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学科 | 语文 | 课题 | 赠刘景文 | 课型 | 精读 | 时间 | 7.1 | ||
| 教学 目标 | 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的含义。 2、体会诗人的写作动机,感受秋天的美丽,懂得生活总有其美 好的一面,我们要积极地去面对。 3、欣赏情意丰富的古诗,能正确地朗读、背诵课文。 4、会认“刘、残、犹、傲、君、橙、橘”7 个生字,会写“刘、盖、菊、残、君、橙”6 个字。 | ||||||||
| 教学 重难点 | 会写“刘、盖、菊、残、君、橙”6 个字,体会诗人的写作动机。 | ||||||||
| 教学 准备 | 学生课前预习搜集有关资料, 教师制作准备音频、图片、卡片、PPT等 | ||||||||
| 教学 过程 | 教学环节 | 师生活动 | 二次备课 | ||||||
| 回顾 引入 | 首学 | 1、同学们,秋天已然悄悄地来到我们跟前。关于“秋天”,我们以前学过不少课文,你还记得吗?(学生背诵相关片断) 2、总结自己对秋天的经验。 按句式说话:“在我的印象中,秋天_________________。” 3、在古代大诗人苏轼的心目中,秋天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诗《赠刘景文》,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给谁的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学习生字:赠、刘) 4、介绍诗人及写诗的背景: 苏轼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别人又叫他苏东坡。一天,他和朋友们聚会,其中一个叫刘景文的与他很谈得来。苏轼喝着酒,非常高兴,就写了这首诗送给刘景文,所以题目就叫《赠刘景文》。(学生接读,提醒注意后鼻音) | 1.说说自己可爱的家乡,抒发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2.想象古人离开故土后如何抒发思乡之情。 | ||||||
感知 交流 | 互学 |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流利。 2、同桌相互听一听,看看他读得对吗? 3、反馈: (1)谁愿意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一听?(指名读,正音) (2)认识生字:刘、盖、菊、残、犹、傲、君、橙、橘。 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的? (3)学生说说识记生字的方法——读生字卡片 重点:①同音字“菊、橘”的区分,“菊”草字头,因为菊花是草本,“橘”木字旁,橘树是一种树。 ②读准“残、君、橙”的读音。 4、朗读这首诗(谁能大声地再来读读?——大家再自信地读给自己听听——齐读) | 观察图画,说说所看到的情景。 理解诗中词语的意思,并圈出不理解之处。 | ||||||
| 精读 感悟 | 群学 | 1、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所以读诗光读还不行,还要边读边想,看看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 现在就让我们展开想象,读读诗句,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景象? 2、反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教学) (1)荷尽 出示 2 幅图片:为了帮助大家读得更好,进一步感受秋天的美景,老师给大家看这两幅图。 你知道哪幅图写出了诗意,并说说理由。(理解“尽、擎雨盖”) 讨论:秋天,荷花凋谢了,荷叶枯萎了,诗人为什么还要写呢? (2)菊残 出示图片,说图意,理解“菊残、傲霜枝”。这是怎样的枝条? (交流,如:不怕寒冷,不怕困难,勇敢坚强,有毅力等等) 秋风中,菊枝仍精神抖擞地挺立着,你想对它说什么? (3)橙黄橘绿 读了这几个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出示图片 3、苏轼看到的秋天就这些景物吗?发挥你的想象,帮诗人说说他看到却没有写出来的景色。 学生交流——一起观赏这些美景——学生说感受:秋天真是一个__________的季节! 4、引出诗句:看来秋天的美景才不止这二十八个字呢!怪不得诗人对朋友说:“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你现在明白这两句诗的意思了吗?学生说诗意,悟诗情,教师板书:爱秋天。 5、齐读古诗:现在再来读这首古诗,相信你头脑中的这幅画会更美。带着对秋天的赞美语气来齐读这首诗。 | 1.老师范读古诗。要求学生边听边仔细看图,思考两句诗的意思。 2.学生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各自对上面的问题发表见解。 3.老师重点点拨理解: 4.有感情朗读。 | ||||||
| 拓展 升华 | 共学 | 熟读背诵 1、说说方法:这么美的诗你想不想把它背出来?你有什么方法告诉大家? 2、熟读背诵。 再读课题,深化主题 1、读题。 2、讨论:诗人赠给朋友刘景文的是什么?除了这首诗,还有什么? 3、补充句段,或写一段话。 虽然秋风萧瑟,秋叶飘零,但是秋天也有美好的一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天真美好。 书写指导 1、出示要写的字:刘、盖、菊、残、君、橙。 2、学生认读。 3、让学生观察,说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 1.教师描述诗意,激发学生想象。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3.生抄写生字,师个别指导。 | ||||||
| 前置 研究 设计 | 选择合适的字填在括号里。 1.挑 桃 ( )灯 ( )子 ( )起 ( )花 2.残 浅 ( )缺 凶( ) 深( ) ( )色 | ||||||||
| 作业 设计 | 我是小诗人,我会根据诗意写诗句。 1.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枫林晚景,那经霜的枫叶竟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火红。
2.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 ||||||||
| 板书 设计 | 赠刘景文 美在秋天(乐观向上)橙黄 | ||||||||
| 教学 后记 | 一直以来觉得古诗课很不好上,尤其是低年级的古诗就更不好上了,所以上课 前,特地观看了优秀的古诗教学视频。学习了其中的教学思路和对古诗的把握。上课伊始,请孩子们复习了本单元学习的和秋天有关的课文,顺势引入古代诗 人眼中的秋天,引出课题。又通过对苏轼的介绍引出古诗《赠刘景文》 。 但是却忽略了对古诗背景详细的介绍, 尤其是诗人苏轼为什么要写这首古诗送给他的朋友刘景文,直到后来丁主任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我才意识到自己课前的准备不够充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