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二中 陈连俊 430346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然而相当多的学生在生物学习中表现出的“看书总是简单,考试太难”的尴尬局面, 折射出了学生在课本阅读能力(尤其是生物的概念、原理、结构等方面的抽象难懂的知识)方面的缺失。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提高阅读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下面笔者就求同思维在理解生物知识中的应用谈谈个人的一些浅显的看法:
1.在多个概念的相似表达方面求同存异
1.1 从概念包含的要素比较分析
1.1.1从产生来源→作用→化学本质这一个模式理解酶和抗体的定义。
1.1.2用“两同一不同”来归纳几组概念。
同源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相同 ,来源不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种性状、不同表现类型;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着一对相对性状(不同)的两个基因;种群:生活在同一地点、同种生物、一群(不同)个体。
1.1.3还有些概念可以直接从字面上去理解。如体液与体温;应激性和向性运动;染色质和染色体;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等等。
1.2从概念的本质联系进行归纳
1.2.1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这几组概念的本质联系就是先天性性(通过遗传而生来就有的)和后天性(出生后逐渐形成的)。
1.2.2各个层次的生命系统都存在稳态。分子水平的稳态:细胞内的各种理化性质大致维持相对稳定—如渗透压、pH值、Na+/K+的平衡等;各种酶促反应的进行受到反馈调节——酶活性的调节和酶合成的调节;基因有选择地表达过程存在稳态。内环境(个体水平)的稳态:生理学家将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宏观领域(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水平)的稳态:种群数量的S型增长中,K值——环境容纳量说明了稳态;群落的演替,最后形成顶级群落也说明了稳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圈的稳态等。可见稳态不是恒定不变,而是相对稳定的状态,即动态平衡。
2.在某些生理活动的影响因素方面万法归宗
2.1 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总结影响的因素
2.1.1影响矿质元素的吸收的因素有内因(因遗传物质影响载体的种类和数量)和外因(因温度、氧气、PH值等因素影响呼吸作用供能)。
2.1.2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内因(不同植物不同生长时期光合速率不同)和外因(光、CO2、温度、矿质元素、水、O2)。同样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也有内因(不同植物不同生长时期呼吸速率不同)和外因(CO2、温度、水、O2)。
2.2 从物理、化学、生物三个方面总结影响的因素
2.2.1引起细胞癌变的致癌因子大致归纳为三类:物理致癌因子(电离辐射、X射线、紫外线等)、化学致癌因子(砷、苯、煤焦油)、生物致癌因子(病毒等);
2.2.2引起基因突变的因素可归纳为三类:物理因素(X射线、激光、紫外线等)、化学因素(亚、碱基类似物等)、生物因素(病毒和某些细菌等);
2.2.3提高CO2 含量的措施有物理方面(通风、施放干冰)、化学方面(CO2发生器、施用适量的碳铵化肥)、生物方面(增施农家肥,利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提供CO2、放置一些小动物和正在萌发的种子)
3.在某些过程的发生进程方面表现殊途同归
3.1几种生殖过程可用一个模式图表示: A→B→C
A代表亲代,C代表子代,若为生殖,则B为亲代产生的幼体;若为孢子生殖,则B为孢子;若为出芽生殖,则B为芽体;若为营养生殖,则B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若为组织培养,则B为根尖、芽尖或花粉;若为有性生殖,则B为受精卵。
3.2某些人体和人体细胞内信息传递机制可用下面这一个模式图表示:① 4→② 5→③
若该图表示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则①表示感受器,②表示神经中枢,③表示效应器,其中信息以局部电流和神经递质的形式传导;若该图中①表示下丘脑,②表示垂体,③表示为甲状腺,则③分泌的激素过多对于①分泌4,②分泌5均具有抑制作用;若该图表示细胞中的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则①表示DNA,②表示RNA,③表示蛋白质;若该图表示体液免疫,则①表示抗原决定簇,②表示吞噬细胞和T细胞,③表示B细胞。
3.3 多个不同的生物学知识可以用一类曲线图表示:
若纵轴代表耗氧量,横轴代表环境温度,则下降曲线代表恒温动物耗氧量的曲线(为了保持体温的恒定,代谢会随环境温度升高而减慢,消耗氧气就少)。上升曲线代表变温动物(代谢会随环境温度升高而加快,消耗氧气就多);若纵轴代表生长素浓度,横轴代表根茎生长状况,则下降曲线代表根的生长状况(根对生长素反应敏感,浓度越高,生长越慢),上升曲线代表茎的生长状况(茎对生长素反应不敏感,适宜的高浓度仍然促进茎的生长);若纵轴代表稳定性,横轴代表营养结构程度,则下降曲线为恢复力稳定性,上升曲线为抵抗力稳定性;若纵轴代表三碳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有关化合物的含量,横轴代表光合作用的时间,则下降曲线为C5,上升曲线为C3。
4.不同的生理活动完成的结构不谋而合
渗透压的调节中枢、血糖的调节中枢、体温的调节中枢都在下丘脑;非特异性免疫的第一道防线的组成、温度感受器的分布、过敏反应的抗体的分布都在皮肤、黏膜等;染色质、DNA、幽门螺旋杆菌、水绵的带状叶绿体在长筒状细胞中的排列方式等都具有螺旋结构。
以上只是笔者在教学中的点滴积累。只要我们善于发现,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去用心比较,就一定能从纷繁复杂的零散知识中找到一些有规律性的东西,那才会“把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