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黄冈市八年级(下)期末调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3 04:21:04
文档

黄冈市八年级(下)期末调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黄冈市八年级(下)期末调考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题,共40分,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提供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1.(2分)若一艘轮船从长江驶往大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受到的浮力变大B.它受到的浮力变小C.它下沉了一些D.它上浮了一些2.(2分)投出的篮球在上升过程中()A.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B.重力势能不变、动能增加C.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D.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3.(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B.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推荐度:
导读黄冈市八年级(下)期末调考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题,共40分,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提供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1.(2分)若一艘轮船从长江驶往大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受到的浮力变大B.它受到的浮力变小C.它下沉了一些D.它上浮了一些2.(2分)投出的篮球在上升过程中()A.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B.重力势能不变、动能增加C.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D.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3.(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B.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黄冈市八年级(下)期末调考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题,共40分,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提供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

1.(2分)若一艘轮船从长江驶往大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受到的浮力变大    B.它受到的浮力变小

C.它下沉了一些    D.它上浮了一些

2.(2分)投出的篮球在上升过程中(  )

A.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    B.重力势能不变、动能增加

C.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3.(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B.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C.当汽车紧急刹车时,乘客由于惯性会向后倾倒

D.只有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才受浮力的作用

4.(2分)用如图所示的滑轮或滑轮组,将同一物体匀速提高h,最省力的是(滑轮重不计)(  )

A.    B.    C.    D.

5.(2分)A、B是两个质量完全相同的实心长方体,轻轻放入水中后,静止时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物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ρA>ρB

B.两物体受到水的浮力大小关系是:F浮A<F浮B

C.两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大小关系是:V排A=V排B

D.两物体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大小关系是:pA>pB

6.(2分)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甲容器内有木块漂浮在水面上,乙容器中悬浮着一个小球,则下列四种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向甲容器中加入盐水,木块再次静止受到的浮力变大

B.如果向甲容器中加入盐水,木块再次静止受到的浮力不变

C.如果向乙容器中加入酒精,小球再次静止受到的浮力不变

D.如果向乙容器中加入盐水,小球再次静止受到的浮力变大

7.(2分)在电影《斯巴达三百勇士》中,波斯用投石车投出巨石来攻击斯巴达克城的城墙,在巨石被投出到击中城墙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巨石在最高点时动能最大

B.巨石在最高点时重力势能最小

C.巨石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D.巨石的重力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8.(2分)如图所示,下列器件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

坩埚钳

B.

剪刀

C.

筷子

D.

镊子

9.(2分)如图所示的情景中,物体一定处于平衡态的是(  )

A.    B.    C.    D.

10.(2分)李明同学对如图所示的运动场景进行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王浩同学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是因为足球失去了力的作用

B.

胡红同学百米冲线后不能立即停下来,是由于她具有惯性

C.

张彦同学在单杠上静止不动过程中,他对单杠做了功

D.

跳高过程中,李宁同学越过横杆时的重力势能最小

11.(2分)曰常现象中以下各例能够减小摩擦的是(  )

A.

鞋底凹凸不平的花纹

B.

自行车的刹车装置

C.

行李箱可以滚动的轮子

D.

矿泉水瓶盖上的条纹

12.(2分)下列实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

A.

冰刀与冰的接触面做的很窄

B.

书包带做的较宽

C.

吸管一端做成斜口

D.

图钉尖的面积做得很小

13.(2分)如图所示,杯子中装满水,现向杯中轻轻放入一个小木块,小木块漂浮在水面,则放入木块后(  )

A.水对杯底的压强增大    B.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

C.水对杯底的压力增大    D.水对杯底的压力减小

14.(2分)如图所示的用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瓶盖起子

B.

镊子

C.

核桃钳

D.

钳子

15.(2分)某建筑工地要将一个箱子从地面搬上二楼,如果采用如图所示的两种方式进行搬运,则两种搬运方式分别对应的(  )

A.有用功一定相等    B.F1、F2做的功一定相等

C.F1、F2的功率一定相等    D.机械效率一定相等

16.(2分)如图所示是使用不同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的四种方式(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其中所需动力F最大的是(  )

A.    B.    C.    D.

17.(2分)如图所示,甲、乙两位同学坐在匀速向左行驶的列车上,一个鸡蛋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列车突然刹车时,桌上的鸡蛋将(  )

A.向甲同学滚动    B.向乙同学滚动    C.向车窗滚动    D.静止不动

18.(2分)下列物体的受力示意图中,属于二力平衡的是(  )

A.    B.    C.    D.

19.(2分)如图所示的几种现象,能体现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

A.

手拉开弓

B.

运动员罚点球

C.

人压弯跳板

D.

熊猫拉弯竹子

20.(2分)下列词语对应的物理知识中错误的是(  )

A.风吹草动﹣力的作用效果

B.落叶归根﹣物体具有惯性

C.如坐针毡﹣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D.陀小压千斤﹣杠杆的平衡条件

 

二、作图题(每题1分,共2分)

21.(1分)如图所示,一物体以某一速度冲上表面粗糙的固定斜面,请画出物体在上滑过程中所受的摩擦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点画在物体的中心)

22.(1分)如图所示,O是杠杆的支点,请在图中画出动力F1的力臂。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23.(2分)用天平测量某木块的质量,示数如图所示,则该木块的质量为     g.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时,所受到的浮力为     N。

24.(3分)一艘远洋轮船装上货物后,发现船下沉了一些,则它受到的浮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船由内河驶入大海后,船受到浮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船相对于水面将     (选填“上浮”、“下沉”或“不变”)。

25.(2分)高空抛物现象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据报道:一个50g的鸡蛋从18楼抛下来就可以砸破行人的头骨,从25楼抛下可使人当场死亡。由此可知,鸡蛋的重力势能与     有关,下落过程是将重力势能转化为     。

26.(2分)如图,一重为0.5N的鸡蛋沉在水底,向水中加入食盐并搅拌,鸡蛋仍沉在水底,此过程中鸡蛋受到的浮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继续加入食盐并搅拌,鸡蛋上浮,最终静止时排开盐水的重力     0.5N(选填“>”、“<”或“=”)。

27.(2分)如图所示,用滑轮拉着一重为400N的物体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该滑轮为     滑轮(选填“动”或“定”),如果不计滑轮重及细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则竖直向上方向拉力F是     N。

28.(2分)体积均为200cm3的木块和合金块,放入水中静止时的情况如图所示,已知木块重为1.8N,合金块重为6N,则木块受到的浮力为     N,合金块受到的浮力为     N。

29.(3分)撑杆跳高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体育运动,完整的过程可以简化成如图所示的三个阶段:持杆助跑、撑杆起跳上升、越杆下落。到达最高点的过程中是动能和     能转化为     能;下落过程中     能逐渐增加。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2分)

30.(12分)(1)小明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煤油),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图表示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

①分析图中B、C、D,说明浮力大小跟     有关。

②分析图     ,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密度有关。

③物体完全浸没在煤油中所受的浮力是     N。

(2)如图是测量酱油密度的过程,图1可读出烧杯的质量,图2可读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图3可读出烧杯中全部酱油的体积,那么,酱油的质量m=     g,酱油的体积V=     cm3,酱油的密度ρ=     kg/m3。

31.(10分)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明同学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滑轮先后组成了下图甲、乙、丙所示的三个滑轮组,并用这三个滑轮组各进行了一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物重G/N

物体上升的高度h/cm

测力计的示数F/N

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cm

机械效率η

1633966.7%
2634.56 
3123 980%
(1)将表格中的数据补充完整。

(2)已知实验次数3中的数据是通过滑轮组丙实验得到的。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实验次数2中的数据是通过滑轮组     实验得到的。

(3)进一步分析实验次数1和2的数据可初步得出:提升的物重相同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滑轮组     无关(选填“绕法”或“质量”);分析实验次数1和3的数据可初步得出:使用同一滑轮组时,提升的物体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五、计算题(共2小题,共18分)

32.(6分)如图所示,由航空工业六O五研究所自行设计的“海鸥300”轻型水陆两栖飞机的总质量为4000kg,可载乘客4﹣6名,该机配置有高性能的发动机和先进航空仪表设备,可用于公务飞行、货物运输、海岸巡逻等。求:(g取10N/kg)

(1)飞机停在水面时,机身浸入水中的体积是多少?

(2)飞机在空中以360km/h的速度水平匀速飞行时,在水平方向飞机受到的空气阻力为飞机重力的0.1倍。以这一速度飞行时,飞机发动机的功率是多少?

33.(12分)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将重600N的物体在10s内匀速提升了2m,已知动滑轮重为100N(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绳子自由端拉力F为多少?

(2)提升物体的过程中,额外功为多少?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

(4)绳子自由端拉力F的功率为多少?

 

黄冈市八年级(下)期末复习物理试卷

参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题,共40分,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提供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

1.(2分)若一艘轮船从长江驶往大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受到的浮力变大    B.它受到的浮力变小

C.它下沉了一些    D.它上浮了一些

【解答】解:艘轮船从长江驶往大海时轮船处于漂浮,则F浮=G,

由于轮船受到的重力G不变,所以它所受的浮力不变;故AB错误;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ρ河gV排河=ρ海gV排海=G,

由于ρ河<ρ海.所以,轮船排开水的体积:V排河>V排海,

即:排开水的体积将变小,轮船将上浮一些,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2.(2分)投出的篮球在上升过程中(  )

A.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    B.重力势能不变、动能增加

C.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解答】解:

AB、篮球在上升过程中,因为质量不变、速度减小,所以篮球的动能减小;因为质量不变、所处的高度增大,所以篮球的重力势能增大;所以AB都错;

CD、在整个上升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所以C错、D正确。

故选:D。

 

3.(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B.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C.当汽车紧急刹车时,乘客由于惯性会向后倾倒

D.只有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才受浮力的作用

【解答】解:A、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故A错误;

B、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故B正确;

C、当汽车紧急刹车时,乘客由于惯性会向前倾倒,故C错误;

D、只要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液体产生的向上托的力,即受浮力作用,故D错误。

故选:B。

 

4.(2分)用如图所示的滑轮或滑轮组,将同一物体匀速提高h,最省力的是(滑轮重不计)(  )

A.    B.    C.    D.

【解答】解:由题知,不计动滑轮重,

A、使用的是定滑轮,F=G;

B、使用的是动滑轮,F=G;

C、使用的是滑轮组,n=2,F=G;

D、使用的是滑轮组,n=3,F=G。

由此可知D图中最省力。

故选:D。

 

5.(2分)A、B是两个质量完全相同的实心长方体,轻轻放入水中后,静止时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物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ρA>ρB

B.两物体受到水的浮力大小关系是:F浮A<F浮B

C.两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大小关系是:V排A=V排B

D.两物体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大小关系是:pA>pB

【解答】解:A、由图可知,A在水中漂浮,ρA<ρ水,B在水中悬浮,ρB=ρ水,所以ρA<ρB,故A错误;

B、由图可知,A静止时在水中漂浮,F浮A=GA,B静止时在水中悬浮,F浮B=GB,而mA=mB,GA=GB,所以F浮A=F浮B,故B错误;

C、因为F浮A=F浮B,由F浮=ρ液gV排可知,V排A=V排B,故C正确;

D、由图可知,B的下表面距离水面的深度hB>hA(A的下表面距离水面的深度),由p=ρ液gh可知,pB>pA,故D错误。

故选:C。

 

6.(2分)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甲容器内有木块漂浮在水面上,乙容器中悬浮着一个小球,则下列四种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向甲容器中加入盐水,木块再次静止受到的浮力变大

B.如果向甲容器中加入盐水,木块再次静止受到的浮力不变

C.如果向乙容器中加入酒精,小球再次静止受到的浮力不变

D.如果向乙容器中加入盐水,小球再次静止受到的浮力变大

【解答】解:(1)由于木块漂浮在甲容器中,木块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如果向甲容器中加入盐水,液体密度增大,木块密度小于盐水的密度,则木块仍然漂浮在液面上,那么木块受到的浮力等于木块的重力,由于木块的重力没变,所以,木块受到的浮力不变。故A错误,B正确。

(2)由于小球悬浮在乙容器中,则小球受到的浮力等于小球的重力,小球密度等于水的密度,如果向乙丙容器中加入酒精,则液体密度减小,所以小球将下沉,即小球受到的浮力变小,故C错误。

如果向乙丙容器中加入盐水,则液体密度变大,所以小球将上浮,小球再次静止时处于漂浮,根据漂浮条件可知:受到的浮力等于小球的重力,由于小球的重力没变,所以,即小球受到的浮力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7.(2分)在电影《斯巴达三百勇士》中,波斯用投石车投出巨石来攻击斯巴达克城的城墙,在巨石被投出到击中城墙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巨石在最高点时动能最大

B.巨石在最高点时重力势能最小

C.巨石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D.巨石的重力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解答】解:AB、巨石在最高点时高度最大,速度不是最大,所以,动能不是最大,重力势能最大,故AB错误;

CD、巨石运动过程中,上升阶段,速度减小,高度增大,下落阶段速度增大,高度减小,因此整个过程动能先减小后增大,重力势能先增大后减小,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8.(2分)如图所示,下列器件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

坩埚钳

B.

剪刀

C.

筷子

D.

镊子

【解答】解:A、坩埚钳,L1<L2动力臂小于阻力臂,为费力杠杆;故A不符合题意。

B、剪刀,L1>L2动力臂大于阻力臂,为省力杠杆;故B符合题意。

C、筷子使用时,L1<L2动力臂小于阻力臂,为费力杠杆;故C不符合题意。

D、镊子,L1<L2动力臂小于阻力臂,为费力杠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2分)如图所示的情景中,物体一定处于平衡态的是(  )

A.    B.    C.    D.

【解答】解: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据图可知,AB图中两个力大小不等,不是平衡力,故AB错误;

C图中两个力,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平衡力,故C正确;

D图中两个力大小不等,且不在一条直线上,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C。

 

10.(2分)李明同学对如图所示的运动场景进行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王浩同学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是因为足球失去了力的作用

B.

胡红同学百米冲线后不能立即停下来,是由于她具有惯性

C.

张彦同学在单杠上静止不动过程中,他对单杠做了功

D.

跳高过程中,李宁同学越过横杆时的重力势能最小

【解答】解:A、照片中,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时会慢慢停下来,是因为足球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故A错误;

B、照片中,百米冲线后由于具有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会立即停下来,故B正确;

C、照片中,在做引体向上,当他在单杠上静止不动时,他对单杠施加了力,但单杠没有移动距离,所以不做功,故C错误;

D、照片中,跳高过程中,越过横杆时的高度最高,所以重力势能最大,故D错误。

故选:B。

 

11.(2分)曰常现象中以下各例能够减小摩擦的是(  )

A.

鞋底凹凸不平的花纹

B.

自行车的刹车装置

C.

行李箱可以滚动的轮子

D.

矿泉水瓶盖上的条纹

【解答】解:A、鞋底凹凸不平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A不合题意;

B、自行车的刹车装置,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故B不合题意;

C、行李箱可以滚动的轮子,是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力。故C符合题意;

D、矿泉水瓶盖上的条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12.(2分)下列实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

A.

冰刀与冰的接触面做的很窄

B.

书包带做的较宽

C.

吸管一端做成斜口

D.

图钉尖的面积做得很小

【解答】解:A、冰刀与冰的接触面做的很窄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书包带做的较宽,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的,符合题意。

C、吸管一端做成斜口,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图钉尖的面积做得很小,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2分)如图所示,杯子中装满水,现向杯中轻轻放入一个小木块,小木块漂浮在水面,则放入木块后(  )

A.水对杯底的压强增大    B.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

C.水对杯底的压力增大    D.水对杯底的压力减小

【解答】解:杯子中装满水,放入木块后,水的高度h不变,

∵p=ρgh,

∴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

∵F=ps,s不变,

∴水对杯底的压力不变。

故选:B。

 

14.(2分)如图所示的用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瓶盖起子

B.

镊子

C.

核桃钳

D.

钳子

【解答】解:A、瓶盖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B、镊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C、核桃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D、钳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故选:B。

 

15.(2分)某建筑工地要将一个箱子从地面搬上二楼,如果采用如图所示的两种方式进行搬运,则两种搬运方式分别对应的(  )

A.有用功一定相等    B.F1、F2做的功一定相等

C.F1、F2的功率一定相等    D.机械效率一定相等

【解答】解:

A、将一个箱子从地面搬上二楼,两种搬运方式所做的有用功:W=Gh是相同的,故A正确。

B、两种方式所做额外功不同,总功等于额外功与有用功之和,所以总功不同,即F1、F2做的功不同,故B错误。

C、由于搬运时间不知道,无法比较功率的大小,故C错误。

D、有用功相同,总功不同,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所以机械效率也不同,故D错误。

故选:A。

 

16.(2分)如图所示是使用不同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的四种方式(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其中所需动力F最大的是(  )

A.    B.    C.    D.

【解答】解:设物体重力为G,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

A、图中为斜面,F1×4m=G×2m,得到F1=0.5G;

B、图中为滑轮组,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是3,因此F2=G;

C、图中为动滑轮,动力作用在动滑轮的轴上,则F3=2G;

D、设杆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则F4×4cosα=G×1×cosα,解得F4=0.25G;

因此动力最大的是C。

故选:C。

 

17.(2分)如图所示,甲、乙两位同学坐在匀速向左行驶的列车上,一个鸡蛋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列车突然刹车时,桌上的鸡蛋将(  )

A.向甲同学滚动    B.向乙同学滚动    C.向车窗滚动    D.静止不动

【解答】解:刹车前,鸡蛋随车一起向左运动,当列车突然刹车时,由于鸡蛋还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的状态,因此桌上的鸡蛋向甲滚动。

故选:A。

 

18.(2分)下列物体的受力示意图中,属于二力平衡的是(  )

A.    B.    C.    D.

【解答】解:A、两个力没有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两个力不是平衡力。不合题意;

B、两个力没有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不是平衡力。不合题意;

C、同时符合二力平衡条件,两个力是平衡力。符合题意;

D、两个力的大小相等,不是平衡力,不合题意。

故选:C。

 

19.(2分)如图所示的几种现象,能体现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

A.

手拉开弓

B.

运动员罚点球

C.

人压弯跳板

D.

熊猫拉弯竹子

【解答】解:A、手拉开弓,拉力改变了弓的形状,运动状态不变,不符合题意。

B、运动员罚点球,足球受到脚的作用,由静止变成了运动,即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符合题意。

C、人压弯跳板,人对跳板的压力,改变了跳板的形状,不符合题意。

D、熊猫拉弯竹子,熊猫对竹子的力改变了竹子的形状,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0.(2分)下列词语对应的物理知识中错误的是(  )

A.风吹草动﹣力的作用效果

B.落叶归根﹣物体具有惯性

C.如坐针毡﹣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D.陀小压千斤﹣杠杆的平衡条件

【解答】解:

A、“风吹草动”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属于力的作用效果,故A正确;

B、“落叶归根”说明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故B错误;

C、“如坐针毡”﹣﹣﹣在压力相同时,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故C正确;

D、“跎小压干斤”﹣﹣﹣﹣是利用杠杆的动力臂远远大于阻力臂进行称量的,故D正确。

故选:B。

 

二、作图题(每题1分,共2分)

21.(1分)如图所示,一物体以某一速度冲上表面粗糙的固定斜面,请画出物体在上滑过程中所受的摩擦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点画在物体的中心)

【解答】解:因为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沿斜面向上,故其摩擦力的方向与之相反,为沿斜面向下,力的作用点可画在物体的重心,如图所示:

 

22.(1分)如图所示,O是杠杆的支点,请在图中画出动力F1的力臂。

【解答】解:从支点O向力F1的作用线作垂线,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L1.如图所示: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23.(2分)用天平测量某木块的质量,示数如图所示,则该木块的质量为 54 g.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时,所受到的浮力为 0.54 N。

【解答】解:该木块的质量等于砝码的总质量与游码所对刻度之和,即m=54g=0.054kg;

木块的重力G=mg=0.054kg×10N/kg=0.54N。

因为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所以所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即F浮=G=0.54N。

故答案为:54;0.54。

 

24.(3分)一艘远洋轮船装上货物后,发现船下沉了一些,则它受到的浮力 变大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船由内河驶入大海后,船受到浮力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船相对于水面将 上浮 (选填“上浮”、“下沉”或“不变”)。

【解答】解:由题知,货轮在装上货物后,船身下沉,排开水的体积V排变大,

由F浮=ρ水V排g可知:船受到水的浮力变大;

当船由内河驶入大海后,都是漂浮,

根据漂浮条件可知:F浮=G,

由于船受到的重力不变,则船受到的浮力不变;

根据F浮=ρ液V排g,ρ河水<ρ海水可知:

排开河水的体积大于排开海水的体积,船将上浮一些。

故答案为:变大,不变,上浮。

 

25.(2分)高空抛物现象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据报道:一个50g的鸡蛋从18楼抛下来就可以砸破行人的头骨,从25楼抛下可使人当场死亡。由此可知,鸡蛋的重力势能与 高度 有关,下落过程是将重力势能转化为 动能 。

【解答】解:根据鸡蛋从18楼抛下来就可以砸破行人的头骨,从25楼抛下可使人当场死亡,可知高度越高,造成的后果越严重,说明高度越高鸡蛋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从而得出重力势能与高度有关;

鸡蛋下落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减小,因此重力势能减小,同时速度增大,因此动能增加,增加的动能是由重力势能转化来的,即鸡蛋下落过程是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故答案为:高度;动能。

 

26.(2分)如图,一重为0.5N的鸡蛋沉在水底,向水中加入食盐并搅拌,鸡蛋仍沉在水底,此过程中鸡蛋受到的浮力 变大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继续加入食盐并搅拌,鸡蛋上浮,最终静止时排开盐水的重力 = 0.5N(选填“>”、“<”或“=”)。

【解答】解:

因为向水中加盐鸡蛋排开水的体积不变,但使水的密度增大,

又F浮=ρ液v排g,

所以鸡蛋受到的浮力增大,

在鸡蛋从下沉至悬浮过程中,重力不变,但出于悬浮状态,所以

F浮=G排=G本=0.5N;

故答案为:变大;=。

 

27.(2分)如图所示,用滑轮拉着一重为400N的物体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该滑轮为 动 滑轮(选填“动”或“定”),如果不计滑轮重及细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则竖直向上方向拉力F是 200 N。

【解答】解:(1)如图所示的滑轮工作特点可判断该滑轮为动滑轮;

(2)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不计滑轮重及细绳与滑轮间的摩擦,F=G=×400N=200N。

故答案为:动;200。

 

28.(2分)体积均为200cm3的木块和合金块,放入水中静止时的情况如图所示,已知木块重为1.8N,合金块重为6N,则木块受到的浮力为 1.8 N,合金块受到的浮力为 2 N。

【解答】解:(1)由图可知木块漂浮,根据浮沉条件,F浮木=G木=1.8N;

(2)由图可知完全浸没在水中,V排=V合金排=200cm3=2×10﹣4m3,

合金块受到的浮力F合金=ρ水gV合金排=1.0×103kg/m3×10N/kg×2×10﹣4m3=2N。

故答案为:1.8;2。

 

29.(3分)撑杆跳高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体育运动,完整的过程可以简化成如图所示的三个阶段:持杆助跑、撑杆起跳上升、越杆下落。到达最高点的过程中是动能和 弹性势 能转化为 重力势 能;下落过程中 动 能逐渐增加。

【解答】解:(1)运动员在起跳前先要快速助跑,使自己具有较大动能,撑杆弯曲,杆发生了弹性形变,具有大量的弹性势能;起跳后到达最高点的过程中是动能和弹性势能都减小,运动员在上升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即动能和弹性势能转化成了重力势能。

(2)运动员越过横杆下落过程中,运动员的高度下降,速度增加,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故答案为:弹性势;重力势;动。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2分)

30.(12分)(1)小明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煤油),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图表示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

①分析图中B、C、D,说明浮力大小跟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有关。

②分析图 D、E ,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密度有关。

③物体完全浸没在煤油中所受的浮力是 2.4 N。

(2)如图是测量酱油密度的过程,图1可读出烧杯的质量,图2可读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图3可读出烧杯中全部酱油的体积,那么,酱油的质量m= 45 g,酱油的体积V= 40 cm3,酱油的密度ρ= 1.125×103 kg/m3。

【解答】解:(1)①由图B、C、D所示实验可知,物体排开水的体积不同,物体受到的浮力不同,由此可知:浮力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②要探究浮力大小跟液体密度的关系,应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而液体密度不同,分析图示实验可知,应比较图D、E;

③由图A可知,金属块的重力G=10N,由图E可知,物体浸没在煤油中所受的拉力F=7.6N;

则物体完全浸没在煤油中所受的浮力:F浮=G﹣F=10N﹣7.6N=2.4N,

(2)由图1、图2可知,两次实验时游码均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烧杯的质量:m1=20g+10g+5g=35g;

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m2=50g+20g+10g=80g;

则酱油的质量:m=m2﹣m1=80g﹣35g=45g,

由图3可知,量筒的分度值为2cm3,酱油的体积为V=40cm3;

则酱油的密度为:ρ===1.125g/cm3=1.125×103kg/m3。

故答案为:(1)①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②D、E;③2.4N;

(2)45;40;1.125×103。

 

31.(10分)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明同学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滑轮先后组成了下图甲、乙、丙所示的三个滑轮组,并用这三个滑轮组各进行了一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物重G/N

物体上升的高度h/cm

测力计的示数F/N

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cm

机械效率η

1633966.7%
2634.56 
3123 980%
(1)将表格中的数据补充完整。

(2)已知实验次数3中的数据是通过滑轮组丙实验得到的。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实验次数2中的数据是通过滑轮组 甲 实验得到的。

(3)进一步分析实验次数1和2的数据可初步得出:提升的物重相同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滑轮组 绕法 无关(选填“绕法”或“质量”);分析实验次数1和3的数据可初步得出:使用同一滑轮组时,提升的物体 越重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解答】解:

(1)第2次的机械效率为:η===×100%=66.7%;

根据公式η==可知,

第3次实验的拉力为:F===5N;

(2)实验2中,s=6cm,h=3cm,所以n===2,所以实验次数2中的数据是通过滑轮组甲实验得到的;

(3)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实验次数1和2是用甲和乙滑轮组完成的,甲滑轮组有2段绳子承担重物,乙滑轮组有3段绳子承担重物,在物重相同时,机械效率相同,说明提升的物重相同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滑轮组绕法无关;

分析实验次数1和3的数据可初步得出: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物体,物体所受的重力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故答案为:(1)66.7%;5;(2)甲;(3)绕法;越重。

 

五、计算题(共2小题,共18分)

32.(6分)如图所示,由航空工业六O五研究所自行设计的“海鸥300”轻型水陆两栖飞机的总质量为4000kg,可载乘客4﹣6名,该机配置有高性能的发动机和先进航空仪表设备,可用于公务飞行、货物运输、海岸巡逻等。求:(g取10N/kg)

(1)飞机停在水面时,机身浸入水中的体积是多少?

(2)飞机在空中以360km/h的速度水平匀速飞行时,在水平方向飞机受到的空气阻力为飞机重力的0.1倍。以这一速度飞行时,飞机发动机的功率是多少?

【解答】解:(1)飞机停在水面时,F浮=G,即:ρ水gV排=G,

V排======4m3;

(2)飞机水平匀速飞行时,动力等于阻力,即:F=0.1G=0.1mg=0.1×4000kg×10N/kg=4000N,

飞机的功率:P===Fv=4000N×=4×105W。

答:(1)飞机停在水面时,排开水的体积是4m3;

(2)飞机发动机的功率是4×105W。

 

33.(12分)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将重600N的物体在10s内匀速提升了2m,已知动滑轮重为100N(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绳子自由端拉力F为多少?

(2)提升物体的过程中,额外功为多少?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

(4)绳子自由端拉力F的功率为多少?

【解答】解:

(1)由图知,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n=2,

不计绳重和摩擦,绳子自由端拉力:

F=(G物+G动)=×(600N+100N)=350N;

(2)有用功:W有用=Gh=600N×2m=1200J,

拉力端移动距离:s=2h=2×2m=4m,

总功:W总=Fs=350N×4m=1400J,

提升重物的过程中所做的额外功:W额=W总﹣W有用=1400J﹣1200J=200J;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100%=×100%≈85.7%;

(4)拉力F的功率:

P===140W。

答:(1)绳子自由端拉力F为350N;

(2)提升物体的过程中,额外功为200J;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5.7%;

(4)绳子自由端拉力F的功率为140W。

 

文档

黄冈市八年级(下)期末调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黄冈市八年级(下)期末调考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题,共40分,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提供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1.(2分)若一艘轮船从长江驶往大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受到的浮力变大B.它受到的浮力变小C.它下沉了一些D.它上浮了一些2.(2分)投出的篮球在上升过程中()A.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B.重力势能不变、动能增加C.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D.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3.(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B.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