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活动14 | Photoshop中图片的处理及合成 | |||
| 授课班级 | 授课时间 | 2课时 | 授课地点:机房 | |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 过程与方法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
| 1.掌握图案图章工具和仿制图章工具的使用 2. 使学生掌握各种图章工具对图像的复制与修改 3.拿到需要处理的素材时,能够选择合适的工具,快速进行去除多余和修改 | 1.任务导入; 2. 任务分析; 3. 任务实施; 4. 课堂评价; 5. 知识拓展; 6. 课堂总结; | 1.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和思维拓展能力; 3.培养学生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能力; | ||
| 教学内容分析 | 网络上下载的图片经常会有网址,如果直接应用到PPT中会影响美观,本节课学习Photoshop图章工具,让学生学会图片的处理。有时,我们会将多张图片经过处理后合成一张完整的图片,形成移花接木的效果,应用的都是前面所学到的工具,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各种工具的用途,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综合应用。 | |||
| 教学重点 | 1.图案图章工具的使用 2.仿制图章工具的使用 3.熟练对文件的操作,实现图片的合成 | |||
| 教学难点 | 对图片的精确处理 图片的合成中,自由变形工具的使用 | |||
| 学生知识 与能力准备 | 通过一节课,让学生学会Photoshop软件的熟练操作,可能性不大,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PowerPoint中图片工具栏的使用,结合上节课学到的选区工具,能在Photoshop中进行简单的图片的处理与合成即可。通过一些案例,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也乐意将自己的PPT作品制作的更加完美。 | |||
| 教学方法 与策略 | 结合教学目标,采用项目教学法为主,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法。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因为通过前面对文本的学习与操作,举一反三,对各种对象的操作都是类似的,所以教师可让学生自主操作练习,遇到困难时,同学之间通过相互协作、探究,来解决问题,解决不了再请教老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与目的。 | |||
| 教学思想 | 依据新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合作的学习方式。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内容,主要应用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和自主探究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实现自主学习。每一项任务,师生共同分析,尽量用已知的知识为基础去探索新知,再通过学生演示、教师讲解等形式理清每个要求的知识点、操作、效果等,以此来突破难点,实践重点. | |||
| 教学步骤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教学方法 | |
|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 在学生的前期制作过程中,要求学生将在PPT中不能处理的图片以文档的形式存储,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引入课题,我们将Photoshop作为一种辅助软件,进行图片的处理及合成。其实它的功能强大,现在已经作为一个图片处理的主流软件,但在短时间内要求学生学会一些基本的处理就算达到了教学目标。 | 想一想: 我们收集的这些有关图片处理的问题,都可以在这个软件中完成吗? | 通过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一个新软件的兴趣 | 情景导入 | |
| 能力训练任务1: 图章工具组 | 图章工具组包括两种: 1)图案图章工具 2)仿制图章工具 功能:通过在图像中选择印制点或设置图案,对对象进行复制 快捷键:S 切换键:Shift+S | 1让学生区别图章工具和修补工具,并应用到实际的案例中 | 熟悉一个新的工具组 | 讲授法 | |
| 实例5 去除多余 | 案例效果: | 展示案例效果,明确学习目标,掌握旧知,引入新知 | 启发 案例教学法 | ||
| 案例分析 | 案例的图片左下角有网址,不管是在什么地方应用,都不好,利用PPT的图片工具栏也是无法处理的,像这种情况只能在Photoshop中用工具来处理,我们使用的是仿制图章工具 | ||||
| 师生互动 学习新知 | 能力训练任务2: 图案图章工具 | 引入:图案是插图的一个类型,可以举例来说,家里的床单,窗帘,等都可以叫做图案,它们有什么样的特点呢,就是连续的、无缝拼接,所以图案的用处最多就是用在背景上 【图案图章工具】 功能:可以利用图案进行绘画,可以从图库中选择图案或者自己创建图案 操作提示: 自己定义图案的方法:选择定义成图案的内容,执行[编辑]菜单中的[定义图案] 选项栏的参数与前面所述一样 [注]定义图案时,选取的范围必须是一个矩形,并且不能带羽化值,否则命令不可用 扩展: 定义好图案后,可以使用填充命令直接填充到背景,但没有无缝的效果(也就是说没有窗帘的效果) | 练一练: 打开素材选择其中的马蹄莲花朵,定义成图案,利用图案在新的文件中进行绘画 实践练习: 完成案例5 | 通过实例的制作,让学生学生选框工具的使用,并对选区熟练的操作 | 任务驱动法 自主探究法 讲授法 多媒体教学法 |
| 能力训练任务3:仿制图章工具 | 介绍:多用于不规则图及手绘线段的选择 【仿制图章工具】 功能:可以从图像中取样,可将样本应用到其它图像或同一图像的不同部分,也可以将一个图层的一部分仿制到另一个图层 操作提示: 首先要设置一个取样点:Alt键+单击 [对齐]: 取消可以多次绘画,每次绘画时重新使用同一个样本像素 ◆选择无论对绘画停止或继续多少次,都可以重新使用最新的取样点 | 练一练: 打开,设定一个取样点,在新建的文件的通过选择和取消对齐进行绘画观效果 想一想: 套索工具适用于创建什么样的选区 | 掌握套索工具和多边形套索工具的使用 | 任务驱动法 自主探究法 多媒体教学法 | |
| 技能实践 | 通过多个实例,让学生掌握已学工具的使用,并能灵活熟练的掌握 | 任务驱动法 案例教学法 | |||
| 案例分析 | 此案例中,所给的图片作为素材,去掉一些多余的障碍物,这也是我们在拍摄照片时往往出现的问题,例如,第一张图片上的路灯杆,第二张图片花丛中的灯,那么,为了美观,我们要学会在Photoshop中利用工具来处理图片,第三张图片上文字的处理也是一样。第四张图片,在学生们制作PPT时,可以用作背景墙,也可用作图片的版式设置,那么要想放上自己的图片,可以将一些不需要的图片去除。 | ||||
| 实例6 以旧变新 | 案例效果: | 展示案例效果,明确学习目标,掌握旧知,引入新知 | 启发 案例教学法 | ||
| 案例分析 | 像这种修复污点或修补的素材,我们可以使用修补工具 | ||||
| 学习新知 | 能力训练任务4:修补工具 | 【修补工具】用于使用其他区域或图案中的像素来修复选中的区域,操作步骤如下: 1.选择工具 2.拖曳选择区域,并在选项栏中选择源目标 3.将指针定位在选区内,根据选择的区域设置 [注]一定要去掉透明选项 | 根据案例,学习新知 | ||
| 综合实例 图片合成 | 案例效果: | 通过三个综合案例,让学生巩固各种选区的建立与编辑操作 | 启发 案例教学 法 | ||
| 案例分析 | 根据所给的素材,实现图片的合成 | ||||
| 案例实现 | 根据每一个案例操作提示和详细的操作步骤,让学生尝试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这四个案例。当然,小组成员也可以互相讨论,对案例进行合理的拓展与优化,有好的建议可以以文本的形式报告老师,师生之间形成融洽的学习气氛,互相学习,互相进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案例,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 分析法 | ||
| 巩固练习 | 完成各实例中图片的处理 | 动手实践 | 任务驱动法 | ||
| 拓展学习 | 在制作“生活娱乐类”课件时,遇到的一些图片没办法在PPT中处理的,进行拓展练习。图片的合成,最后合成了一张图片,那么插入到PPT中时,就不能对每一部分制作动画,所以要求学生将自己制作的PPT中一些有必要的图片合成 | 拓展提高 | |||
| 归纳总结 | 知识点: 1.使用图章工具组 2.使用修补工具 能力: 1.掌握各种工具的使用 2.根据不同的图片,截取不同的内容,选择相应的工具,进行图片的合成 3.对图层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 讲授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