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园林水景艺术设计初探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3 04:09:31
文档

园林水景艺术设计初探

园林水景艺术设计初探刘华斌曾云英X(九江学院土木工程与城市建设学院江西九江332005)摘要:作为园林四要素之一的水体,在园林设计和艺术表现中,一直就是倍受重视、不可或缺的环节。它具有灵活、巧于因借等特点,能起到组织空间、协调园景变化的作用。加之人具有天生的亲水性,所以往往水景就是全园的视觉焦点和活动中心。全面了解园林理水艺术的渊源、手法,有助于水景艺术设计的发展。关键词:园林;传统;人水关系;水景艺术;水景设计中图分类号:S6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838(2005)03-0
推荐度:
导读园林水景艺术设计初探刘华斌曾云英X(九江学院土木工程与城市建设学院江西九江332005)摘要:作为园林四要素之一的水体,在园林设计和艺术表现中,一直就是倍受重视、不可或缺的环节。它具有灵活、巧于因借等特点,能起到组织空间、协调园景变化的作用。加之人具有天生的亲水性,所以往往水景就是全园的视觉焦点和活动中心。全面了解园林理水艺术的渊源、手法,有助于水景艺术设计的发展。关键词:园林;传统;人水关系;水景艺术;水景设计中图分类号:S6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838(2005)03-0
园林水景艺术设计初探

刘华斌曾云英X

(九江学院土木工程与城市建设学院江西九江332005)

摘要:作为园林四要素之一的水体,在园林设计和艺术表现中,一直就是倍受重视、不可或缺的环节。它具有灵活、巧于因借等特点,能起到组织空间、协调园景变化的作用。加之人具有天生的亲水性,所以往往水景就是全园的视觉焦点和活动中心。全面了解园林理水艺术的渊源、手法,有助于水景艺术设计的发展。

关键词:园林;传统;人水关系;水景艺术;水景设计

中图分类号:S6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838(2005)03-0053-(05)

水作为一种晶莹剔透、洁净清晰、既柔媚又坚韧的自然物质,以其特有的形态及所蕴涵的哲理思维,不仅早已进入我国文化艺术的各个领域,如诗文、绘画、音乐、戏曲、雕塑等方面,而且也已成为我国园林艺术中不可缺少的、最富魅力的一种园林要素。

1天然的人水关系

水是生命之源,它象阳光空气一样滋润养育万物,人们还能进行游泳、垂钓、划船、运输、植物渔业生产,所以古人对于水的感知非同一般,他们将水的本性以拟人化的评价,归结为德、仁、义、智、勇、善、正的品德:水愿意给予一切生物以润泽,所以水最无私最有/德0;凡水到之处,即有生命成长,所以很/仁爱0;水往低处流,直曲都循其理,有/义气0;水是浅者流行,深者莫测,很有/智慧0;水能赴百刃而不疑,有/勇0;水能濯我足濯我缨,洗净污浊,与人为/善0;水至量公平,最/公正0,这种评价实在精彩,又实在真实,清晰地反映了水与人天然的物质与精神联系。

也正如此,人本能地喜欢水,接近水,赞美水,眷恋水。仅仅在中国的诗文领域,就有无数的以水为主题,阐述智慧哲思,赞美山水美色的名篇佳句, /逝者如斯,不舍昼夜0,告诉人们要珍惜光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0,鞭策君王居安思危。而描绘山水美色的,/湖光秋色两相和,水面无风镜未磨0,/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0,/阴阴溪曲绿交加,小雨翻萍上浅沙;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桃花0,诗人们都以喜悦之心把瀑布、山泉、湖水、溪流描写得气势壮观,生动活泼,或清新幽静。至于/淮阴春尽水茫茫0,/红叶青山水急流0,/疏影横斜水清浅0等咏水名句,在历代名见文库里,更是不可胜数。

中国的山水画对园林水景的影响直接,也很深远,唐宋时期,出现了园林水景借鉴于山水画,而山水画渗透于水景园的情况。宋代画家张择端的名画5金明池夺标图6就是描绘了水上龙舟赛会的嬉戏活动的热闹场面,还有宋代李唐德5濠梁秋水图6、明代袁尚统的5洞庭风浪图6、清代石涛的5东庐听泉图6等,都是绘水的佳作。

正是这种/仁者乐山,智者乐水0的艺术哲思,寄情山水、崇尚自然的审美理想和文化传统,深深地影响着中国园林。秀丽的山川湖泊,浓郁的风土

2005年第3期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jiujiang U niversi ty(natural sciences)

2005

N013

X[收稿日期]2005-05-26

[作者简介]刘华斌(1978-),男,九江学院土木工程与城市建设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理论。

人情,加之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诗情画意般的中国园林应运而生,而水,作为园林造景四要素之一,是中国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0,园林只要有了水,一切都生动起来了,从这意义上讲,水是中国园林的灵魂。

2水在传统园林中的运用

2.1发展中国园林最早运用水到园林是何时又以何种形态出现?古籍记载:/王在灵沼,於人鱼跃0,可见,灵池、灵沼就是最早的园林水池,那时帝王已经在欣赏园林池沼中的游鱼之乐了。秦始皇派人去东海的三仙山求长生不老药,未成功后,就在咸阳引渭水为池,筑起了兰池宫水池,并在池中修建了模拟的海上仙山)))蓬莱山等。汉代,建章宫内的太液池中,更明确地筑有象征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岛屿,从此奠定了中国园林/一池三山0的基本理水模式。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官僚士大夫阶层转向寄情山水,雅号自然的风尚,一时造园成风,从文学作品5山居赋6、5小园赋6等可窥见当时造园的指导思想与创作方法,/曲水流觞0成语就产生于此时的园林中。

唐宋之后,园林继续向成熟发展,由于各代都城和经济文化中心的变迁,所以优秀的园林分布大江南北,集中于长安,洛阳、北京、临安、苏州、扬州等地,园林的形式也出现分化,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呈现迥然不同的风格,但水在这些园林中地位都异常突出,如北方颐和园,继承了皇家园林的传统手法,大山大水相依,以昆明湖取胜。而江南一带水源丰富,达到了无园不水的程度。但一般由于园面积狭小,水面积也不够大,理水方式不如皇家园林丰富,但理水的意境处理、艺术手法,则往往更为细腻,精巧,不拘一格,成为中国写意山水园的经典范本。

2.2特色从以上园林的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一开始就受到天人合一、崇尚自然的传统文化精神思想的深刻影响,决定了中国园林一起步就走上了风景式园林发展的道路,而自然界最基本的形态)))山与水,也就形成了中国传统园林的山水园形式。而其中的水景艺术,更成为中国园林的重要特征。

引水入园,挖地成池

古代的皇家园林水面积很大,必然要引江河湖海的水入园,构成一个完整的活水体系,如秦始皇引渭水为兰池,唐代的曲江水引氵产河之水入园。而在一些面积小又没有水源的园林,则讲究/水意0,挖池堆山,就地取水,以少胜多,达到/一勺则江湖万里0的写意境界。

山水相依,崇尚自然

山水相依,构成园林,水景的细部处理,如驳岸、水口、石叽、植物都源于自然,利用自然,模拟自然,却又高于自然。

/一池三山0成为中国园林理水的传统模式

自秦代东海求仙的史实以来,海上三神山就引入园林中,汉代建章宫太液池,北魏华林苑天渊池,杭州西湖,北京三海,颐和园等,此理水模式沿用至今,意味着人们对美好愿望的追求。

3水景艺术表现

/水性至柔,是瀑必劲,水性至动,是潭必静0,水无形、无色、无味,因此它的可塑性很大,从这个意义上讲,水真是一种刚柔相济,动静结合的奇物。

3.1静水静水,宁静,安详,它能客观地、形象地反映周围的景物,给人以轻松、温和的享受,它常以湖、塘、池等形式出现,静水由于其特殊性呈现多种景观,能映射出新绿、晴空、红叶、雪影,在风的吹拂下,会产生微动的波纹或层层的波光。倒影,逆光,反射都能使静水水面波光晶莹,色彩缤纷。一池静水,给庭院带来的光辉和动感,确有/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意境。

在园林中,小面积的静水常采用水庭、小池、潭的设计处理形式,如北海静心斋,就是回廊环绕的水院,颐和园的谐趣园,水面自然,曲折富于变化,知鱼桥分割水面空间,而大水面,则采用设堤桥、岛屿,布置建筑,形成离心、扩散的空间特征。

3.2动水动水,指流动的水,包括河流、溪流、喷泉、瀑布等。它与静水相比,具有活力,令人兴奋、欢快和激动,如小溪的涓涓流水,喷泉散溅的

#

54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3期水花,瀑布的轰鸣等,都会有不同程度地影响人的审美感知。

3.2.1流水是自然界一种带状的水体,它随地势地貌亦各有差别,有狭长曲折的形状,又有宽窄高低的变化,还与深远的效果,流动着的水,波光晶莹,具有活力和动感。

而园林中人工开凿的河溪,根据自然界小溪的形势分析,小溪的基本模式是:弯弯曲曲,溪中有汀步、小桥,有滩池、洲,有岩石、跌水、阶地,岸边有若即若离的小路。当要表现幽静深邃的水流,小溪的形态一般设计成线性或带状,利用光线、植物等创造较暗的环境,同时,可借助于视线或情感的延伸,利用错觉增加深远感。当要表现山林野趣,首先是对山林吸水环境气氛的策划,然后通过对水形线形的曲折变化,水面宽窄的组织,造成水量大小不同的急流、缓流,从而表现出深远、平静、跳跃等不同性格的空间,再通过对流水音响的组织,用植物山石等的配置,渲染山林的野趣。

3.2.2落水跌落的水,在阳光的照射下,光影闪烁,落水有瀑布、跌水、滚栏等形式。

大自然中的瀑布是从河床纵剖面陡坡或悬崖处倾泻而下的水流,大的瀑布声势浩荡,气势磅礴,如贵州的黄果树瀑布,其景象似有黄河倾倒之势,峭崖震颤,谷地雷鸣,雾雨升腾。

而城市环境及园林瀑布的设计,有水平瀑布、垂直瀑布两类,它的设计形式十分丰富,基本的有泪落、线落、离落、布落、披落、段落、二层落、对落、重落、乱落、帘落等。如广州的白天鹅故乡水瀑布。瀑身设计时往往追求瀑深的变化,创造多姿多彩的水态、水声、水色。那激流跌落,飞溅飘荡的水花,让人想起李白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0。

跌水是指成台阶状,突然下落的水态,在近代建筑环境中用得比较多。

3.3.3喷水喷水又叫喷泉,喷泉是一种自然现象,是承压的地面露头。它作为造景的理水手法之一,常用于城市广场、公共建筑、园林小品等。不仅作为一种的艺术品,可以振奋精神,陶冶情操,丰富城市文化生活,而且能增加周围空气的湿度,减少尘埃,还能大大提高空气中的负氧离子的含量,从而有利于提高环境质量,增进人们的身心健康。

喷泉的造型主要取决于喷头的形式和结构,常见的喷头有单射程喷头、喷雾喷头、环形喷头、旋转喷头、扇型喷头、多孔吸水喷头等。这样就出现可多种多样的喷泉景观,此外还有壁泉、间歇泉等形式,结合灯光音乐,能产生令人寻味的效果。

4与其他园林要素的水景设计

4.1水与园林建筑

4.1.1水亭水面有的幽深宁静,有的碧波万顷,情趣各异,为突出不同的景观效果,一般在小水面建亭,宜低邻水面,以细察涟漪。而在大水面,碧波坦荡,亭宜建在临水高台,或较高的石矶上,以观远山近水,舒展胸怀,各有其妙。

一般临水建亭,有一边临水、多边临水或完全伸入水中,四周被水环绕等多种形式,在小岛上、湖心台基上、岸边石矶上都是临水建亭之所。在桥上建亭,更使水面景色锦上添花,并增加水面空间层次。

4.1.2桥桥是人类跨越山河天堑的技术创造,给人带来生活的进步与交通的方便,自然能引起人的美好联想,固有人间彩虹的美称。而其造型优美形式多样,成为园林中重要造景建筑之一。因此小桥流水成为中国园林及风景绘画的典型景色。

在规划设计桥时,桥应与园林道路系统配合、方便交通;联系游览路线与观景点;注意水面的划分与水路通行与通航;组织景区分隔与联系的关系。水景中桥的类型及应用有:汀步、梁桥、拱桥、浮桥、吊桥等。

还有一类组合水上建筑:亭桥与廊桥,这类既有交通作用又有游憩功能与造景效果的桥,很适合园林要求。如北京颐和园西堤上建有幽风桥、镜桥、练桥、绿柳等亭桥。这些桥在长堤游览线上起着点景休息作用,在远观上打破上堤水平线构图,有对

#

55

#

刘华斌,等:园林水景艺术设计初探比造景、分割水面层次作用。扬州瘦西湖上的五亭桥是瘦西湖长轴上主景建筑。

4.1.3水榭榭是园林中游憩建筑之一,建于水边,5园冶6上记载0榭者借也,借景而成者也,或水边,或花畔,制亦随态0,说明榭是一种借助于周围景色而见长的园林游憩建筑。其基本特点是临水,尤其着重于借取水面景色。在功能上除应满足游人休息的需要外,还有观景及点缀风景的作用。

最常见的水榭形式是:在水边筑一平台,在平台周边以低栏杆围绕,在湖岸通向水面处作敞口,在平台上建起一单体建筑,建筑平面通常是长方形,建筑四面开敞通透,或四面作落地长窗。

榭与水的结合方式有很多种。从平面上看,有一面临水、两面临水、三面临水以及四面临水等形式,四周临水者以桥与湖岸相联。从剖面上看平台形式,有的是实心土台,水流只在平台四周环绕;而有的平台下部是以石梁柱结构支撑,水流可流入部分建筑底部,甚至有的可让水流流入整个建筑底部,形成驾临碧波之上的效果。

4.1.4舫舫的原意是船,一般指小船。建筑上的舫是指水边的一种建筑,在园林湖泊的水边建造起来的一种船形建筑。舫的下部船体通常用石砌成,上部船舱则多用木构建筑,其形似船。舫建在水边,一般是两面或三面临水,其余面与陆地相连,最好是四面临水,其一侧设有平桥与湖岸相连,有仿跳板之意。它立于水中,又与岸边环境相联系,使空间得到了延伸,具有富于变化的联系方式,即可以突出主题,又能进一步表达设计意图。

4.2水与园林山石在园林,特别在庭园中是种重要的造景素材。/园可无山,不可无石0,/石配树而华,树配石而坚0。今天,园林用石尤广,能固岸,坚桥,又可为人攀高作蹬,围池作栏,叠山构峒,指石为坐,以至立壁引泉作瀑,伏池喷水成景。品石中较典型的有太湖石、黄石等。品石,在景石造型中,可作庭园的点缀,陪衬小品,也可以石为主题构成依水景观的中心。在运用品石时,要根据具体素材,反复琢磨,取其形,立其意,借状天然,方能/片山多致,寸石生情0的增色景观。

而用石堆山,则常用岩、壁、峡、涧之手法将水引入园景,以形成河流、小溪、瀑布等。溪涧及河流都属于流动的水体,由其形成的溪和涧,都应有不同的落差,可造成不同的流速和涡旋及多股小瀑布等。这种依水景观的形成,对石的要求很高,特别是石的形状要有丰富的变化,以小取胜,效仿自然,展现水景主体空间的迂回曲折和开合收放的韵律,形成/一峰华山千寻,一勺江湖万里0的意境。

4.3水与园林植被水是植物营养丰富的栖息地,她能滋养周围的植物、鱼和其它野生物。大多数水塘和水池可以饲养观赏鱼类,而较大的水池则是野禽的避风港。鱼类可以自由地生活在溪流和小河中,但溪水和小河更适合植物的生长。池塘中可以培养出茂盛且风格各异的植物,而在小溪中精心培育的植物则是当之无愧的建筑艺术。

无论大小水面的植物配置,与水边的距离一般要求有远有近,有疏有密,切忌沿边线等距离栽植,避免单调呆板的行道树形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又需要造就浓密的/垂直绿障0。

水面全部栽满植物的,多适用小水池,或大水池中较的一个局部,在南方的一些自然风景区中,保留了农村田野的风味,在水面铺满了绿萍或红萍,如似一块绿色的地毯或红色的平绒布,也是一种野趣;在水面部分栽植水生植物的情况则比较普遍,其配置一定要与水面大小比例、周围景观的视野相协调,尤其不要妨碍倒影产生的效果。

5小结

从以上园林水景艺术和设计的分析可以看出,园林水景以它深厚的文化渊源和独特的观赏个性,在各个时代和类型的园林中发挥着物质与精神享受的双重作用,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它表现形式多样、灵活,巧于变化,易与周围景物协调统一。那么如何抓住和充分挖掘园林水景的自然特性和文化特性,在现代生活中创造出更具时代特色、更多节约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更能充分表达作者意图、更有文化内涵,在统一中求变化以及丰富空

#

56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3期

间表达效果的作品,都值得设计者全面地思考与探讨,这也是由园林水景自身发展的需要所决定的。

参考文献:

[1]李泉.城市园林水景[M].广东:科技出版社,2004.3-4

[2]过元炯.园林艺术[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37-44[3]朱钧珍.园林理水艺术[M].北京:林业出版社,1998.2-5[4]毛培琳,李雷.水景设计[M].北京:林业出版社,1993.5.74.141[5]卢仁,金承藻.园林建筑设计[M].北京:林业出版社,19.11-18[6]戴维,斯蒂文森.花园水景[M].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8-10

ON ARTISTIC WATERSCAPE DESIGN IN A GARDEN

LIU Hua-bin;ZENG Yun-ying

(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Urban Construction,Jiujiang University,Jiangxi 332005,China )

ABSTRACT As one of the four elements in a garden,waterscape is an important and indispensable factor in garden design and artistic expression.Flexible and utilizable as it is,waterscape has much effect on space organization and garden coordination.Besides,as human beings are hydrophilic,waterscape is usually the visual focus and action center of the whole garden.Having a thorough know ledge of the origin and methods of water design helps us to develop artistic waterscape design.

KEY WORDS garden;tradition;human -water relationship;waterscape art;waterscape design

(责任编辑 陈平生)

(上接第52页)参考文献:

[1]Holthausen,Robert,and David Larcher,1996./The Financial Performance of Reverse Leverage Buyout 0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42.

[2]Demsetz and Lehn 1985/The Structure of Corporate Ownership:Cause and Consequences 0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3

[3]DeGeorge and Zeckhauser 1993/The Reverse LBO Decision and Firm Performance:Theory and Evidence 0Journal of Finance 8

[4]Admati et al,1994/Large Shareholder Activism,Risk

Sharing,

and

Financial

Market

Equilibrium 0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02

[5]Mello and Parsons 1998/Going Public and the Ownership Structure of the Firm 0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49

[6]Stoughton and Zechner 1998/IPO -Mechanisms,Monitoring and Ownership Structure 0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49

[7]张军.高级微观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 陈平生)

#

57#刘华斌,等:园林水景艺术设计初探

文档

园林水景艺术设计初探

园林水景艺术设计初探刘华斌曾云英X(九江学院土木工程与城市建设学院江西九江332005)摘要:作为园林四要素之一的水体,在园林设计和艺术表现中,一直就是倍受重视、不可或缺的环节。它具有灵活、巧于因借等特点,能起到组织空间、协调园景变化的作用。加之人具有天生的亲水性,所以往往水景就是全园的视觉焦点和活动中心。全面了解园林理水艺术的渊源、手法,有助于水景艺术设计的发展。关键词:园林;传统;人水关系;水景艺术;水景设计中图分类号:S6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838(2005)03-0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