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6月
信息部
1.总述
1.1.企业信息化工作的范围
山东世纪阳光纸业集团信息化工作是根据企业战略发展和业务需求,利用信息技术和计算机信息系统对企业资源进行科学的计划、管理,对企业流程、生产运营和管理活动进行优化与支撑,进而为企业自身、客户、协作商创造价值所作的工作。
山东世纪阳光纸业集团信息化工作范围涉及组织管控和应用信息系统两大方面内容,如下图所示:
图 1 山东世纪阳光纸业集团信息化工作范围
山东世纪阳光纸业集团信息化组织与管控实现对企业信息化规划、建设、应用、维护、评价、支撑等全过程的组织和管理,其具体工作涉及如下内容:
1.组织机构:包括信息化管理委员会、业务部门、企业信息化部门、外部技术支持单位等,每个机构在企业信息化工作中具有明确的定位和分工,发挥相应的作用。需要强调的是,企业信息化工作是所有部门的工作,而不仅仅限于企业信息化部门。
2.管控体系:包括规划和制定企业信息化工作流程;管理企业信息化规划、建设、应用、维护、评价、支撑等全部工作;对企业信息化工作进行考核等。在山东世纪阳光纸业集团信息化管控体系中初期包含三个重要的部分:
●信息化能力评价体系:结合企业战略和业务需求,设计企业信息化能力指标和目标值,实施年度企业信息化能力定量评价,并在应用系统建设过程中考虑企业信息化能力提升,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
●企业信息安全体系:整体考虑信息系统安全及备份与容灾方案,构建包含管理、软硬件技术等措施的多级安全体系,在可以接受的成本范围内,减少和消除安全隐患,有效控制安全风险。
●信息化文档管理体系:建立统一的信息化文档编目和统一的模板,通过加强管控力度和建立信息化文档完善机制,建立企业信息化的标准化文档管理体系,为实现集团信息系统的统一提供保障。
山东世纪阳光纸业集团信息系统是利用信息技术,用于支撑企业各项生产运营活动、企业管理等工作的计算机网络与应用系统的总称。
山东世纪阳光纸业集团信息系统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基础网络架构与信息安全:包括企业网络、数据中心、主机设备、存储、终端、操作系统、数据库等支撑应用系统和应用整合的软硬件设施;信息系统安全、备份与容灾相关的软硬件设施。
2.生产过程的信息(自动)化: 包括PLC设备控制、PCS生产过程控制、MES生产执行等自动化与作业现场管理信息系统。其中MES是生产过程信息化的核心部分,也是企业整体信息集成的纽带,尤其是与ERP等管理信息系统集成的纽带。
3.企业经营过程的信息化:包含企业网站、电子商务、物流信息化系统等。
4.企业管理信息化:包含ERP企业资源计划、客户资源管理、供应链管理、办公自动化等第四层信息系统(按五层模型分)。其中ERP系统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也是企业信息化系统的核心部分,也是承载企业管理体系的核心平台。
5.企业决策支持系统信息化:包括BI商务智能、数据仓库、SEM企业决策支持系统等第五层管理信息系统。该层次的系统是企业实现IT管理价值的载体。
备注:以上各层系统由下向上逐级支撑,并通过接口系统实现无缝集成;各层系统在功能上可有一定程度的交叉;各层系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根据企业需求进行拓展。
1.2.企业信息化工作总体原则
山东世纪阳光纸业集团信息化工作的总体指导原则是:“统一规划、规范管理、分步实施,创造价值”。
创造价值,是企业信息化工作的核心目标;统一规划,是企业信息化工作的基本出发点;规范管理,是企业信息化工作的强力手段;分步实施,是企业信息化工作的必由之路。
1.2.1.创造价值
为客户创造价值
提高客户服务能力,实现计划体系一体化和系统化,提高产品交期达成率;提高客户信息分析能力,为客户提供个性化产品与服务;
为企业创造价值
●提高运营效率
通过信息系统实现关键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和系统化管控,提升业务效率;建立强有力的决策支持系统,增强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及客户需求的能力;提高办公管理自动化水平,实现企业内部知识共享。
●增加企业效益
通过信息系统实现关键业务的自动化和系统化管控,降低作业浪费、杜绝和减少管理漏洞;通过信息系统提升对企业资源的计划与管理分析能力,提高资源利用率;通过信息系统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与成本核算精细化,提升成本分析与控制能力;提高对业务运营状态等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能力,为决策者提供有效支持。
为协作商创造价值
通过信息系统,提升资源计划能力,为协作商提供规范、科学、准确的需求计划;通过信息系统,规范业务管理,为协作商提供准确的业务与财务信息;加强对协作商的管理与评估能力,并帮助协作商规范和提升内部管理。
1.2.2.统一规划
统一规划应用系统
合理集中应用系统,提高运营效率,降低开发维护成本;加强各系统之间的集成,实现信息共享,避免出现信息孤岛;整体规划、设计企业各层、各模块的信息系统,建立企业信息系统集成目标(通过计算机系统的无缝集成,全面实现企业生产、运营、管理、分析决策活动的集成),避免重复投资。
统一确定技术标准
规范信息化技术标准,减小系统整合难度;统一客户模型、产品模型和产品目录、客户和产品编码、网络资源模型和编码、企业数据仓库数据模型等信息标准,为信息共享建立基础。
实现企业应用集成
通过企业应用集成平台实现跨系统的流程管理和信息资源共享。
1.2.3.规范管理
明确组织机构职责
成立集团公司信息管理部,并设置集团公司CIO,成立集团公司信息化委员会。明确信息部、CIO、信息化委员会及各业务单位在信息化过程汇总应承担的职责。
建立、优化和规范管控流程
统一规划、建立企业信息化工作管控流程、规章制度,并在实施中对其进行不断完善;
建立评价、考核体系
建立合理的信息化能力评价体系和监管机制;建立企业信息化工作服务要求和考核,保证企业信息化部门的服务质量。
1.2.4.分步实施
分阶段实施
根据企业管理基础、人员素质状况、业务重点和优先级,考虑不同系统之间的相关性,制定明确的阶段目标和实施方案;系统升级和上线应平稳过渡,不影响业务,降低实施风险。
逐步实施,统一集成
企业信息化工作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需划定不同的阶段和范围,但每一个阶段的实施,都必须通过接口平台实现与现有系统的统一集成。
打造样板,逐步推广
率先在集团公司本部打造信息化样板,并有计划的、逐步向各控股
子公司推广,最终完成全集团公司范围内的信息化建设工作。
1.3.企业信息化工作实施原则
根据企业信息化工作总体原则,结合山东世纪阳光纸业集团企业信息化工作的实际情况,采取“统一能力要求,承认差异化,逐步实现统一”的方式,通过提升能力驱动统一,通过统一进一步提升能力,确保2016年底实现集团范围内的共享服务战略目标。
1.3.1.统一能力要求
结合集团战略目标和各业务部门的管理目标,集团公司将组织制定集团信息化能力评价体系,量化信息化能力指标,对集团本部及各公司提出统一的未来几年的年度信息化能力目标要求,并进行考核。通过逐年提高信息化能力目标,推动全集团公司信息化水平的提升。
1.3.2.承认差异化,逐步实现统一
各子公司可以在充分利用现有信息系统,最大限度发挥已有信息化投资作用的前提下,根据各自情况,通过生产组织调整、流程优化、强化管理、和新建信息系统等多种方式来实现集团提出的信息化能力目标。
严格控制子公司对现有差异系统的再投入。子公司新系统的规划、建设,必须遵从集团统一的信息化标准,符合集团信息化规划、规范,必要时由集团公司统一组织建设,确保新系统的集中统一,即通过新系统的建设逐步消除差异化,实现全集团公司范围内的信息系统整合。
2.信息系统规划
2.1.集团公司计算机信息系统目标框架
集团公司应用系统分为企业管理支撑系统(MSS)、业务运营支撑系统(BSS)和企业决策支撑系统(SEM)三部分:
图 2 集团公司信息系统目标框架
企业基础网络架构与信息安全(Infrastructure& Security)包括企业局域网、数据中心、主机设备、存储设备、终端设备、基础软件(操作系统等)等IT软硬件设施;硬件防火墙、软件防火墙、防病毒软件、安全管理软件、备份设备、备份软件等信息系统安全、备份与容灾相关的IT软硬件设施。
生产过程信息(自动)化系统包括PLC设备控制、PCS过程控制、DCS/QCS等自动控制、MES生产执行(包含计划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过程数据管理、能源管理产能计划、仓储管理、条码管理、计量管理等)等自动化与作业现场管理信息系统。
业务运营信息化系统(BSS)包括企业网站、电子商务、客户服务平台、物流信息平台等对业务经营支撑与信息共享平台。
企业管理支撑系统(MSS)包括销售与分销管理、生产管理、设
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料仓储管理、质量管理、财务会计管理、资金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供应商关系管理、供应链计划管理、OA办公自动化、项目管理等计算机信息系统,为集团公司的管理工作提供支持。
企业决策信息化系统(SEM)包括BI/BO商务智能、数据仓库、管理驾驶仓、SEM企业决策支持等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与绩效分析系统。
2.2.控股子公司计算机信息系统目标框架
控股子公司应用系统分为企业管理支撑系统(MSS)、业务运营支撑系统(BSS)和企业决策支撑系统(SEM)三部分:
图 3 控股公司信息系统目标框架
控股子公司信息系统的建设内容将由集团公司信息部与子公司管理人员,综合考虑控股子公司战略发展和业务需求、子公司所处行业的特点、集团公司信息系统建设标准与规范后共同确定。
2.3.应用整合
山东世纪阳光纸业集团各应用系统之间接口技术实现互连、数据共享和业务流程。集团公司与控股子公司通过VPN专线实现基础网络架构互联;外地办事机通过Internet 访问经授权的应用系统;各子公司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与集团公司共享服务器、数据中心和存储设施。
图 4 山东世纪阳光纸业集团应用整合架构图
2.4.主数据
数据作为企业重要的信息资源,需要进行统一规划和规范管理,以实现数据的一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对数据资源的调配和管理需要明确归口部门,确定数据的归属、责任和权限。
在集团公司层面,由数据归口业务部门与信息管理部统一制定信息数据模型和编码规范,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在子公司层面,数据归口部门按照集团公司制定的标准、规范在集团公司信息管理部的指导下对数据进行操作和维护,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 核心数据 | 归属系统 | 维护部门 |
| 客户主数据 | ERP销售管理模块 | 销售管理部、国际贸易部 |
| 销售价格主数据 | ERP销售管理模块 | 销售管理部、国际贸易部 |
| 信用主数据 | ERP销售管理模块 | 销售管理部 |
| 销售雇员主数据 | ERP销售管理模块 | 销售管理部 |
| 销售组织 | ERP销售管理模块 | 销售管理部 |
| 供应商主数据 | ERP物料管理模块 | 供应部、国际贸易部 |
| 采购价格主数据 | ERP物料管理模块 | 供应部、国际贸易部 |
| 采购组织 | ERP物料管理模块 | 供应部、国际贸易部 |
| 库存地点 | ERP物料管理模块 | 信息部 |
| 物料主数据 | ERP后勤常规数据 | 信息部 |
| 物料清单BOM | ERP 生产管理模块 | 生产技术部 |
| 工艺路线 | ERP 生产管理模块 | 生产技术部 |
| 生产版本 | ERP 生产管理模块 | 生产技术部 |
| 生产工作中心主数据 | ERP 生产管理模块 | 生产技术部 |
| 质检工作中心主数据 | ERP 生产管理模块 | 生产技术部 |
| 检验抽样过程主数据 | ERP 质量管理模块 | 质量管理部 |
| 检验代码、代码组 | ERP 质量管理模块 | 质量管理部 |
| 检验特性主数据 | ERP 质量管理模块 | 质量管理部 |
| 检验计划 | ERP 质量管理模块 | 质量管理部 |
| 检验选择集 | ERP 质量管理模块 | 质量管理部 |
| 会计科目 | ERP 财务会计模块 | 财务部 |
| 成本中心 | ERP 财务会计模块 | 财务部 |
| 成本要素 | ERP 财务会计模块 | 财务部 |
山东世纪阳光纸业集团信息化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企业网络、数据中心、主机设备、存储、终端、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等。
图 5 基础设施架构图
2.5.1.企业网络
山东世纪阳光纸业集团基础网络架构是基于基础传输网、统一利用IP技术建设的二级内部专用网络,其拓扑结构如下图所示:
`
图 6 企业基础网络架构规划图
网络建设目标
建成覆盖全集团公司(含子公司)、技术先进、功能齐全的计算
机通信网络,为全集团企业信息化系统提供统一、专用、安全、高效、易管理、易维护的基础承载网络。
网络建设标准详见《信息系统建设标准》。
2.5.2.数据中心
集团公司和控股子公司分两级实现应用系统和数据的物理集中,以便与管理和维护。
集团公司建立集团公司级(含子公司)的数据中心和备份与容灾中心,实现对全集团公司应用系统和数据的集中部署、存放和维护。
各控股子公司分别建立本企业数据中心和备份与容灾中心,并对本地网提供访问接入。
2.5.3.主机设备
集团公司和控股子公司层面的主机设备要求具备符合标准、高可用性、高可靠性、易扩展性、易管理、安全等条件,尽量采用主流厂商的主机。
主机设备不宜追求过高性能,坚持以适用为原则,兼顾业务发展需要。主机设备扩容方案尽量采用集群技术。
集团全网的主机设备供货商数量限定于2~3家,由集团统一组织技术选型工作。
2.5.4.存储
对于大型数据存储、服务器集群、容灾备份等应用,采用SAN存储技术。对于中小型应用,采用NAS存储技术。根据具体需求,也可以综合采用两种存储技术。
集团全网的存储设备供货商数量限定于2~3家,由集团统一组织技术选型工作。
2.5.5.终端
集团信息系统终端主要包括移动电脑和台式机。集团统一对终端设备提供商进行选择。
2.5.6.数据库
集团公司和控股子公司层面的数据库管理软件应具有分布式、并发处理、负荷分担、完整性、一致性、数据共享等特性。数据库管理软件应选择ORACLE,DB2,Sybase,SQL Server等主流产品。
集团统一确定数据库管理软件供应商的范围。
2.5.7.操作系统
集团公司和省公司层面主机设备的操作系统,除有特殊要求的情况外,原则上统一采用IBM AIX、Windows Server。
终端操作系统采用Windows统一版本操作系统。
3.组织管控规划
3.1.企业信息化组织管控的价值
山东世纪阳光纸业集团信息化工作的支撑服务和价值关系,构成了山东世纪阳光纸业集团信息化服务价值链。在整个价值链中:
图 7 企业信息化工作服务价值链
外包服务商:包括战略合作伙伴、外包维护队伍,统一由企业信息化部门进行管理,为企业信息化部门提供支撑工作。
内部支撑团队:是由企业内部关键用户和管理人员组成的信息化建设队伍,全程参与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工作,并承担部分系统维护工作。
外部协作商:信息化产品供应商或实施服务供应商,为企业提供信息化产品、系统的安装调试与实施服务。
外包服务商:包括战略合作伙伴、外包维护队伍,统一由企业信息化部门进行管理,为企业信息化部门提供支撑工作。
外部技术支持中心:IT产品、服务供应商自行组建的技术支持中心,为企业信息化部门提供售后技术支持。
企业信息化部门:是信息化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对需求、网络、服务、应用进行统一管理,主要工作包括:规划、规范标准的统一制定、系统建设、管理、维护和支持。
各业务部门(生产部门、经营部门、管理部门):作为应用系统的使用部门提出业务需求,梳理业务流程,制定业务规范,为客户、协作商、和股东创造价值。
为了更好的体现山东世纪阳光纸业集团信息化服务价值链的关系,实现企业整体价值最大化,山东世纪阳光纸业集团有必要通过组织管控手段,保障系统、流程、数据均衡发展;明确企业信息化部门和业务部门之间的关系和责任;清晰定义分工和管控流程;正确划分信息系统的使用者、建设者和管理者;加强对流程执行的管理,明确流程交接的边界和流程的负责者;充分发挥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的价值,确保信息化战略和山东世纪阳光纸业集团战略相吻合,从而支撑全集团的生产运营和管理。
3.2.企业信息化组织管控的工作内容
企业信息化组织管控的工作内容是:针对企业信息化应用系统的生命周期进行管理和。具体包括建立组织机构、制定工作流程、明确分工、实施管控与考核、系统评估与持续改进。
3.3.组织结构目标框架
集团公司、各子公司成立信息化管理委员会作为相应层面企业信息化工作的决策机构。
集团公司、各子公司的信息化管理委员会下设信息化部门,各子公司信息化部门属集团公司信息化部门的下级单位,需在集团公司信息化部门的指导下开展信息化相关工作。
集团公司、各子公司的业务部门分别设立企业信息化关键用户(业务骨干和管理干部),负责与企业信息化部门沟通本部门的业务需求及信息反馈,以及对本部门其他信息化系统用户进行指导、培训。
图 8 企业信息化组织结构目标框架
3.4.管控流程
企业信息化管控流程按照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分为:信息化规划、信息系统建设、信息系统运行维护、评估优化和例外管理五类。其中信息化规划流程包括:信息系统规划流程、信息化预算流程、规范制定流程、年度投资和建设计划流程;信息系统建设流程包括:项目准备流程、项目实施流程、测试验收流程。
信息系统规划由集团统一制定,各子公司结合自身情况,据此制定规划的年度实施计划;对于年度投资和建设计划、项目准备中的项目设计方案,子公司需上报集团公司进行审批;其他流程由集团公司统一提供流程模板,各子公司结合自身情况自行制定。
4.实施计划
山东世纪阳光纸业集团的企业信息化工作要在“统一规划、规范管理、分步实施,创造价值”,“统一能力要求,承认差异化,逐步实现统一”的实施原则指导下规范、有序地开展,在2014年底完成全集团范围内的信息系统建设与整合工作,同时完成全集团范围内以信息化系统为主线和载体的现代化管理体系建设。
4.1.目标
企业信息化工作的核心目标是实现为企业、客户和协作商创造价值。山东世纪阳光纸业集团的企业信息化要紧密围绕企业战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价值创造:
1.提高生产作业现场自动化水平
(1)实现排刀、计量、物料移动、产品出入库、质量跟踪、生产过程跟踪、设备控制等生产作业现场的自动化,提高作业效率,降低作业成本、减少作业浪费和失误。
(2)提高生产过程数据的实时捕捉与分析能力,进而提升作业现场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和精细化成本管理的能力。
2.规范经营管理,提升服务水平
(1)规范客户档案、销售预测、销售订单、应收账款、信用额度、发货管理,提升运营效率,降低运营风险。
(2)实现企业计划体系一体化,提升计划能力和计划准确率,进而提升客户满意度。
3.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1)实现作业现场自动化、办公自动化、计划体系一体化、业务管控系统化、财务业务一体化、成本核算精细化,全面规范企业生产、运营、管理,提升企业综合管理水平。
(2)以信息化促进企业流程资产再造,并以信息化系统为载体,固化业务流程。
4.实现现代化管理,提升企业整体决策能力
(1)借助信息系统,提升企业管理决策层获取和分析企业生产经营数据的能力,进而为企业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支撑。
4.2.应用系统年度实施计划
1. 山东世纪阳光纸业集团公司应用系统年度实施计划如下:
2008年:
实施HR管理信息系统;
1-5月份完成内部需求调研工作;
5-10 月份完成系统选型工作;
11月份正式启动项目实施工作。
2009年
完成ERP系统的实施工作;
完成X-trim 优化排刀系统、条码管理系统、计量系统的实施工作;
2010年
2010年1月1日,ERP系统正式切换上线
2011年
ERP系统运行情况评估与优化;
实施SAP BO 商务智能系统;
实施OA办公自动化系统;
2012年
实施SAP APO 高级计划管理模块
实施MES 制造执行系统
2013年
实施CRM客户关系管理
建立电子商务平台
2014年
实施SRM客户关系管理
1.控股子公司应用信息系统实施计划
2009年
昌东废纸收购有限公司总部ERP系统实施,2010年1月1日上线。
2011年
新迈纸业ERP系统实施上线;
昌东废纸收购有限公司北京打包站ERP系统实施上线。
2012年
盛世热电ERP系统实施上线;
2013年
包装印刷板块ERP系统实施上线;
2014年
昆山世纪阳光ERP系统实施上线。
2.信息系统的建设三步走原则
坚持“系统运行、流程优化、绩效提升”三步走原则,逐步实现信息化的价值。
4.3.基础网络架构年度实施计划
2007年底至2008年4月,建立集团公司局域网,同时完成硬件防火墙、软件防火墙、邮件服务器、文件服务器、OCS服务器、DMZ区、AD备份服务器、WSUS服务器、防病毒服务器的建设与部署工作。
2009年12月至2010年6月,基础网络架构优化,并规范IT管理。完成中心机房、厂区及车间网络优化升级;完成上网行为管理、机房监控、服务器监控、备份服务器的建设与部署工作;建立信息化相关工作流程、标准和管理制度。
2011年上半年,SAP硬件升级;建立集团公司异地数据备份容灾中心,完善集团公司数据备份与容灾方案。
4.4.组织管控年度实施计划
2008年,成立集团公司信息化部门,并明确部门职责;
成立集团公司信息化委员会,并明确委员会职责;。
2009年,建设信息化制度、工作流程、标准等体系;
信息化部门岗位职责梳理与人员分工;
通过项目建设,培养出一支能够掌握信息化专业知识、信
息化项目实施方法和一定的业务知识的信息化团队。
2010年,优化、完善信息化制度、工作流程、标准等体系;
通过项目和培训(内外结合)的方式,继续提升信息化团
队的综合业务能力,优化信息化人员配置。
2011年,成立控股子公司信息化部门,明确部门职责;
建设控股子公司信息化工作制度、流程、标准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