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他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史书称这一时期“贞观之风,一时复振”。他是( )
A.唐高祖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2.孙中山曾说:“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他所说的这种考试制度在我国正式诞生于( )
A.隋文帝时期 .隋炀帝时期 .唐太宗时期 .武则天时期
3.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政治制度,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C.戊戌变法﹣﹣是一次失败了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D.辛亥﹣﹣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4.请仔细观察如图,判断下列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在与这一钱币铸造的同一年份( )
A.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
C.一大的召开 .黄埔军校的建立
5.下列四个历史事件中与其他三个性质明显不同的是( )
A.九一八事变 .西安事变 .七七事变 .八一三事变
6.“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上述材料出自某部法律文献,该法律文献的颁布为下列哪一事件的进行奠定了法律基础( )
A.土地改革运动 .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7.下列关于美国历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美国真正实现了国家
B.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
C.美国实施了罗斯福新政,从根本上消除了经济危机
D.1972年尼克松访问中国,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8.随着科技、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日益成为“地球村”。标志着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的历史事件是( )
A.新航路开辟 .英国资产阶级
C.法国大 .1861年改革
9.下表是世界历史发展线索略图,其中“体系建立”是通过什么历史事件确立的( )
A.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 .慕尼黑会议
C.雅尔塔会议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10.1912年4月14日23点40分,泰坦尼克号豪华巨轮在北大西洋撞上冰山,次日凌晨2点20分沉没。下列对于当时情况的场景设置中,符合史实的是( )
A.船上装有以核能为动力的发动机
B.嘹望员抓起话筒高喊“正前方有冰山”
C.船长拿起手机拨打报警电话求救
D.游客纷纷通过互联网向家人发送电子邮件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11.【读图明史】
在中国党的发展史上,关键时刻的抉择,往往决定了历史的走向。请仔细观察下列地图并回答问题:
(1)在图一A、B、C、D四处中的哪处(只填字母序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根据地?他选择了一条怎样的适合我国国情的道路?
(2)图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的示意图?该事件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3)图三A、B、C三处中有一处既是近代我国最早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又是我国改革开放时期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之一,请问是图中的哪一处?(只答字母序号)该处能被设为经济特区是得益于哪一重大会议的召开?
(4)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12.【材料析史】
日本是我国重要的邻国,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治)于1870年设立工部省,聘请大批外国专家和技师,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方法,建立国营为主、铁路和矿业为重点的近代工矿企业,同时扶植、保护私人资本主义企业。1872年,解除买卖禁令,承认土地私有和买卖自由。
﹣﹣摘自人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 (日本)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逐渐转向以购买专利为主来引进新兴技术;从70年代中期开始又以引进尖端技术为主。日本经济在此期间得以高速发展,跃居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位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摘自人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 日本是缺乏资源的国家,是用教育的作用开采人的脑力、心中的智慧资源和文化资源的。这是今天日本在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获得发展的原动力。
﹣﹣摘自人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教科书
(1)根据材料一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它反映的是明治维新中哪项具体改革措施?明治维新使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就走上了什么道路?
(2)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归纳日本经济得以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通过对以上材料的研读和问题的探究,你觉得日本有什么经验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有借鉴作用?
13.【问题探史】
民主与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请围绕这一主题,探究下列问题:
(1)“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300多年前英国颁布了一部什么法律?请概括它颁布的重大意义。
(2)为避免权力过于集中,后的美国根据三权分立的原则制定了1787年。请问美国将国家权力分为哪三个部分?
(3)经过“文化大”,人们更加认识到民主和法制的重要性,全国加紧全面立法工作,颁布了一部新时期比较完善的。请写出该部的名称并举出一部在这之后颁布的法律。
(4)为更好地建设“法治中国”,请你设计一条与此有关的宣传标语。
2016年湖北省天门市、仙桃市、潜江市、江汉油田中考历史试卷
参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他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史书称这一时期“贞观之风,一时复振”。他是( )
A.唐高祖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考点】开元盛世.
【分析】本题考查开元盛世出现的相关史实.
【解答】唐玄宗即位后,任用姚崇等人当宰相,重视地方吏治,把优秀官吏下放到地方任职,并亲自考核县令政绩,还注意节俭,这些改革措施使开元年间政局为之一新.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史书称开元时期“贞观之风,一时复振”,结合意题可知他是唐玄宗.
故选D.
2.孙中山曾说:“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他所说的这种考试制度在我国正式诞生于( )
A.隋文帝时期 .隋炀帝时期 .唐太宗时期 .武则天时期
【考点】科举制的创建及影响.
【分析】本题考查科举制的创立和发展.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这种考试制度”是指我国的科举制度.隋朝文帝时期,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从此,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朝廷.
故选B.
3.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政治制度,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C.戊戌变法﹣﹣是一次失败了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D.辛亥﹣﹣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考点】辛亥.
【分析】本题考查对辛亥影响的认识.
【解答】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建立了中华,中华成立后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中华临时约法》,辛亥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国观念深入人心.
故选D.
4.请仔细观察如图,判断下列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在与这一钱币铸造的同一年份( )
A.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
C.一大的召开 .黄埔军校的建立
【考点】中国党的成立;武昌和中华的成立.
【分析】本题考查了重大事件发生的时间.
【解答】图中的货币铸造时间是十年,十年指的是1921年.新文化运动是1915年爆发的,五四运动的时间是1919年,一大的召开是1921年7月23日,黄埔军校的建立是在1924年.
故选C.
5.下列四个历史事件中与其他三个性质明显不同的是( )
A.九一八事变 .西安事变 .七七事变 .八一三事变
【考点】西安事变.
【分析】本题考查西安事变的知识点.
【解答】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临潼华清池实行“兵谏”,逼蔣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变的关键,它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而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是日军制造的侵华事件.所以四个历史事件中与其他三个性质明显不同的是西安事变.
故选B.
6.“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上述材料出自某部法律文献,该法律文献的颁布为下列哪一事件的进行奠定了法律基础( )
A.土地改革运动 .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考点】土地改革.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土地改革的意义.
【解答】据题干“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可知是土地改革.1950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开始在农村进行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以外,全国基本完成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从而确立了农民土地所有制.
故选A.
7.下列关于美国历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美国真正实现了国家
B.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
C.美国实施了罗斯福新政,从根本上消除了经济危机
D.1972年尼克松访问中国,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考点】中美建交.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关于美国历史的说法.
【解答】A.《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美国的诞生,1783年美国真正实现了国家;
B.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不可调和,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是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
C.美国实施的罗斯福新政,只是暂时消除了经济危机的影响,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了经济危机;
D.1972年尼克松访问中国,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表述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8.随着科技、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日益成为“地球村”。标志着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的历史事件是( )
A.新航路开辟 .英国资产阶级
C.法国大 .1861年改革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
【分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意义.
【解答】1492年,哥伦布率领船队到达美洲,1519年~1522年,麦哲伦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完成了环球航行.新航路的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故选A.
9.下表是世界历史发展线索略图,其中“体系建立”是通过什么历史事件确立的( )
A.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 .慕尼黑会议
C.雅尔塔会议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考点】巴黎和会和凡尔赛体系;华盛顿会议和华盛顿体系.
【分析】本题考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解答】一战后,通过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和1921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东亚以及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体系.
故选A.
10.1912年4月14日23点40分,泰坦尼克号豪华巨轮在北大西洋撞上冰山,次日凌晨2点20分沉没。下列对于当时情况的场景设置中,符合史实的是( )
A.船上装有以核能为动力的发动机
B.嘹望员抓起话筒高喊“正前方有冰山”
C.船长拿起手机拨打报警电话求救
D.游客纷纷通过互联网向家人发送电子邮件
【考点】第二次工业的主要成就.
【分析】本题考查了第二次工业的成就.
【解答】由材料中的时间“1912年4月14日”可知,这时正处于第二次工业时,B项嘹望员抓起话筒高喊“正前方有冰山”符合史实.核能、手机、互联网都是第三次科技的成果,在当时不可能出现.所以ACD三项可排除.
故选B.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11.【读图明史】
在中国党的发展史上,关键时刻的抉择,往往决定了历史的走向。请仔细观察下列地图并回答问题:
(1)在图一A、B、C、D四处中的哪处(只填字母序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根据地?他选择了一条怎样的适合我国国情的道路?
(2)图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的示意图?该事件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3)图三A、B、C三处中有一处既是近代我国最早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又是我国改革开放时期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之一,请问是图中的哪一处?(只答字母序号)该处能被设为经济特区是得益于哪一重大会议的召开?
(4)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考点】材料解析题;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红军长征;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重要意义;历史开放性问题.
【分析】(1)本题考查井冈山道路的相关知识.
(2)本题考查红军长征的相关知识.
(3)本题考查厦门经济特区的相关知识.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解答】(1)秋收失败后,开辟了井冈山根据地,这是中国党建立的第一个农村根据地.根据图示判断A处是井冈山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2)根据图二中的地点:瑞金、遵义、吴起镇、会宁,以及行军路线判断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1934年10月,由于红军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从根据地出发进行长征.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3)中国近代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是中英《南京条约》规定的: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改革开放最早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分别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由此可知该地是厦门.根据图示判断应是B处.1978年12月,中国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接着,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
(4)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是我们认识到只有中国党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或只有选择符合国情的道路才能无往不胜;或要有坚韧不拔的信念,不畏艰难曲折的勇气,方可取得事业的成功;或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故答案为:
(1)A处;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2)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或长征);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或会宁会师)
(3)B处;十一届三中全会.
(4)只有中国党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或只有选择符合国情的道路才能无往不胜;或要有坚韧不拔的信念,不畏艰难曲折的勇气,方可取得事业的成功;或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12.【材料析史】
日本是我国重要的邻国,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治)于1870年设立工部省,聘请大批外国专家和技师,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方法,建立国营为主、铁路和矿业为重点的近代工矿企业,同时扶植、保护私人资本主义企业。1872年,解除买卖禁令,承认土地私有和买卖自由。
﹣﹣摘自人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 (日本)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逐渐转向以购买专利为主来引进新兴技术;从70年代中期开始又以引进尖端技术为主。日本经济在此期间得以高速发展,跃居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位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摘自人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 日本是缺乏资源的国家,是用教育的作用开采人的脑力、心中的智慧资源和文化资源的。这是今天日本在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获得发展的原动力。
﹣﹣摘自人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教科书
(1)根据材料一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它反映的是明治维新中哪项具体改革措施?明治维新使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就走上了什么道路?
(2)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归纳日本经济得以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通过对以上材料的研读和问题的探究,你觉得日本有什么经验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有借鉴作用?
【考点】材料解析题;日本明治维新;战后日本经济的高度发展;历史开放性问题;阐述见解题.
【分析】(1)本题考查明治维新的相关知识.
(2)本题考查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解答】(1)由材料一中关键词“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方法”“建立近代工矿企业”“承认土地私有和买卖自由”,结合所学可知,反映的是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明治维新后,日本很快走上了对外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2)由材料二中关键词“引进新兴技术”“引进尖端技术”和材料二中关键词“用教育的作用开采人的脑力、心中的智慧资源和文化资源”,结合所学可知,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是积极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重视发展教育.
(3)通过对以上材料的研读和问题的探究,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我们要积极学习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大胆创新,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坚持实行改革开放.
故答案为:
(1)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对外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2)积极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重视发展教育.
(3)要积极学习引进别国先进技术或要重视发展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或要坚持实行改革开放.
13.【问题探史】
民主与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请围绕这一主题,探究下列问题:
(1)“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300多年前英国颁布了一部什么法律?请概括它颁布的重大意义。
(2)为避免权力过于集中,后的美国根据三权分立的原则制定了1787年。请问美国将国家权力分为哪三个部分?
(3)经过“文化大”,人们更加认识到民主和法制的重要性,全国加紧全面立法工作,颁布了一部新时期比较完善的。请写出该部的名称并举出一部在这之后颁布的法律。
(4)为更好地建设“法治中国”,请你设计一条与此有关的宣传标语。
【考点】阐述见解题;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历史开放性问题.
【分析】(1)本题考查《权利法案》及其意义.
(2)本题主要考查了美国的1787年及其内容.
(3)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相关知识.
(4)本题是历史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为建设“法制中国”应该设计怎样的宣传标语.
【解答】(1)“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300多年前英国颁布了《权利法案》.16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了国王的权利,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2)据所学可知,美国1787年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国会掌握立法权,总统是国家元首、首脑和总司令,掌握行政大权.最高掌握司法权,三者平等,但互相制约,以防止的出现,这充分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
(3)据所学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加紧了全面的立法工作,1982年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1986年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此后又通过了《义务教育法》等一系列法律文件,这说明,经过“文化大”,人们更加认识到民主与法制的重要性.
(4)为更好地建设“法治中国”,可以设计一下与此有关的宣传标语:加强法制建设,创建美丽中国.
故答案为:
(1)《权利法案》;英国开始确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
(2)立法、司法、行政.
(3)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或1982年;《义务教育法》.
(4)加强法制建设,创建美丽中国.
2016年7月3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