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有考研的想法是大三上学期,不过当时没有准备,只是认真学好当时的专业课---数据结构,这门课是计算机专业考研的必选课,同时我把大部分精力用在学外语上,一次性把英语六级过了.真正开始准备考研是从大三下学期开始的.
大三下学期一开学我就与另外两个考研的学友一同租了间学生宿舍一同备考.当时学校的课能不上就不上,全部精力就在考研上.这样在从二月中旬到五月初两个月的时间里,我把数学(主要是高数)仔仔细细的过了一遍.五月初我们的房子到期了,我们就搬回宿舍了.这会儿,一个学期的一半已过了,期末考试快来了.于是,从五月上旬到六月底我把主要精力就放在准备期末考试上了.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两门重要的专业课---编译原理与操作系统.这是我将选择的两门并作一门课考的专业课.其实我真正下定决心考清华计算机是在期末,97老乡考清华计算机虽未考取,但他给了我很多有益的建议.我大二时就到清华搞到了历年的考题,但一直没敢下决心,现在我的几门专业课学的都挺好,而且我早已自学了c++,清华计算机还扩招,于是下定决心考清华计算机.
七月分从放假到去北京上文登考研班之间大约有二十天.在这段日子里,我把历年的清华的专业课试题都认真的作了一遍.可以说从五月初到七月下旬我都在看专业课和英语,7月25日到北京上了十天的政治辅导班后,就是为期20天的文登数学辅导班.
我认为报这个辅导班挺有用.老师讲的好不必说了,关键是在这短短二十天里,在老师的带领下,我又系统高效地展开了数学的第二遍复习.老师讲的进度挺快,每天只上半天课,我在剩下的半天与晚上消化当天的课同时有可能的话预习一下明天的课.我的底子还算扎实,而且在来之前我已经系统认真地复习了一遍,我本以为我会很轻松,毕竟我同一时间只上一门课,但其实要做到当天消化并不那末轻松.我周围有不少同学记了一堆笔记,没有及时消化,攒了一堆,反而成了负担,我想这样就起不到考研班的作用了.我当初对考研辅导班并没有报多大希望,我只是希望它能给自己提供一个督促与环境.现在回头想一想,文登数学辅导班确实给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同时解决了自己第一遍复习的疑点,把知识融会贯通起来.文登学校为外地考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我当时住在财经,那里住宿与上自习的条件都挺好,每天晚上我学到十一点左右,学累了,就回寝室休息,教室还有零星几个同学仍在埋头苦读.同寝室的同学都来自祖国各地,大家都是一个目标---考研.想起那段复习时间,是那么和谐,美好.复习的同时,认识了不少新同学,虽然我们都记录彼此的通讯地址,但各自忙于考研,彼此再没有联系.
文登数学班上,陈文登老师的节奏比较慢,你有时间思考思考.上课讲的题有陈题也有新题,不管什么题,我们都应该认真对待,听老师的思路是什么,听老师是如何思考一个问题,我想这才是听课的关键.陈老师主讲高数部分,我认为最精彩的部分就是微分积分部分的证明题,等式不等式的证明,不定积分的技巧,以及微分算子法.通过上这个课,你就会从一个出题老师的角度来审视每一道题.很多题你若能一眼就能看出老师的出题用意,这样解起题来就会得心应手.很多大题出题的基本思路就是以一个简单的命题为核心,然后将各个条件隐蔽起来,隐蔽的越多,隐蔽的越深,这个题就越难.在复习中,我的思路是,多见题,精作题.多见题不难,各种复习资料很多,除了文登的以外还有龚冬宝的也不错.遇到题分析一下思路,大概作几步就可以了,这样见多识广,见到题就不会感到陌生,不会束手无策了.另一方面应该精作题,把题吃透,我想文登讲义上的题与笔记上的题就很不错,可以仔细推敲.把每种类型的题选几道把它们作熟.
除了陈文登老师以外,黄先开老师主讲线代与概率.文登复习资料上这两部分写的一般.我当时用的是清华胡金德老师写的线代,那本书写的很好,但写的较多,要仔细看一遍要花一段时间,我当时是在大二上课时就通读了一遍.如果有时间,胡老师的书值得一看.不过如够时间不够,听黄老师的课就差不多了.另外,同济的那本线代教材讲的太简单,太精炼,不如清华的线性代数教材.
黄老师讲的很精彩,讲的很快,信息量很大,而且总结的很好,线代与概率都是如此.我听别的同学说很多老师概率讲的都不好,而黄老师这部分讲的也很好,很多东西是光看书是看不出来的.尤其对于以应试为目的的数学,光有扎实的基础,也许只能拿到十分,但是若能了解一些老师得出题思路的话,那就能让你游刃有余,在给你拔高一二十分.
一听完考研班的课我们就开学了,九月份我的精力仍在数学上,主要是复习听课笔记,在此基础上,我做了几套文登的模拟题,当时作题在七十分多分,比较稳定了.于是进入十月份后,就又开始着重复习专业课.整个十月十一月又看了两个月的专业课.十月中旬还来了一趟北京,待了一个星期,一方面到清华了解了一下,认识了现在的导师,另一方面,又与爸爸待了几天,他要到上海作第三次化疗.
进入十二月后,我就进入全面冲刺复习阶段,开始一门课几天,后来一天一门课,到最后,每门课天天看.复习节奏越来越快.数学冲刺班我报的是大连文都考研辅导班(我在大连,没有文登辅导班),由曹显兵,施明存老师主讲,他们总结的很好.他们都是文登的老师,他们最后的总结很概括,又站在了一个新的高度,当时听课人不多,大约只有五六十人,但气氛很好,下了课我们问老师一些问题,在那种热烈融洽的气氛里,数学变得不再枯燥乏味,相反变得是活生生的.政治英语冲刺班我都报了,有些人认为没必要,但我想,如果经济许可的话,上个好的冲刺班挺好.同样,我没指望能有多大收获,我把它视为一种休息,看了那么长时间,听一听有助于加深记忆,提高效率,何乐而不为呢.但报班时一定要慎重,报名气大的,老师负责的.我报政治冲刺班时的失误着实耽误了自己一两天宝贵的复习时间.
数学最后冲刺我做的是李永乐的20套冲刺题,他的题出的有一定难度,综合性挺强,出题思路也很对路,是一本好书.当时真是相见恨晚.不过我在最后的20多天的冲刺中,有几天保持一天一套,认真作了10套,剩下的题我就挑的看了看.当时成绩大概能保持在八十多分,个别简单的题有时能上九十分.最后一周中,我作了黑博士最后的两套题,第一套比较难,但我按时作完了,大概也在八十多分.这时我就比较放心了,就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
功夫不负有心人,天道筹成,考场上我数学作的很顺手,感觉没什么错误,真想考满分,但真没想到果真考了满分.病重的爸爸留下了激动的眼泪.我多想让他得知儿子被清华录取,看到儿子的通知书啊!那时他会多么欣慰……
考完研我在床边服侍了爸爸不到两个月.爸爸在最后一次大手术后病情稍一稳定,我就匆匆赶回学校(大连)去确定毕业设计课题了.真没想到,就在返校的第二天晚上,得知爸爸在北京情况紧急,我提起行李就奔向火车站.那天晚上,大连电闪雷鸣,火车,飞机,大巴都没了,晚上十一点多淋成落汤鸡的我只好回寝室待了一晚上.第二天一早我座头班飞机飞回北京.我真以为爸爸正如妈妈在电话里所说的那样仍在抢救,但当我回到家,看到大家都在家中,我们抱头失声痛苦起来.爸爸,你为什么不等儿子回来?你为什么等不到后天您五十二周岁的生日?你为什么等不到儿子的通知书?爸爸,你为什么……
在爸爸人生的最后一天,妈妈问爸爸:"你知道儿子到那了么?"当时我刚刚返校,妈妈怕爸爸想我,看是否要把我叫回来.爸爸用他虚弱的有些听不清的声音说:"儿子去清华了."他那微微闭着的眼角流下了晶莹泪花.妈妈说,爸爸那天一共流了三次泪,这是其中一次.爸爸,你可知儿子真的实现了您当年的梦想,儿子考上清华了!
爸爸一生无欲无求,他把他全部的爱给与了我们这个家庭,妈妈与奶奶之间的婆媳矛盾是中国家庭亘古不变的主题.爸爸如同一把大伞,为我与姐姐遮住了那么多不必要的伤害,让我们感到了大家庭的温馨,我们茁壮成长.爸爸生前最大的快乐与慰藉莫过于我与姐姐的成长与进步.姐姐大学毕业后,顺利地取得了美国大学的奖学金赴美留学.而我四年前与北大失之交臂,爸爸对我一如既往,仍是不断地鼓励我,在我人生的最低谷时给了我爱与动力,使我非但没有就此沉沦,反而懂得了什么是自尊,自立与自爱.
爸爸风趣的说我们都在进行一场大的战斗,我们都要创造各自的奇迹.我们只是在不同的战壕战斗,爸爸您是在与病魔战斗;而我则是要不断战胜自我,战胜各种困难,实现高中为完成的梦想.爸爸,你还记得吗,你说我们都要创造奇迹.的确,爸爸你是好样的,2000年12月当医生给您作完肝癌切除术后,医生说像您这样的病人一般只有三个月的时间.您在对自己的病情十分清楚的情况下,看着一个个与您得同样的病的病友走了,您没有灰心,在我们面前始终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与病魔进行了顽强的斗争.十五个月应该是个奇迹了,爸爸我为你而自豪.爸爸,你陪伴我走过了整个考研路,而为什么不等听到儿子的喜讯就走了?爸爸,您可知,儿子也同样创造了奇迹,从一个名不转经转的学校考到了清华.爸爸,是您与病魔斗争的精神鼓舞了我,使我在整个复习阶段变得那么超然.在生死面前,一切困难都变得是那么的渺小,鸡毛蒜皮的小事别想再干扰我.那种境界我不知用什么此来描述,就说是无欲则刚的境界吧.目标变的是那么的突显,生活变得如此的简洁,心中只有一个心愿,让父亲看到儿子的录取通知书……
考研给我留下的,不仅仅是一份清华的录取通知书,更多的是一次刻骨铭心的情感经历,一种为目标拚搏奋斗的超越境界,一份厚厚实实的精神财富.爸爸,虽然您已离我们而去了,但在今后的日子里,儿子不会随波逐流,迷失方向,相反儿子一定会认清目标,仍保持那种看破生死的无欲则刚的超然境界,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地开拓进取,去实现爸爸对儿子最后的嘱托.
爸爸,您安息吧.
谨以此文深深缅怀我深爱的父亲.并在此感谢所有在父亲重病与我考研时给予我们关心与支持的亲戚朋友老师们.感谢你们.
爸爸,您安息吧.
2002年4月18日星期四晚 爸爸去世三周
于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