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3届高三上期中考试试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3 04:22:02
文档

2013届高三上期中考试试题

北京十二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相对原子质量:C12,H1,O16,N14,F19,Al27,S32,Na23,Cl35.5,Zn65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2分)1、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GerhardErtl对金属Pt表面催化CO氧化反应的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下列关于Pt和Pt的说法正确的是A.Pt和Pt的质子数相同,互称为同位素B.Pt和Pt的中子数相同,互称为同位素C.Pt和Pt的核外电子数相同,是同一种核素D.Pt和Pt的质量数不同,
推荐度:
导读北京十二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相对原子质量:C12,H1,O16,N14,F19,Al27,S32,Na23,Cl35.5,Zn65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2分)1、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GerhardErtl对金属Pt表面催化CO氧化反应的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下列关于Pt和Pt的说法正确的是A.Pt和Pt的质子数相同,互称为同位素B.Pt和Pt的中子数相同,互称为同位素C.Pt和Pt的核外电子数相同,是同一种核素D.Pt和Pt的质量数不同,
北京十二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相对原子质量:C 12,H 1,O 16,N 14,F 19,Al 27,S 32,Na 23,Cl 35.5,Zn 65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2分)

1、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Gerhard Ertl对金属Pt表面催化CO氧化反应的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下列关于Pt和Pt的说法正确的是

A. Pt和Pt的质子数相同,互称为同位素

B. Pt和Pt的中子数相同,互称为同位素

C. Pt和Pt的核外电子数相同,是同一种核素

D. Pt和Pt的质量数不同,不能互称为同位素

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向饱和FeCl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可制取Fe(OH)3胶体

B.依据丁达尔现象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

C.AgI胶体的胶粒在电场中自由运动

D.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通常与胶体的性质有关

3、分子式为C3H2Cl6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4、常温常压下,两个容积相同的瓶中分别盛满X和Y两种气体,打开开关a,使两瓶内的气体相通,最后容器内的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编号
气体X

HINH3

H2

NO
气体Y

Cl2

HClN2

O2

A.②>③>①>④      B.③>①=④>②   C.③>①>④>②   D.①>④>③>②

5、已知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3.2gO3所含的原子数为0.2NA

B.10g46%的乙醇水溶液中所含H原子个数为0.6NA

C.1L 1mol·L-1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完全水解生成Fe(OH)3胶粒NA个

D.标准状况下,22.4 L己烷中含共价键数目为19NA

6、25 ℃和101 kPa时,乙烷、乙炔和丙烯组成的混合烃32 mL与过量氧气混合并完全燃烧,除去水蒸气,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和压强,气体总体积缩小了 mL,原混合烃中乙炔的体积分数为

A.12.5%              B.25%           C.50%             D.75%

7、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2AlO+CO2+3H2O===2Al(OH)3↓+CO32-

B.醋酸钠水溶液中通入足量CO2     CH3COO-+CO2+H2O===CH3COOH+HCO3-

C.FeBr2溶液与等物质的量的Cl2反应    2Fe2++2Br-+2Cl2===2Fe3++4Cl-+Br2

D.等体积、等浓度的Ca(HCO3)2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

Ca2++2HCO+2OH-―→CaCO3↓+CO+2H2O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向无色溶液中滴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下层溶液显紫色,说明原溶液中有I-

B.某钾盐溶于盐酸,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说明该钾盐是K2CO3 

C.利用HNO3能够鉴别MgI2、AgNO3、Na2CO3、NaAlO2四种溶液

D.利用金属钠可区分乙醇和乙醚    

9、Na2Sx在碱性溶液中可被NaClO氧化为Na2SO4,而NaClO被还原为NaCl,若反应中Na2Sx与NaCl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3,则x的值为

A.2              B.3        C.4             D.5

10、将0.01 mol下列物质分别加入100 mL 蒸馏水中,恢复至室温,所得溶液中阴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①Na2O2 ②Na2O ③Na2CO3 ④NaCl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1、Al、Fe、Cu都是重要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AlCl3、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时阴极上依次析出Cu、Fe、Al

B.三者的单质放置在空气中均只生成氧化物

C.常温下都可以溶解在足量的浓中

D.制备AlCl3、FeCl3、CuCl2均不能采用将溶液直接蒸干的方法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Cu(NO3)2固体,铜粉仍不溶解    

B.a(HNO3)、b(NO)、c(NO2)可实现间的转化    

C.左图:微热稀HNO3片刻,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广口瓶内始终保持无色

D.将SO2通入石蕊试液中,则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13、甲、乙、丙、丁4种物质分别含2种或3种元素,它们的分子中各含18个电子。甲是气态氢化物,在水中分步电离出两种阴离子。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A.某钠盐溶液含甲电离出的阴离子,则该溶液显碱性,只能与酸反应

B.乙与氧气的摩尔质量相同,则乙一定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C.丙中含有第二周期第ⅣA族的元素,则丙的可能结构有3种

D.丁和甲中各元素质量比相同,则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14、香兰素是重要的香料之一,它可由丁香酚经多步反应合成。有关上述两种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1 mol丁香酚只能与1 mol Br2反应

B.香兰素的同分异构体中同时含有酚羟基和羧基的共有10种

C.1 mol香兰素最多能与3 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D.香兰素分子中至少有12个原子共平面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58分)

15、(8分)试设计制备Al(OH)3的途径。

方案一 用铝盐与氨水反应制取Al(OH)3,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

方案二 用铝屑、烧碱、稀H2SO4制取Al(OH)3

若甲、乙、丙三位同学用规定的药品制备Al(OH)3。规定必用的药品如下:350 g 70% H2SO4溶液,NaOH固体240 g,足量铝屑、水(不能用其他药品)。

甲、乙、丙用各自设计的方案制得Al(OH)3的质量分别是W1、W2、W3。三种实验方案如下:

甲:铝→加NaOH溶液→加H2SO4溶液→W1 g Al(OH)3

乙:铝→加H2SO4溶液→加NaOH溶液→W2 g Al(OH)3

丙:→W3 g Al(OH)3

(1)从充分利用原料、降低成本和提高产率等因素分析,实验方案最合理的是_____。

(2)三位学生制得的Al(OH)3,W1、W2、W3其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制得的最大质量是_____g。

16、(8分)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

Ⅰ.(1)将钠、镁、铝各0.1 mol分别投入到足量的0.1 mol·L-1的盐酸中,试预测实验结果为:                                       。

(2)将NaOH溶液与NH4Cl溶液混合生成NH3·H2O,从而验证NaOH的碱性大于NH3·H2O,继而可以验证Na的金属性大于N,你认为此设计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利用下图装置可以验证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3)若要证明氯的非金属性大于硫,则A、B、C中所装药品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要证明碳的非金属性大于硅,则A、B、C中所装药品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8分)X、Y、Z、W四种化合物均由短周期元素组成。其中X含有四种元素,X、Y、Z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W为无色无味气体。这四种化合物具有下列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

(1)W的结构式是________。

    (2)X与Y在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X含有的四种元素之间(二种、三种或四种)可组成多种化合物,选用其中某些化合物,利用下图装置(夹持固定装置已略去)进行实验,装置Ⅲ中产生白色沉淀,装置Ⅴ中可收集到一种无色气体。装置Ⅱ中物质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

(4)向Z溶液中通入氯气,可制得某种生产和生活中常用的漂白、消毒的物质,同时有X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8分)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一定量的浓硫酸与足量锌充分反应产生的气体产物,进行如下实验:按图组装好实验装置,在A中加入5 mL 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mL)和足量的锌粒,微热试管A,观察到C、D、E中均有气泡产生;随后气泡量减少,品红溶液褪色,D中先出现浑浊后浑浊消失;反应较长时间后,C、D、E中的气泡量又会明显增加。

试回答:

(1) 从甲、乙中选择合适的装置填入B、C中,并进行正确连接,其中c接____(填导管口序号);D、E两支试管中CCl4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D中浑浊消失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反应消耗锌3.588g,则反应生成的SO2和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

19、(8分)氯碱工业中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原理示意图如右图所示。

⑴电解时用盐酸控制阳极区溶液的pH在2~3。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盐酸的作用:            。

⑵电解所用的盐水需精制,去除有影响的Ca2+、Mg2+、NH4+、SO42-[c(SO42-)>c(Ca2+)]。精制流程如下(淡盐水和溶液A来自电解池):

①过程I中将NH4+转化为N2的离子方程式是                       。

②BaSO4的溶解度比BaCO3的小。过程II中除去的离子有                 。

③经过程III处理,要求盐水c中剩余Na2SO3的含量小于5mg/L。若盐水b中NaClO的含量是7.45mg/L,则处理10m3盐水b,至多添加10% Na2SO3溶液           kg(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20、(8分)A~G都是有机化合物,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

已知:6.0 g化合物E完全燃烧生成8.8 g CO2和3.6 g H2O;E的蒸气与氢气的相对密度为30。A为一取代芳香烃,B中含有一个甲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B转化为D的反应条件是            。

(2) E和C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

(3) F存在于栀子香油中,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在G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且其核磁共振氢谱有2个峰的共有   种。

21、(10分)以苯为原料合成有机物H(结构简式:)的路线如下(A~H各表示一种有机物):

已知:RX+Mg  R—MgX ;

(R表示烃基;X表示卤素原子)

(1)H在一定条件可制得一种高分子材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下列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 与G互为同系物             b. 能与氢溴酸发生取代反应

c. 能被酸性K2Cr2O7溶液氧化    d. 与氯气光照时发生取代反应可得5种一氯代物

(3)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是                                            。

(4)I是E的同分异构体,符合下列条件的I有        种结构。

   a. 分子中除苯环外不含其他环状结构;苯环侧链中不含“”结构

b. 核磁共振氢谱表明分子中有5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5)结合题中信息,用乙烯和必要的无机试剂合成丙酸,请写出合成路线:

                                                                          。

文档

2013届高三上期中考试试题

北京十二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相对原子质量:C12,H1,O16,N14,F19,Al27,S32,Na23,Cl35.5,Zn65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2分)1、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GerhardErtl对金属Pt表面催化CO氧化反应的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下列关于Pt和Pt的说法正确的是A.Pt和Pt的质子数相同,互称为同位素B.Pt和Pt的中子数相同,互称为同位素C.Pt和Pt的核外电子数相同,是同一种核素D.Pt和Pt的质量数不同,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