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课题 | 12.田忌赛马 |
| 教学目标 | 1.能在阅读过程中认识本课生字,积累描写人物心情和神态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了解按一定顺序写清楚一件事的方法。 3.懂得田忌赛马取胜的原因是因为孙膑能仔细观察,进行巧妙安排的结果。 |
| 教学重点和难点 | 教学重点 1.学习课文,从中领会善于观察、合理分析才能想出好主意的道理。 2.学习课文按一定顺序写清楚一件事的方法。 教学难点: 懂得田忌赛马转败为胜的根本道理。 |
| 教学媒体 | 课件、纸马 |
| 课前学生准备 | 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重视——( ) 赞扬——( ) |
| 教学流程 | (一)兴趣引入,揭示课题 师:在我国古代战国时期,有一个国家叫齐国,当时齐国的贵族都特别喜欢赛马,有一名大将叫田忌,他尤其喜欢,今天我们要来学习这个历史故事。 1.板书课题,生跟着书空。 提示:注意“忌”上半部分上自己的“己”。 2.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出示提问(1)田忌与谁赛马?结果怎样? (2)谁能课文中的一个词来介绍比赛的结果? 2.指名回答 (三)抓关键词,理清课文脉络 1.从“转败为胜”这个词可以看出田忌与齐威王赛了几次?结果分别是什么? 板书:初赛失败 转败为胜 2.读读课文,找找两次赛马的相关段落 3.指名分节朗读 (四)学习两次赛马过程 1.一样的马,两次比赛的结果为什么会不一样呢? 2.出示:第( )次比赛时,田忌用( )对齐威王的( ),接着用( )对齐威王的( ),最后用( )对齐威王的( )。由于( ),所以( )。 3.试着自己说说两次赛马的过程,小组交流 4.指名上台介绍,另请一位同学用纸马来摆一摆。 5.总结:说的很有条理,我们今后说话写文章,也要注意按一定的顺序来表达。 (五)质疑推理 1.看了两次赛马,你有什么疑问的吗? 同样的马,两次的比赛却完全不同,原因在那里? 2.读读课文,找找相关的语句 出示:马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 板书:调换顺序 孙膑献计 3.这样的顺序还可以有其他方法吗?小组为单位,用纸马摆一摆 4.实验证明,孙膑安排的这个顺序不是乱调的,可见孙膑真是一个( )的人。 (六)理会孙膑的聪明 1.这么好的主意,为什么田忌想不出,齐威王也想不出,而孙膑却想出来了? 2.读读课文,找找相关语句,体会一下。 (1)从刚才的情形看------ (善于观察) (2)大王的马比你的马快不了多少呀---- (合理分析) (3)一匹也不用换----你就照我的意思办吧-----(知己知彼) 3.用一举话连起来说一说为什么孙膑能想出这个好主意? 。 (六)总结积拓展 总结课文,体会孙膑献计取得胜利是因为善于观察、合理分析。 读写链结合点: 你想对课文中的三个人物说说什么?
|
| 板书设计 | 田忌赛马 齐威王: 上 中 下 (第一次) 田 忌: 上 中 下 失败 齐威王: 上 中 下 (第二次) 田 忌: 下 上 中 赢 |
| 教学效果的反馈 | 本课教学注重学生自己用自制的学具纸马摆一摆,从自己动手中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在教学中还注意抓住语言点,训练说话。在语文课上,我们要善于发现文本中的语言点。对结构或句式有一定特点的,我们就可以立刻抓住它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在学生找出孙膑取胜的关键在“善于观察、合理分析、知己知彼”后,我让学生用一句话来说一说,这样学生可以用“--、--还—”的简单句式,聪明的孩子还能用“不仅---而且----”稍有难度的句式。学生在弄清了句式特点后,能结合平时的说话和生活实际,这不但便于学生掌握、运用,也增加了课堂的情趣。 |
12.田忌赛马
1、注音,并写词语。
sǎo xìng chuí tóu sàng qì qīng miè zhuǎn bài wéi shèng
( ) ( ) ( ) ( )
xiōng yǒu chéng zhú yí huò mù dēng kǒu dāi biān ji
( ) ( ) ( ) ( )
2、比一比,再组词
赢( )肌( )滨( )重( )
嬴( )讥( )膑( )垂( )
3、积累词语
| 字 | 部首 | 除部首外几笔 | 词义 | 组词 |
| 轻蔑 | ||||
| 疑惑 |
比喻做事情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 )
扭转败局获得胜利。( )
十分高兴骄傲自满的样子。( )
形容因吃惊、害怕而的样子。( )
形容低着脑袋无精打采的样子。( )
5、用一个词语了来形容一下课文中的人物(不能重复)
( )的田忌( )的齐威王( )的孙膑
6、第2次比赛时,田忌用( )对齐威王的( ),接着用( )对齐威王的( ),最后用( )对齐威王的( )。由于( ),所以( )。
7、联系课文内容,完成填空。(40分)
第一次比赛结束后,齐威王 (神态)地夸耀自己的马。田忌 (神态)准备离开赛马场。孙膑却 (神态)让田忌再赛一场。他说:“
”意思是 。田忌的 比齐威王的 慢一点,但一定比齐威王的 快一点;田忌的 比齐威王的 慢一点,但一定比齐威王的 一点。因此只要 ,田忌就能 。齐威王和田忌看问题的方法一样,都是 ,而孙膑 。
8、将下列历史人物填到相应的成语旁边。
赵括 诸葛亮 祖逖 蔺相如 廉颇 勾践 曹植 荆轲
初出茅庐——( ) 纸上谈兵——( ) 卧薪尝胆——( )
闻鸡起舞——( ) 完璧归赵——( ) 草船借箭——( )
负荆请罪——( ) 图穷匕见——( ) 煮豆燃萁——( )
(一)课内阅读:《田忌赛马》节选17%
齐国的大将田忌很喜欢赛马。有一回他和齐威王约定,进行一次比赛。
他们把各自的马分成上、中、下三等。比赛的时候,上等马对上等马,中等马对中等马,下等马对下等马。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三场比赛下来,田忌都失败了。田忌觉得很扫兴,垂头丧气地准备离开赛马场。
田忌的好朋友孙膑也在人群里。这时,孙膑招呼田忌过来,拍着他的肩膀说:“从刚才的情形看,大王的马比你的马快不了多少呀……”
孙膑还没有说完,田忌看了他一眼,说:“想不到你也来挖苦我!”
孙膑说:“我不是挖苦你,你再同他赛一次,我有办法让你取胜。”
田忌疑惑地看着孙膑:“你是说另换几匹马?”
孙膑摇摇头,说:“一匹也不用换。”
田忌没信心地说:“那还不是照样输!”
孙膑胸有成竹地说:“你就照我的主意办吧。”
齐威王正在得意扬扬地夸耀自己的马,看见田忌走过来,便讥讽田忌:“怎么,难道你还不服气?”
田忌说:“当然不服气,咱们再赛一次!”
齐威王轻蔑地说:“那就来吧!”
一声锣响,赛马又开始了。
孙膑让田忌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第一场输了。
接着进行第二场比赛。孙膑让田忌拿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胜了第二场。齐威王有点慌了。第三场,田忌拿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胜了一场。这下,齐威王目瞪口呆了。
比赛结果,田忌胜两场输一场,赢了齐威王。
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
1.第三节中的省略号表示( )。2%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4%
情况——( ) 挖苦——( )怀疑——( )
赢——( ) 败( )
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3%
重视——( ) 赞扬——( ) 相信——( )
4.田忌疑惑地看着孙膑:“你是说另换几匹?”句子中“疑惑 ”说明_________________
5.孙膑胸有成竹地说:“你就照我的主意办吧。”其中“胸有成竹”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在文中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6.写出表示神态的词语。
7.第二次比赛田忌能够取胜的主要原因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什么孙膑能够“胸有成竹”地让田忌照他的主意办?从中可以看出孙膑是怎样一个人?
8、田忌赛马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A:要办好事,就要听从别人的意见。B:要办好事,就要多动脑筋,分析情况 ,合理使用力量;C:要办好事就不要怕失败,失败了继续干,才能够赢得胜利。
课外阅读:
丢失的东西
一天晚上,我从街上卖梨的摊子前走过,突然,脚下滑,我赶紧扶住旁边的一个木箱,才没摔倒,就在我扶住木箱时,顺手抓了一个梨。这时,我不禁耳热心跳,回头一看,幸好没有看见,便站起来,走了。这时,梨已稳稳当当地到了我的手心,只见这梨子黄澄澄的,散发出一股诱人的梨香。
拿着梨,我心里老觉得不踏实。手里的梨怎么办呢□吃了□不好意思□扔掉吧□又舍不得□怎么办□怎么办□我边走边想,不知不觉就到了家。爸爸见我拿着梨,就问:“哪儿来的梨?”“梨……梨……是梨摊上的……”我脸红了,结结巴巴说不出话来。这时,爸爸严厉地说:“从小不学好,长大怎么得了?明天把梨送回去,把你丢失的东西找回来!知道了吗?”爸爸的声音不大,但很有力。我盯着脚尖,红着脸说:“是,爸爸。”但我不明白自己到底丢失了什么?
第二天早晨,我按照爸爸的吩咐,把梨送了回去。卖梨的阿姨夸奖我说:“真是个好孩子!”我脸红了,不好意思地笑了。这时,我终于找回了爸爸说的我丢失的东西。
1、 将短文第二自然段中缺少的标点填上。
2、 用“ ”线画出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
3、 填上适当的词。
一( )摊子 一( )梨香 ( )的梨 ( )的孩子
4、 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连忙( )随手( )严肃( )究竟( )称赞( )
5、 作者丢失的东西是 。
6、 文中讲到作者 脸红,请你说说作者第一次和的原因。
第一次脸红:
第三次脸红:
7、 读了这篇短文,你明白了什么?
小 溪
清晨,我漫步在升腾着薄雾的小溪旁。雾气像一缕缕白纱,轻轻地、缓缓地在小溪上空萦绕。溪底,是一幅美丽、神气的画,色彩斑斓(lán):赤色、橙色、黄色、金色、紫色……令人眼花缭乱。画中,那一朵朵盛开的“鲜花”在微微颤动。是欢迎我吗?
我兴奋极了,坐在溪边的石头上,用双脚拍打溪水。呀,“鲜花”被我打碎了!我赶紧止住脚。晨风吹来,溪边的野花香气扑鼻。柳枝的软弓拉动了小溪的琴弦,奏出了和谐的乐曲。溪水从我的脚上轻轻流过,像母亲温柔的手抚摸着我。
黄昏,我又来到溪边。小溪轻卧在青山的怀抱中。夕阳西下,连绵的山冈、翠绿的竹林、婀娜的柳树、明丽的小溪……都笼罩在一层透明的、金灿灿的薄纱里。
小溪,真美呀!
1、短文通过 和 这两幅画面的描写突出小溪的 。写
景色主要采用 态描写,写 景色主要采用 态描写。
2、短文中描写了 、 、 、 这些事物的动态。
3、用“ ”画出短文中静态描写的句子。
4、缩写句子。
(1)柳枝的软弓拉动了小溪的琴弦。
(2)溪水从我的脚上轻轻流过。
5、第一自然段中的“鲜花”指的是
6、“柳枝的软弓拉动了小溪的琴弦,奏出了和谐的乐曲。”这句话中的“软弓”是指 ,“琴弦”是指 ,“乐曲”是指 。
7、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