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水浒传》中潘金莲的悲剧命运分析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3 04:25:44
文档

《水浒传》中潘金莲的悲剧命运分析

毕业论文《水浒传》中潘金莲的悲惨命运分析系别:蚌埠学院成教院专业(班级):汉语言文学2015级本科班作者(学号):张雷(2015B248)指导教师:李艳洁(讲师,硕士)完成日期:2017年3月蚌埠学院教务处制4.4西门庆是人间的恶魔,他代表着封建社会中庸俗的纵欲享乐思想对妇女的侵蚀...5谢辞......................................................................6《水浒传》中潘金莲的悲惨命运分析摘要: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潘
推荐度:
导读毕业论文《水浒传》中潘金莲的悲惨命运分析系别:蚌埠学院成教院专业(班级):汉语言文学2015级本科班作者(学号):张雷(2015B248)指导教师:李艳洁(讲师,硕士)完成日期:2017年3月蚌埠学院教务处制4.4西门庆是人间的恶魔,他代表着封建社会中庸俗的纵欲享乐思想对妇女的侵蚀...5谢辞......................................................................6《水浒传》中潘金莲的悲惨命运分析摘要: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潘


毕业论文

《水浒传》中潘金莲的悲惨命运分析

系       别 :

蚌埠学院成教院
专业(班级):汉语言文学2015级本科班

作者(学号):

张雷(2015B248)

指导教师:李艳洁(讲师,硕士)

完成日期:      2017年3月

蚌埠学院教务处制

4.4西门庆是人间的恶魔,他代表着封建社会中庸俗的纵欲享乐思想对妇女的侵蚀...5

谢辞......................................................................6

《水浒传》中潘金莲的悲惨命运分析

摘  要: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潘金莲这个重合了受害者和害人者双重身份的女人成就了一段颇为复杂的爱情悲剧,也使其成为了一位具有特色的悲剧性人物。究其原因,社会环境促成了她的悲惨命运,同时她的悲剧也成为了社会性的悲剧、女性的悲剧。

关键词:爱情;悲剧命运;时代特征;人物因素;社会悲剧。 

《水浒传》中潘金莲的悲惨命运分析

   1  引    言

    

    《水浒传》产生于元末明初,是一部历经南宋、元、明三个朝育而成的作品,其间均深受“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思想的深刻影响,特别是施耐庵,身处明初朱元璋朝代。此时统治者强调“礼制”以有利于政权的巩固,特别强调女性的“贞节”。受此影响,《水浒传》形成了以男权为评判中心的价值体系,且带有明显的禁欲主义思想,作者将“不近美色”作为英雄不可或缺的重要美德。宋江曾批评怜香惜玉的王英:“原来王英兄弟要贪女色,不是好汉的勾当。”书中的潘金莲,是一个聪明、美丽、钻、淫荡而又狠毒的女人。然而这个既让人爱,又让人恨的女人,曾经却是一个心高气傲的女人,以自己的自尊、倔强反抗社会的黑暗。因为她不肯依从清河县大户的“要缠”,而被那大户记恨于心,倒赔了些“房奁”,不要一文钱,白白地嫁于了武大郎,而被活活的推入了“火坑”。又因为勇敢地追求个人的幸福生活,却被无情的冷落,而走上了堕落的道路,毁灭了自己那美丽而又,纯洁而又肮脏的灵魂,成了黑暗社会的牺牲品。

2  潘金莲的悲剧命运是黑暗的社会现实和传统思想文化造成的

2.1黑暗的社会现实

    《水浒传》中展示了北宋末年的社会图景,揭露了上自朝廷、下到州县的大小官吏残害人民的罪行。最高统治者宋徽宗在登基之前就过着“浮浪”的腐朽生活,登基之后更是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他纵容奸臣当道、谗佞专权、荼毒天下的百姓。在朝堂之上蔡京、童贯、高俅等一批大臣把持朝政、狼狈为奸、陷害忠良。在地方,各个州县布满了贪官污吏,他们一个个贪赃枉法、肆意欺压百姓、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在社会的低层,还有一批地主恶霸、流氓地痞、富商大贾,他们仗势欺人,在民间横行霸道、欺负弱小、抢占民女、真是无恶不作。这些人从上至下,构成了一张巨大的恶势力网,整个社会暗无天日。使潘金莲的悲惨遭遇,具有了深广的社会内容。潘金莲本是清河县里一个大户人家的使女,在封建社会等级结构中处于最底层,毫无自己的社会地位和人格可言。因她生的年轻貌美,于是清河县大户垂涎于她的美色,对她进行无理的“要缠”,性格颇为泼辣大胆的潘金莲,不但不肯依从,而且告诉了“主人婆”,那大户因此记恨于心,却倒赔了些“房奁”,不要武大一文钱,白白的把潘金莲嫁于了他。因此,潘金莲是一个被不合理的封建社会制度所损害,所吞噬的弱女子,是封建社会制度和暴力的无辜牺牲品。她的悲惨遭遇,不仅深刻地批判了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而且反映了处于封建社会中妇女的反抗和对自己美好幸福生活的憧憬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统治者对于那些不肯听从自己意志的人的残酷,抨击了封建统治者的冷酷无情。

2.2潘金莲的性格和传统的思想文化有着剧烈的矛盾冲突

    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是以伦理道德为价值准绳,不承认个人的价值。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氏族解体是不充分的,中国的社会是以血缘为纽带维系着的华夏社会。因此,尽管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也将人推崇到很高的地位,但中国文化中这种重人意识,并非尊重个人的价值和个人的自由发展,而是将个人与整个家族,将人类与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个人对家族和国家的义务与服从。从宋代开始,程朱理学成为社会上的统治思想,人们必须“存天理,灭人欲”,按照天的意志行动而不要有任何个人的私欲。在此思想文化背景下,那些具有个性色彩的叛逆人物成了受到社会唾弃的丑类,而那些心甘情愿将自己的个性化为封建礼教殉葬品的奴隶,成了忠臣义士、节妇烈女,他们是封建社会的人格典范。

    潘金莲的性格有个性的要求,和对个人幸福生活的勇敢追求,而这个追求的核心,却是那些理学家、道学家难以启齿的“性欲”。对人来说,应该有追求“爱”的权利,对“性”的肯定,不仅是正当的,而且也是自然的,是合乎人性的。众所周知,男女之间的真诚相爱,这是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关系,也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出发点。但是,在漫漫长夜般的封建社会中,统治阶级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他们极力压抑人的自然感情的需求,宣扬人感情的“卑劣性”和“罪孽性”,要求人民克制欲望,压抑感情。这充分说明了封建伦理道德充满了“虚妄性”和“欺骗性”。因此,在中国的文学作品中“三言”首先肯定了男女性爱的正当性和合理性,在外国文艺复兴时期,提倡用“个性”反对“禁欲主义”。这些都说明了人们对现实生活的热爱,认为人的现实幸福生活高于一切。在潘金莲生活的时代,是一个女子不能主宰自己命运的时代,可是潘金莲却偏偏不肯向命运低头,她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她凭着一个正常人本能的“情欲”和“冲动”去“挑逗”和“勾引”武松,这是对当时封建社会伦理道德的一种“挑战”,因此,潘金莲被看成了是一个不知礼义廉耻的荡妇。这是在中国文化史上潘金莲一直被视为“淫妇”的最基本的原因。在潘金莲身上产生了一种反传统道德,重“自我”,追求“人格”新型的道德特征。

3  潘金莲的悲惨命运是不幸婚姻造成的

    潘金莲和武大郎的婚姻,本身就是一个罪恶,是清河县大户因不能满足个人的私欲,而向潘金莲报复的手段,它残酷地摧残着潘金莲的身心,是使潘金莲痛不欲生和生不如死的最好办法,是阴谋和罪恶的产物。它桎梏着潘金莲的自由,毁灭了潘金莲的梦想,是潘金莲的人间“地狱”。

3.1首先潘金莲和武大郎二人外在相貌的不相配

《水浒传》第二十四回,“王婆贪贿说风情  郓哥不忿闹茶肆”中有关武大郎和潘金莲相貌的描写。武大郎的相貌描写,“这武大郎,身不满五尺,面目丑陋,头脑可笑。清河县人见他生的短矮,起他一个诨名,叫做三寸丁谷树皮”武松初见潘金莲时关于潘金莲的相貌描写“眉似初春柳叶,常含着雨恨云愁;脸如三月桃花,暗藏着风情月意。纤腰袅娜,拘束的燕懒莺慵;檀口轻盈,勾引得狂蝶乱。玉貌妖娆花解语,芳容窈窕玉生香。”

3.2其次二人内在的性格更是格格不入

    武大郎懦弱,平庸老实,平日里只知道卖炊饼。是一个空洞洞、死死板板的“行尸走肉”。潘金莲心高气傲是女中的伟丈夫,自以为是“我是一个戴头巾男子汉,叮叮当当响的婆娘!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潘金莲之所以会堕落成“淫妇”,显然是这不幸的婚姻造成的。潘金莲眼中的武大郎“三分像人,七分像鬼”,在别人看来这段婚姻是“好一块羊肉,倒落在狗嘴里!”我们来看一下,王婆和西门庆的对话,就知道这段婚姻对潘金莲的伤害有多大,多么的不公平。(王婆道:“大官人怎么不认得?她老公便是每日在县前卖熟食的。”西门庆道:“莫非是卖枣糕徐三的老婆?”王婆摇手道:“不是,若是他的,正是一对。大官人再猜。”西门庆道:“可是银担子李二的老婆?”王婆摇头道:“若是他的老婆,也倒是一双。”西门庆道:“倒敢是花胳膊陆小艺的妻子?”王婆大笑道:“不是,若是他的妻子,也又是好一对儿。大官人再猜一猜。”西门庆道:“干娘,我其实猜不着。”王婆哈哈笑道:“好教大官人得知了笑一声。她的盖老,便是街上卖炊饼的武大郎。”西门庆跌脚笑道:“莫不是人叫三寸丁谷树皮的武大郎。”)婚姻本来应该是美满幸福的,而武大郎和潘金莲的婚姻,却成了别人的“笑话”。充分说明了这婚姻的不合理性,这是大家公认的。身为下贱而内心高傲的潘金莲更是不可能心甘情愿的认同这段婚姻,接受命运的摆布。她的反抗是必然的,也是正当的、合理的。人如果有追求自己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权利,那么潘金莲也应该有这个权利。封建婚姻把潘金莲禁锢在牢笼般的家里,使潘金莲呼吸不到半点新鲜空气,人性受到压抑。潘金莲活动的主要地点是在武大郎家里的楼上,就连勾引武松的酒菜也是“央及间壁的王婆买的”,每天可做的事,是到门前叉那帘子。因巧手里的叉杆没拿牢,失手打到了西门庆,而结识了西门庆。这牢狱般的生活并没有窒息潘金莲那颗火热的心,武松身长八尺、相貌堂堂、具有男人的勇武阳刚之气,是潘金莲的理想和梦想中的男人。武松的出现,唤醒了潘金莲生命中“隐伏”的爱情,潘金莲再也无法抵挡这爱情的洪流。潘金莲一见武松,暗自心里寻思:“我嫁的这等一人,也不枉了为人一世!”她大胆的用自己的柔情蜜意,向武松传达着火一样的热情。不可否认潘金莲对武松的追求是为了满足肉欲的需要,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因为不幸的婚姻使潘金莲不可能再像少女那样和武松谈情说爱、谈婚论嫁,她只能用一个女人的本能来试探武松,受到了武松怒斥。武松是潘金莲人生的理想和甜美幸福的梦想,一旦破灭,潘金莲便落进绝望的深渊。“一条路引你到光明,但是艰苦,有许多荆棘,许多陷坑;另一条路会引你到堕落,但是舒服,有物质的享乐,有肉感的狂欢!”在生命中理想的火花被掐灭,对人生不再抱任何希望的潘金莲走上了堕落的道路,落进了王婆和西门庆为他设计的陷阱。潘金莲为了保持自身的清白和追求个人的幸福生活而不断挣扎,始终不能逃脱生活给她带来的不幸,从而批判了封建社会中不合理的婚姻制度。潘金莲毒杀武大郎,与其说潘金莲的“狠毒”,不如说是封建婚姻把一个女人逼得什么都做的出来,是封建婚姻逼的潘金莲非杀武大郎不可。潘金莲杀武大郎原因有两点:一是武大郎的提醒“你做的勾当,我亲手来捉着你奸,你倒挑拨奸夫,踢了我心,至今求生不生,求死不死,你们却自去快活!我死自不妨,和你们争不得了!我的兄弟武二,你须得知他性格。倘或早晚归来,他肯干休?你若是可怜我,早早服侍我好了,他归来时,我都不提。你若是不看觑我时,待他归来,却和你们说话。”二是王婆的挑唆:“你们却要长做夫妻,短做夫妻?”第一点要杀武大郎的原因,显然是惧怕武松。第二点原因是二人不满足于“短做夫妻”要“长做夫妻”。后者是潘金莲期盼已久的,即使这是一条毁灭的路,她也会义无反顾地走下去。毫无人身自由的潘金莲,只有杀了武大郎,才会有自由,才会摆脱这可怕的婚姻。潘金莲是一个没有恪守中国传统道德的女人,只是一个在困境中企图拯救自己的妇女,她想靠自己的努力来确定自己的生活,却走向了罪恶,是封建婚姻的受害者。

4  潘金莲的悲剧命运是清河县大户、武大郎、武松、西门庆四个男人共同造成的

4.1清河县大户代表着封建统治阶级对妇女的摧残和

他是封建社会中一个极端的利己主义者,掌握着潘金莲的生死大权,支配着潘金莲的命运,潘金莲的悲剧命运是他一手造成的。他凭借着自己的地位和财富,践踏了潘金莲做人的尊严,摧残了潘金莲美好的生活理想。他为了满足自己个人的淫欲,竟厚颜无耻的想霸占潘金莲的身体。在卑鄙的目的无法达到之后,他恼羞成怒,居然不择手段地毁灭潘金莲一生的幸福。是他把潘金莲推入了火坑,因此他是潘金莲悲剧命运的制造者。

4.2武大郎代表着封建法制中的夫权对妇女的束缚

在男尊女卑、男女极不平等的封建社会里,潘金莲没有自己的任何权利可言。对于潘金莲来说,武大郎就是清河县大户为潘金莲设计的那个“火坑”。这样一个受世人嘲笑和轻视的懦弱、平庸至极的人,却按照封建礼教的“三从”,合理合法地占有着潘金莲的身体,并能常年的控制潘金莲的人身自由,依靠封建社会的法律、道德、习俗、等物质的和精神的力量来压制和束缚潘金莲,完全剥夺了潘金莲的性。这是多么尖锐而深刻地矛盾啊!它无情地折磨着潘金莲,是潘金莲人生最大的灾难,是心高气傲的潘金莲心里的最大痛苦。这内心的痛苦和精神上的创伤,比起肉体上的痛苦,真不知道要深刻多少!潘金莲的悲剧命运是中国妇女的典型写照,是对中国封建社会中“夫权”制的血泪控诉。

4.3武松代表着封建正统思想对妇女的轻视

武松是一个善良、正直、光明磊落的英雄,他品性卓越受万人敬仰,但他不可能摆脱传统道德的偏见。性格刚强的潘金莲是被迫嫁于武大郎,饱受屈辱与痛苦,她始终不向命运和环境低头,是一个受害者,她本身并无过。却不能得到武松这样的英雄人物的理解与同情,武松反而代表着“正义”站在社会传统道德的角度要求潘金莲成为封建婚姻的殉葬品。武松的冷漠和轻蔑,使潘金莲的理想和梦想破灭,陷入抑郁、孤独的境地。从这一刻起,潘金莲觉得人生已经失去它的严肃的意义,生命的美酒已经喝完,剩下的只是一些无味的渣滓,潘金莲的精神支柱彻底倒塌。如果说“清河县大户”和“武大郎”对潘金莲的伤害是外在的,是能够修复的,那么武松的伤害则是精神上的、心灵上的伤害,这是致命的伤害。潘金莲的堕落和毁灭,是向中国的传统道德提出了愤怒的。

4.4西门庆是人间的恶魔,他代表着封建社会中庸俗的纵欲享乐思想对妇女的侵蚀

    他寡廉鲜耻,过着荒淫无度的生活,疯狂地追逐和占有女人,他的精神世界完全被兽欲淹没,显示出一个丑恶和堕落的灵魂。他在潘金莲生命中最黑暗的时期,引诱了潘金莲,为了满足自己的享乐,又唆使她毒死武大郎,使她走上了堕落的道路,并最终毁灭了她。潘金莲因为勇敢地追求个人的幸福生活,而失去了整个社会的支持,被挤进了绝境,只有把希望寄托在西门庆这样的“淫棍”身上。她既没有从封建礼教的“牢笼”中逃出来,又落到了自甘堕落的疯狂享乐中去。因此,潘金莲的悲剧,不仅是她个人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是环境产生的悲剧。

5  结    语

    经过两个多月的阅读、整理,我了解了潘金莲悲剧命运的意义,就在于它揭示了封建社会这个冷冰冰、黑沉沉的人间古墓,把一个美丽而富有生气的年轻女人逼上了自我毁灭的道路。从而引起了人们对人的地位、人的尊严、人的权利深沉的思考,激起了人们对世俗生活的热爱,对黑暗社会的憎恶,对传统思想文化的反思。

谢    辞

经过两个多月的准备,本次毕业论文工作已接近尾声。首先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李艳洁老师的用心指导,老师的严谨和对文学知识的造诣素养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还要感谢在蚌埠学院成教学院为我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感谢所有的任课教师对我专业素质的指导。作为一个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我的论文还尚显稚嫩,假如没有老师和同学的支持与鼓励,我也难以完成。笃学、重行、修德、立才,跨入社会,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母校的校训也将永远作为我人生的座右铭伴我前行。

参  考  文  献

[1]《中国古代文学史(二)》(2000年版)[M]主编罗宗强、陈洪,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十章汤显祖第二节《牡丹亭》[M]。

[2]《水浒全传》[M]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11月第1版。

[3]《外国文学》[M]陈应祥、傅希青、王慧才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章近代文学(下)第六节列夫托尔斯泰,二、《安娜.卡列尼娜》[M]

文档

《水浒传》中潘金莲的悲剧命运分析

毕业论文《水浒传》中潘金莲的悲惨命运分析系别:蚌埠学院成教院专业(班级):汉语言文学2015级本科班作者(学号):张雷(2015B248)指导教师:李艳洁(讲师,硕士)完成日期:2017年3月蚌埠学院教务处制4.4西门庆是人间的恶魔,他代表着封建社会中庸俗的纵欲享乐思想对妇女的侵蚀...5谢辞......................................................................6《水浒传》中潘金莲的悲惨命运分析摘要: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潘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