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建筑主体检测考试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3 04:20:09
文档

建筑主体检测考试题

1填空题1)建筑结构检测:为评定建筑结构工程的或鉴定既有建筑结构的等所实施的检测工作。质量,性能2)抽样检测:从检测批中抽取样本,通过对样本的测试确定质量的检测方法。检测批3)测点:在测区内,取得的检测点。检测数据4)标高:建筑物某一确定位置相对于的垂直高度。±0.0005)轴线位移:结构或构件实际位置与设计要求的偏差。轴线6)尺寸偏差:实际几何尺寸与几何尺寸之间的差值。设计7)挠度:在荷载等作用下,结构构件轴线或中性面上某点由挠曲引起垂直于原轴线或中性面方向上的。线位移8)变形:作用引起的结
推荐度:
导读1填空题1)建筑结构检测:为评定建筑结构工程的或鉴定既有建筑结构的等所实施的检测工作。质量,性能2)抽样检测:从检测批中抽取样本,通过对样本的测试确定质量的检测方法。检测批3)测点:在测区内,取得的检测点。检测数据4)标高:建筑物某一确定位置相对于的垂直高度。±0.0005)轴线位移:结构或构件实际位置与设计要求的偏差。轴线6)尺寸偏差:实际几何尺寸与几何尺寸之间的差值。设计7)挠度:在荷载等作用下,结构构件轴线或中性面上某点由挠曲引起垂直于原轴线或中性面方向上的。线位移8)变形:作用引起的结
1  填空题

1)  建筑结构检测:为评定建筑结构工程的    或鉴定既有建筑结构的    等所实施的检测工作。

质量,性能

2) 抽样检测:从检测批中抽取样本,通过对样本的测试确定     质量的检测方法。

检测批

3)测点:在测区内,取得      的检测点。

检测数据

4) 标高:建筑物某一确定位置相对于     的垂直高度。

±0.000

5)轴线位移:结构或构件     实际位置与设计要求的偏差。

轴线

6)尺寸偏差:实际几何尺寸与    几何尺寸之间的差值。

设计

7)挠度:在荷载等作用下,结构构件轴线或中性面上某点由挠曲引起垂直于原轴线或中性面方向上的     。

线位移

8)变形:作用引起的结构或构件中两点间的     。

相对位移

9)露筋:构件内的钢筋未被      包裹而外露的缺陷。

混凝土

10)龟裂:构件表面呈现的     裂缝。

网状

11)锈蚀:金属材料由于水分和氧气等的电化学作用而产生  的现象。

腐蚀

2  简答题

1)非破损检测方法

    在检测过程中,对结构的既有性能没有影响的检测方法。

2)局部破损检测方法

    在检测过程中,对结构既有性能有局部和暂时的影响,但可修复的检测方法。

3)回弹法

    通过测定回弹值及有关参数检测材料抗压强度和强度匀质性的方法。

4)钻芯法

    通过从结构或构件中钻取圆柱状试件检测材料强度的方法。

5)超声法

    通过测定超声脉冲波的有关声学参数检测非金属材料缺陷和抗压强度的方法。

6)原位轴压法

    用原位压力机在烧结普通砖墙体上进行抗压测试,检测砌体抗压强度的方法。

7)原位单剪法

    在烧结普通砖墙体上沿单个水平灰缝进行抗剪测试,检测砌体抗剪强度的方法。

8)均值

    随机变量取值的平均水平,本标准中也称之为0.5分位值。

9)标准差 

    随机变量方差的正平方根。

10)样本容量 

    样本中所包含的个体的数目。

 

3计算题

1  试根据表1钻芯法数据评定混凝土强度等级。

表1:混凝土强度检测数据(钻芯法)表

序号梁位置 指  标

直径(mm)

高度(mm)

破坏荷载(kN)

抗压强度
1(14)/(E)-(F)7073103.727.4
2(13)-(14)/(E)707296.625.4
3(13)/(E)-(F)707392.024.3
4(12)-(13)/(C)707112432.3
5(12)/(B)-(C)707676.720.6
6(7)/(G)-(H)7073103.327.3
7(3)/(J)-(K)707382.621.8
8(2)-(3)/(1/F)707310627.5
9(8)/(I)-(J)707196.925.4
1015/D-E6972108.029.4
1112/D-E697192.325.0
127/H-G697188.924.1
1315-16/D697095.225.6
标准值未知时推定区间上限值与下限值系数

样本容量0.5分位值

0.05分位值

k(0.05)k(0.1)k1(0.05)

k2(0.05)

120.518430.393591.062472.73634
130.494320.376151.081412.67050
140.473300.360851.098482.61443
150.454770.347291.113972.56600
计算题1解答结果:

13个样本平均值为25.84,标准差为3.056,推定区间上限值为22.5,推定区间下限值为17.7,推定区间上限值与推定区间下限值的差值为4.8,满足《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中的3.3.16条要求。

  根据《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中的3.3.21规定,梁混凝土强度等级满足C20要求。

复 习 题

一、问答题

《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15-2000

1.在《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15-2000中,是如何确定检测单元、测区和测点的?

答案:(1)当检测对象为整栋建筑物或建筑物的一部分时,应将其划分为一个或若干个可以进行分析的结构单元,每一结构单元划分为若干个检测单元。

(2)每一检测单元内,应随机选择6个构件(单片墙体、柱),作为6个测区。当一个检测单元不足6个构件时,应将每个构件作为一个测区。

(3)每一测区应随机布置若干测点。各种检测方法的测点数,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原位轴压法、扁顶法、原位单剪法、筒压法:测点数不应少于1个。

②原位单砖双剪法、推出法、砂浆片剪切法、回弹法、点荷法、射钉法:测点数不应少于5个。

注:回弹法的测位,相当于其他检测方法的测点。

2.在砌体工程现场检测的原位轴压法中,测试部位应具有代表性,并应符合哪些规定:

答案:(1)测试部位宜选在墙体中部距楼、地面1m左右的高度处;槽间砌体每侧的墙体宽度不应小于1.5m。

(2)同一墙体上,测点不宜多于1个,且宜选在沿墙体长度的中间部位;多于1个时,其水平净距不得小于2.0m。

(3)测试部位不得选在挑梁下、应力集中部位以及墙梁的墙体计算高度范围内。

3.在砌体工程现场检测的原位轴压法正式测试时如何分级加载和判断槽间砌体达到极限状态?

答案:正式测试时,应分级加荷。每级荷载可取预估破坏荷载的10%,并应在1~1.5min内均匀加完,然后恒载2min。加荷至预估破坏荷载的80%后,应按原定加荷速度连续加荷,直至槽间砌体破坏。当槽间砌体裂缝急剧扩展和增多,油压表的指针明显回退时,槽间砌体达到极限状态。

4.采用扁顶法实测墙体的受压工作应力时,应符合哪些要求?

答案:(1)在选定的墙体上,标出水平槽的位置并应牢固粘贴两对变形测量的脚标。脚标应位于水平槽正中并跨越该槽;脚标之间的标距应相隔四皮砖,宜取250mm。试验前应记录标距值,精确至0.1mm。

(2)使用手持应变仪或千分表在脚标上测量砌体变形的初读数,应测量3次,并取其平均值。

(3)在标出水平槽位置处,剔除水平灰缝内的砂浆。水平槽的尺寸应略大于扁顶尺寸。开凿时不应损伤测点部位的墙体及变形测量脚标。应清理平整槽的四周,除去灰渣。

(4)使用手持式应变仪或千分表在脚标上测量开槽后的砌体变形值,待读数稳定后方可进行下一步试验工作。

(5)在槽内安装扁顶,扁顶上下两面宜垫尺寸相同的钢垫板,并应连接试验油路。

(6)正式测试前的试加荷载试验,应符合本标准

5.在砌体工程现场检测的筒压法中,应如何计算标准试样的筒压比和测区的砂浆筒压比?(给出计算公式,并说明公式中各参数代表的意义)

答案:

6.砌体工程现场检测中回弹法的试验步骤?

答案:

 

7.《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15-2000中,如何推定每一检测单元的砌筑砂浆抗压强度等级?(给出计算公式,并说明公式中各参数代表的意义)

答案:

8.《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15-2000中,如何推定每一检测单元的砌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给出计算公式,并说明公式中各参数代表的意义)

答案:

9.《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的适用范围?

答:本规程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砌体工程中砌筑砂浆抗压强度的现场检测,并作为推定抗压强度的依据。本规程不适用于遭受高温、冻害、化学侵蚀、火灾等表面损伤的砂浆检测,以及冻结法施工的砂浆在强度回升期阶段的检测。

10.按《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要求,砌体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推定值fc2,e应如何确定:

答: 当按批抽检时,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fc2,el——砂浆抗压强度推定值之一;

fc2,e2——砂浆抗压强度推定值之二;

fc2,min——同批构件中砂浆抗压强度换算值的最小值;

fc2,e——砂浆抗压强度推定值;

应取公式(5.0.5-2)和(5.0.5-3)中的较小值为该批构件的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推定值。

对于按批抽检的砌体,当该批构件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换算值变异系数不小于0.3时,则该批构件应全部按单个构件检测。

二、填空题

1.砌体工程的现场检测方法,按对墙体损伤程度,可以分为两类,分别是非破损检测方法和局部破损检测方法。

2.砌体工程的现场检测的原位轴压法中,每半年时间应校验一次压力机的力值。

4.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时,当按批抽样检测时,应取龄期相近的同楼层、同品种、同强度等级砌筑砂浆且不大于250m3砌体为一批,抽检数量不应少于砌体总构件数的30%,且不应少于6个构件。

三、选择题

1.下列方法中属于取样检测的是( B )。

(A)轴压法;(B)筒压法;(C)扁顶法;(D)回弹法

2.可以检测砌体工作应力和弹性模量的方法是(C )。

(A)轴压法;(B)筒压法;(C)扁顶法;(D)回弹法

3.砌体工程的现场检测的扁顶法中,应(C )校验扁顶的力值。

(A)每半年;(B)每三个月;(C)每次使用前;(D)每一年

四、是非题

1.扁顶法中规定,每次使用前,应校验扁顶的力值。(正确)

2.切割法可以检测砌体的抗压强度,但不能检测砌体的弹性模量。(错误)

3.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时,应以面积不小于25m2的砌体构件或构筑物为一个构件。(错误)

4.按《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推定砌体抗压强度时,原位轴压法与测区数的多少有关系,扁顶法则没有关系。(错误)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复习题

(红色斜体内容为答案)

一、填空题

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现重庆地区执行的标准是《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

2.DBJ50-057-2006规程分别建立了 碎石、卵石、泵送砼 测强曲线,适用于龄期为 14~1000 天,抗压强度为 10~60(碎石、泵送)、10~40(卵石)  MPa的混凝土检测。

3.混凝土施工质量验收执行的标准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4.按现行国家行业标准《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规定,在下表空格栏中填入测强曲线误差的相关内容:

误差名称误差计算公式统一测强

曲线误差

规定值

地区测强

曲线误差

规定值

专用测强

曲线误差

规定值

平均相对误差()

≤±15%

≤±14%

≤±12%

相对标准差()

≤±18%

≤±17%

≤±14%

说明公式中用:n表示试块数;表示第i个试块抗压强度;表示第i个试块回弹换算强度

5.回弹仪率定时,若回弹值达不到80±2的要求, 不能 简单的用调整回弹仪尾盖上调零螺丝的方法校正回弹率定值。

6.回弹仪尾盖上调零螺丝的作用是保证回弹仪弹击拉簧的冲击长度(即拉伸长度)为75mm时,弹击锤应在相应于刻度尺的100处脱钩,以保证回弹仪的冲击动能为2.207J。

7.按批量检测,抽检量应为同批构件总数的 30% 且数量不得少于 10件 。检测的小构件测区数不应少于 5个 。

8.构件上回弹测区间距应控制在 2m 以内,测区内两相邻测点净距不宜小于 20mm 。

9.当检测时仪器为非水平方向且检测面为非混凝土浇筑侧面时,应先对测区平均回弹值进行 角度 修正,再对 修正后的 回弹值进行 浇筑面 修正。也就是要将非水平方向且非混凝土浇筑侧面检测时的回弹值转换为在水平状态、混凝土浇筑侧面的回弹值。

10.碳化深度测试值应不少于构件上测区数的 30% 。当碳化深度极差大于2.0mm 时,应在每个测区处测量碳化深度值。

二、问答题

1.简述回弹仪检测混凝土强度的原理。

以弹簧驱动重锤,通过传力杆弹击混凝土表面,使重锤反弹,测出重锤反弹的距离,以反弹距离与弹簧拉伸长度之比——回弹值,作为相关指标来推定混凝土强度。

2.如何确定结构或构件混凝土强度推定值?强度推定值的含义和作用是什麽?

① 强度推定值的确定:

a.单个构件测区数少于10个时:                

b.单个测区数不少于10个或按批量检测时:                        

c.测区强度中出现小于10MPa时:      <10MPa

② 强度推定值的含义和作用:

测区换算强度值总体分布的保证率不低于95%的结构或构件混凝土抗压强度。推定强度可作为处理混凝土质量的依据。

3.工程检测中如何避免或减小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时的人为误差。

    每次检测保证回弹仪处于标准状态;正确操作回弹仪;严格执行规程检测技术规定的构件测区数、测区位置、测点、碳化深度值测试的要求;注意当结构或构件混凝土实际状况与测强曲线适用条件有较大差异时,应钻取芯样对测区换算强度进行修正;正确处理、计算检测数据和检测结果。

三、计算题(附计算所需的相应查值表)

1.回弹法检测某经济适用房改造工程二层某开间现浇楼板混凝土强度,楼板厚度为150mm,原始记录如表1所示。将该块楼板的各计算结果填入表1中。

2.回弹法检测某工程第三层33根柱混凝土强度,按批量抽检原则共抽检10根柱,根据原始数据,算出的各柱测区换算强度如表2所示。计算该检验批柱强度计算结果,填入表2中。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原始记录和计算结果表(表1)

委托单位: ×××                       工程名称: ×××              检测单位: ×××

检测依据: DBJ50-057-2006  检测日期: ××× 回弹仪型号及编号: HT225-××   回弹仪率定值: 80   回弹仪检定证号: ××××                                    

建  设  单  位

设  计  单  位

施  工  单  位

设计强度等级混凝土种类
×××××××××××××××××××××××C30泵送混凝土
测区构 件 

名 称

部   位

龄期

(d)

各  测  区  回  弹  值

碳化

深度

(mm)

回弹平均值
12345678910111213141516修正前角度修正后测试面修正后
1二层板×××1年

404241404240414543414240444046442.041.6 37.7 36.5 
2383648404340494044404540454243402.041.7 37.8 36.6 
3404040404246484648484046454046382.043.1 39.2 38.1 
4434640393846404844404046404642402.042.1 38.2 37.0 
5464646404046424648403942464040422.043.0 39.1 38.0 
6464848424246484440404640454242402.043.5 39.6 38.6 
7404240394440484638404340424543382.041.4 37.4 36.1 
8424846404442404244424038404538422.041.8 37.9 36.7 
9404048464440463940454640384840422.042.3 38.4 37.2 
10484644464046404038424042384039422.041.6 37.7 36.5 
测试

侧面顶面

底面

测 区 混 凝 土 强 度 换 算 值      (MPa)

换算强度平均值(MPa)

换算强度最小值(MPa)

换算强度标准差(MPa)

构件推

定强度

(MPa)

测               区

方向

角度

水平向上

90o

向下1234567891037.435.61.5034.9
换算强度36.336.439.137.239.040.135.636.637.536.3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计算结果表(表2)

委托单位: ×××                       工程名称: ×××              检测单位: ×××

检测依据: JGJ/T 23-2001  检测日期: ×××   回弹仪型号及编号: HT225-××   回弹仪率定值: 80   回弹仪检定证号: ××××                                         

建  设  单  位

设  计  单  位

施  工  单  位

设计强度等级混凝土种类
×××××××××××××××××××××××C40碎石混凝土
序号构 件 

名 称

轴 线

龄期

(d)

各  测  区  换  算  强  度(MPa)

12345678910
1三层柱×××1年

49.642.344.448.540.745.942.443.846.142.9
2×××1年

42.841.543.645.846.442.045.540.741.444.5
3×××1年

42.645.847.244.143.344.540.045.142.646.4
4×××1年

46.441.846.046.242.548.946.544.441.642.8
5×××1年

46.249.648.840.642.245.2.548.046.0.244.742.2
6×××1年

45.642.345.640.740.341.647.244.242.947.6
7×××1年

49.047.546.344.146.047.446.643.146.544.2
8×××1年

43.644.642.846.948.443.146.047.245.540.8
9×××1年

42.846.948.845.247.046.045.745.241.444.5
10×××1年

47.145.642.341.044.339.642.243.646.245.5
测试

侧面

顶面

   

底面换算强度平均值(MPa)

换算强度最小值(MPa)

换算强度标准差(MPa)

构件推定强度(MPa)

方向和角度水平

向上向下44.639.6 2.4540.6
            

     非水平状态检测时的回弹值修正值

检   测   角   度

向   上

向   下

  90°

  60°

  45°

  30°

 -90°

 -60°

 -45°

 -30°

20-6.0-5.0-4.0-3.04.03.53.02.5
21-5.9-4.9-4.0-3.04.03.53.02.5
22-5.8-4.8-3.9-2.93.93.42.92.4
23-5.7-4.7-3.9-2.93.93.42.92.4
24-5.6-4.6-3.8-2.83.83.32.82.3
25-5.5-4.5-3.8-2.83.83.32.82.3
26-5.4-4.4-3.7-2.73.73.22.72.2
27-5.3-4.3-3.7-2.73.73.22.72.2
28-5.2-4.2-3.6-2.63.63.12.62.1
29-5.1-4.1-3.6--2.63.63.12.62.1
30-5.0-4.0-3.5-2.53.53.02.52.0
31-4.9-4.0-3.5-2.53.53.02.52.0
32-4.8-3.9-3.4-2.43.42.92.41.9
33-4.7-3.9-3.4-2.43.42.92.41.9
34-4.6-3.8-3.3-2.33.32.82.31.8
35-4.5-3.8-3.3-2.33.32.82.31.8
36-4.4-3.7-3.2-2.23.22.72.21.7
37-4.3-3.7-3.2-2.23.22.72.21.7
38-4.2-3.6-3.1-2.13.12.62.11.6
39-4.1-3.6-3.1-2.13.12.62.11.6
40-4.0-3.5-3.0-2.03.02.52.01.5
41-4.0-3.5-3.0-2.03.02.52.01.5
42-3.9-3.4-2.9-1.92.92.41.91.4
43-3.9-3.4-2.9-1.92.92.41.91.4
44-3.8-3.3-2.8-1.82.82.31.81.3
45-3.8-3.3-2.8-1.82.82.31.81.3
46-3.7-3.2-2.7-1.72.72.21.71.2
47-3.7-3.2-2.7-1.72.72.21.71.2
48-3.6-3.1-2.6-1.62.62.11.61.1
49-3.6-3.1-2.6-1.62.62.11.61.1
50-3.5-3.0-2.5-1.52.52.01.51.0
注:1.小于20或大于50时,均分别按20或50查表;

2. 表中未列入的相应于的修正值,可用内查法求得,精确到0.1。

       不同浇筑面的回弹值修正值

或 

表面修正值

()

底面修正值

()

或 

表面修正值

()

底面修正值

()

202.5-3.0360.9-1.4
212.4-2.9370.8-1.3
222.3-2.8380.7-1.2
232.2-2.7390.6-1.1
242.1-2.6400.5-1.0
252.0-2.5410.4-0.9
261.9-2.4420.3-0.8
271.8-2.3430.2-0.7
281.7-2.2440.1-0.6
291.6-2.1450-0.5
301.5-2.0460-0.4
311.4-1.9470-0.3
321.3-1.8480-0.2
331.2-1.7490-0.1
341.1-1.65000
351.0-1.55100
注: 1.或小于20或大于50时,均分别按20或50查表;

2. 表中有关混凝土浇筑表面的修正系数,是指一般原浆抹面的修正值;

3. 表中有关混凝土浇筑底面的修正系数,是指构件底面与侧面采用同一类模板在正常浇筑情况下的修正值;

4. 表中未列入的相应于或的或值,可用内查法求得,精确至0.1。

 

泵送混凝土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表

(碳化深度2.0mm)

平均

回弹值测区混凝土

强度换算值

平均

回弹值

测区混凝土

强度换算值

平均

回弹值

测区混凝土

强度换算值

平均

回弹值

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
30.025.634.833.339.641.944.451.4
30.225.935.033.739.842.344.651.8
30.426.235.234.040.042.744.852.2
30.626.535.434.340.243.145.052.6
30.826.835.634.740.443.445.253.1
31.027.135.835.040.643.845.453.5
31.227.436.035.440.844.245.653.9
31.427.736.235.741.044.645.854.3
31.628.136.436.141.245.046.054.7
31.828.436.636.441.445.446.255.2
32.028.736.836.841.645.846.455.6
32.229.037.037.241.846.246.656.0
32.429.337.238.542.046.646.856.4
32.629.737.437.942.247.047.056.9
32.830.037.638.242.447.447.257.3
33.030.337.838.642.647.747.457.7
33.230.638.039.042.848.147.658.2
33.431.038.239.343.048.547.858.6
33.631.338.439.743.249.048.059.1
33.831.638.640.143.449.448.259.5
34.032.038.840.443.649.848.459.9
34.232.339.040.843.850.248.660.4
34.432.639.241.244.050.6//
34.633.039.441.644.251.0//
“超声、回弹法综合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 复习题

(红色斜体部分为答案)

一、填空题

1.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执行的标准是《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CECS02:2005 。

2.CECS 02:2005规程测强曲线适用于龄期为 7~2000 天、抗压强度为10~70  MPa的混凝土检测。

3.混凝土施工质量验收执行的标准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4.混凝土超声波检测仪检定有效期为 1 年。

5.综合法测强是通过 声速 和 回弹值 2个参数推定混凝土强度的。

6.检测中,由超声仪上测读的声参数应是 扣除了零声时后的声时 值。

7.综合法超声测试使用的换能器(探头),工作频率宜在 50~100 kHz范围内。

8.按单个构件检测,构件上应均匀布置测区。测区数不应少于 10 个。当构件某一方向尺寸小于4.5m且另一方向尺寸小于或等于0.3m时,测区数不应少于 5 个。

9.CECS02:2005规程规定,当需要用芯样抗压强度修正测区换算强度时,芯样的数量不应少于 4 个。 

10.CECS02:2005规程测强曲线按粗骨料种类不同,分为 卵石 混凝土及碎石 混凝土2种测强曲线。

11.混凝土含水率大,超声检测值(声速) 偏高 ,而回弹值 偏低 ;混凝土龄期长,超声检测值(声速)增长率 下降 ,而回弹值因混凝土碳化程度的增大而 提高 。

二、问答题

1.简述实测空气声速和校正超声仪误差的方法。

① 实测空气声速的方法:

a. 将常用的两个探头接在超声仪上,开机预热仪器10分钟。

b. 将两个探头辐射面对准,依次改变两探头辐射面之间的距离(如50、60、70、80、90、100、110、120、130……)。

c. 在保持波形的首波幅度一致的条件下,测读各间距所对应的声时值t1、t2、t3……tn ,同时测量空气温度,精确值0.5℃。

d. 注意测量时应使探头辐射面轴线始终保持在同一直线上、探头间距误差应不超过±1%,精度为0.5mm、探头宜悬空或置于垫以吸声材料的桌面上。

② 校正超声仪误差可采用下面两种方法之一:

a. 以各测点的测距及对应的声时值,求回归直线方程,回归系数b便是空气中声速实测值。

b. 以间距为纵坐标,声时为横坐标,在直角坐标系上点出各数据对的点位,再算出连接各点直线的斜率(该直线与横坐标夹角的正切值),即为空气中声速实测值。

c. 按公式算出校正仪器时温度下空气声速的计算值。

d. 计算空气声速计算值与空气声速实测值的相对误差应≤±0.5%。

2.简述CECS02:2005规程中,检测声速平测、角测的方法和计算。

① 平测:

a. 每个测区应有3对测点,测点间距宜为350~450mm,探头连线与钢筋轴线成40o~50o角。

b. 用同一构件的对测声速与平测声速之比,求得修正系数,对平测声速进行修正,将平测声速转换为对测声速的换算值。

c. 计算测区平测声速换算值时,同时还应考虑到选择的检测面对换算强度的修正。

② 角测:

a. 每个测区应有3对测点,测点处每个探头中心至构件边沿距离均不宜小于200 mm。

b. 由测点位置的几何关系,求角测时的超声测距。

c. 计算测区的3个角测声速平均值。

3.CECS02:2005规程对结构或构件混凝土抗压强度推定值是如何规定的?

① 单个构件测区数少于10个时:                

② 单个测区数不少于10个或按批量检测时:                        

③ 测区强度中出现小于10MPa时:      <10MPa

三、计算题(附计算所需的相应查值表)

1.某公路大桥T形梁混凝土设计强度C30,综合法测强测检测数据如表1所示,将计算结果填入表1中。

2.表2为一综合法测强超声平测法实测数据及由各平测点距离及声时数据建立的回归方程,计算平测声速修正系数,结果填入表2中。

测区回     弹     值

测距

(m)

声时值 (us)

声速值 (Km/s)

声速     平均值(km/s)

回弹平均值测区换算强度测区 强度   平均值(MPa)

12345678910111213141516t1

t2

t3

v1

v2

v3

1383342455046434344465136465050310.1844.744.245.54.034.073.964.0244.3 34.0 
2463246403843445047525346484446310.1845.843.745.13.934.123.994.0145.0 34.7 33.7 
3463548445453464848525052404842420.1844.948.645.74.013.703.943.8847.2 35.1 
4303450524852464052485851504843310.1843.644.143.74.134.084.124.1147.6 39.0 测区

强度       标准差(MPa)

5453648454444484446465248464539290.1847.343.443.93.814.154.104.0245.3 35.1 
6323342444748444348414544444648300.1843.548.444.84.143.724.023.9644.0 32.8 
7454642464251485050424040363642420.1844.443.647.0 4.054.133.834.0043.5 32.9 
8383646434840434440463638434646330.1844.944.343.94.014.064.104.0642.1 32.1 2.01 
9453641444654433952404845464648390.1845.944.943.73.924.014.124.0244.4 34.1 
10433643424042434444434144444234330.1848.0 43.545.43.754.143.963.9542.3 31.0 强度                       推定值                  (MPa)

11483145424043424549394348454642310.1843.841.746.54.114.323.874.1043.3 34.0 
12363544414342434450404848444347290.1848.943.945.63.684.103.953.9143.1 31.2 
13353341405039505142485243404448350.1843.544.343.24.144.064.174.1243.5 34.6 
14464333374136294635454446454249420.1844.644.344.64.044.064.044.0442.1 32.0 30.3 
15384334384246393243454650464542430.1848.942.743.13.684.224.184.0242.6 32.2 
综合法测强检测数据及计算结果表(表1)

综合法测强平测数据及平测修正系数计算结果表(表2)

测距(mm)

l1

l2

l3

l4

l5

l6

L7

平测声速平均值

(km/s)

200250300350400450500
声时(us)

T1

t2

t3

T4

t5

T6

t7

3.98
48.2.680.687.498.6111.4125.0
平测声速(km/s)

4.153.873.724.004.064.044.00
平测点测距、声时回归方程:l= - 6.8411+4.06*t , 相关系数r=0.9954 

平测修正系数k      k=4.06 / 3.98=1.020

v

R3.883.903.923.943.963.984.004.024.044.064.084.104.124.14
4027.728.028.228.528.728.929.229.429.729.930.130.430.630.9
4128.729.029.229.529.730.030.230.530.731.031.231.531.732.0
4229.730.030.230.530.731.031.331.531.832.032.332.632.833.1
4330.731.031.231.531.832.032.332.632.833.133.433.733.934.2
4431.732.032.332.532.833.133.433.633.934.234.534.835.035.3
4532.733.033.333.633.934.234.434.735.035.335.635.936.236.5
4633.834.134.434.634.935.235.535.836.136.436.737.037.337.6
4734.835.135.435.736.036.336.636.937.237.537.838.138.538.8
4835.936.236.536.837.137.437.738.038.438.739.039.339.639.9
4936.937.237.637.938.238.538.839.239.539.840.140.540.841.1
 5038.038.338.639.039.339.640.040.340.641.041.341.642.042.3
综合法测区(碎石)混凝土抗压强度换算表

注:1. 表内未列入数值可采用内插法求得,精确至0.1MPa。

    2. 表中声速v(km/s)为修正后的测区声速代表值,回弹值R为修正后的测区回弹代表值。

1、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的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

⏹2、建设工程检测的主要法律法规依据有哪些?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

⏹3、误差按其产生的性质分为哪三种?

答: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粗大误差。

⏹4、正态分布的主要特点有那些?

答:1、集中性:正态曲线的高峰位于正,即均数所在的位置。   

2、对称性:正态曲线以均数为中心,左右对称,曲线两端永远不与横轴相交。   

3、均匀变动性:正态曲线由均数所在处开始,分别向左右两侧逐渐均匀下降。   4、正态分布有两个参数,即均数μ和标准差σ,可记作N(μ,σ):均数μ决定正态曲线的中心位置;标准差σ决定正态曲线的陡峭或扁平程度。σ越小,曲线越陡峭;σ越大,曲线越扁平。   

5、u变换:为了便于描述和应用,常将正态变量作数据转换。

⏹5、一组测量数据的算术平均值和标准差如何计算?

答:算术平均值: 

标准差:

⏹6、当测量结果中出现异常值时,应如何处理?

答:1、对检出的异常值,应尽可能寻找产生异常值的技术上的、 物理上的原因,作为处理异常值的依据。

 、处理异常值的方式有:

 异常值保留在样本中参加其后的数据分析,

 允许剔除异常值,即把异常值从样本中排除.

 允许剔除异常值,并追加适宜的观测值计人样本;

 在找到实际原因时修正异常值。

 、标准使用者应根据实际问题的性质,权衡寻找产生异常值原因的花费,正确判断异常值的得益及错误剔除正常观测值的风险,确定实施下述三个规则中的一个。

a .对任何异常值,若无充分的技术上的、物理上的说明其异常的理由, 则不得剔除或进行修正。

b.异常值中除有充分的技术上的、物理上的说明其异常的理由者外,表现统计上高度异常的,也允许剔除或进行修正。

 检出的异常值都可被剔除或进行修正。

4 被检出的异常值,被剔除或修正的观测值及其理由应予记录以备查询。

⏹7、几个数值加、减、乘、除运算结果后的有效数字位数如何选取?

答:当多个数字要进行四则运算时,必须注意有效位数的决定,举例说明如下:

(1) 752.46 - 21 = 731.46,答案应表示为 731,虽然 752.46 的不准度在小数点后第二位,但是21 的不准度却在个位,这将导致其差 731.46 中自个位起均为不准位数,按规定只能保留一位有误差的数值,因此在此例中不准位取在最前面的个位,经四舍五入取舍后为752.46 - 21 = 731.46 = 731 

(2) 若为乘除运算,所得答案须配合有效位数最少的数值,以下算式为例,最小有效位数为「0.011」的二位有效数字,所以最后答案也以二位有效数字表示.

(731*0.26514*273.15)/(760*0.011*298)=21.25605=21

⏹8、数值修约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1、确定修约间隔

2、确定进舍规则

a、拟舍弃数字的最左一位数字小于5,则舍去,保留其余各位数字不变。

b、拟舍弃数字的最左一位数字大于5;则进一,即保留数字的末位数字加1。

c、拟舍弃数字的最后一位数字是5,且其后有非0数字时进一,即保留数字的末位数字加1.

d、拟舍弃数字的最左一位数字为5,且其后无数字或皆为0时,若所保留的末位数字为奇数则进一,即保留数字的末位数字加1;若所保留的末位数字为偶数则舍去。

e、负数修约时,先将它的绝对值按规定进行修约,然后在修约值前面加上负号。

3、不允许连续修约

4、特定条件下可以采取0.5单位修约与0.2单位修约

⏹9、结构检测数据的表达方法有那些?

 答:

复 习 题

一、问答题

11.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当试验荷载竖直向下作用时,对水平放置的试件,在各级荷载下的跨中挠度实测值应如何计算?(给出计算公式,并说明公式中各参数代表的意义)

答案:规范C.0.

(当试验荷载竖直向下作用时,对水平放置的试件,在各级荷载下的跨中挠度实测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

12.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预制构件结构性能试验应分级加载,在各种荷载下,每级荷载应按照什么要求进行取值?

答案:规范C.0.5条

(构件应分级加载。

当荷载小于荷载标准值时,每级荷载不应大于荷载标准值的20%;

当荷载大于荷载标准值时,每级荷载不应大于荷载标准值的10%;

当荷载接近抗裂检验荷载值时,每级荷载不应大于荷载标准值的5%;

当荷载接近承载力检验荷载值时,每级荷载不应大于承载力检验荷载设计值的5% 。

对仅作挠度、抗裂或裂缝宽度检验构件应分级卸载。

作用在构件上的试验设备重量及构件自重应作为第一次加载的一部分。)

13.在《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规定,预制构件应按标准图或设计要求的试验参数及检验指标进行结构性能检验,其检验内容和数量应如何确定?

答案:规范9.3.1条

(检验内容:预制构件应按标准图或设计要求的试验参数及检验指标进行结构性能检验。其中,钢筋混凝土构件和允许出现裂缝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应进行承载力、挠度和裂缝宽度检验;不允许出现裂缝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应进行承载力、挠度和抗裂检验;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中的非预应力杆件,按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要求进行检验;对设计成熟生产数量较少的大型构件,当采取加强材料和制作质量检验的措施时,可仅作挠度、抗裂或裂缝宽度检验(当采取上述措施并有可靠的实践经验时,可不作结构性能检验)。

检验数量:对成批生产的构件,应按同一工艺正常生产的不超过1000件且不超过3个月的同类产品为一批。当连续检验10批且每批的结构性能检验结果均符合本规范规定的要求时。对同一工艺正常生产的构件,可改为不超过2000 件且不超过3个月的同类型产品为一批,在每批中应随机抽取一个构件,作为试件进行检验。)

14.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预制构件承载力应如何进行检验?(给出计算公式,并说明公式中各参数代表的意义。构件承载力检验系数允许值的表可以不给)?

答案:规范9.3.2条

(1 当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 的规定的承载力进行检验时应符合下列公式的要求:

                 (9.3.2-1)

式中:——构件的承载力检验系数实测值,即试件的荷载实测值与荷载设计值(均包括构件自重)的比值;

——结构重要性系数,按设计要求确定,当无专门要求时取1.0;

 ——构件的承载力检验系数允许值,按表9.3.2取用。

2 当按构件实配钢筋进行承载力检验时应符合下列公式的要求: 

                 (9.3.2-2)

式中:——构件承载力检验修正系数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按实配钢筋的承载力计算确定。)

15.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预制构件结构性能的检验结果应如何验收?

答案:规范9.3.6条

(1 当试件结构性能的全部检验结果均符合本标准第9.3.2~9.3.5 条的检验要求时,该批构件的结构性能应通过验收。

2 当第一个试件的检验结果不能全部符合上述要求,但又能符合第二次检验的要求时,可再抽两个试件进行检验,第二次检验的指标,对承载力及抗裂检验系数的允许值应取本规范第9.3.2 条和第9.3.4 条规定的允许值减0.05,对挠度的允许值应取本规范第9.3.3条规定允许值的1.10倍,当第二次抽取的两个试件的全部检验结果均符合第二次检验的要求时,该批构件的结构性能可通过验收;

3 当第二次抽取的第一个试件的全部检验结果均已符合本规范第9.3.2~9.3.5条的要求时,该批构件的结构性能可通过验收。)

二、填空题

1.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预制构件结构性能试验每级加载完成后,应持续10~15分钟;在荷载标准值作用下,应持续30分钟。在持续时间内,应观察裂缝的出现和开展,以及钢筋有无滑移等;在持续时间结束时,应观察并记录各项读数。

2. 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钢筋混凝土构件和允许出现裂缝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进行承载力、挠度和裂缝宽度检验。

(答案:规范9.3.1条)

三、选择题

4.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抗裂检验中,当在规定的荷载持续时间后出现裂缝时,应取( A )作为其开裂荷载实测值。

(A)本级荷载值;

(B)前级荷载值;

(C)本级荷载值与前一级荷载值的平均值;

(D)本级荷载值与下一级荷载值的平均值

(答案:规范C.0.10条)

四、是非题

5.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抗裂检验中,当在规定的荷载持续时间内出现裂缝时,应取本级荷载值与前一级荷载值的平均值作为其开裂荷载实测值。(正确)

(答案:规范C.0.10条)

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试题

一、填充题

1.由于被测混凝土表面粗糙不平,当换能器幅射面与之接触时, 实际上两者之间仍有       阻隔其间。为此需要在换能器与混凝土之间加上         ,常用的有:         、         、石膏浆等。

答案:(空气夹层,耦合剂,黄油,凡士林)

2.超声波仪器零读数的标定方法通常有三种:          、         、          。

答案:(直接相对法;长短测距法、标准棒法)

3.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的影响、           的影响、               的影响。

答案:(耦合状态,钢筋,水分)

4.适用于            混凝土,裂缝深度预计在        mm以上,被测混凝土允许在裂缝两侧钻孔时可采用钻孔对测法检测裂缝深度。

答案:(大体积,500)

5.混凝土构件不密实区和空洞检测时,被测部位应满足:  (1)应具有一对(或两对)            的测试面;(2)测试范围除应         有怀疑的区域外,还应有同条件的正常混凝土进行对比,且对比测点数不应少于        。

答案:(相互平行,大于,20)

二、选择题

1.被测混凝土构件质量差,强度低,选择换能器时则:高频换能器;低频换能器;高、低频率换能器均可。

答案:(低频换能器)

2.平测法换能器的测距计算是指:(1)换能器的内边缘距离(2)换能器的中心距离;(3)换能器的外边缘距离。

答案:(换能器的内边缘距离)

3.具有一对平行表面的混凝土构件,其裂缝深度超声法检测最好采用的方法为:(1)平测法;(2)斜测法;(3)钻孔测法

答案:(斜测法)

4.超声检测出现可疑数据时,应(1)产生该可疑数据的混凝土区域为缺陷混凝土;(2)采用概率统计方法,判别该数据是否为异常数据;(3)及时查明原因,必要时进行复测校核或加密测点补测。

答案:(及时查明原因,必要时进行复测校核或加密测点补测)

5.表层损伤检测时,每测位的测点数不得少于(1)3点;(2)6点;(3)9点。

答案:(6点)

三、问答题

1.简要说明单面平测法检测裂缝深度时的检测步骤

答:(1)不跨缝声时测量。绘制“时-距”图,求得混凝土传播声速;

(2)跨缝声时测量。将T、R换能器分别置于以裂缝为对称的两侧,测距取100、150、200…mm,分别测读声时值,同时观察首波的变化;

(3)计算裂缝深度;

(4)裂缝深度的确定:跨缝测量中,当在某测距发现首波反相时,可用该测距及两个相邻测距的测量值分别计算裂缝深度,取此三点平均值为该裂缝深度;如未发现首波反相,则剔除测距过小和过大数据,取余下数据的平均值为裂缝深度。

2.超声波检测的声学参数主要有哪些,简述各参数与混凝土缺陷间的关系。

答:(1)声学参数主要有:声传播时间(或声速)、接收波振幅、频率等。

(2)声时越短(声速越高),混凝土越密实,强度越高,混凝土内有缺陷则声时长(声速慢);

(3)接收波振幅越大,则混凝土强度越高,密实度越好,混凝土内部有缺陷或裂缝,则接收波振幅小;

(4)频率越高,则混凝土越密实,强度越高。

混凝土中钢筋检测试题

1、保护层厚度的设计有哪些规定?

纵向受力的普通钢筋及预应力钢筋,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且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2、保护层厚度及钢筋间距检测抽样比例如何确定?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结构部位和构件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结构部位,应由监理(建设)、施工等各方根据结构构件的重要性共同选定;

(2)对梁类、板类构件,应各抽取构件数量的2%且不少于5个构件进行检验;当有悬挑构件时,抽取的构件中是挑梁类、板类构件所占比例均不宜小于50%。

(3)

3、实际保护层厚度及钢筋间距的允许偏差及合格条件是什么?

4、简述钢筋位置及保护层厚度检测步骤。

进行检测前,宜结合设讨资料了解钢筋布置状况。检测时应避开钢筋接头和绑丝,钢筋间距应满足钢筋探测仪的检测要求。探头在检测面上移动,直到钢筋探测仪保护层厚度示值最小.此时探头中心线与钢筋轴线应重合.在相应位置作好标记。按上述步骤将相邻的其他钢筋位置一一标出。

5、保护层厚度及钢筋间距的检测数据如何处理?

6、简述钢筋公称直径检测步骤。

7、简述半电池电位法检测钢筋锈蚀的测区测点布置要求。

(1)应根据构件的环境差异及外观检查的结果来确定测区,测区应能代表不同环境条件和不同的锈蚀外观表征,每种条件的测区数量不宜少于3个;

(2)在结构或构件上可布置若干测区,测区面积不宜大于5m×5m,并按确定的位置编号;

(3)每个测区应采用矩阵式(行、列)布置测点,依据被测结构及构件的尺寸,宜采用100mm×100mm~500mm×500mm划分网格,网格的节点应为电位点;

(4)在测区上布置测试网格时,网格间距常采用200mm×200mm、300mm×300mm或200mm×100mm等,测区中的测点数不宜少于20个,测点与构件边缘的距离应大于50mm;

(5)测区应统一编号,注明位置,并描述其外观情况。

8、简述半电池电位法检测钢筋锈蚀的检测步骤。

(1)测量并记录环境温度;

(2)按测区编号,将半电池依次放在各电位测点上,检测并记录各测点的电位值;

(3)检测时,应及时清除电连接垫表面的吸附物,半电池多孔塞与混凝土表面应形成电通路;

(4)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检测时,应保证半电池刚性管中的饱和硫酸铜溶液同时与多孔塞和铜棒保持完全接触;

(5)检测时应避免外界各种因素产生的电流影响。

钻芯法2007版试卷及答案

一、判断正误(五题)

芯样抗压试件的高度和直径之比应在1~2的范围内。(×)

用钻芯法和非破损法综合测定强度时,不应与非破损法取同一测区。(×)

芯样试件的混凝土强度换算值指用钻芯法测得的芯样强度,换算成相应于测试龄期的、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块的抗压强度值。(√)

芯样试件宜在潮湿的条件下进行抗压试验。(×)

钻取的芯样直径一般不宜小于骨料最大粒径的3倍,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小于骨料最大粒径的2倍。(√)

二、填空题(五题)

芯样试件的抗压试验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中对立方体试块抗压试验的规定进行。

钻芯取样时常用的钻头内径是100mm或不得小于70mm。

规范所建议的芯样端面补平方法有硫磺胶泥(或硫磺)补平和水泥砂浆(或水泥净浆)补平。

按单个构件检测时,每个构件的钻芯数量不应少于3个,对于较小构件,钻芯数量可取2个。

芯样试件内不应含有钢筋。如不能满足此项要求,每个试件内最多只允许含有 二根 直径小于10mm的钢筋。

三、选择题(六题)

1. 《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 CECS03:2007规定抗压芯样试件的高度与直径之比(H/d)为多少?B

A.0.95

B.1

C.1.05

D.0.95~1.05

2.对于单个构件或单个构件的局部区域,芯样试件混凝土强度推定值是指强度换算值的?B

A.最大值

B.最小值

C.平均值

3.对于混凝土强度低于多少的混凝土构件,不宜采用钻芯法检测?A

A.C10

B.C15

C.C20

D.C25

4. 芯样试件尺寸偏差的数值范围要求,哪一个是正确的?C

A. 芯样试件的实际高径比高径比(H/d)小于0.95时;

   B. 沿芯样试件高度的任一直径与平均直径相差小于3mm;

   C.  抗压芯样试件端面的不平整度在100mm长度内小于0.1mm;

   D. 芯样试件端面与轴线的不垂直度小于2°;

5. 当采用修正量的方法时,芯样试件的数量和取芯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A

A.标准芯样的数量不应少于6个

B.标准芯样的数量不应少于9个

C.标准芯样的数量不应少于15个

D.标准芯样的数量不应少于22个

6.钻芯法确定检验批的混凝土强度推定值时,取样数量应根据检验批的容量确定。标准芯样试件的最小样本量不宜少于多少个?C

A.标准芯样的数量不应少于6个

B.标准芯样的数量不应少于9个

C.标准芯样的数量不应少于15个

D.标准芯样的数量不应少于22个

问答题(三题)

确取芯位置的原则有哪些?

答:结构或构件受力较小的部位;

混凝土强度质量具有代表性的部位;

便于钻芯机安放与操作的部位;

避开主筋、预埋件和管线的位置,并尽量避开其他钢筋;

用钻芯法和非破损法综合测定强度时,应与非破损法取同一测区。

芯样在试验前有哪几项几何尺寸需要量测?

答:平均直径;芯样高度;垂直度;平整度。

四、计算题(两题)

已知一芯样试件平均直径为99.5mm,高度为99.0mm,芯样试件抗压试验测得的最大压力F=230KN,求该芯样试件的混凝土强度换算值。

答案: =29.9MPa

已知一芯样试件平均直径为100mm,高度为94.0mm,芯样试件抗压试验测得的最大压力F=230KN,求该芯样试件的混凝土强度换算值。

答案:芯样无效

锚杆、后锚固拉拔技术试题:

一 填空

  1. 混凝土后锚固的方法主要有 锚栓锚固 和  锚杆锚固 。

  2. 锚栓的种类有  膨胀型 , 扩孔型 , 化学植筋及其他类型 。

  3. 按植筋的粘结剂种类不同,植筋可分为 改性环氧类 , 改性乙烯基酯类 。

  4. 检验锚固拉拔承载力的加载制度分为 连续加载 , 分级加载 。

  5. 检验锚固拉拔承载力时,若一个检验批所抽取的试样仅有 5 %(不足一根,按一根计)不合格,允许另抽  3 根试样进行破坏性检验,若检验结果合格,该检验批仍可评定为合格;

6. 锚杆的拉拔试验的装置主要有 液压加荷  装置和 测力 装置两大部分。

7. 当验收锚杆不合格时,应按锚杆总数的 30% 重新抽检,若再有锚杆不合格应 全数检验  。

8.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规定:在植筋时,若新增构件为悬挑构件时,原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  C25 ,当新增构件为其它构件时,原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 C20 。

9. 在锚固承载力现场检测时,对应采用破损检测的情况,若受条件,无法进行原位破坏性试验,允许在施工的同时(不得后补),在被加固结构近旁,以专门浇注的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块体为基材种植锚固件,并按规定时间进行破坏性检验。这个专门浇注的混凝土块体的尺寸为(长×宽×高) 150×150×150 。

10 植筋锚固质量的非破损检验:对重要结构构件,应按其检验批植筋总数的 3% ,且不少于 5件 进行随机抽样。对一般结构构件,应按 1%  ,且不少于  3件 进行随机抽样。

11.验收试验锚杆的数量取每种类型锚杆总数的  5% ,且均不得少于 5根  。

12.锚固体灌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90% 后可进行锚杆试验。

13.采用植筋锚固的混凝土结构,其长期使用的环境温度不应高于 60℃ 。

二. 判断

   1. 但膨胀型锚栓、扩孔型锚栓可用于受拉、边缘受压、拉剪复合受力的结构构件的后锚固连接。×

  2. 化学植筋及螺杆设计时应控制为混凝土基材破坏。×

  3.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规定,锚固承载力现场检验应在粘结剂达到其产品说明书完全固化当日进行,若因故推迟,应征得监理同意且不得推迟超过3d。×(固化时间不得超过7d)

  4.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规定, 采用植筋技术时,当新增构件为悬挑构件时,原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30。×

   5.  满足锚固深度要求的化学植筋及螺杆可用于任何情况下的受拉、边缘受压、拉剪复合受力的结构构件及非结构构件的后锚固连接。×

6. 在对锚杆进行验收试验时,若加载到锚杆的试验荷载后,锚杆的变形稳定,即可判断该锚杆合格。×

7.锚杆的基本试验中是以锚杆的破坏荷载作为锚杆的极限承载力。×

8.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规定,在进行锚固承载力现场检测时,同品种、同规格、同强度等级的锚固件为一检验批。×

9. 锚杆基本试验时最大的试验荷载对永久性锚杆为        ,对临时性锚杆为           。×

10.锚栓锚固质量的非破损检验,对重要的构件,当检验批锚栓总数为1000时,其按检验批锚栓总数计算的最小抽样量为7%。正确

三. 问答

1.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规定的锚固承载力现场破坏性检验的抽样标准是什么?

应选择易修复和易补种的位置,取每一检验批锚固件总数的1‰,且不少于5件进行检验。若锚固件为植筋,且种植的数量不超过100件时,可仅取3件进行检验。仲裁性检验的取样数量应加倍。

2.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中锚固承载力现场非破损检验的检验荷载是规定的?

答:见《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158页N.2.3

3. 锚杆的验收试验中锚杆的取样标准是什么?试验荷载如何确定?

验收试验锚杆的数量取每种类型锚杆总数的5% ,且均不得少于5根。验收试验的锚杆应随机抽样。质监、监理、业主或设计单位对质量有疑问的锚杆也应抽样作验收试验。试验荷载值对永久性锚杆为          ,对临时性锚杆为           。

4. 锚杆的验收试验和基本试验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基本试验主要目的是确定锚固体与岩土层间粘接强度特征值、锚杆设计参数和施工工艺。验收试验的目的是检验施工质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文档

建筑主体检测考试题

1填空题1)建筑结构检测:为评定建筑结构工程的或鉴定既有建筑结构的等所实施的检测工作。质量,性能2)抽样检测:从检测批中抽取样本,通过对样本的测试确定质量的检测方法。检测批3)测点:在测区内,取得的检测点。检测数据4)标高:建筑物某一确定位置相对于的垂直高度。±0.0005)轴线位移:结构或构件实际位置与设计要求的偏差。轴线6)尺寸偏差:实际几何尺寸与几何尺寸之间的差值。设计7)挠度:在荷载等作用下,结构构件轴线或中性面上某点由挠曲引起垂直于原轴线或中性面方向上的。线位移8)变形:作用引起的结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