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安全工程专业0232111班级使用(2012.12)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通风系统---实现通风任务所需要的设备管道及部件组成的整体,称通风系统。
2、中和面---在室内外温度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假定外墙上任一高度上室内外压力相等,该面上所有点的室内外压相等,也就是说室内外压力差为零,称此面为中和面。
3、机械通风---借助于通风机所产生的动力而使空气流动的方法。
4、全面通风换气量---车间内连续均匀地散发有害物,在合理的气流组织下将有害物浓度稀释到卫生标准规定的最高容许浓度一下所必须的通风量。
5、分散系统---一种物质的微粒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组成一个分散系统。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
1、呼吸道皮肤消化道
2、对流辐射蒸发
3、局部通风全面通风事故通风
4、粉尘的密度粘附性爆炸性荷电性与比电阻粉尘的润湿性粉尘的粒径及粒径分布
5、总效率穿透率分级效率
6、流速当量直径流量当量直径
7、带走热湿量带入新风
8、处理气体量压力损失负荷适应性净化效率
9、粉尘气体蒸气热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D 2C 3D 4A 5D 6A 7 A 8D 9D 10D
四、简答题(共30分)
1. 防治有害物的综合措施:1. 源头:工艺方法, 设备, 布置及操作方法合理化;
2. 路径:采用通风净化除尘措施;
3. 终端:加强管理;采用个体防护等。
2. (1) 局部排气罩:又称集气罩,是通风系统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主要用以捕集污染气流,其性能的好坏对净化系统的技术经济指标和净化效果有直接影响。
(2) 风管:在净化系统中用以输送气流的管道称为风管,通过风管使系统的设备和部件连成一个整体。
(3)净化设备:净化设备是将有害气体进行净化处理的装置,是净化系统的核心部分。
(4)通风机:系统中气体流动的动力设备。由于气体在流动过程中存在压力损失,通风机为系统中流体提供动力,以保证气体的流动速度。为了防止通风机的磨损和腐蚀,通常把风机设在净化设备后面。
(5)烟囱:净化系统的排气装置,也称为排气筒。为了保证污染物的地面浓度不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烟囱必须具有一定高度。
其它:为使局部通风净化系统正常运行,根据所要净化的对象不同,还必须在净化系统中增设其他设备或附件(如热交换装置、仪器仪表等)。
3.
(1)局部排风罩应尽可能包围或靠近有害物发生源,使有害物局限于较小的空间,尽可能减少其吸气范围,便于捕集和控制;
(2)排风罩的吸气气流方向应尽可能与污染气流运动方向一致;
(3)已被污染的吸入气流不允许通过人的呼吸区。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操作人员的位置和活
动范围。
(4)排风罩应力求结构简单、造,便于制作安装和拆卸维修
(5)和工艺密切配合,使局部排风罩的配置与生产工艺协调一致,力求不影响工艺操作。
(6)要尽可能避免或减弱干扰气流的影响。
4.
固体颗粒物(粉尘、凝结固体烟雾、烟)和液体颗粒物(雾)。
汞蒸气、铅、苯、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硫化氢
5.
(1)应设在室外空气较清洁的地点。进风口出室外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不应大于室内作业地点最高容许浓度的30%;
(2)应尽量设在排风口的上风侧,并且应低于排风口;
(3)进风口的底部距室外地坪不宜低于2m ,当布置在绿化带时不宜低于1m;
(4)降温用的进风口宜设在建筑物的背阴处。
6、置换通风是以挤压原理来工作的,置换通风以较低温度从地板附近把空气送入室内,送风层温度低,密度大,会沿着地板面蔓延。室内的热源在挤压流中会产生浮升气流,浮升气流会不断卷吸室内的空气向上运动。因此在室内某一位置高度会出现浮升气流量与送风气流量相等的情况,即热分离层。只要保证热分离层高度位于人员工作区以上,就能保证人员处于相对清洁、新鲜的空气环境中。此外,相对于传统的混合通风,置换通风具有节能的潜力。 6. 技术指标: 一般常以处理气体量、净化效率,压力损失及负荷适应性等特性参数来表示;
五、计算(共30分)
1.设送风空气中两种有机溶剂蒸气浓度为0,则:
苯的通风量:
醋酸乙酯的通风量:
则全面通风量为:
2、该除尘器的总的效率
05
.0)995.01(105.9995.019.0111112
1=-⨯==---=---=C 该系统的排烟浓度为))(())((ηηη
3.
31254006006000/Q Q Q m h
=+=+=3111121610005400/400y x m Q m h c c ⨯===--322221801000600/3000y x m Q m h c c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