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装---------------------------------------------订-------------------------------------------线------------------------------------------------
莲池中学九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
总分:120 分 时间:120分钟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共24分。(1---8题各1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 A、虬枝 qiú 秀颀 qú 婆挲suō 恹恹欲睡yān 偃苗助长yà
B、涸辙hé 皲裂jūn 漪郁yī 谄媚chǎn 瘦骨嶙峋línxún
C、禀赋 bǐng 熠熠yì 渚崖zhǔ 矜持 jīn 颓垣断壁yuán
D、皲裂jūn 狡黠jié 穷匮kuì 哽咽yè 锲而不舍qiè
2、下列词语加点字的意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潜滋暗长(滋润) 惴惴不安(恐惧,担忧的样子)
B、虎视眈眈(注视的样子) 未雨绸缪(修缮)
C、坦荡如砥(磨刀石) 瘦骨嶙峋(消瘦、骨头突出的样子) D、巧言令色(美好) 光彩熠熠(形容闪光发亮)
3、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恰当的一项是( )
辩论时,发言者要善于听取对方的发言,善于发现对方观点片面、论据不足的地方, ,使自己的发言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A.从而提高自己的认识 B.进而理清自己的思路
C.从而了解对方的情况 D.从而抓住对方的要害
4.下列词语中,每组加点字的读音与例子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尖:歼灭 阡陌 说媒拉纤 B.赴:仆人 扑火 前仆后继 C.妾:惬意 提挈 锲而不舍 D.焉:淹没 掩护 奄奄一息
5.下列词语中,书写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
A.驽钝 澜珊 闭门羹 兵慌马乱 B.馨香 皲裂 文绉绉 不可思意
C.悖谬 陷媚 名信片 龙盘虎据 D.涸辙 决窍 雄赳赳 未雨绸谋
6.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廖承志劝告蒋经国先生要警惕那些巧言令色,不怀好意的人图谋。
B听到专家说自己收藏的这幅画是赝品,根本一文不名时,他失望极了。
C看完女排世锦赛,观众们兴奋地说说笑笑,前呼后拥地走出了赛场。
D暑假,来到美丽的内蒙古草原,他骑上马儿纵横决荡,忘情的歌唱。
7.下面各项中,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宽阔的常德大道的顺利通车,使常德拥堵的交通状况大为改善。
(缺主语。修改:去掉"由于“或者“使”。)
B.同学们写作文,要细心观察,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否定不当。修改:去掉“切忌”或者”不要“。)
C.学校开展阅读名著,有利于人们对名著的研究和了解。
(语序不当。修改:“研究和了解”改为“了解和研究”。) d. 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市荣获国家文明城市。
(缺宾语。修改:在“国家文明城市”后面加上“称号”。) 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发挥好的关键。
B.通过这次测验,使我们明白了学习要精益求精的道理。
C.《Survival》的雄浑合唱,将今年伦敦奥运动会开幕式推向了高潮。
D.我们全校的学生将来都希望考上理想的大学。
9.用学过的课文中的原文填空:(每空0.5分) (1)孔子心目中君子的标准是 .。 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人,可谓: 我们对美国向中国大量输出工业垃圾提出严正警告: , (填《论语》中的话) (2)现今引用来比喻任何恶势力都不能改变社会发展的规律,同时也说明了正义之心是不可挡的。 , (填辛弃疾的词)(3)王维以传神之笔刻画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 (4)广为流传的李商隐表达对爱情忠贞不渝的佳句是 , (5)晏殊《浣溪沙》诗中对仗工整、宛若天成的名句是 , (6)苏轼在《水调歌头》中由怨月 , 到感悟人生 ,
。 最后又说 , 。以共赏人间美景作结。表现出作者不为失意、离别所苦的豁达胸襟。
(7)在《泊秦淮》中借眼前景,抒现实忧,写出了这首成为千古绝唱的名句是:“ , 。”
(8)《捕蛇者说》一文中能表明作者观点得句子是 。 10、仿写下面的诗句再写一个句子。(2分)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 。 11、最近,学校正在组织“爱心助学”活动,主要内容为帮助贫困山区的学生建一个“爱心图书馆”。作为本次活动的志愿者,请你参与完成以下工作。
(1)请你向全班同学作一次捐书动员。要求中心明确,语言简洁,富有鼓动性。 (40字左右)(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激发山区同学阅读名著的兴趣,大家准备制作一些书签,用来向他们推荐自己喜欢的名著,请参照示例为《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各写一张书签。示例:笛福《鲁滨逊漂流记》——鲁滨逊孤身一人在荒岛上度过了28年!坚毅顽强,精神可嘉。(1分)
二、现代文阅读
(一)、比较阅读《孔乙己》和《范进中举》课文选段,完成1—5题。(共11分)
【甲】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班级------------------------------------ 考号----------------------------------姓名-------------------------------
---------------------------------------------装---------------------------------------------订-------------------------------------------线------------------------------------------------
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乙】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
1、【乙】文选段的作者是 。(1分)
2、用简要的语言分别概括【甲】、【乙】两段选文的主要内容。(2分)
---------------------------------------------------------------------------------------------------------
3、选文用字准确生动,请结合语境体味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妙处。(2分)
(1)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
------------------------------------------------------------------------------------------------------------
(2)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
---------------------------------------------------------------------------------------------------------
4、通过比较鉴赏,有人认为,在范进的脸谱上可贴一“丑”字标签,而孔乙己的灵魂深处却渗透出几缕“悲”,你同意这一说法吗?请说说理由。(2分)
------------------------------------------------------------------------------------------------------------
5、回答下面两个问题(4分)
(1) 甲、乙两文中,作者对主人公的态度是不同的,甲文作者对孔乙己的态度是 ,乙文作者对范进的态度是 (2分)
(2)【甲】文中不只一处写到“笑”,请简要谈谈你对“笑”的理解。(2分)
------------------------------------------------------------------------------------------------------------ (二)阅读下文,完成1------8题,共11分
(1)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a)失掉自信力了。
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3)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b)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1.这三段选文的作者是 ,选文的题目是 (1分 ) .
2.在这几段文字里,作者通过列举事实所确立的正面观点是_____ ,
所批驳的观点是______ ( 1分 )
3、请指出敌论错误的根源在于 (1分)
4、文中划线的ab两个"中国人"指代什么?请分别指出:a.中国人:______b.中国人:______(1分 )
5.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①这一类指代________
-----------------------------------------------②将"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改为陈述句。________ "这一类人们"的总的特点是____ (3分),
6、"正史"是加了引号的,这个引号的作用是___ (1分)
7、在"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一句中,所用修辞方法是 脊梁"是___ 的意思。
“脂粉”是指 "状元宰相"是指__ (2分)
8下列语句分别表达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分)
A.讽刺 B.赞颂 C.自豪 D.愤慨
①我们从古以来( ) ②所谓“正史”( ) ③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 ) ④那简直是诬蔑( )
(三)、阅读选文完成1---5题 ,共5分
跨越苦难
①苦难原本是生命旅途中一道不可残缺的风景。
---班级------------------------------------ 考号----------------------------------姓名-------------------------------
---------------------------------------------装---------------------------------------------订-------------------------------------------线------------------------------------------------
②苦难是竖在现实和未来之间的一扇纸糊的门,你只要敢于捅破,前方的路便天宽地阔;苦难是蹲在成功门前的看家犬,怯弱的人逃的越急,它便追你越紧;苦难是火焰熊熊的炼狱,灵魂在苦难中涅槃,就会显露出金子般的成色……
③四季轮回,既然有春天的葱茏,也就有秋天的落叶;既然有夏天的热烈,也就有冬天的风雪。我们没有理由不接受苦难,没有理由不善待苦难。
④世上没有不弯的路,人间没有不谢的花。苦难宛如天边的雨,说来就来了,你无法逃避,无法退却;苦难又似横亘的山,赶也赶不跑,你只有跨越,只有征服。面对苦难,最要紧的是心不烦,意不乱。闭上你的眼睛,聆听一段清泉叮呼的乐曲,幽远清新的旋律会送你一份“心静自然凉”的轻松;放飞你的思想,翻开油墨飘香的书页,睿智俏丽的文字会给你一份“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在泪水涌出眼眶之前,请抬起你的头。仰望头顶那方包容了亿万年风霜雨雪的天空,读懂那份旷达,那份宽容,那份蔑视一切的恢宏气势后,你怎能不顶礼膜拜,信心倍增?
⑤也许,所有的艰难险阻是通向人生的驿站的铺路石,也许,每一阵雷电霹雳是响彻青春岁月的爵士乐。曹雪芹满腔辛酸作成《红楼梦》,贝多芬用苦难谱写《第九交响曲》,诺贝尔用生命的代价换取了震慑世界的一声巨响。苦难之于人生,实在是一笔丰富迷人的财富。
⑥失意的时候,总要忍不住说日子难过。但再苦再难也得过。人生如爬山,苦难便是通向山巅的崎岖小路。不曾历经苦难,你就永远只能在山脚下徘徊,永远无法领略虎啸生风,群峰叠翠的无限风光。
⑦生命总是在挫折和磨难中茁壮。思想总是在徘徊和失意中成熟。意志总是在残酷和无情中坚强。
⑧让我们对所有的苦难心存感激,然后投入所有的心智所有的激情,认认真真地过好每一天,用一生的无畏和执著浇灌勃勃生命,如花绽放。
⑨接受苦难,不为别的,就为你来到了这世上。跨越苦难,不为别的,只为你不白活一回。
1、文中引用曹雪匠、贝多芬、诺贝尔的例子是为了证明什么道理?(1分)
2、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作者的观点。(1分)
3、语段②使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1分)
4、请你品析语段⑥中画线句子。(1分)
5、联系你的生活,谈谈你是如何面对困难的?(1分)
三、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课文完成1----3题 ,共9分
何以效之?传曰:“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宋之疱丁学解牛,三年不见生牛,所见皆死牛也。”二者用精至矣。思念存想,自见异物也。人病见鬼,犹伯乐之见马,庖丁之见牛也。伯乐、庖丁所见非马与牛,则亦知夫病者所见非鬼也。1、选文列举了 ; 的知名例子作为论据,运用了 的论证方法,证明 的道理。(3分)
2、有关疱丁的一个成语是 ,其意思是; “无非马者”是一个什么样的句式?说说“顾玩所见,无非马者”的意思。(4分)
-----------------------------------------------------------------------------------------------------------
3、翻译句子。(2分)
⑴思念存想,自见异物也
⑵二者用精至矣
(二)阅读课文完成1----8题,共10分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令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之 蹴 辩 已 (2分)
2.翻译划线句“此之谓失其本心”这个句子。 (1分)
3.填空:作者用“一箪食,一豆羹”来进行论证,这属于________ 的论证方法。文段中着重论述了“__________ ”比“_________ ”更重要,人应该保有本心的道理。 (3分)
4.请任意写出文段中具有对比性的一组句子(内容)。
----------------------------------------------------------------------------------------------
----------------------------------------------------------------------------------------------- (1分)
5、下列加点字解释相同的两组是( ) ( ) (1分)
A. 弗敢加也 。万钟于我何加焉。 B. 故不为苟得也。 为宫室之美为之。
C. 得之则生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D. 向为身死而不受。 便扶向路。
E. 宫室之美 。吾妻之美我者。
7、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列举了“不食嗟来之食”的事例,请你给本文补充—个论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班级------------------------------------ 考号----------------------------------姓名-------------------------------
---------------------------------------------装---------------------------------------------订-------------------------------------------线------------------------------------------------
8、儒家认为“性相近,习相远”,即人们生来本性是相近的,都是善的,由于后天的社会环境与物欲使人的“性”差距变大,有人变“恶”了。想想原文中哪一句和这一观点相近,并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四:作文 (50分)
也许你没有令人羡慕的成绩,也许你没有漂亮的面容和出众的身材,也许你没有富裕的家境,……但是,你自有你的优点和长处,你自有你让人羡慕的亮点。你同样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你同样是这个世界的唯一存在。请你以《你也是一道风景》为题写一篇文章。
| 60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