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公序良俗:所谓公序,指公共秩序,即国家、社会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须的一般秩序;良俗指善良风俗,即民间存在的定成习俗的一般道德规范,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公德。
2、价值观念的多元性:指由于所生存环境或文化背景不同及个人经历的经验不同面形成的对事物不同看法和观点的各种世界观。
3、信用管理体系:指一种社会机制,是由信用立法与执法,信用管理行业运行惯例与约定,社会信用行为与道德规范等多个子体系共同作用,交织形成的社会机制。
4、利益相关者:指那些对企业的和方法及经营效果产生影响的集团。
5、伦理:指人与人,人与世界关系的事实与关系规律的事实,又从这关系规律中引申出来的法则法理,道理及其应当如何的行为规范。
6、契约中的自由: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契约中的自由是指契约关系的主体是自由主体,他们只受法律和公序良俗的制约。
7、商品倾销:指将出口商品以低于国内市场的价格,甚至低于商品生产成本的价格,在国外市场抛售商品,打击竞争对手以占领市场的削价竞价行为。
8、公正:指给予每个人应得的利益,对可以等同的人或事物平等对待,对不可等同的人或事物区别对待,它的核心是均衡和合理。
9、顾客关系:指企业与其产品或服务的购买者或直接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10、价值观念多元性:指公司的员工来自不同的国度、民族、地域、由于所处的背景文化不同,员工所固有的价值观念是不同的。
11、商业信用:就交往关系而言,既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关系,在商品交换活动中,商业信用是指一种借贷行为,是不同所有者之间商品和货币资金的借贷以及賖销预付等行为,在更广阔的经济领域,商业信用是指经济交易中形成的关系。
12、互利与合作:是指针对企业的营销活动的性质,提出的交易中的基本信条。
13、道德:道德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伦理关系中所蕴含的内在规律的法则、道理给人提出的规范要求,二是指人对这咱客观外在的规范要求认识之后,自觉地将其转化为自己内心和行为的准则,并形成了个人的品性、品德。
14、商业良心:商业动机和目的的善恶、行为手段的善恶都体现了商为主体的良心,作为商业良心,其内容主要包括诚信、先义后利,互利互惠、贵和宽容、仁爱等 。
15、声誉管理:是21世纪企业伦理导向下的公共关系追求。与公共关系相比,它突出了对“声誉”的追求而不满足于与公众之间的相互理解,因此,它是比公共关系更接近合乎伦理的管理。
16、公司本土化:指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利用东道国的物质、人力等资源,在当地进行生产销售活动,同时尊重东道国的社会文化习俗,遵守东道国的法规,承担东道国的社会责任,并为不道国的发展作贡献。
17、企业的伦理理性:指企业的决策者在企业经营决策时,能够有意识地考虑到企业的社会责任,并做出合乎伦理道德要求的决策选择。
18、商为信用:
19、商业良心
简答:
1、商业主体道德的本质是什么?
答:当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社会利益冲突时个人能够约束、克制、甚至牺牲私利,将其在正当的范围之内,以服从社会整体自由全面和谐发展的他律要求,为社会整体利益和社会发展承担一份责任和义务。
2、企业经营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1、有助于东道国和企业所在地方的经济发展
2、促进当地社会稳定
3、保护企业所在地环境
4、与当地地方和民间机构合作。
3、伦理导向下的企业经营与管理特征有哪些?
答:1、有明确的价值观和伦理观
2、超越法律
3、强调自律
4、履行道德责任
5、追求卓越
4、商业信用的主要经济特点有哪些?
答:1、商业信用是在以营利为目的经营者之间进行的。
2、商业信用的规模和数量有一定,是经营者之间对现有商品和资本进行的再分配
3、商业信用有较严格的方向性
4、商业信用容易形成社会责任链
5、商业信用有一定的分散性,且期限较短。
5、怎样理解契约关系中的主体自由?
答:1、他们只受法律和公序良俗的制约
2、他们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意志,反对任何外来强制和压迫
3、他们应该具备对市场风险进行理性的分析能力
4、他们可以约定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5、他们的合意不具有法律效力,甚至在任意规范的前提下可以排除法律的效力。
6、商业伦理活动过程中自始至终贯穿着那两对基本矛盾?
答:1、自利和利他的矛盾
2、经济发展目标与人类社会发展终极目标的矛盾。
7、法律对伦理关系的维系和调节主要表现在那两个方面?
答:1、通过立法手段将重要伦理关系确认为法律关系,并用法律来保护和调整这种关系。
2、运用法律意识强化伦理关系。
8、绿色贸易壁垒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答:具有名义上的合理性、形式上的合法性、而且具有保护内容的广泛性、保护方式的巧妙性和隐蔽性、保护技术的岐视性等特点。
20、简述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与道德意志的关系?
答:1、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是个人主体品德的在三个构成部分,三者相互关联;
2、道德意志是品德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品德的过程因素、最终环节、道德意志水平与品德必定完全一致。
3、道德情感是道德行为的动力,是品德的决定性因素
4、道德认识是道德行为和品德的指导因素,首要环节。
11、简述产品包装中的道德问题?
答:1、包装上产品说明及警告的道德性,要将厂名、厂址、生产日期等明白无误的告知消费者
2、包装成本与材料的道德性,包装成本上的道德界限在于,在保证包装的基本功能的基础上,美化商品包装部分的成本投入要恰当
3、产品道德化包装的准则是选择可再循环和可再利用的包装材料,以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12、契约关系的法律属性表现在哪些方面?(68)
答:1、契约关系的法律属性表现在法律对它的内涵的界定上,即法律认为什么是契约。
2、契约关系的法律属性表现在契约必须依法订立。
3、契约关系的法律属性表现为,契约关系是法律关系,一旦形成就会受到法律的保护,并产生法律效力。
4、契约关系的法律属性还表现为,一切在契约关系中受侵害的利益都会受到法律的救济。
13、企业文化包括哪些内容?178
答:1、它给企业成员一种认同感
2、它要求企业成员拥有一种比自由更大的社会责任
3、它提供了一种企业社会系统的稳定感
4、它提供了行动的基本方向
14、本土化经营模式主要有那些?275
答:1、营销本土化---指企业以东道国的市场需求为战略基点,进行一系列的产品推广、价格制订、渠道扩展、广告促销等经营活动。
2、人员本土化—人才选聘本地土、本土化员工培训、本土员工的管理
3、采购和生产本土化
4、利益本土化---公司着眼于本地市场在自身战略全局中的长远利益和强势地位,以一种超国界的心态和经营理念将东道国的长远发展和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
15、企业经营时应承担那些社会责任?268
答:1、有助于东道国和企业所在地地方的经济发展
2、促进社会的稳定
3、保护企业所在地的环境
4、与地方和有关民间机构合作,努力促进当地人力资源的开发,对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技术及管理方面的支持。
16、动机和效果的关系如何?86
26.怎样理解交换伦理中功利的正当性——公正?
答:1、功利即物质利益,是指与人们生活相关的实际利益
2、公正指给予每个人应得的利益时,对等同的人或事物可以平等的对待,对不等同的人或事物可区别对待,即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等利”或“等害”交换。其核心是均衡和合理,即社会成员中的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3、公正的原则有很多种具体的表现形式,其中最核心的是分配性分正。
26.简述商业伦理的基本矛盾和解决矛盾的基本方法。
答:基本矛盾:1、自利与利他的基本矛盾
2、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关系终极目标的基本矛盾。
解决矛盾的基本方法:
1、解决自利与利他的基本矛盾根本出发点是社会公正
2、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关系终极目标的基本矛盾关键是处理好手段和目的的关系。
3、解决商业伦理矛盾总的方法、实现合理的商业伦理秩序和基本原则是,兼顾与合并、最优化妥协。
论述题:
1、加快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的意义与途径?
答:1、信用的发展植根于现在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之中,绝大多数国家都会经历从商品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再走向信用经济的过程,我国也不例外。
2、信用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确立社会主义的信用体系,就要建立社会主义信用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的诚信环境和氛围,
3、如果我国不确立信用体系,信用制度不健全,或信用环境不良,就会影响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4、国家信用的发达程度是一个国家物质精神文明程度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志。
途径:1、建立起全社会讲诚信的浓厚氛围
2、建立与诚信相关的法律制度
3、广泛开展社会职业道德建设教育
4、重视学校的道德教育和伦理教育
2、商业伦理导向下的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答:1、消费者关系即顾客关系,即企业与其他产品服务的购买者或直接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2、企业与消费者关系是企业公共关系中最具核心意义的部分
3、企业在构建与消费者关系时应遵循消费者第一,消费者是上帝,满足消费者需要是企业经营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等原则
4、企业构建与消费者关系应以优质的产品建立顾客关系为基本保证,以完善的服务强化顾客满意,以自家人理念强化顾客的忠诚,并主动作好与消费者的信息交流等。
3、试论述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加快我国诚信机制建设的途径?
诚信缺失的原因:
1、利润最大化思想的误导
2、环境影响的因素
3、诚信的保障机制没有建立起来
加快我国诚信机制建设的途径
1、建立起全社会讲“诚信”的深厚氛围
2、建立与诚信相关的法律和制度
3、广泛开展的道德教育和伦理教育
4、重视学校的道德教育和伦理教育
5、试论商业伦理导向理企业与消费者关系的构建?
答:1、消费者关系即顾客关系,顾客关系是企业与其产品或服务的购买者或直接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建立和维系与顾客的良好关系,满足顾客需求是企业一切经营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企业与消费者关系是企业公共关系中最具有核心意义的部分。
构建原则:
消费者第一
消费者是上帝
满足消费者需要是企业经营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构建要点:
第一、优质的产品是建立顾客关系的基本保证
第二、以完善的服务强化顾客满意
第三、以“自家人理念”强化顾客忠诚
第四、双向的信息交流是实现良好顾客关系的手段
6、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商业信用体系建设的途径。119-121
7、析商业伦理导向下的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 P218
0130(2007.7,论述题,P,第章)
31.试论契约关系中的伦理属性,怎样理解维护公序良俗在契约关系中的意义。
P
0131(2007.7,论述题,P187,第章)
32.试论伦理型企业决策的主要特点及影响因素。
P1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