络道德                    ④坚持言论自由,拒绝网络监管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2. 郑某是一名微商,她在朋友圈看到一条“浦江县城某饭店有人被刺死”的消息,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便转发了,刷爆了微信朋友圈,一时间人心惶惶。经调查核实,浦江近期并未有人被刺身亡。郑某被机关依法拘留3日。这表明提高媒介素养             (    ) 

A. 要善于利用媒介进行学习、工作         B. 要提高自身解读、鉴别信息的能力

C. 要养成思考、抵制一切诱惑的习惯   D. 要学会利用媒介创造和传播信息

13. 志愿者们那一张张亲切笑脸和一双双温暖的手,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参与志愿者活动

A. 是法律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                                            (  ) 

B. 是热心公益、服务和奉献社会、体现我们人生价值的一种形式

C. 是提高实践能力、增加社会经验唯一途径 

D. 对志愿者而言,只有付出,没有任何收获

14. “一个人像一块砖在大礼堂的墙里,是谁也动不得的;但是丢在路上,挡人走路是要被人一脚踢开的。”下列与这句话的观点不一致的是                                (    )

①每人前进一小步,社会前进一大步        ②世界是一棵树,人是它的果实

③没有土壤,泰山不能成就其大            ④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15. 打开网页,就等于与世界握手。网络交往超越了空间,实现了古人“天涯若比邻”的梦想,但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比邻若天涯”的现象比比皆是,车站、广场等公共场合“低头族”随处可见。告诫“低头族”,下列表述恰当的有                                   (    )

①虚拟的网络聊天没有任何现实意义        ②远离网络才能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

③网络交往代替不了真实的情感交流        ④网络再精彩也不是生活的全部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

16. 《王者荣耀》游戏上市以来,悲剧不断上演:十三岁学生因玩游戏被父亲教训后跳楼,十一岁女孩为买装备盗刷十余万元,十七岁少年狂打游戏四十小时后,诱发脑梗险些丧命……这些警示我们                                                      (    )

①依法自律,抵制“雷区”                  ②科学、文明使用网络

③青少年缺乏鉴别力,应杜绝上网          ④珍爱生命,远离不良诱惑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7. “如果你爱他,就请他上网;如果你害他,就请他上网。”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 

A. 网络可学习,可交往,有益无害         B. 网络可虚拟,可隐蔽,无所谓利弊

C. 网络有欺诈,有伤害,有害无益         D. 网络是把锋利的双刃剑,有利有弊

18. 《青少年网络安全与新媒介素养》调查数据显示:57.8%的青少年选择微信交友,41%的青少年会把网上没见过面的人加入朋友圈,59.4%的青少年会在朋友圈晒自己、家人、朋友的照片.....下列网络行为合理的是                                           (    )

①学习、查阅资料                   ②为家乡的农贸产品作宣传,扩大优点,掩盖缺点

③献爱心,帮助有困难的人           ④为朋友拉选票,求赞、强制转发信息等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19. 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青少年网民数量有1.7亿,其中有部分青少年沉溺于“毒游戏”“毒视频”,严重危害了身心健康。这警示青少年要                                (    )

①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学会自我保护        ②自觉远离网络,珍惜自身生命健康

③克制好奇心,远离网络游戏和视频        ④提高明辨是非能力,避免网络侵害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20. 如今,使用互联网已成为中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下图调查结果提醒我们     (    )

A. 网络上的内容都是消极的  

B. 在网络里无需对自己负责    

C. 坚决禁止用手机上网学习  

D. 要磨砺意志提高自控能力

21. 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针对利用经典卡通形象制作传播涉暴力、恐怖、残酷、色情的“儿童邪典视频”等有害视频,开展深人监测和清查,一经查实,必予严惩。此举                    (    )         

A. 真正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        B. 能为未成年人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C. 可以正确引导未成年人的上网行为        D. 确保了未成年人远离各种网络陷阱

22. 2017年,由于沉迷网络游戏导致的悲剧不断上演;13岁学生因玩游戏被父亲教训从4楼跳下,17岁少年狂打40小时游戏后诱发脑梗险些丧命......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    )    

①不要赌气冲动,残害自己生命            ②控制上网时间,保持身体健康

③接受家长监督,坚决杜绝上网             ④加大执法力度,净化网络环境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③

23. 2018年4月20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对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提出五项具体要求。为使这项工作取得实效,应教育引导中小学生                                                 (    )

①拒绝使用手机,远离网络                ②提高自己的控制力,科学安排上网时间  

③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净化网络环境        ④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合理使用网络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④              D. ②③④

24. 2018年4月20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沉迷网络紧急通知》和《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要求各地传达到每一所学校、每一位家长。因此,我们应该(    )    

①远离网络,对网络说“不”             ②提高警惕,练就一双“慧眼”,分清信息的良莠

③远离网络色情、暴力等不健康的内容   ④躲开家长和老师上网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5. 作为青少年的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社会发展,或者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这说明                                             (    )

A. 我们在与社会交往,认识社会           B. 我们已经可以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C. 亲社会应该亲力亲为,不应该只是关心   D. 只是一部分人这样做,更多的是不作为

二、非选择题:(50分)

26. 2018年2月,聊城市发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的号召,坚持“创城为民、创城惠民、创城靠民”,让广大群众参与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全国卫生城市复审迎检工作中来。

“我们还是中学生,主要任务是学习,创城与我们没有关系。”针对孔汶汶的这一观点,孟杰和伙伴们纷纷表达了反对意见。

请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列出大家反对孔汶汶观点的理由。(10分)

27. 第四十一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其中中学生占25.4%。更引人注意的是,孩子的“触网”年龄越来越小,甚至低于3岁无孔不入的网络造成了一部分中学生沉迷于游戏,学业荒废,行为失范,影响了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

⑴ 为了更好地防止中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你认为需要从哪些方面共同努力? (至少列举四个方面,4分)

⑵ 在生活中有的中学生通过读书、跑步等方式培养兴趣爱好,防止沉迷于网络游戏。除此之外,你还能列举出哪三种方式? (6分)

  

28. 2017年多校组织开展“保护环境、爱护家园”巾帼志愿服务活动。5月初,结合“五一劳动节”,组织中小学生,到新城区前草坪捡拾垃圾。通过开展此项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奉献意识和文明素养,更能够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新风。

⑴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青少年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4分)

⑵ 养成亲社会行为有哪些益处?(6分)

⑶ 亲社会行为在什么中养成?(2分)我们应怎么做?(4分)

29. 很多公共场所都有免费的WIFI,为“低头族”带来了方便与实惠,却不知这里有很多安全隐患.一些不法分子借机盗取你的个人信息,随之而来的就是恼人的骚扰、诈骗。

    请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⑴ 请举出一例日常生活中类似的行为。(2分)

  

⑵ 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你有哪些经验与大家分享?(6分)

   

⑶ 请你为营造文明和谐的网络环境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

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    参

一、单项选择题:(50分)

1—10  DCADD  CDADA  11—20  ABBCD  BDDBD  21—25  BACBA

二、非选择题:(50分)

26.  ①我们不仅要学会学习,还要学会生存、学会交往、学会做人。只有在社会这个大课堂里亲身实践,才能学到现代生活必需的本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是提高个人素质的需要;②社会是每个人的归宿和依靠,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大家庭”,需要人人献出爱心、做出奉献;③我们有责任关注家乡建设,关心社会发展,为家乡建设和社会发展献计献策,贡献自己的力量;④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我们只有不断为他人、为社会作出贡献,人生才更光彩,自身价值才能更好地实现;⑤在“创城”中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不仅能促进自己的成长和发展,也能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和发展。

27.  ⑴ 国家(国答或者是国家机关等都可得分)、社会组织、学校、网络游戏的运营商、家长、中学生等。(答出一个方面得1分,共4分)

    ⑵ 旅游、参观博物馆、欣赏音乐会,参加义工活动、下棋、帮做家务等。(答出一种方式即可得2分,共6分。回答其他方式,只要健康并符合题意的均可得分。回答读书、跑步两种方式不得分。)

28.  ⑴ 青少年处在走向社会的关键期,应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⑵ 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⑶ 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社会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29.  ⑴ 偷看别人的日记,人肉搜索等。

⑵ (4分)①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②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工作有关的信息,学会“信息节食”。③在上网时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提高自己的抗诱惑能力,自觉抵制不良信息。④遵守网络规则,遵守道德和法律。⑤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传播网络正能量。

⑶ (6分)有关部门要①加强对网站的管理,严厉查处在网上编造和传播谣言的网站;②制定相关法律,做到依法治网,依法惩处违法违规网站;③强化群众监督、社会监督,充分发挥公众举报的作用;④加强新闻宣传和监督,大力倡导文明办网、文明上网,大兴网络文明之风,在全社会形成抵制网络谣言的良好氛围。  

网络经营者要主动引导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文明上网,积极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

网民要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学会辨析网络信息,发现不良信息及违法、违规网站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等。

文档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试题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50分)1.“每人前进一小步,社会前进一大步。”这句公益广告语告诉人们()A.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密不可分B.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各种条件C.个人决定社会的文明进步D.社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人们的共同努力2.“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告诉我们()A.要专心学习B.关心国家大事是中学生最主要的任务C.在搞好学习的同时要了解社会、关心社会D.中学生什么事都要关注3.期末考试一结束,北京四中的同学纷纷走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