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乙烯的性质说课稿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3 04:21:16
文档

乙烯的性质说课稿

信息化教学设计(乙烯的化学性质)课题名称乙烯的化学性质教学内容分析1.上节课学习了甲烷和烷烃的性质,学生能初步从组成和结构的角度认识甲烷的性质,但需要对“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进一步深化认识;2.乙烯的加成反应是重点,应该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认识到乙烯加成反应的广泛应用,再学习它的性质,强化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3.本节内容强调从生活实际出发,提高学生的教学参与度,给学生适当的动手实验、表达和交流的机会;4.注意不要随意扩充内容和难度,人为增加学生的学习障碍,强调知识与应用的融合
推荐度:
导读信息化教学设计(乙烯的化学性质)课题名称乙烯的化学性质教学内容分析1.上节课学习了甲烷和烷烃的性质,学生能初步从组成和结构的角度认识甲烷的性质,但需要对“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进一步深化认识;2.乙烯的加成反应是重点,应该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认识到乙烯加成反应的广泛应用,再学习它的性质,强化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3.本节内容强调从生活实际出发,提高学生的教学参与度,给学生适当的动手实验、表达和交流的机会;4.注意不要随意扩充内容和难度,人为增加学生的学习障碍,强调知识与应用的融合
信息化教学设计(乙烯的化学性质)

课题

名称乙烯的化学性质
教学

内容

分析

1.上节课学习了甲烷和烷烃的性质,学生能初步从组成和结构的角度认识甲烷的性质,但需要对“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进一步深化认识;

2.乙烯的加成反应是重点,应该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认识到乙烯加成反应的广泛应用,再学习它的性质,强化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3.本节内容强调从生活实际出发,提高学生的教学参与度,给学生适当的动手实验、表达和交流的机会;

4.注意不要随意扩充内容和难度,人为增加学生的学习障碍,强调知识与应用的融合,以具体典型物质的主要性质为主。

教学

对象

分析

1.上节课学习了甲烷和烷烃的性质,学生能初步从组成和结构的角度认识甲烷的性质,但需要对“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进一步深化认识;

2.学生在高中阶段第一次接触有机化学,对有机化学有着一定的兴趣,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这种兴趣,培养他们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而不应增大学习难度;

3.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学习规律还不是很了解,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渗透“结构决定性质”这种思想,使学生初步掌握学习有机化学的方法。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掌握加成反应的概念;

2.以乙烯为例,认识有机化合物中“结构——性质——用途”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在观察、思考乙烯的性质实验的过程中,学习运用对比归纳的方法,并能初步掌握这种方法;

2.通过对加成反应的机理设想,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并初步掌握判断反应是否按设想进行的验证思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认识乙烯加成反应的用途,认识到乙烯的重要性;

2.重走前人走过的路来研究乙烯的加成反应机理,让学生知道,科学是动态的,对设想要有批判意识。

重点

乙烯的加成反应

难点

乙烯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教学过程描述(第1课时)

环节教学

主要内容

教师活动

(语言及动作等表述)

教学媒体

(各种视听材料、板书等)

设计意图时间
㈠复习与

导入环节

复习乙烯的结构

【回忆】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乙烯的结构,现在我们来复习一下。

【讲述】我们知道,乙烯具有平面结构,六个原子在一个平面内,这是它的第一个特点;第二,键角为120°;第三,碳与碳之间以双键的形式存在。

附板书:

通过复习乙烯,让学生对上节课介绍的乙烯的结构进行强化。1min

导入乙烯的化学性质

【讲述】好,这就是我们上节课学习的乙烯的结构。我们知道,乙烯的双键是不稳定的,它的一根键容易断裂,那么,这种结构会对乙烯的性质产生怎样一个影响呢?会不会使得它与甲烷的性质不同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乙烯的化学性质。主板书:乙烯的化学性质为“结构决定性质”铺垫。

㈡新课讲授环节

乙烯的氧化性 (与氧气反应)

【讲述】乙烯的化学性质第一个体现是氧化性。首先,我们来看一个视频,看乙烯能否与氧气反应。

【提醒】大家仔细观看视频。

【提问】好,实验就看到这里,现在请位同学来为大家说说,本实验你看到了什么现象。**同学,你在观看视频时有发现什么现象吗?

【点评】刚才**同学为我们说出了他看到的实验现象,观察得挺细心。

【解释】老师来总结一下**同学刚才看到的现象。首先,乙烯在空气中燃烧,火焰是明亮的,而且伴有黑烟的生成。然后,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了,我们学过有什么气体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呢?

没错,CO2和SO2。那么,根据我们的反应物,乙烯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气体最有可能是什么?

没错,因为反应物中根本不存在硫元素,所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CO2。

【提问】这条方程式写对了吗?

对,这里还需注明“点燃”。

【回忆】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甲烷的化学性质,它在空气中点燃后的产物是什么?

没错,也是生成了CO2和H2O。这说明了乙烯和甲烷点燃条件下具有相似性。

主板书:

①与O2反应

培养学生将所看到的现象用言语来表达的这种能力。

通过对产物的分析,让学生主动地接受化学方程式,让学生学会分析。

通过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强化知识。

3min
乙烯的氧化性(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

【讲述】乙烯另一个氧化性的体现,是和酸性高锰酸钾反应。下面来观看它们反应的视频。

【提问】大家看到一个怎样的现象呢?**同学,你能描述一下刚才看到的现象吗?

【点评】恩,很好,请坐。我们可以观察到往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通入乙烯后,溶液颜色从紫红色变为无色。溶液颜色褪去。

【讲述】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了乙烯能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对吧。

【回忆】那么,我们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学过,甲烷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吗?

【提问】不能,那么,从这两个对比实验中,大家能得到什么结论吗?甲烷和乙烯那个更活泼呢?

【讲述】没错,乙烯的性质更加活泼。刚才我们上课前就提过,乙烯的双键结构可能会对它的性质产生影响,使得它的性质有别与甲烷。甲烷与酸性高锰酸钾不反应,而乙烯由于具有这种特殊的双键结构,使得乙烯能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

【提醒】这个反应呢,我们并不需要掌握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我们只需要掌握它褪色及褪色的原因。

主板书:

②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褪色)

通过回忆甲烷的相似反应,从而对两者的性质进行对比,初步了解结构对化学性质的影响。

2min
乙烯的加成反应【导入】下面我们进入本节课的重点,乙烯的加成反应。

乙烯的加成反应为什么那么重要呢?我们学习这东西有什么用呢?

其实,乙烯的加成反应应用非常广泛,现在老师举个离子,通过乙烯的加成反应合成聚乙烯。那聚乙烯有什么用呢?

我们来看一下以下图片。我们平常喝牛奶的牛奶瓶,用的防弹背心,煮饭用的锅,绳索,还有化工厂用的储油罐,这些图片的材料都是用聚乙烯制成的。

既然乙烯的加成反应和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联系那么广,那么乙烯的加成反应究竟是怎样一个过程。

以生活为线索,让学生了解到学习乙烯的加成反应并不是枯燥的,让学生认识到加成反应在生活生产中的重要性,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1min
【回忆】在学习乙烯的加成反应前,我们来回顾一下上节课的内容,将甲烷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我们看到一个怎样的现象?

【讲述】没错,这个反应是不能进行的。刚才我们学过,乙烯的性质跟甲烷有所区别,那么如果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会有什么现象呢?下面我们来观看乙烯通入四氯化碳溶液的一个视频。

【讲述】大家看到什么现象呢?

没错,溶液颜色褪去了。溶液颜色褪去,说明乙烯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这呢,又是跟甲烷的性质是不同的。

对比甲烷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从而形成对比,进而表明它们性质的相异性。1min
【设想】既然乙烯能与溴反应,那么反应是怎样进行的呢?它的反应会不会像取代反应那样进行呢?

曾经有学者设想,乙烯与溴的反应原理是这样的。这个设想的原理就是,溴通过取代乙烯中的一个氢原子,生成了一溴乙烯和溴化氢。它们之间发生了取代反应。

【提问】那么,这个设想对吗?大家能验证这个反应是否这样进行吗?

大家有什么想法呢?

看来大家暂时没什么思路,那老师给大家一个提示,如果反应是按该设想进行的,溶液中肯定存在什么物质?

没错,含有溴化氢,那么该如何验证溶液中是否含溴化氢?

【提问】好,有同学开始有思路了,请**同学来说说你的方案是怎样的。

【点评】恩,很好,请坐。刚才**同学的思路很开阔,想问题想得很细。没错,我们可以往反应后的溶液加入酸化的银溶液,如果溶液产生黄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存在溴离子。第二个方案是测溶液的PH值,如果溶液呈酸性,说明溶液中存在氢离子。

【互动】那么,现在老师这里有通入乙烯后的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还有酸化的银溶液、PH试纸,现在有谁想来验证一下啊?

好,**同学自愿上来,大家给点鼓励他。

【提问】好,**同学,你做了这个小实验,你能为大家描述一下实验现象吗?

【讲述】恩,加入酸化的银溶液,溶液并没褪色,测其PH值,溶液显中性。

【提问】那么,**同学,你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

【讲述】没错,溶液中不存在溴化氢,乙烯与溴并不是按这个设想进行反应。

通过设想乙烯加成反应的原理,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乐于思考。4min
【提问】那么,乙烯与溴并不是取代反应,它们之间又是如何反应的呢?

【讲述】下面就由老师来为大家解密乙烯与溴反应的原理,我们来观看它们微观反应的动画,大家要仔细观察,待会我会找位同学来描述一下反应是怎样进行的。

【提问】有哪位同学想试一下啊?描述一下反应的过程。

好,**同学,你来试一下吧。

【点评】很好,刚才**同学观看得很仔细,而且能讲自己看到的用语言清晰地表达出来。刚才**同学说了,溴分子中一根键断开,而乙烯中的碳碳双键也有一个键断开,然后两个溴原子分别加到两个碳原子上。生成了1,2—二溴乙烷和溴化氢。1,2—二溴乙烷是一个系统命名法,在必修部分我们并不需要掌握这种命名法,我们在选修部分将会有详细介绍,现在,我们只需要知道,这物质叫做1,2—二溴乙烷。

【讲述】其实,乙烯与溴的反应就是加成反应的一个例子,何谓加成反应呢,其实刚才**同学已经很形象为我们介绍了,溴分子断键,然后加到乙烯分子中,形成了单一的化合物。而这种类型的反应就成为加成反应。

主板书:

二、加成反应

①与Br2反应

让学生将看到的信息转化为语言,使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有所锻炼。3min
㈢练习巩固环节练习【讲述】其实,很多物质可以和乙烯发生加成反应。例如氢气、氯气、盐酸和水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和乙烯发生反应。

【互动】现在大家就试一下,大家根据加成反应的过程原理,模仿刚才我们所讲的乙烯和溴的反应,请大家书写一下乙烯和氢气、氯气、氯化氢和水的反应方程式。待会几位同学上来试一下。

**、**……同学,你们上来试一下吧。

【点评】看来大家掌握得还不错。其实,加成反应并不难,我们来总结一下它的规律。“断一加二,产物单纯”。何谓“断一”,反应物单键断开,双键一个键也断开;何谓“加二”,两个原子或原子团分别加到两个碳原子上;“产物单纯”,说明只生成一个化合物。

主板书:

②与其他物质反应

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使学生的迁移能力有所提高。3min
㈣总结总结【讲述】好了,乙烯的化学性质的学习我们就学到这。我们说过,乙烯的双键结构使得乙烯所表现的化学性质有别于甲烷。我们学习了乙烯的氧化反应和加成反应。乙烯的氧化反应通过两个方面来介绍,第一,乙烯能与氧气反应,而且产物和甲烷在空气中点燃的产物是一样的,生成了CO2和H2O。第二,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本节课的重点是乙烯的加成反应,大家需要理解加成反应的过程和特点,千万不要死记硬背。

好,下课!

让学生对这节课有个网络式的理解,并点名本节课的重点——加成反应。

1min

教学过程流程图

课后反思

板书

文档

乙烯的性质说课稿

信息化教学设计(乙烯的化学性质)课题名称乙烯的化学性质教学内容分析1.上节课学习了甲烷和烷烃的性质,学生能初步从组成和结构的角度认识甲烷的性质,但需要对“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进一步深化认识;2.乙烯的加成反应是重点,应该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认识到乙烯加成反应的广泛应用,再学习它的性质,强化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3.本节内容强调从生活实际出发,提高学生的教学参与度,给学生适当的动手实验、表达和交流的机会;4.注意不要随意扩充内容和难度,人为增加学生的学习障碍,强调知识与应用的融合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