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地籍调查 课堂讲义 第22讲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3 04:24:09
文档

地籍调查 课堂讲义 第22讲

3.专职员检查专职员检查是作业单位质量管理机构组织对成果质量进行的最终检查。检查内容除与自检、互检相同外,还应检查以下内容:互检记录;技术设计书执行情况;技术报告、工作报告等的编写以及资料的分类整理和立卷建档是否符合要求。4.验收验收工作是在三级检查的基础上进行的。验收的内容包括初始地籍调查成果的文字资料、权属调查、控制测量、地籍要素测量、地籍图及影响成果质量的重要问题。验收工作结束时要写出验收抽检分析报告和验收评定意见书。三、检查工作的衔接作业员自检按作业工序分别进行,每完成一道工序即随时自
推荐度:
导读3.专职员检查专职员检查是作业单位质量管理机构组织对成果质量进行的最终检查。检查内容除与自检、互检相同外,还应检查以下内容:互检记录;技术设计书执行情况;技术报告、工作报告等的编写以及资料的分类整理和立卷建档是否符合要求。4.验收验收工作是在三级检查的基础上进行的。验收的内容包括初始地籍调查成果的文字资料、权属调查、控制测量、地籍要素测量、地籍图及影响成果质量的重要问题。验收工作结束时要写出验收抽检分析报告和验收评定意见书。三、检查工作的衔接作业员自检按作业工序分别进行,每完成一道工序即随时自
3.专职员检查  专职员检查是作业单位质量管理机构组织对成果质量进行的最终检查。

检查内容除与自检、互检相同外,还应检查以下内容:互检记录;技术设计书执行情况;技术报告、工作报告等的编写以及资料的分类整理和立卷建档是否符合要求。

4.验收  验收工作是在三级检查的基础上进行的。

验收的内容包括初始地籍调查成果的文字资料、权属调查、控制测量、地籍要素测量、地籍图及影响成果质量的重要问题。

验收工作结束时要写出验收抽检分析报告和验收评定意见书。

三、检查工作的衔接

作业员自检按作业工序分别进行,每完成一道工序即随时自检。

作业组互检是在完成自检的基础上,可分工序进行,也可分工作阶段进行;

专检员检查在完成自检、互检的基础上,以街坊为单元进行;

在完成三级检查工作的基础上,验收调查区的全部成果,验收工作可一次进行,也可分阶段或分区域进行。

四、检查验收的实施

城镇初始地籍调查成果实行三检一验制,每一环节交接要手续完备。

(一)各级检查验收的比例

(1)作业人员自己进行的重复检查,检查比例,可根据本身的作业水平决定。

(2)作业组之间的交换互检,检查比例为:内业100%,外业组可针对内业检查发现的问题或有疑问的地方重点检查,但要有详细记录。

(3)专职员检查:内业为100%,外业实际操作检查不低于20%,巡视检查不低于70%,检查结果要有详细记录。

(4)验收时,内业抽检30%~50%,外业实际操作抽查比例视内业抽查情况决定,一般为3%~5%。

(二)自检、互检、专检

应当分工序、分阶段进行,保证把差错消灭在本工序、本阶段上。

(三)检查验收

发现调查成果有不符合《规程》、《土地登记规则》和调查区的技术设计书及有关规定时,要根据其性质和对成果影响的程度,分别提出书面处理意见,交被检人及被检单位改正或返工。

(四)初始地籍调查成果评定

分为优、良、合格三个等级(见评定标准)。

(五)初始地籍调查成果评定

采用一验评定制。被验收单位如有异议,可向上一级土地管理部门申请复验。上一级土地管理部门的复验(一般只对验收程序、方式进行审核,也可重新验收)和评定为最终评定结果。

五、初始地籍调查成果的检测要求

初始地籍调查成果必须依一定比例进行内、外业的检查,针对每一项内容,可有不同的检查方法和要求。

(一)解析界址点点位误差

检查界址点点位误差时,要求野外重新施测解析界址点的坐标(表6—1)来进行比较。

表6—1  解析界址点点位误差检测表

 街坊号

 宗地号

 界址点号

  原测坐标

  检测坐标

  坐标较差

 △

 x

 y

x′

 y′

 △x

 △ y

  注:界址点按街坊统一编号时,宗地号栏不填写。

    

(二)检查宗地草图的精度

   1,界址点间距误差  检查该项误差时,通常是用原勘丈距离或相应的解析反算边长(原测坐标的)与检测距离或由检测坐标反算的边长比较,参见表6—2。

  表6—2  界址点间距误差检测表

街坊号

宗地号

   界址点号

原测距离

 (m)

比较距离

 (m)

较差△

   (cm)

  △2

  ∑△2=

    注:比较距离系指解析反算边长或检测距离;界址点按街坊统一编号时,宗地号栏可不填写。

   一般情况下,均视原测距离与比较距离是同精度的。检查了n条边时,间距中误差为:

   

 2.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关系距离误差  检查该项误差时,除了须注意在表6—2中点号栏内注记号邻近地物点号不应带“j”外(通常邻近地物点,也可按街坊或图幅统一编号,如12、98等),其余均同界址点间距的检查。对于没有实测坐标的界址,要着重检查界址点与其邻近地物点间的关系。

   (三)检查地籍图的图面精度

   1.界址点间距误差  检查该项误差时,通常用图解距离与相应的解析反算边长、检测距离或宗地草图上注记的原测距离进行比较(表6—3)。

表6—3  地籍图的图面精度检测表一

街坊号

宗地号

   点    号

图解距离

 (m)

比较距离

 (m)

较差△

   (cm )

△2

  ∑△2=

    

间距允许误差:

    |△允 |≤0.6(mm)    (6—15)

   2.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关系距离误差  检查该项误差的方法及要求同界址点间距误差的检查一样。

   3.地物点点位误差  检查此项误差时,须野外施测地物点的坐标与利用原测地物坐标进行比较,参见表6—4。

表6—4  地籍图的图面精度检测表二

街坊号

宗地号

点    号

图解坐标检测坐标坐标较差

   △

 x

 y

x′

 y′

  △x

  △y

∑△2=

                         第五节  初始地籍调查成果的评定标准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初始地籍调查成果等级的划分及其评定标准。本标准适用于按《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完成的初始地籍调查成果的评定。

二、成果评定内容

初始地籍调查成果的评定,由文字材料、权属调查、控制测量、地籍要素测量、地籍原图及着墨二底图等五部分材料组成。

三、等级的具体标准

(一)初始地籍调查成果的合格品标准

(1)符合《规程》的要求,但没有达到良等品的全部条件。

(2)有个别缺点,数据精度在2~3倍中误差之间的个数,不得超过抽检总数的5%,无3倍中误差的粗差及错误。如能查明错误,且有特殊原因,并经纠正错误后,可继续验收。如多处有错误则不能验收。文字资料没有引起权属混乱不清的笔误及错误。

(3)法律手续完备,工作程序正确,技术资料完整。

(二)初始地籍调查成果的优、良品标准

1.文字资料

(1)良等品。

1)技术设计规范,内容齐全,设计精细,文字清楚,语言通顺简练;

2)技术报告对调查成果的技术分析和质量评价全面、准确,技术问题的处理方法科学有效,文字语言规范简练;

3)工作报告能准确反映整个工作过程的组织、计划、统计结果,报告语言简练、经验教训分析深刻。

(2)优等品。

1)技术设计方案具体,质量保障措施严格,语言规范具体;

2)技术报告中总结了对技术工作有指导意义的经验教训,

提出合理化建议。

2.权属调查

(1)良等品。

1)调查区划分正确,与登记申请区对应,有良好的调查工作图;

2)地籍编号正确、清晰、完整;

3)界址认定程序正确,法律手续完备;

4)界址标志设置齐全、醒目;

5)宗地草图内容齐全,清晰易读,勘丈数据完整正确;

6)初始地籍调查表项目填写齐全、清晰,文字描述简练、准确,结论清楚,手续完备;

7)地类调查正确。

(2)优等品。

1)宗地草图比例恰当,确定宗地界址及几何关系的条件距离和关系距离完整,并有检核关系;

2)初始地籍调查表项目填写齐全、正确,字迹清楚美观、无涂改;

3)界址标志设置齐全、醒目、坚固,能长期保存。

3.控制测量

(1)良等品。

1)三角锁(网)、导线环(段、节)布设良好,点位恰当,利于发展,点之记填写正确;

2)标石稳固,觇标结构及外部修饰基本良好,上下标悉中心偏差,照准圆筒中心,回光台中心及基板中心对标志中心偏差小于限差的4/5;

3)仪器检验项目齐全,检验结果符合规定;

4)操作方法正确、观测条件掌握良好;

5)成果重测取舍合理,投影方法及归心元素量取正确;

6)三角形闭合差小于限差的3/4,极条件自由项小于限差的4/5,导线测量的条件自由项均小于限差的4/5,其余各项误差均符合限差要求;

7)电子记录程序正确,输出格式符合标准要求。手簿记录齐全正规、计算正确。上交资料整饰良好。

(2)优等品。

1)控制点布设均匀、密度合适,图形结构良好,利于扩展;

2)觇标结构密合稳固,外形端正,修饰正规;

3)观测条件掌握严格;

4)三角形闭合差和极条件自由项均小于限差的l/3,导线测量的条件自由项均小于限差的1/2;

5)上交资料整饰美观。

三角测量外业以点为单位进行评定,导线测量外业以节(符合或闭合导线)为单位进行评定。对三角点进行评定时,应综合考虑三角形闭合差和极条件自由项的影响。当外业分单工序时,按照上述有关的项目进行评定。

对三角和导线测量的锁、网、环总体评定,除按平差后的成果情况进行评定外,尚应顾及外业成果评定的情况。

4.细部测量

(1)良等品。

1)地籍图根点的密度和位置能较好地满足测定界址点和测图要求;

2)手簿记载齐全、正规,计算正确;

3)界址点、界址边两次测量较差,70%以上均在限差的2/3以内;

4)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关系距离两次量测较差,均在限差以内;

5)界址点成果表书写正规,整饰较好。

(2)优等品。

1)地籍图根点的密度和位置能完全满足测定界址点和测图需要;

2)手簿记载齐全、正规,计算正确,字迹工整美观;

3)界址点、界址边两次测量较差,有70%小于限差1/2的;

4)界址点成果表整饰美观。

5.地籍原图和着墨二底图

(1)良等品。

1)内图廓线、坐标格网、各级控制点、界址点展绘精度符合要求;

2)宗地的权属、坐落、面积、利用状况、宗地编号正确齐全,符号运用正确;

3)对宗地权属界址有参照意义的建筑物,位置准确,没有遗漏。两次量测较差,70%以上小于各自限差的2/3;

4)各种注记正确,注记的位置和数量恰当。接边精度良好,没有不接边和遗漏现象;

5)图廓和图廓外的整饰及注记正确齐全,图面着墨整饰清晰、准确;

6)利用宗地勘丈数据(包括界址点坐标)检查的各类点位平面位移均应小于限差;

7)宗地图的内容完整,着墨整饰清晰、准确;

8)面积计算方法运用正确,二次面积量算较差均在限差之内,面积汇总正确无误;

9)面积统计正确,数据准确,书写正规,整饰较好。

(2)优等品。

1)利用宗地勘丈数据(包括界址点坐标)检查的各类点位平面位移误差,有70%小于限差2/3;

2)地籍原图、着墨二底图、宗地图清绘线条光滑实在,墨色浓黑,图面整洁、美观;

3)面积计算表格、汇总表格、分类统计表格设计规范,书写清晰,整饰美观。

初始地籍调查成果评定检查项目、权重和得分详见表6—5至表6—9。见教材

在表6—5至表6—9中:对验收项目无法计算合格率的,可参照《初始地籍调查成果评定标准》规定的相应等级标准优、良、合格),进行单项打分(%),满分为100%,然后将单

项的打分乘以权重便可得单项得分。对验收项目可以计算合格率的,将权重乘以合格率便可得单项得分。各项得分之和便为验收的最后总分。总分大于95分为优,总分大于85分为良;总分大于80分为合格。

题目:地籍原图和着墨二底图中优等品中, 利用宗地勘丈数据(包括界址点坐标)检查的各类点位平面位移误差,有70%小于限差(  )。

A. 1/3B. 2/5C. 1/2D. 2/3

答案:D

题目:下列属于地籍原图和着墨二底图中优等品的有(  )。

A. 利用宗地勘丈数据(包括界址点坐标)检查的各类点位平面位移误差,有70%小于限差2/3 B. 内图廓线、坐标格网、各级控制点、界址点展绘精度符合要求C. 地籍原图、着墨二底图、宗地图清绘线条光滑实在,墨色浓黑,图面整洁、美观D. 各种注记正确,注记的位置和数量恰当E. 面积计算表格、汇总表格、分类统计表格设计规范,书写清晰,整饰美观

答案:ACE

题目:权属调查的良等品是(  )。

A. 宗地草图比例恰当B. 调查区划分正确,与登记申请区对应,有良好的调查工作图C. 地籍编号正确、清晰、完整D. 界址标志设置齐全、醒目、坚固,能长期保存E. 宗地草图内容齐全,清晰易读,勘丈数据完整正确

答案:BCE

文档

地籍调查 课堂讲义 第22讲

3.专职员检查专职员检查是作业单位质量管理机构组织对成果质量进行的最终检查。检查内容除与自检、互检相同外,还应检查以下内容:互检记录;技术设计书执行情况;技术报告、工作报告等的编写以及资料的分类整理和立卷建档是否符合要求。4.验收验收工作是在三级检查的基础上进行的。验收的内容包括初始地籍调查成果的文字资料、权属调查、控制测量、地籍要素测量、地籍图及影响成果质量的重要问题。验收工作结束时要写出验收抽检分析报告和验收评定意见书。三、检查工作的衔接作业员自检按作业工序分别进行,每完成一道工序即随时自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