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亲爱的同学,如果把这份试卷比作一片蔚蓝的天空,你就是那翱翔的雄鹰;比作一片碧绿的草原,你就是那奔驰的骏马。请自信地举起你的笔,尽情施展你的才华,也许你会比雄鹰飞得更高,比骏马跑得更快。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4分)
1.给加点字注音。(1.5分)
瞥见 匀称 涎水 奔丧 湛蓝
2.根据拼音写汉字。(1.5分)
和xié è 耗 愧zuò 狼jí jié问
3.根据原文填写空缺的句子。(12分,⑦题写1句得2分,写2句加2分,其余每空1分)
①《长歌行》中劝告人们要珍惜青少年美好的时光好好学习的诗句是: , 。
② ,猎马带禽归。
③ ,波撼岳阳城。
④晴川历历汉阳树, 。
⑤大道之行也, , ,讲信修睦。
⑥刘禹锡《陋室铭》中描绘“陋室”的自然景色的语句是:“ , ”。
⑦写出你所知道的古诗文中写秋的诗句。
( , )
( , )
⑧会当凌绝顶, 。
4.修改下面画线部分,要求与加点句子形成排比。(2分)
当今世界,森林面积锐减,土地急剧沙化,大量的水土流失了,环境也被严重污染。生态性灾难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严重危机。
5.仿照下面的句子,写一段话。(3分)
我之爱桥,并非着重于将桥作为大件工艺品来欣赏,也并非着眼于自李春的赵州桥以来的桥梁的发展,而是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6.给下面对应的各项内容连线。(2分)
【课文】 【作者】 【人物】
《中原我军南阳》 西蒙洛夫 明赫白
《蜡烛》 孙犁 契柯拉耶夫
《亲爱的爸爸妈妈》 老头子
《芦花荡》 聂华苓 康泽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 )(2分)
A.不但他在诗词方面造诣很深,而且对书法、绘画也很有研究。
B.我们必须认真克服、随时发现自身的缺点。
C.我们应该尽量避免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
D.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的程度。
二、阅读理解。(36分)
(一)(共14分)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8—13题。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者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失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纸张很黄;图像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8.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么样想的? 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2分)
9.当“我”听到阿长说《山海经》买来时,为什么“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2分)
10.文中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这“神力”表现在何处?她为什么有“伟大的神力”?(2分)
11.从画横线的句子来看,当年阿长买的《山海经》质量并不太好,作者却说“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你如何理解? (2分)
12. 请展开合理想象,描写一下阿长买《山海经》时的情景(80字以内)。(4分)
13. 联系全文,说说阿长是怎样一个人?(2分)
(二)小小的善(共11分)
阅读下面这篇文字,完成14—18题。
许多年前的一个夏天,在一列南下的火车上,一位满脸稚气的男青年倚窗而坐。他是个农村娃子,一件崭新的白衬衫掩盖不住黝黑的皮肤。男青年忽闪着一双大大的眼睛,好奇地看着车窗外迅速后退地景物,时不时扭转身看看车厢里来回穿梭地人们。男青年是第一次出远门,在此以前,他连火车都没见过。他要到南方去上自己梦寐以求地大学。
列车上没有空调,车厢内闷热异常。男青年挥汗如雨,口渴难耐。男青年对面地座位上,坐着一对母子。女人三十岁左右,小男孩可能只有四五岁吧!小男孩坐在靠窗一侧。女人的身子斜倚向小男孩,挥动着手中的杂志,为小男孩扇风。女人的另一只手拿着一瓶矿泉水,自己喝着,时不时喂孩子一口。天气可真热!
乘务员推着小车走了过来——方便面、火腿肠、健力宝、矿泉水――可以补充体能,恢复体力。读高中时,班里有钱的同学才喝得起。如今,他要到外地上学了,衣兜里有了些自己支配的零花钱,加之口渴难耐,他想喝一听健力宝,于是便从兜里摸出一张皱巴巴的五元人民币,递给了乘务员。
男青年把健力宝拿在手里,颠来倒去地仔细看了看。最后,他把目光落在了拉环的位置。迟疑了一会儿,他从腰间摸出一把小小的水果刀,企图在拉环的位置把健力宝撬开。男青年撬了两下,发觉易拉罐的壳很坚硬,便停下了手中的水果刀,又把目光盯在了拉环处。
男青年不知道如何开启这听饮料。这时,却听见对面的妇女对儿子说:“童童,快把塑料袋里的健力宝给妈妈拿出来。”小男孩说:“妈妈,你在喝矿泉水,怎么又要健力宝了!”“快!听话!拿出来!小男孩便站在车座上,把手伸进了车窗旁边挂着的塑料袋。
妇女把健力宝拿在手中,但却用眼睛的余光注视着男青年,发觉男青年正盯着自己手中的易拉罐。只听“砰”的一声,健力宝打开了。随之,车厢里又传出砰的一声响,男青年的易拉罐也打开了。女人微微地笑了一下,喝了一口,就把自己的健力宝放在了茶几上。
男青年向女人投去了感激的一瞥,便开始品味健力宝的甘甜。女人过了许久也没有再碰茶几上的健力宝。显然,她并不渴。
许多年后,男青年参加了工作,却仍对这件事记忆犹新。他感激那位年轻的妇女。她为了不使他难堪,没有直接教他易拉罐的开启方法,而是间接地完成了这一过程。为了引起男青年的注意,她专门叫自己的孩子去拿健力宝而自己不去拿,虽然她的健力宝就挂在自己伸手就够得着的地方。妇女的举动是一种小小的善。
那位男青年就是我,那年我十八岁。
14.文章一开始就对男青年进行了肖像神态的描写,你认为作者为何这样写?(2分)
15.文中画线句子是什么描写?起什么作用?(2分)
16.男青年的易拉罐打开了,他为什么要“向女人投去了感激的一瞥”?这时他的内心会是怎样的 ?(2分)
17.文中的女人是一个普通的妇女,但却有不普通的一面,你知道那是什么吗?(3分)
18.本文所选题材小,却反映了一个大的主题,我们常把这种构思方式叫作什么?(2分)
(三)(共11分)
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19—23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爱莲说》)
【乙】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①。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②,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左传襄公十五年》)
注释:①子罕:人名,春秋时。 ②玉人:琢玉的工匠。
1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①濯清涟而不妖( ) ②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
③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 )
④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 )
20.下列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 同予者何人 B. 故敢献之
献玉者曰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 以示玉人 D. 献诸子罕
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投诸渤海之尾
21.下列句子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2分)
①子罕弗受 ②今子是之不察
③莲,花之君子者也 ④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2.把(乙)文中加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分)
23.(甲)(乙)两文主题相近,反映周敦颐和子罕共同的生活态度: 。而写法不同,甲文运用 来体现作者的为人准则,动文则通过对话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2分)
三、作文(40分)
从以下两个作文题目中任选一个完成作文
1.我们生活在“关心”之中,家长、老师、社会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我们;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也逐渐学会了关心别人,关心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
请以《关心》为题,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写一篇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写出真情实感,字数不少于600字。
2.生活中,人人需要鼓励,取得成绩和荣誉,鼓励会给人以再创造的活力;面对困难和考验,鼓励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奋进的动力。因此,我们要学会鼓励别人,鼓励自己,创造丰富多彩的人生。
请围绕“鼓励”这个话题,联系生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200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期中检测测试答卷
(本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4分)
1.(1.5分)
( )( )( ) ( )( )
2.(1.5分)
( )( )( )( )( )
3.① , 。
② 。
③ 。
④ 。
⑤ , 。
⑥ “ , ”。
⑦( , )
( , )
⑧ 。
4.(2分)土地大量流失,环境严重污染
5.(3分)
6.给下面对应的各项内容连线。(2分)
【课文】 【作者】 【人物】
《中原我军南阳》 西蒙洛夫 明赫白
《蜡烛》 孙犁 契柯拉耶夫
《亲爱的爸爸妈妈》 老头子
《芦花荡》 聂华苓 康泽
7.( D )(2分)
二、阅读理解。(36分)
(一)(共14分)
8.(2分)答:“我”想“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这表明“我”对阿长心存隔膜乃至轻视。
9.(2分)答:因为“我”认为阿长连大字都不识一个,“并非学者”,她根本不可能去买书,更不可能买到“我”念念不忘的《山海经》,而现在她竟然买来了,所以“我”像“遇着一个霹雳”那样感到意外和惊喜。
10.(2分)答:这神力表现在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做成功。这伟大的神力源于她对鲁迅的诚挚的全心全意的爱。
11.(2分)答:因为《山海经》是“我”当时非常想得到的书,阿长帮我实现了这个愿望,这本书包含了阿长对我的关心与爱护,因此我十分珍惜这本书,当它是宝书。
12.(4分)答:
(二)(共11分)
14.(2分)答:作者意在说明这一男青年还很稚嫩,很多事物对于他还很新鲜,这为下文男青年连易拉罐也不会开启的情节作铺垫。
15.(2分)答:环境描写,为下文男青年买健力宝喝作铺垫。
16.(2分)答:男青年是感激那位年轻的妇女,没有使他难堪,当时他心里会想:我怎么这么笨,连易拉罐也不会开,幸亏那妇女,没有使我出丑,真得谢她。
17.(3分)答:善于发现别人的困难,善于关心别人,帮助别人。
18.(2分)答:小中见大
(三)(共11分)
19.(2分) ①(洗涤) ②(少 ) ③(有人) ④(给………看 )
20.( B )(2分)
21.( C )(2分)
22.(3分)译句:如果把玉给了我,我俩都失去了宝贵的东西。不如各人拥有自己宝贵的东西。
23.洁身自好(守身如王) 借物喻人(托物言志、融情于物)(2分)
三、作文(40分)
题目
| (600字) | ||||||||||||||||||
| (700字) | ||||||||||||||||||
| (800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