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下)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3 04:22:20
文档

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下)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2018-2019学年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下列实数是无理数的是()A.B.﹣1C.D.3.142.下图中能判断∠1与∠2一定互为补角的是()A.B.C.D.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1,﹣3)位于()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4.下列各组数中,是方程2x+3y=10的解为()A.B.C.D.5.估计+1的结果在哪两个整数之间()A.2和3B.3和4C.4和5D.5和66.如图,点E在AD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能判断AB
推荐度:
导读2018-2019学年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下列实数是无理数的是()A.B.﹣1C.D.3.142.下图中能判断∠1与∠2一定互为补角的是()A.B.C.D.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1,﹣3)位于()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4.下列各组数中,是方程2x+3y=10的解为()A.B.C.D.5.估计+1的结果在哪两个整数之间()A.2和3B.3和4C.4和5D.5和66.如图,点E在AD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能判断AB
2018-2019学年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下列实数是无理数的是(  )

A.    B.﹣1    C.    D.3.14

2.下图中能判断∠1与∠2一定互为补角的是(  )

A.    B.    

C.    D.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1,﹣3)位于(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4.下列各组数中,是方程2x+3y=10的解为(  )

A.    B.    C.    D.

5.估计+1的结果在哪两个整数之间(  )

A.2和3    B.3和4    C.4和5    D.5和6

6.如图,点E在AD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能判断AB∥CD的是(  )

A.∠3=∠4    B.∠1=∠2    

C.∠C=∠CDE    D.∠C+∠ADC=180°

7.下列语句正确的是(  )

A.a的平方根是(a≥0)    

B.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C.同旁内角互补    

D.若ab=0,则点P(a,b)在坐标原点

8.如图,将一副三角板和一张对边平行的纸条按下列方式摆放,两个三角板的一直角边重合,其中一个三角板的斜边与纸条一边重合,则∠1的度数是(  )

A.30°    B.40°    C.45°    D.50°

9.已知=a,=b,点A的坐标为(a,b),则点A的坐标不可能是(  )

A.(0,1)    B.(1,﹣1)    C.(0,0)    D.(﹣1,0)

10.关于x、y的方程组的解为整数,则满足这个条件的整数m的个数有(  )

A.2个    B.3个    C.4个    D.无数个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1.25的算术平方根是     .

12.如图,象棋盘上,若“将”位于点(0,0),“车”位于点(﹣4,0),则“马”位于     .

13.把命题“对顶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

14.如图,已知∠AOB=62°,将∠AOB沿着射线OC折叠,使OA和OB重合,过OB边上任意一点P作OA的平行线交OC于D,则∠ODP的度数为     .

15.如图,将直径为1个单位长度的圆沿着数轴向右滚动一周,圆上一点由表示﹣2的点A到达点A',则点A'对应的数是     .

16.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a,),B(﹣3,﹣),则线段AB的最小值为     .

三.解答题(共9小题)

17.计算题:

(1)

(2)

18.解方程(组):

(1)

(2)(x﹣3)3=8

19.已知三角形A1B1C1是由三角形ABC经过平移得到的,其中A、B、C三点的对应点分别是A1、B1、C1,它们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如表所示:

三角形ABC

A(0,0)

B(﹣1,2)

C(2,5)

三角形A1B1C1

A1(a,2)

B1(4,b)

C1(7,7)

(1)观察表中各对应点坐标的变化,填空a=     ,b=     ;

(2)在图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三角形ABC及三角形A1B1C1;

(3)P(m,n)为三角形ABC中任意一点,则平移后对应点P′的坐标为     .

20.阅读并填空完善下列证明过程:

如图,已知BC⊥AC于C,DF⊥AC于D,∠1+∠2=180°,

求证:∠GFB=∠DEF﹒

证明:∵BC⊥AC于C,DF⊥AC于D(已知)

∴∠C=∠     =90°(     )

∴CB∥F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3=180°(     )

又∵∠1+∠2=180°(已知)

∴∠2=∠3(     )

∴     ∥     (     )

∴∠GFB=∠DEF(     )

21.如图,已知直线AD∥BC,且都被直线BE所截,交点分别为A、B,AC⊥BE于点A,交直线BC于点C,∠1=44°,求∠2的度数.

22.已知关于x、y的方程组,甲由于看错了方程①中的a,得到方程组的解为;乙由于看错了方程②中的b,得到方程组的解为.求原方程组的正确解.

23.某校七年级为了开展球类兴趣小组,需要购买一批足球和篮球﹒若购买3个足球和5个篮球需580元;若购买4个足球和3个篮球需480元.

(1)求出足球和篮球的的单价分别是多少?

(2)已知该年级决定用800元购进这两种球,若两种球都要有,请问有几种购买方案,并请加以说明﹒

24.我们知道:零与任何实数的积为零,任意一个有理数与无理数的和为无理数.现定义一种新运算“⊕”:对于任意有理数a,b,都有a⊕b=a+b,例如:3⊕b=3+b.运用上述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1)如果a⊕(b﹣1)=0,那么a=     ,b=     ;

(2)如果(a+b)⊕(2a+b)=2,求﹣ab的平方根.

2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a,0),B(c,c),C(0,c),且满足(a+8)2+=0,P点从A点出发沿x轴正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匀速移动,Q点从O点出发沿y轴负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匀速移动.

(1)直接写出点B的坐标     ,AO和BC位置关系是     ;

(2)当P、Q分别是线段AO,OC上时,连接PB,QB,使S△PAB=2S△QBC,求出点P的坐标;

(3)在P、Q的运动过程中,当∠CBQ=30°时,请探究∠OPQ和∠PQB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参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下列实数是无理数的是(  )

A.    B.﹣1    C.    D.3.14

【分析】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理解无理数的概念,一定要同时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有理数是整数与分数的统称.即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而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由此即可判定选择项.

【解答】解:是无理数;﹣1是整数,属于有理数;是分数,属于有理数;3.14是有限小数,属于有理数.

故选:A.

2.下图中能判断∠1与∠2一定互为补角的是(  )

A.    B.    

C.    D.

【分析】根据图形和补角的定义得出即可.

【解答】解:选项B中的∠1+∠2=180°,其余选项中∠1+∠2≠180°,

故选:B.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1,﹣3)位于(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分析】根据点的横纵坐标特点,判断其所在象限,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解答】解:∵点(﹣1,﹣3)的横纵坐标都为:﹣,

∴位于第三象限.

故选:C.

4.下列各组数中,是方程2x+3y=10的解为(  )

A.    B.    C.    D.

【分析】把各项中x与y的值代入方程检验即可.

【解答】解:A、把代入方程得:左边=2+3=5,右边=10,

∵左边≠右边,

∴不是2x+3y=10的解;

B、把代入方程得:左边=4+3=7,右边=10,

∵左边≠右边,

∴不是2x+3y=10的解;

C、把代入方程得:左边=2+6=8,右边=10,

∵左边≠右边,

∴不是2x+3y=10的解;

D、把代入方程得:左边=4+6=10,右边=10,

∵左边=右边,

∴是2x+3y=10的解,

故选:D.

5.估计+1的结果在哪两个整数之间(  )

A.2和3    B.3和4    C.4和5    D.5和6

【分析】利用”夹逼法“得出的范围,继而也可得出+1的范围.

【解答】解:∵<<,

∴3<<4,

∴4<+1<5.

故选:C.

6.如图,点E在AD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能判断AB∥CD的是(  )

A.∠3=∠4    B.∠1=∠2    

C.∠C=∠CDE    D.∠C+∠ADC=180°

【分析】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解:根据∠3=∠4,可得BC∥AD;

根据∠1=∠2,可得AB∥CD;

根据∠C=∠CDE,可得BC∥AD;

根据∠C+∠ADC=180°,可得BC∥AD;

故选:B.

7.下列语句正确的是(  )

A.a的平方根是(a≥0)    

B.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C.同旁内角互补    

D.若ab=0,则点P(a,b)在坐标原点

【分析】分别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直角坐标系知识进行判定.

【解答】解:A.a的平方根是(a≥0),故本项错误;

 B. 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正确;

 C.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故本项错误;

 D. 若ab=0,则点P(a,b)在坐标轴上,故本项错误.

故选:B.

8.如图,将一副三角板和一张对边平行的纸条按下列方式摆放,两个三角板的一直角边重合,其中一个三角板的斜边与纸条一边重合,则∠1的度数是(  )

A.30°    B.40°    C.45°    D.50°

【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2的度数,再根据角的和差关系即可得到∠1的度数.

【解答】解:∵a∥b,

∴∠2=∠3=45°,

∴∠1=90°﹣∠2=45°.

故选:C.

9.已知=a,=b,点A的坐标为(a,b),则点A的坐标不可能是(  )

A.(0,1)    B.(1,﹣1)    C.(0,0)    D.(﹣1,0)

【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定义求出a,b,从而得出点A对应的坐标.

【解答】解:因为=a,=b,

所以a=0或1,b=0或±1,

所以点A(a,b)的坐标可能是(0,1)或(1,﹣1)或(0,0),

点A的坐标不可能是(﹣1,0),

故选:D.

10.关于x、y的方程组的解为整数,则满足这个条件的整数m的个数有(  )

A.2个    B.3个    C.4个    D.无数个

【分析】首先应用加减消元法,求出方程组的解是多少;然后根据方程组的解为整数,判断出满足这个条件的整数m的个数有多少即可.

【解答】解:

①﹣②,可得(2﹣m)x=﹣m,

解得x=,

把x=代入①,解得y=,

∴原方程组的解是,

∵方程组的解为整数,

∴m﹣2=±1,±2或±4.

(1)m﹣2=﹣1时,m=1,

原方程组的解是,符合题意;

(2)m﹣2=1时,m=3,

原方程组的解是,符合题意;

(3)m﹣2=﹣2时,m=0,

原方程组的解是,符合题意;

(4)m﹣2=2时,m=4,

原方程组的解是,符合题意;

(5)m﹣2=﹣4时,m=﹣2,

原方程组的解是,不符合题意;

(6)m﹣2=4时,m=6,

原方程组的解是,不符合题意;

∴满足这个条件的整数m的个数有4个:m=0,1,3,4.

故选:C.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1.25的算术平方根是 5 .

【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即可求出结果,算术平方根只有一个正根.

【解答】解:∵52=25,

∴25的算术平方根是5.

故答案为:5.

12.如图,象棋盘上,若“将”位于点(0,0),“车”位于点(﹣4,0),则“马”位于 (3,3) .

【分析】根据已知两点的坐标建立坐标系,然后确定其它点的坐标.

【解答】解:结合图形以“将”(0,0)作为基准点,则“马”位于(0+3,0+3),

即(3,3).

故答案为:(3,3).

13.把命题“对顶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

【分析】命题中的条件是两个角是对顶角,放在“如果”的后面,结论是这两个角相等,应放在“那么”的后面.

【解答】解:题设为:两个角是对顶角,结论为:这两个角相等,

故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是: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故答案为: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14.如图,已知∠AOB=62°,将∠AOB沿着射线OC折叠,使OA和OB重合,过OB边上任意一点P作OA的平行线交OC于D,则∠ODP的度数为 31° .

【分析】由折叠的性质可得∠AOC=∠BOC=31°,由平行线的性质可求解.

【解答】解:如图,

∵将∠AOB沿着射线OC折叠,使OA和OB重合,

∴∠AOC=∠BOC=31°,

∵PD∥OA,

∴∠ODP=∠AOD=31°,

故答案为:31°.

15.如图,将直径为1个单位长度的圆沿着数轴向右滚动一周,圆上一点由表示﹣2的点A到达点A',则点A'对应的数是 ﹣2+π .

【分析】直径为1个单位长度的圆沿着数轴向右滚动一周,圆上一点A运动到了A'的位置,说明AA'之间的距离为圆的周长,再根据数轴的基础知识即可求解出A'所表示的数.

【解答】解:

由题AA'之间的距离为直径为1个单位长度的圆的周长

∴AA'=πd=π

∵A所表示的数为﹣2

∴A'所表示的数为π﹣2

答:点A'对应的数是π﹣2.

16.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a,),B(﹣3,﹣),则线段AB的最小值为  .

【分析】先确定点A在与x轴平行,且在x轴上方的直线l上,直线l与x轴的距离为,当AB⊥l时,线段AB最小,其最小值是A、B两点纵坐标绝对值的和.

【解答】解:∵点A(a,),

∴点A在与x轴上方,与x轴平行且与x轴距离为的直线l上,

∵B(﹣3,﹣),

当AB⊥l时,线段AB最小,此时最小值是+,

故答案为:+.

三.解答题(共9小题)

17.计算题:

(1)

(2)

【分析】(1)原式利用算术平方根、立方根定义计算即可求出值;

(2)原式利用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化简,合并即可得到结果.

【解答】解:(1)原式=0﹣4+(﹣2)

=﹣4﹣2

=﹣6;

(2)原式=+2﹣

=2.

18.解方程(组):

(1)

(2)(x﹣3)3=8

【分析】(1)方程组利用代入消元法求出解即可;

(2)方程利用立方根定义开立方即可求出解.

【解答】解:(1)

由①得y=2x﹣5③,

把③代入②得:3x+4(2x﹣5)=2,

解得:x=2,

把x=2代入③得:y=﹣1,

∴原方程组的解为 ;

(2)(x﹣3)3=8,

开立方得:x﹣3=2,

解得:x=5.

19.已知三角形A1B1C1是由三角形ABC经过平移得到的,其中A、B、C三点的对应点分别是A1、B1、C1,它们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如表所示:

三角形ABC

A(0,0)

B(﹣1,2)

C(2,5)

三角形A1B1C1

A1(a,2)

B1(4,b)

C1(7,7)

(1)观察表中各对应点坐标的变化,填空a= 5 ,b= 4 ;

(2)在图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三角形ABC及三角形A1B1C1;

(3)P(m,n)为三角形ABC中任意一点,则平移后对应点P′的坐标为 (m+5,n+2) .

【分析】(1)由点C及其对应点的坐标知,△ABC向右平移5个单位、向上平移2个单位可得△A1B1C1,据此可得答案;

(2)根据以上所得点的坐标,描点、连线即可得;

(3)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的平移得出答案.

【解答】解:(1)由点C及其对应点的坐标知,△ABC向右平移5个单位、向上平移2个单位可得△A1B1C1,

∴a=0+5=5,b=2+2=4,

故答案为:5、4;

(2)如图所示,△A1B1C1即为所求.

(3)平移后对应点P′的坐标为(m+5,n+2),

故答案为:(m+5,n+2).

20.阅读并填空完善下列证明过程:

如图,已知BC⊥AC于C,DF⊥AC于D,∠1+∠2=180°,

求证:∠GFB=∠DEF﹒

证明:∵BC⊥AC于C,DF⊥AC于D(已知)

∴∠C=∠ ADF =90°( 垂直的定义 )

∴CB∥F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3=180°(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

又∵∠1+∠2=180°(已知)

∴∠2=∠3( 同角的补角相等 )

∴ DE ∥ FG (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GFB=∠DEF(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

【分析】根据垂直的定义、平行线的判定、平行线的性质、补角的性质求解可得.

【解答】证明:∵BC⊥AC于C,DF⊥AC于D(已知)

∴∠C=∠ADF=90°(垂直的定义)

∴CB∥FD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1+∠3=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又∵∠1+∠2=180°(已知)

∴∠2=∠3(同角的补角相等)

∴DE∥FG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GFB=∠DEF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故答案为:ADF;垂直的定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同角的补角相等;DE;FG;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1.如图,已知直线AD∥BC,且都被直线BE所截,交点分别为A、B,AC⊥BE于点A,交直线BC于点C,∠1=44°,求∠2的度数.

【分析】根据垂直的定义可求∠4=90°,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对顶角的定义可求∠5,再根据平角的定义可求∠2的度数.

【解答】解:∵AC⊥BE,

∴∠4=90°,

∵AD∥BC,

∴∠5=∠3,

又∵∠3=∠1=44°,

∴∠5=∠3=44°,

∴∠2=180°﹣∠4﹣∠5=180°﹣90°﹣44°=46°.

22.已知关于x、y的方程组,甲由于看错了方程①中的a,得到方程组的解为;乙由于看错了方程②中的b,得到方程组的解为.求原方程组的正确解.

【分析】直接把x,y的值代入进而得出b的值,进而求出a的值,再解方程组得出答案.

【解答】解:把代入②得4×3﹣5b=7,

解得:b=1,

把代入①得﹣a+7=5,

解得:a=2,

∴原方程组为,

解这个方程组得:.

23.某校七年级为了开展球类兴趣小组,需要购买一批足球和篮球﹒若购买3个足球和5个篮球需580元;若购买4个足球和3个篮球需480元.

(1)求出足球和篮球的的单价分别是多少?

(2)已知该年级决定用800元购进这两种球,若两种球都要有,请问有几种购买方案,并请加以说明﹒

【分析】(1)设足球的单价为x元,篮球的单价为y元,根据“若购买3个足球和5个篮球需580元;若购买4个足球和3个篮球需480元”,即可得出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之即可得出结论;

(2)设购买m个足球,n个篮球,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即可得出关于m,n的二元一次方程,再结合m,n均为正整数,即可得出各购买方案.

【解答】解:(1)设足球的单价为x元,篮球的单价为y元,

依题意,得:,

解得:.

答:足球的单价为60元,篮球的单价为80元.

(2)设购买m个足球,n个篮球,

依题意,得:60m+80n=800,

∴n=10﹣m.

∵m,n均为正整数,

∴当m=4时,n=7;当m=8时,n=4;当m=12时,n=1.

∴有三种购买方案,方案1:购进4个足球,7个篮球;方案2:购进8个足球,4个篮球;方案3:购进12个足球,1个篮球.

24.我们知道:零与任何实数的积为零,任意一个有理数与无理数的和为无理数.现定义一种新运算“⊕”:对于任意有理数a,b,都有a⊕b=a+b,例如:3⊕b=3+b.运用上述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1)如果a⊕(b﹣1)=0,那么a= 0 ,b= 1 ;

(2)如果(a+b)⊕(2a+b)=2,求﹣ab的平方根.

【分析】(1)已知等式利用题中的新定义化简,计算即可求出a与b的值;

(2)已知等式利用题中的新定义化简,计算求出a与b的值,即可求出所求.

【解答】解:(1)根据题中的新定义化简得:a+b﹣1=0,

可得a=0,b﹣1=0,

解得:a=0,b=1;

故答案为:0,1;

(2)依题意得:(a+b)+(2a+b)=2,

∴(a+b)+(2a+b﹣2)=0,

∴,

解得:,

∴﹣ab=4,

∵4的平方根是±2,

∴﹣ab的平方根是±2.

2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a,0),B(c,c),C(0,c),且满足(a+8)2+=0,P点从A点出发沿x轴正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匀速移动,Q点从O点出发沿y轴负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匀速移动.

(1)直接写出点B的坐标 (﹣4,﹣4) ,AO和BC位置关系是 BC∥AO ;

(2)当P、Q分别是线段AO,OC上时,连接PB,QB,使S△PAB=2S△QBC,求出点P的坐标;

(3)在P、Q的运动过程中,当∠CBQ=30°时,请探究∠OPQ和∠PQB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分析】(1)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分别求出a、c,得到点B的坐标,根据坐标与图形性质判断AO和BC位置关系;

(2)过B点作BE⊥AO于E,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AP,得到点P的坐标;

(3)分点Q在点C的上方、点Q在点C的下方两种情况,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解答即可.

【解答】解:(1)∵(a+8)2+=0,

∴a+8=0,c+4=0,

解得,a=﹣8,c=﹣4,

则点B的坐标为(﹣4,﹣4),

∵点B的坐标为(﹣4,﹣4),点C的坐标为(0,﹣4),

∴BC∥AO,

故答案为:(﹣4,﹣4),BC∥AO;

(2)过B点作BE⊥AO于E,

设时间经过t秒,S△PAB=2S△QBC,则AP=2t,OQ=t,

∴CQ=4﹣t,

∵BE=4,BC=4,

∴,

∵S△APB=2S△BCQ,

∴4t=2(8﹣2t)

解得,t=2,

∴AP=2t=4,

∴OP=OA﹣AP=4,

∴点P的坐标为(﹣4,0);

(3)∠PQB=∠OPQ+30°或∠BQP+∠OPQ=150°.

理由如下:①当点Q在点C的上方时,过Q点作QH∥AO,如图2所示,

∴∠OPQ=∠PQH,

∵BC∥AO,QH∥AO,

∴QH∥BC,

∴∠HQB=∠CBQ=30°,

∴∠OPQ+∠CBQ=∠PQH+∠BQH,

∴∠PQB=∠OPQ+∠CBQ,即∠PQB=∠OPQ+30°;

②当点Q在点C的下方时;过Q点作HJ∥AO 如图3所示,

∴∠OPQ=∠PQJ,

∵BC∥AO,QH∥AO,

∴QH∥BC,

∴∠HQB=∠CBQ=30°,

∴∠HQB+∠BQP+∠PQJ=180°,

∴30°+∠BQP+∠OPQ=180°,

即∠BQP+∠OPQ=150°,

综上所述,∠PQB=∠OPQ+30°或∠BQP+∠OPQ=150°.

文档

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下)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2018-2019学年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下列实数是无理数的是()A.B.﹣1C.D.3.142.下图中能判断∠1与∠2一定互为补角的是()A.B.C.D.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1,﹣3)位于()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4.下列各组数中,是方程2x+3y=10的解为()A.B.C.D.5.估计+1的结果在哪两个整数之间()A.2和3B.3和4C.4和5D.5和66.如图,点E在AD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能判断AB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