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高鸿业课后答案第五章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3 04:09:31
文档

高鸿业课后答案第五章

第五章一、填空题1、生产要素分为、、和。资本,土地,劳动,企业家才能2、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在相交前,边际产量平均产量;在相交后,边际产量平均产量;在相交时,边际产量平均产量。最高点,大于,小于,等于3、两种生产要素增加所引起的产量或收益变动的情况可分为、、三个阶段。规模收益递增,规模收益不变,规模收益递减4、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是。技术水平不变5、当边际产量为零时达到最大。总产量6、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一种生产要素增加所引起的产量的变动可分为、、三个阶
推荐度:
导读第五章一、填空题1、生产要素分为、、和。资本,土地,劳动,企业家才能2、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在相交前,边际产量平均产量;在相交后,边际产量平均产量;在相交时,边际产量平均产量。最高点,大于,小于,等于3、两种生产要素增加所引起的产量或收益变动的情况可分为、、三个阶段。规模收益递增,规模收益不变,规模收益递减4、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是。技术水平不变5、当边际产量为零时达到最大。总产量6、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一种生产要素增加所引起的产量的变动可分为、、三个阶
                           第五章

一、填空题

    1、生产要素分为         、           、           和          。

资本,土地,劳动,企业家才能

    2、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         。在相交前,边际产量         平均产量;在相交后,边际产量         平均产量;在相交时,边际产量         平均产量。

最高点,大于,小于,等于

3、两种生产要素增加所引起的产量或收益变动的情况可分为         、         、

         三个阶段。

规模收益递增,规模收益不变,规模收益递减

    4、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是         。

技术水平不变

    5、当边际产量为零时         达到最大。

总产量

    6、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一种生产要素增加所引起的产量的变动可分为         、         、         三个阶段。

产量递增,边际产量递减,产量绝对减少

二、判断题

    1、在同一平面上,任意两条等产量线也可以相交  

    2、在一条等产量线的上部,其代表的产量大于该等产量线的下部所代表的产量

    3、一个企业生产规模过大会引起管理效率降低,这样所引起的产量或收益的减少属于内在不经济  

    4、当生产要素的价格不变时,随着生产者的货币成本的增加,等成本线会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5、生产规模大可以实行专业化生产并提高管理效率,这样所引起的产量或收益的增加属于外在经济  

    6、平均产量曲线可以和边际产量曲线在任何一点上相交  

    7、两种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之点就是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的交点  

    8、一个行业生产规模过大会引起其中各个厂商竞争加剧,者样所引起的产量或收益的减少属于内在不经济  

    9、无论哪个行业,企业的规模都是越大越好   

    10、在农业中并不是越密植越好,越施肥多越好   

    11、规模经济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所研究的是同一个问题,其结论也相同  

    12、当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一种生产要素投入越多,则产量越高  

    13、一个行业扩大使一个企业可以减少用于交通设施的支出,这样所引起的产量或收益的增加属于外在经济  

    14、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也一定在减少  

    15、利用等产量线上任意一点所表示的生产要素组合,都可以生产同一数量的产品   

三、单选题

    1、见下图,如果劳动的价格上升,等成本线将    K                                             

a  更加陡峭                                                                            

b  更加平坦                            6                                                  

c  向右移动,但斜率相同                         TC=240                                 

d  向左移动,但斜率相同                                                              

                                                                                

                                                      8            L               

                                                                                     

a

    2、下列哪一种说法反映了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当每次增加1单位劳动时

a.如果资本量保持不变,产量就会增加得更多

b.如果资本量保持不变,产量的增加就会更少

c.保持产量不变时,资本量减少较多

d.保持产量不变时,资本量减少较少

d

    3、一个国家不同行业之间资本密集程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劳动价格的差别           b. 等成本线斜率的差别

c.  生产函数的差别           d. 技术的可获得性

c

    4、假定资本的价格下降,如果用纵轴代表资本,等成本线将变得

a.更为陡峭,生产更加资本密集        b. 更为陡峭,生产的资本密集性变小

c.  更为平坦,生产更加资本密集         d. 更为平坦,生产的资本密集性变小

a

    5、一个企业采用最低成本生产技术。资本的边际产量为5,1单位资本的价格为20元,1单位劳动的价格为8元。劳动的边际产量为

a  1     b. 2        c. 3        d.  8

b

    6、当雇佣第7个工人时,每周产量从100单位增加到110单位,当雇佣第8个工人时,每周产量从110单位增加到118单位。这种情况是

a. 边际收益递减   b. 边际成本递减      c. 规模收益递减     d.劳动密集型生产

c

    7、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替代率衡量

a.在保持产量不变时,劳动量增加1单位资本量增加多少

b.在保持产量不变时,劳动量增加1单位资本量减少多少

c  相对于资本价格的劳动价格         d  等成本线的斜率

b

    8、见下图,1单位资本的价格是                                                         

a  10元                         6   K                                         

b  20元                                TC=240                                      

c  30元                                                         L              

d  40元                                                   

                                                                        

d

    9、在经济学中,短期是指

a.一年或一年以内

b.在这一时期所有投入量都可以变动

c.在这一时期所有投入量都是固定的

d.在这一时期,至少有一种投入量是固定,也至少有一种投入量是可变的

d

    10、总产量曲线是

a.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之和

b.在一种可变投入量固定时每种可变投入品的价格上所能生产的产量水平的图形

c.在其他投入量固定时,在每种可变投入量水平时可以达到的最大产量的图形

d.总产量除以固定投入量的图形

c

    11、当劳动的边际产量小于劳动的平均产量时

 a. 劳动的平均产量递增           b. 劳动的边际产量递增

 c. 总产量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d. 企业处于收益递减状态

d

    12、见下图,TC=240元为等成本线。哪一种情况不是总成本为240远时所能购买的资本量与劳动量的结合

a  0单位劳动与6单位资本            K                                         

b  3单位劳动与5单位资本            6                                     

c  4单位劳动与3单位资本                     TC=240                              

d  8单位劳动与0单位资本                                                    

                                                8           L                  

b

    13、可变投入量增加1单位所引起的总产量变动量称为

a. 平均产量    b. 边际产量    c. 平均可变产量     d. 总产量

b

四、论述题

    1、比较消费者行为理论和生产者行为理论。

    要点:1、假设都是行为者为理性的经济人。消费者行为理论的目的是解释消费者行为,并把分析结果总结在需求曲线中,为供求论的使用奠定基础。而生产者行为理论的目的则是解释生产者行为,并把分析结果总结在供给曲线中,也作为供求论研究价格决定的基础。3、两者使用的分析工具不同。4、两者都是供求论的基石。

    2、用图形说明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

    要点:1、等产量线的含义;2、等成本线的含义;3、如果把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结合在一个图上,那么,等成本线必定与无数条等产量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在这一点上,就实现了生产要素最适组合(附图形说明)。

    3、利用生产理论回答下述问题

    1、一个企业主在考虑再雇佣一名工人时,在劳动的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中他更关心哪一个?为什么?

    2、假定A、B两国各有一个钢铁厂,A国钢铁厂生产1吨钢需10人,而B国只需1人,我们能否认为B国钢铁厂的效率比A国高?为什么?

    要点:1、一个企业主在考虑再雇佣一名工人时,在劳动的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中他将更关心劳动的边际产量。我们知道,厂商的理性决策在劳动的第二阶段,在这个区域中,劳动的平均产量及边际产量都是递减的,但其中却可能存在着使利润最大化的点,劳动第二阶段的右界点是使劳动的边际产量为零的点。因此,只要增雇的这名工人的边际产量大于零,即能够带来总产量的增加,企业主就可能雇佣他。

    2、不能据此认为B国钢铁厂的效率比A国高。在使用的资本数量及劳动与资本价格不明确的情况下,我们无法判断哪个钢铁厂在经济上效率更高(即所费成本更小)。如果劳动的价格为10,资本的价格为12,A国使用10单位劳动及1单位资本生产1吨钢,其总成本为112;B国使用1单位劳动和10单位资本生产1吨钢,其总成本为130,由此A国钢铁厂的效率反而比B国高(即所费成本更小)。

五、名词题

    1、等产量线是表示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的组合可以带来相等产量的一条曲线。

    2、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把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到一种或几种不变的生产要素中时,最初这种生产要素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但当它的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将要递减,最终还会使产量绝对减少。

    3、内在经济是指一个厂商在生产规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产量的增加。

    4、外在经济

整个行业生产规模扩大时,给个别厂商所带来的产量或收益的增加。

    5、边际技术替代率是在维持相同的产量水平时,减少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增加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之比。

    6、等成本线它是一条表明在生产者的成本和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生产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数量的最大组合的线。

    7、规模经济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两种生产要素按同样的比例增加时,即生产规模扩大时,最初这种生产规模扩大会使产量的增加大于生产规模的扩大,但当规模的扩大超过一定限度时,则会使产量的增加小于生产规模的扩大,甚至出现产量的绝对减少,出现规模不经济。

    8、生产函数

是表明一定技术水平之下,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某种组合和它所能生产出来的最大产量之间依存关系的函数。

六、简答题

    1、什么是外在不经济?引起外在不经济的原因是什么?

一个行业的生产规模过大会使个别厂商的产量与收益减少,这种情况称为外在不经济。原因是:一个行业过大会使各个厂商之间竞争更加激烈,各个厂商为了争夺生产要素与产品销售市场,必须付出更高的代价。此外,整个行业的扩大,也会使环境污染问题更加严重,交通紧张,个别厂商要为此承担更高的代价。

    2、什么是内在不经济?引起外内不经济的原因是什么?

如果一个厂商由于本身生产规模过大而引起产量或收益减少,就是内在不经济。原因是:管理效率的降低和生产要素与销售费用增加。

    3、什么是适度规模?确定适度规模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适度规模就是使两种生产要素的增加,即生产规模的扩大正好使收益递增达到最大。当收益递增达到最大时不在增加生产要素,并使这一生产规模维持下去。考虑的因素主要是:1、本行业的技术特点;2、市场条件;

    4、什么是内在经济?引起内在经济的原因是什么?

内在经济是指一个厂商在生产规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产量增加。原因是:1、可以使用更加先进的机器设备;2、可以实行专业化生产;3、可以提高管理效率;4、可以对副产品进行综合利用;5、在生产要素的购买和产品的销售方面也会更加有利。

    5、等产量线的特征是什么?

1、等产量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其斜率为负值;2、在同一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等产量线;3、在同一平面图上任意两条等产量线不能相交;4、等产量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线。

    6、什么是外在经济?引起外在经济的原因是什么?

整个行业生产规模的扩大,给个别厂商所带来的产量与收益的增加称为外在经济。原因是:个别厂商可以从整个行业的扩大中得到更加方便的交通辅助设施、更多的信息与更好的人才,从而使产量与收益增加。

    7、1958年的大跃进中,有些地方盲目推行密植,结果引起减产。试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来解释这种现象。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说明,当把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到其他一种或几种不变的生产要素当中去时,随着投入数量的增加,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会出现产量的绝对减少。1958年的大跃进时,盲目密植就是这种情况,所以会出现产量的减少。

文档

高鸿业课后答案第五章

第五章一、填空题1、生产要素分为、、和。资本,土地,劳动,企业家才能2、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在相交前,边际产量平均产量;在相交后,边际产量平均产量;在相交时,边际产量平均产量。最高点,大于,小于,等于3、两种生产要素增加所引起的产量或收益变动的情况可分为、、三个阶段。规模收益递增,规模收益不变,规模收益递减4、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是。技术水平不变5、当边际产量为零时达到最大。总产量6、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一种生产要素增加所引起的产量的变动可分为、、三个阶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