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知 指示性通知总体思维描述模型(R)P94
| 模型结构/模型 | R=文题+正文=W+S | |||
| 文题W | 正文S=缘由+事项+要求=A+B+C | |||
| W=发文机关+事由+文种;W1=事由+文种; W2=通知 | A=为什么(目的)+做什么+惯用语 | B=事项+怎么样做 | C1=希望+号召 C2=惯用语 | |
| 模型件 | 机关、事由、文种 | 为什么、做什么、惯用语 | 事项、怎样做 | 希望、号召、惯用语 |
| 模型旨 | 标题现旨 | 开篇明旨 | 段首明旨 | |
| 模型链 | 谁→什么事→做什么;设问法思维描述模型;链环式 | 因果思路思维描述模型;设问法思维描述模型;规约思维 | 做什么→怎么做;设问法思维描述模型;结构组合思维描述模型 | 展示、鼓励式结尾思维描述模型;定向思维描述模型 |
| 模型语 | 直陈 | 说明 | 说明、叙述 | 说明 |
正文S=批转、转发的文件+批语(批转、转发的目的、理由+受文单位要求+补充规定)。
知照性通知文题与批示性通知相同。正文S=目的+依据+事项
会议通知W=介词+会议主办单位+会议名称+文种;正文S=引语+正文;引语A=缘由+名称+惯用语;正文B=会议主旨或议题+时间+地点+人员+内容+准备材料。Eg:《关于召开吉林省土特产品签约会议的通知》
任免通知标题W=介词——任免事项+文种eg:《关于XX通知任免的通知》正文S=依据+任免人员
事项性通知W=发文机关+介词+事项+文种;正文S=目的(依据)+事项
【模板】
(文题)XX通知
【XXX:(主送机关)
[正文]—————————————————————————(一、缘由:目的+做什么+惯用语)
——————————————————————————————(二、事项:通知事项+如何执行)
——————————————————————————————(三、要求:希望/号召+惯用语)
特此通知/以上通知,望认真执行
发文机关
发文日期】
通报 表彰性通报总体思维描述模型(R) P103
| 模型结构/模型 | R=文题+正文=W+S | ||||
| 文题W | 正文S=事迹+评议+表彰决定+号召=A+B+C+D | ||||
| W=发文机关+事由+文种;W1=事由+文种;W2=文种 | 事迹A=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结果 | 评议B=分析+评价+价值+意义+实质 | 表彰决定C=物质奖励+精神奖励 | 号召D=希望+要求 | |
| 模型件 | 机关、事由、文种 | 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结果 | 分析、评价(价值+意义+实质) | 物质奖励 精神奖励 | 希望 要求 |
| 模型旨 | 文题现旨 | 开篇明旨 | 汇总显旨 | 汇总显旨 | |
| 模型链 | 谁→什么事→做什么;设问法思维描述模型;链环式 | 5W1H法思维描述模型;纵向思路思维描述模型;规约思维 | 定向思路思维描述模型 | 定向思路思维描述模型 | 定向思路思维描述模型;展示、鼓励式结尾思维描述模型 |
| 模型语 | 直陈 | 概述 | 说明、议论 | 说明 | 说明 |
批评性通报正文S=缘由+分析评议+措施;缘由A=概括+时间+地点+事故+后果;分析评议B=原因+性质+危害+处分决定;措施C=总结教训+健全制度+开展检查+消除隐患
情况性通报正文S=什么精神+有何意义+如何执行(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设问思维模型;S1=情况+分析+根据+惯用语(综合—分析—综合思维描述模型)
【模板】
文题
【主送机关:
正文(事迹、评议、表彰决定、号召)
特此通报
发文日期】
请示 请示总体思维描述模型 P109
| 模型结构/模型 | R=文题+正文=W+S | |||
| 文题W | 正文S=请示缘由+请示事项+结尾(惯用语)=A+B+C | |||
| W=发文机关+介词+事由+文种;W1=介词+事由+文种 | 请示缘由A=理由+依据+背景 | 请示事项B=请示内容+对请示的认识+处理、建议 | 结尾C=请示+惯用语(妥否,请批复) | |
| 模型件 | 发文机关、介词、事由、文种 | 理由、依据、背景 | 内容、认识、建议 | 请示、惯用语 |
| 模型旨 | 标题现旨 | 开篇明旨 | 全文主旨 | |
| 模型链 | 谁→什么事→做什么;设问法思维描述模型;链环式 | 一般→个别;演绎推理思路思维描述模型;原因与背景思路思维描述模型 | 措施与相关分析组合思路思维描述模型;分类思路思维描述模型 | 什么→怎么样→回复;设问法思维描述模型 |
| 模型语 | 直陈 | 概述、说明 | 说明 | 惯用语 |
文题
发文字号
主送机关:
正文(请示缘由+请示事项+结尾(惯用语:妥否,请批复))
公章
日期
批复 批复总体思维描述模型 P115
| 模型结构/模型 | R=文题+正文=W+S | |||
| 文题W | 正文S=引语+意见+结尾=A+B+C | |||
| W=发文机关+介词+事由+文种 | 引语A=引述+惯用语 | 意见B=态度+意见+要求 | 结尾C=惯用语 | |
| 模型件 | 发文机关、介词、事由、文种 | 引述(受文机关标题+发文字号+发文日期+请示事项)、惯用语 | 态度、意见、要求 | 惯用语 |
| 模型旨 | 标题现旨 | 开篇明旨 | 汇总显旨 | |
| 模型链 | 谁→什么事→做什么;设问法思维描述模型;链环式 | 原因→依据/分析;规约思路思维描述模型 | 设问法思维描述模型;条法式模型 | 固定 |
| 模型语 | 直陈 | 说明 | 说明、陈述 | 词组 |
文题eg:财政部关于非产权人重新购房免征个人所得税问题的批复
发文字号
主送机关:
正文:引语:你局《XXX》(发文字号)收悉。经研究,批复如下
意见
结尾:惯用语:特此批复
批复机关
日期
函 函的总体思维描述模型(R) P121
| 模型结构/模型 | R=文题+正文=W+S | |||
| 文题W | 正文S=缘由+事项+要求=A+B+C | |||
| W=发文机关+事由+文种 | 导语A=发文缘由+依据+事项 | 主体B=商洽/询问/告知/审批(事项+要求+希望) | 结尾C=期复/结束用语 | |
| 模型件 | 机关、事由、文种 | 目的、依据、事项 | 事项、要求、希望 | 商洽函期复用语、告知函结束用语、审批函结束用语 |
| 模型旨 | 标题现旨 | 开篇明旨 | 段首明旨 | |
| 模型链 | 谁→什么事→做什么;设问法思维描述模型 | 规约思路思维描述模型 | 做什么→要求什么→希望什么;设问思路、组合思路思维描述模型 | 规约思路思维描述模型 |
| 模型语 | 直陈 | 说明、直陈 | 说明 | 惯用语 |
C2告知函=“特此函告”/“特此函达”;C3审批函=“当否,请函复”/“可否,请于审批”
复函正文S=引文+主体+结尾;引文A=回复的缘由+函复的依据;主体B=答复事项+答复原因;
结尾C=惯用语:“特此函复”
【模板】
文题
发文字号
主送机关:
正文(导语、主体、结尾)
发文机关
发文日期
会议纪要 会议纪要总体思维描述模型 P127
| 模型结构/模型 | R=文题+正文=W+S | |||
| 文题W | 正文S=导言+主体+结尾=A+B+C | |||
| W=会议名称+文种 | 导言A | 主体B | 结尾C | |
| 模型件 | 名称、文种 | 目的、时间、名称、人员、内容 | 成果、分析评价、决定事项、建议 | 希望、号召 |
| 模型旨 | 标题现旨 | 开篇明旨 | 段首明旨 | |
| 模型链 | 什么→做什么;设问法思维描述模型 | 为什么→决定什么→做了什么;背景思路思维描述模型 | 认定→评价→讨论→建议是什么→怎么样;横断思路思维描述模型 | 是什么;设问法思维描述模型 |
| 模型语 | 直陈 | 说明、概括、陈述 | 说明、陈述 | 陈述、分类 |
【模板】
文题:eg:X市财政局第十次办公室会议纪要
成文日期
X年X月X日,___(会议主办单位或主持人)在__(会议地点)召开了___(会议名称)会。___(参会人员)参加了会议,现将会议主要精神纪要如下:
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会议研究的问题)
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讨论的意见)
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出的决定)
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出的主要任务和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希望和号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