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佛坪中学2011(1)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3 04:09:41
文档

佛坪中学2011(1)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终考试高一语文1.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2.答题前,请先在答题卷上填写班级、姓名,检查试卷是否缺页。3.答题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注意题号对应准确,不要出错;交卷时只交答题卷。一、现代文(科普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很多人说: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情”“景”交融。其实这种解释应该是从近代开始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使用的“意境”或“境界”,他的解释就是情景交融。但是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情景交融所规定的是
推荐度:
导读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终考试高一语文1.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2.答题前,请先在答题卷上填写班级、姓名,检查试卷是否缺页。3.答题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注意题号对应准确,不要出错;交卷时只交答题卷。一、现代文(科普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很多人说: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情”“景”交融。其实这种解释应该是从近代开始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使用的“意境”或“境界”,他的解释就是情景交融。但是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情景交融所规定的是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终考试

高一语文

1.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前,请先在答题卷上填写班级、姓名,检查试卷是否缺页。

3.答题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注意题号对应准确,不要出错;交卷时只交答题卷。

一、现代文(科普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很多人说: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情”“景”交融。其实这种解释应该是从近代开始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使用的“意境”或“境界”,他的解释就是情景交融。但是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情景交融所规定的是“意象”,而不是“意境”。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创造意象,都应该情景交融,而意境则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具有的。意境除了有意象的一般规定性之外,还有自己的特殊规定性,意境的内涵大于意象,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那么意境的特殊规定性是什么呢?唐代刘禹锡有句话:“境生于象外。”“境”是对于在时间和空间上有限的“象”的突破,只有这种象外之“境”才能体现作为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的“道”。

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西方古代艺术家,他们给自己提出任务是要再现一个具体的物象,所以他们,比如古希腊雕塑家追求“美”,就把人体刻画得非常逼真、非常完美。而中国艺术家不是局限于刻画单个的人体或物体,把这个有限的对象刻画得逼真、很完美。相反,他们追求一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中国园林艺术在审美上的最大特点也是有意境。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楼、台、亭、阁,它们的审美价值主要不在于这些建筑本身,而是如同王羲之《兰亭集序》所说,在于可使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有意味的世界。陶渊明有两句诗说得好:“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艺术就是要去寻找、发现、体验生活中的这种意味。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在这一点上的区别,就在于它不仅揭示了生活中某一个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的意味,而且超越了具体的事物和事件,从一个角度揭示了整个人生的意味。所以,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有意境,也不是任何好的艺术作品都有深远的意境。清代王夫之就比较过杜甫的诗和王维的诗。他认为杜甫诗的特点是“即物深致,无细不章”,有人写诗就怕写不逼真,杜甫则太逼真了。而王维诗则能取之象外,所以他说杜甫是“工”,王维是“妙”。

    中国艺术的这种意境,它给人的美感,实际上包含了一种人生感、历史感。康德曾经说过,有一种美的东西,人们接触到它的时候,往往感到一种惆怅。意境就是如此,这是一种最高的美感。当然这不等于说西方艺术没有意境,西方艺术中也有这样的作品,例如俄罗斯民族《伏尔加船夫曲》,它不仅唱出了俄罗斯民族的苦难,而且唱出了人类共同的苦难,所以它引起了全世界听众的共鸣。               (摘编自叶朗《说意境》)

1. 下列关于“意境”和“意象”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意境”的内涵解释为“情景交融”,可见从近代开始人们就把“意境”和“意象”混为一谈了。

    B.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所有艺术作品都要情景交融,创造意象,因而并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能够具有意境的。

    C.所谓“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意味着有意境的艺术作品跟有意象的艺术作品比较起来,在数量上总是处于劣势。

    D.“道”是宇宙的本体和生命。意象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十分有限,而意境则是对有限的意象的突破,所以意境能够体现“道”。

2.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西方古代艺术家的旨趣是要在作品中重现世界上的具体物象,所以故希腊雕塑家认为把人体刻画得及其逼真、十分漂亮才是美。

    B.中国古代艺术和西方古代艺术不同,中国艺术家要突破有限的对象,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意境中,抒发他们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

    C.陶渊明的两句诗“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表明他已经认识到身处一个有意味的世界,并且正处在辨析、体验这种意味之中。

    D.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之所以能够引起全世界听众的共鸣,是因为它唱出了人们对于社会和人生的深刻体验和感受。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园林的审美价值,在于让人通过它们感受到更大空间的美,所以浏览者往往能够产生一种对于整个人生或历史的感受和领悟。

    B.从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有区别这一点来看,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往往有两种意味,而其中涉及整个人生的意味才是最美的。

    C.王夫之说杜甫是“工”王维是“妙”,他显然是根据中国传统美学来评价杜甫和王维的,如果让西方艺术家来评判,结论可能恰恰相反。

    D.康德所说的“一种惆怅”,表明他作为西方人也感觉到了一种与意象有很大不同的“美的东西”。这种东西其实就是中国人所说的“意境”。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每小题3分)

王珪,字叔玠。高祖入关,李纲荐署世子府谘议参军事。建成为皇太子,授中舍人,迁中允,礼遇良厚。太子与秦王有隙,帝责珪不能辅导,流巂州。太子已诛,太宗召为谏议大夫。帝尝曰:“正主御邪臣,不可以致治;正臣事邪主,亦不可以致治。唯君臣同德,则海内安。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谏正,庶致天下于平。”珪进曰:“古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谏不用,则相继以死。今陛下开圣德,收采刍言,臣愿竭狂瞽,佐万分一。”帝可,乃诏谏官随中书、门下及三品官入阁。珪推诚纳善,每存规益,帝益任之。

帝使太常少卿祖孝孙以乐律授宫中音家,伎不进,数被让。珪与温彦博同进曰:“孝孙,修谨士,陛下使教女乐,又责谯之,天下其以士为轻乎!”帝怒曰:“卿皆我腹心,乃附下罔上,为人游说邪?”彦博惧,,珪不谢,曰:“臣本事前宫,罪当死,陛下矜其性命,引置枢密,责以忠效。今疑臣以私,是陛下负臣,臣不负陛下。”帝默然惭,遂罢。明日,语房玄龄曰:“昔武王不用夷、齐,宣王杀杜伯,自古帝王纳谏固难矣。朕夙夜庶几于前圣,昨责珪等,痛自悔,公等勿惩是不进谏也!”

    进封郡公。坐漏禁近语,左除同州刺史。帝念名臣,俄召拜礼部尚书兼魏王泰师。王见之,为先拜,珪亦以师自居。王问珪何以为忠孝,珪曰:“陛下,王之君,事思尽忠;陛下,王之父,事思尽孝。忠孝可以立身,可以成名。”王曰:“忠孝既闻命矣,愿闻所习。”珪曰:“汉东平王苍称‘为善最乐’,愿王志之。”帝闻,喜曰:“儿可以无过矣!”

十三年,病。帝遣公主就第省视,复遣民部尚书唐俭增损药膳。卒,年六十九。                           (节选自《新唐书·王珪传》)

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子与秦王有隙                 隙:隔阂

B、古者,天子有争臣七人           争:同“诤”,规劝

C、自古帝王纳谏固难矣             固:本来

D、坐漏禁近语,左除同州刺史       坐:坐下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天下其以士为轻乎                苟余情其信芳

B、帝可,乃诏谏官随中书            乃令秦武阳为副

C、朕夙夜庶几于前圣                回朕车以复路兮

D、王问珪何以为忠孝                险以远,则至者少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珪曾经是皇太子李建成的属官,因为不能化解李建成与李世民的矛盾,被李世民流放到巂州。李世民即位后,仍然起用王珪为谏议大夫。王珪很得李世民的信任。

B、太常少卿祖孝孙因为教宫女音乐不力,多次被皇帝责备。温彦博、王珪就同时向皇帝进谏,认为这是看轻士人。皇帝大怒,责备两人。温彦博就惶恐,而王珪拒绝。

C、对王珪等人的谴责,皇帝第二天也很后悔,他告诉房玄龄,自古帝王纳谏就困难,你们不要因为我谴责了王珪等人,就引起警戒不进谏了。

D、王珪贬官后不久就被任命为礼部尚书,同时兼任魏王李泰的老师。他希望李泰记住汉代东平王刘苍“为善最乐”这句话,做一个忠孝兼备的人。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珪推诚纳善,每存规益,帝益任之。(4分)

译文:                                                                

(2)今疑臣以私,是陛下负臣,臣不负陛下。(3分)

译文:                                                                

(3)帝遣公主就第省视,复遣民部尚书唐俭增损药膳。(3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明月何皎皎

《古诗十九首》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8.诗中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诗句分析其心理变化过程。(6分)

9.这首诗运用的表现手法较多,请任意举出一种并作简要分析。(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出现错别字不给分。)

(1)亦余心之所善兮,                                     。

(2)还顾望旧乡,                             。

 (3)羁鸟恋旧林,                             。

(4)固知                           ,齐彭殇为妄作。 

(5)寄蜉蝣于天地,                                        。 

                                ,羡长江之无穷。

三、现代文(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1—14题。 

西溪的晴雨    (郁达夫)

西北风未起,蟹也不曾肥,我原晓得芦花总还没有白,前两星期,源宁来看了西湖,说他倒觉得有点失望,因为湖光山色,太整齐,太小巧,不够味儿,他开来的一张节目上,原有西溪的一项;恰巧第二天又下了微雨,秋原和我就主张微雨里下西溪,好叫源宁去尝一尝这西湖近旁的野趣。 

    天色是阴阴漠漠的一层,湿风吹来,有点儿冷,也有点儿香,香的是野草花的气息。车过方井旁边,自然又下车来,去看了一下那座天主圣教修士们的古墓。从墓门望进去,只是黑沉沉、冷冰冰的一个大洞,什么也看不见,鼻子里却闻吸到了一种霉灰的阴气。     

    把鼻子掀了两掀,耸了一耸肩膀,大家都说,可惜忘记了带电筒,但在下意识里,自然也有一种恐怖、不安和畏缩的心意,在那里作恶,直到了花坞的溪旁,走进窗明几净的静莲庵堂去坐下,喝了两碗清茶,这一些鬼胎,方才洗涤了个空空脱脱。 

    游西溪,本来是以松木场下船,带了酒盒行厨,慢慢儿地向西—堡 ① 去为正宗。像我们那而过古荡、东岳,一个钟头要走百来里路的旅客,终于是难度的俗物,但是俗物也有俗益,你若坐在汽车里,引颈而向西向北一望,直到湖州,只见一派空明,遥盖在淡绿成阴的斜平海上;这中间不见水,不见山,当然也不见人,只是渺渺茫茫,青青绿绿,远无岸,近亦无田园村落的一个大斜坡,过秦亭山后,一直到留下为止的那一条沿山大道上的景色,好处就在这里,尤其是当微雨朦胧,江南草长的春或秋的半中间。 

    从留下下船,回环曲折,一路向西向北,只在芦花浅水里打圈圈;圆桥茅舍,桑树蓼花,是本地的风光,还不足道;最古怪的,是剩在背后的一带湖上的青山,不知不觉,忽而又会得移上你的面前来,  ②  ,又匆匆的别了。 

    摇船的少女,也总好算是西溪的一景,一个站在船尾把摇橹,一个坐在船头上使桨,身体一伸一俯,一往一来,和橹声的咿呀,水波的起落,凑合成一大又圆又曲的进行软调;游人到此,自然会想起瘦西湖边,竹西歌吹的闲情,而源宁昨天在漪园月下老人祠里求得的那枝灵签,仿佛是完全的应了,签诗的语文,是《郝风•桑中》章末后的三句,叫做“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此后便到了交芦庵,上了弹指楼,因为是在雨里,带水拖泥,终于也感不到什么的大趣,但这一天向晚回来,在湖滨酒楼上放谈之下,源宁却一本正经地说:“今天的西溪,却比昨日的西湖,要好三倍。” 

    前天星期假日,日暖风和,并且在报上也曾看到了芦花怒放的消息;午后日斜,老龙夫妇,又来约去西溪,去的时候,太晚了一点,所以只在秋雪庵的弹指楼上,消磨了半日之半。一片斜阳,反照在芦花浅渚的高头,花也并未怒放,树叶也不曾凋落,原不见秋,更不见雪。只是一味的睛明浩荡,飘飘然,浑浑然,洞贯了我们的肠腑。老僧无相,烧了面,泡了茶,更送来了酒,末后还拿出了纸和墨,我们看看日影下的北高峰,看看庵旁边的芦花荡,就问无相,花要几时才能全白?老僧操着缓慢的楚国口音,微笑着说:“总要到阴历十月的中间;若有月亮,更为出色。”说后,还提出一个交换的条件,要我们到那时候,再去一玩,他当预备些精馔相待,聊当作 ③  ,可是今天的字,却非写不可,老龙写了“一剑横飞破六合,万家憔悴哭三吴”的十四个字,我也附和着抄了一副不知在那里见过的联语:“春梦有时来枕畔,夕阳依旧上帘钩。” 

    喝得酒醉醺醺,走下楼来,小河里起了晚烟,船中间满载了黑暗,龙妇又逸兴遄飞。不知上那里去摸出了一枝洞箫来吹着。“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倒真有点像是七月既望,和东坡在赤壁的夜游。

11.文中的序号处应填写的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5分)         

(1)游西溪,本来是以松木场下船,带了酒盒行厨,慢慢儿地向西 ① 去为正宗。 

(2)不知不觉,忽而又会得移上你的面前来, ②  ,又匆匆的别了。 

(3)要我们到那时候,再去一玩,他当预备些精馔相待,聊当作   ③    。 

  A.摇    向你挥一挥手    薄礼    B.游  既默默的含笑    润笔 

  C.摇    和你点一点头    润笔    D.游  作深情的告白    薄礼 

12.文中第四自然段说“终于是难度的俗物,但是俗物也有俗益”。  (6分)  

(1)文章中作者称自己为“难度的俗物”的原因是什么? 

(2)概括文章中“俗益”所包含的内容。 

13.源宁在游西溪后感慨“今天的西溪,却比昨日的西湖,要好三倍”。与西溪相比,西湖有什么不足?西溪又有哪些好处?请简要概括。   (8分) 

14.作者在文章收笔,描述龙妇吹洞箫像东坡夜游赤壁。请问,两者有什么相似之处?(6分)

四、语言文字积累运用(20分)

15.请仿照下列幽默趣解汉字的方式,也幽默趣解两组形似字:(4分)

(1)、“干”对“于”说:看你那没出息的样,脚下总是不利索!

(2)、“丙”对“内”说:儿呀,不带武器,你连第三也捞不上! 

                                                               

                                                               

16.下面两句话,第一句很精练,可做一对联之上联,而第二句冗长,请你修改一下,使之与第一句成为一幅对仗工整的对联。(4分)

第一句: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会亏我。

第二句:心田好似大海,能够纳百川亦可容忍他人

修改后的下联:(                                       )

17.(1)请写出分别表现人的喜、怒、哀、乐的成语各一个(4分):

喜:           怒:               哀:             乐:

(2)请从下面两段文字中分别找出一个成语,并指出其结构类型:(4分)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第一段中的成语是:                     其结构类型是:

第二段中的成语是:                     其结构类型是:

18.修辞是对语言材料进行选择、调整组合的过程,目的是为了使语言表达得鲜明、生动,从这个角度讲,下列各句括号内的表述分别编为四组,表述全部恰当的一组是(4分)(    ) 

(1)漂流要闯过48道明滩暗礁,沿江两岸,(a山花吐香,清风送爽,茂林修竹,飞瀑流泉,危崖辣峙,奇石满布,b危崖辣峙,奇石满布,飞瀑流泉,清风送爽,茂林修竹,山花吐香,)雄奇险绝中透出清丽妩媚。 

(2)在“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上,朗诵者为我们提供的既不是摇头晃脑的自我陶醉和精神扩张,也不是对古人作品的简单“克隆”,那种限于一域一地的得失和个人烦恼的杯水风波,他们传递的(a是一种情绪,一种精神,一种氛围,是今人与古人的对话,现实与历史的沟通。b是今人与古人的对话,现实与历史的沟通,是一种情绪,一种精神,一种氛围。) 

 A.①a ②a    B.①a ②b     C.①b ②a     D.①b ②b    

五、写作(60分)

19.请从下面半命题作文题目中任选一题,先补充完整题目,然后完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要求:(1)要写出一波三折之效;(2)能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3)要“我手写我心”,材料真实,情感真挚动人。 

(1)             ,让我欢喜让我忧

(2)那次,我与             擦肩而过

(3)有            陪伴的日子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终考试语文

答案:

1、B    2、A    3、C

4、D(坐:犯……罪)

5、B(均表顺承,于是;A、恐怕/语助词,起调整音节的作用;C、特用于皇帝自称/秦始皇以前泛用于第一人称代词,我;D、介词,相当于“把”/连词,相当于而,表并列)

6、A(流放王珪的应是唐高祖李渊,当时李世民还不是皇帝)

7、(1)王珪推广诚心采纳善言,常常思念规劝皇上,皇帝更加信任他。(推:推广;每:常常;益:更加。) 

(2)现在怀疑我因为私心而游说,这是陛下背弃我,我没有背弃陛下。(以:因为;是:这;负:背弃)

(3)皇帝派遣公主到王珪府上探望,又派遣民部尚书唐俭增添药膳。(就:到;省视:探望;增损:在此有偏义复词之味,增添、增加之意)

参考译文:

    王珪,字叔玠。高祖入关时,李纲推荐他暂任世子府谘议参军事。建成为皇太子,授予王珪中舍人的官职,不久升迁任中允,礼遇很优厚。太子与秦王有隔阂,皇帝责备王珪不能辅助教导,把他流放巂州。李建成被杀后,太宗召见他担任谏议大夫。李世民曾经说:“正直的君主能够驾御奸邪的臣子,不可以达到天下大治;正直的臣子侍奉奸邪的君主,也不可以达到天下大治。只有君臣同德,那么海内安定。我虽然不英明,幸亏诸公屡次规劝纠正我,希望达到天下太平。”王珪进言说:“古时候,天子有谏诤的大臣七人,他们的谏言不被采用,就一个接一个地自杀。现在陛下开张圣德,收集采纳草野之人的言论,我愿意竭尽愚妄无知,辅佐皇上万分之一。”皇帝认可他的话,于是命令谏官跟随中书、门下及三品官一起进入内阁。王珪推广诚心采纳善言,常常思念规劝皇上,皇帝更加信任他。

  皇帝让太常少卿祖孝孙把乐律传授给宫中音家,乐伎不进献,祖孝孙多次被皇上责备。王珪和温彦博同时进谏说:“孝孙是高尚严谨的士人,陛下让他教学女乐,又责备他,天下的人恐怕要认为皇上轻视士人!”皇帝大怒说:“你们都是我的心腹,竟然依附下人欺骗皇上,替人游说?”温彦博很害怕,就认错道歉,王珪不认错,说:“我本来侍奉前太子,按罪应当处死,陛下可怜我的性命,任用安置我在中枢机密的地方,用忠诚效力来要求我。现在怀疑我因为私心而游说,这是陛下背弃我,我没有背弃陛下。”皇帝默然惭愧,这件事就作罢了。第二天,皇帝告诉房玄龄说:“过去武王不任用伯夷、叔齐,宣王杀杜伯,自古帝王纳谏本来就很难。我夙兴夜寐同前代的圣人差不多,昨天责备王珪等人,痛心自悔,你们不要警戒这个而不进谏言了!”

  后来王珪进封郡公。犯泄漏宫中机密话语的罪,降职担任同州刺史。皇帝思念名臣,不久就召见他,请他担任礼部尚书兼任魏王李泰的老师。魏王见到他,向他先行礼,王珪也以老师自居。魏王问王珪用什么成就忠孝,王珪说:“陛下是您的君主,侍奉时要考虑尽忠;陛下又是您的父亲,侍奉时要考虑尽孝。忠孝可以立身,可以成名。”魏王说:“忠孝的道理已经听到您的教导了,希望听到实现忠孝的途径。”王珪说:“汉代东平王刘苍说‘做善事最快乐’,希望大王记住这句话。”皇帝听到了,高兴地说:“这个孩子可以没有过错了!”

十三年,王珪生病。皇帝派遣公主到王珪府上探望,又派遣民部尚书唐俭增加药膳。死时享年六十九。

8、(第一问2分,第二问为4分)

9、(第一问2分,第二问为3分)

10.(1)虽九死其犹未悔(2)长路漫浩浩(3)池鱼思故渊(4)一死生为虚诞(5)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

11.  (5分) 【解析】C(“摇”更能表现坐船游览的特点,且切合文人闲情。“和你点一点头”更符合游船览景,船摇景动的特点。B项的“既”与上文不连贯,D项的“告白”不符合语境。“润笔”指请人作书、画、诗文时付给的酬劳,符合文章中请字的内容。) 

12. (6分) 

 (1)答:坐汽车去西溪(游赏)。(2分)若只答坐船为正宗,不给分。 

 (2)答:一派空明,遥盖在淡绿成阴的斜平海上;满眼渺茫青绿;春秋时节,微雨之中,好景尽在沿山大道。(4分) 

13. (8分) 

答:西湖的不足在于“湖光山色,太整齐,太小巧,不够味”。(4分)西溪的好处有:乘车去西溪,感受沿山大道景色的空明青翠;乘船赏景,感受山水秀美和文人闲情。(4分。) 

14. (6分)

 答:洞箫声的幽咽;(2分)夜游的朦胧诗意;(2分)文人墨客寄情山水的雅趣。(2分)

15. (4分)

(示例一) “乒”对“乓”说:该死的战争真残酷啊!叫你我都丢了一只腿

(示例二)“庄”对“压”说:看你,该戴在头上的,怎能揣在腰里?

(示例三)“内”对“肉”说:你不就比我家多一口人嘛!咋就那么吃香!人见人爱!

(示例四)“师”对“帅”说:真是青出于蓝啊!你可比为师有出息呀!

16. (4分)

心田似海,纳百川亦可容人

17.

(4分)(1)(示例)喜上眉梢、怒发冲冠、悲痛欲绝、心花怒放(答案并不唯一)

(4分)(2)夙兴夜寐,并列关系;信誓旦旦,补充关系

18.C(4分)

解析: ①句从“雄奇险绝中透出清丽妩媚”暗示应先写雄奇险绝之景,再写清丽妩媚之景。②句中a项按照由感性至理性的顺序排列,较合理。

19.作文(略)

文档

佛坪中学2011(1)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终考试高一语文1.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2.答题前,请先在答题卷上填写班级、姓名,检查试卷是否缺页。3.答题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注意题号对应准确,不要出错;交卷时只交答题卷。一、现代文(科普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很多人说: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情”“景”交融。其实这种解释应该是从近代开始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使用的“意境”或“境界”,他的解释就是情景交融。但是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情景交融所规定的是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