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省常州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联考物理试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3 04:09:43
文档

...省常州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联考物理试题

绝密★启用前【市级联考】江苏省常州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联考物理试题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1.为了测量醋的密度,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空量筒的质量m0;②向量筒中倒入适量醋,测出醋的体积V:③用天平测出量筒和醋的总质量m总.对小明的实验设计,下列评价中最
推荐度:
导读绝密★启用前【市级联考】江苏省常州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联考物理试题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1.为了测量醋的密度,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空量筒的质量m0;②向量筒中倒入适量醋,测出醋的体积V:③用天平测出量筒和醋的总质量m总.对小明的实验设计,下列评价中最
绝密★启用前

【市级联考】江苏省常州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联考物理试题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题号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得分
一、单选题
1.为了测量醋的密度,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空量筒的质量m0;②向量筒中倒入适量醋,测出醋的体积V:③用天平测出量筒和醋的总质量m总.对小明的实验设计,下列评价中最合理的是

A.实验步骤科学且合理    B.对醋的体积测量错误

C.测出醋的密度值偏小    D.量筒不够稳定易摔碎

2.人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相近,一位中学生的体积最接近于

A.    B.    C.    D.

3.“全碳气凝胶”是我国科学家研制的迄今为止密度最小的材料,密度只有3kg/m3.某型号汽车发动机采用质量为120kg、密度为6×103kg/m3的高强度合金材料制造,若采用“全碳气凝胶”制造,需要“全碳气凝胶”的质量为

A.6g    B.60g    C.600g    D.6000g

4.现有六种物品:金属小刀、铅笔芯、食盐水、塑料尺、玻璃杯、篮球,小明将它们分成两类,如下表所示他是按照物质的哪种属性进行分类的 

A.状态    B.颜色    C.硬度    D.导电性

5.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μm的颗粒物,是造成雾霾的罪魁祸首。把它和其他粒子按照由大到小的排序排列,下列排列中正确的是

A.分子、原子核、电子、PM2.5

B.分子、原子核、PM2.5、电子

C.分子、PM2.5、原子核、电子

D.PM2.5、分子、原子核、电子

6.常州春季美不胜收,下列事实中能用分子动理论观点解释的是

A.春风拂柳    B.柳絮纷飞

C.花香四溢    D.薄雾弥漫

7.A是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B、C是两个轻质泡沫小球,A、B、C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如图所示。由此可知

A.小球B一定带负电    B.小球C一定带负电

C.小球C可能不带电    D.小球B可能不带电

8.足球比赛中,小明面对守门员,用脚将足球斜上方踢出射门,足球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进入球门,如图所示忽略空气阻力,使足球在空中弧线飞行的施力物体是 

A.地球    B.足球    C.小明    D.守门员

9.如图所示,升降机以的速度匀速上升时,升降机对木箱的支持力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升降机静止在10楼时对木箱的支持力小于300N

B.升降机以的速度匀速上升时对木箱的支持力大于300N

C.升降机以的速度匀速下降时对木箱的支持力等于300N

D.升降机以的速度匀速下降时对木箱的支持力小于300N

10.如图所示,木箱重600N,小明用的力水平向右推木箱,木箱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推力增大到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A.600N    B.200N    C.300N    D.大于200N小于300N

11.在薄铁桶内放少量的水,用火加热,水沸腾之后把桶口堵住,然后向铁桶浇冷水,铁桶变扁,如图所示关于铁桶变扁的原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铁桶内空气膨胀使铁桶变扁

B.冷水的压力使铁桶变扁

C.大气压使铁桶变扁

D.铁桶变扁与力无关

12.常州冬季,大雪纷飞、路面积雪,人们采取了许多防滑措施来增大摩擦。下列选项中,与其他三个选项增大摩擦的方式不同的是

A.在汽车轮胎上装上防滑链

B.在结冰的路面上铺上稻草

C.行走时穿上底面花纹深的鞋

D.骑自行车时在车上放些重物

13.如图所示,木块所受重力为20N,现用30N的水平力垂直于墙壁压住木块,木块静止。竖直墙壁受到的压力大小是

A.10N    B.20N    C.30N    D.50N

14.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甲、乙两容器的底面积相等,甲容器为量杯形且越往上越粗,乙容器为圆柱形两容器中水面高度相等甲、乙容器内水的重力分别为、,水对甲、乙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则 

A.,    B.,

C.,    D.,

15.如图所示,将同一个鸡蛋先后放入甲、乙两杯盐水中,鸡蛋在甲杯中处于漂浮状态,在乙杯中处于悬浮状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鸡蛋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

B.鸡蛋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小于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

C.甲杯中盐水的密度大于乙杯中盐水的密度

D.甲杯中盐水的密度小于乙杯中盐水的密度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得分
二、填空题
16.一瓶啤酒放在冰箱冷冻室内,瓶内的啤酒结成冰后把瓶子胀破了,这是因为:啤酒由液体变成固体,质量________变小不变变大、体积________变小不变变大、密度________变小不变变大.

17.织女星与地球的距离约为光年,我们在地球上所看到的织女星的星光是织女星在________年前发出的光,光年是________长度时间单位.

18.针对混凝土和沥青两类材料,考虑到桥墩的承重功能,应选用________;考虑到桥面的缓冲功能,应选用________.

19.酒精和水自行混合,所得溶液体积变小,该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

20.小明用手指压圆珠笔芯,发现笔芯弯曲,同时手指感到疼痛,该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生活中,惯性现象随处可见,将一盆水向外泼出,这是利用了________盆水保持________状态的性质.

22.小华把一根筷子插在玻璃杯中间,装满糙米压紧并加少许水后,居然可以用筷子把装糙米的玻璃杯提起来,如图所示这是因为:用糙米,通过________增大摩擦;糙米吸水后发涨,通过________增大摩擦若吸水糙米重2N,玻璃杯重1N,当筷子提着糙米、杯子在空中静止时,糙米对筷子的摩擦力为________N.

23.将烧瓶内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移去火焰,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如图所示会观察到烧瓶内的水________,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

24.将如图所示的密度计分别放入A、B两种液体中,静止时密度计均漂浮,液面位置分别在图中A、B两标记处 密度计受到浮力F浮A________F浮B;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A ________(</=/>)V排B :液体密度ρA ________(</=/>)ρB .

评卷人得分
三、实验题
25.小明奶奶从市场买回一桶色拉油,怀疑是地沟油,小明为消除奶奶的疑虑,展开实验探究小明查阅资料得知:色拉油的密度范围是;地沟油的密度范围是。

(1)将托盘天平放于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_______________,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向分度盘左侧,如图甲所示他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左右调,使横梁平衡。

(2)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色拉油,如图乙所示,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杯内色拉油的总质量为________g。

(3)把烧杯中的色拉油全部倒入量筒,如图丙所示,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为________g;如图丁所示,用量筒测出色拉油的体积是_________。

(4)该色拉油的密度为________,色拉油的品质________合格不合格。

26.对于滑动摩擦力,小组同学猜想可能与这些因素有关: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积的大小实验步骤如图所示.

实验中,应将弹簧测力计沿________方向拉动木块,使木块在水平面上做________运动,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由步骤________可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压力有关:其他因素不变,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________.

由步骤甲和丙可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________有关:其他因素不变,________,滑动摩擦力越大.

小明将木块切去一部分,如图丁所示由步骤甲和丁,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小华认为,他的实验结论________可信不可信,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27.小明用同种液体探究阿基米德浮力原理,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正确的实验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由________可得,物体受到液体的浮力为________N.

由________可得,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为________N.

由此可得实验结论:________液.

小华发现,小明实验过程中所用的同种液体是水,已知,则物体的密度为________.

评卷人得分
四、作图题
28.请在图中画出斜面上的物体A所受的重力G和物体A对斜面压力F的示意图.

(_______)

29.如图所示,鸡蛋悬浮在盐水中,请画出鸡蛋受到的所有力的示意图.

评卷人得分
五、计算题
30.如图所示,一只烧杯盛满水时,称得烧杯、杯内水的总质量为;往烧杯内放入一金属球、溢出一部分水后,称得烧杯、杯内水、金属球的总质量为;取出金属球后,称得烧杯、杯内水的总质量为已知,求:

金属球的质量

金属球的体积

金属球的密度

31.侦探现场,人员在海边水平沙滩上发现了嫌疑人留下的清晰的、双脚站立的脚印,如图所示刑警大明用蜡浇灌了一只脚印的脚模,测得蜡质脚模的平均厚度为4cm,质量为;又经测试得出,达到脚印同样深度的压强为.已知,g取,求:

一只脚印的底面积

嫌疑人的体重

嫌疑人的质量

32.如图所示,小明取一底部密封、横截面积为的玻璃管,在玻璃管中装入一些铁钉,制成一个简易液体密度计简易液体密度计的重力为如图甲所示,简易液体密度计放入水中竖直漂浮时,玻璃管露出水面的高度为;如图乙所示,简易液体密度计放入某液体中竖直漂浮时,玻璃管露出液面的高度为取,,求:

玻璃管的总长度

液体的密度

1.D

【解析】

【分析】

液体体积要用量程测量,量程的形状细而长,放在天平上在调节的过程中很容易倾斜而摔碎。

【详解】

步骤中把量筒放在天平上测液体的质量是不合适的,因为量筒的形状细高,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容易掉下来摔碎。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液体的测量,测量液体的密度常用的步骤是:①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②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液体,记下体积V;③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m2;④量筒中液体的质量m=m1-m2;⑤计算液体的密度。

2.B

【解析】

【分析】

估测中学生的质量,人体的密度跟水差不多,根据密度的公式得到中学生的体积。

【详解】

一个中学生的质量m=50kg,人体的密度大约是1×103kg/m3,一位中学生的体积:。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密度公式的应用,密度的计算公式,其中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3.B

【解析】

【分析】

已知合金的质量和密度,利用密度公式得到合金的体积,气凝胶的体积等于合金的体积,利用公式m=ρV得到气凝胶的质量。

【详解】

合金的体积,

气凝胶的体积:V气凝胶=V合金=0.02m3,

气凝胶的质量m=ρ气凝胶V气凝胶=3kg/m3×0.02m3=0.06kg=60g。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密度公式的应用,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合金的体积与气凝胶的体积相等。

4.D

【解析】

【分析】

物质的物理属性包含:密度、比热容、硬度、透明度、导电性、导热性、弹性、磁性等等;将六种物品分为两类,观察比较、归纳两类物质。

【详解】

金属小刀、铅笔芯、食盐水,容易导电,具有导电性;塑料尺、玻璃杯、篮球不容易导电,他是按照物质的导电性进行分类的。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物质的属性,明确分类是一种常用的学习方法,要抓住分类的依据来认识分类结果,依据不同,得出的结论不同。

5.D

【解析】

【分析】

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和中子又由夸克构成。

【详解】

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和其他粒子相比它的尺度最大;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核在中间,电子在原子核周围绕着它运动,原子核大于电子;按照由大到小的排序排列是:PM2.5、分子、原子核、电子。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宏观和微观物质的尺度大小,宏观世界的大小比较例如: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球、月球的比较,微观世界离子的大小比较例如:分子、原子、质子、中子、夸克等微粒的比较。

6.C

【解析】

【分析】

分子动理论的内容:物质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详解】

A、春风拂柳,是宏观现象,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观点解释,故A不符合题意;

B、柳絮纷飞,是宏观现象,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观点解释,故B不符合题意;

C、花香四溢,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能用分子动理论观点解释,故C符合题意;

D、薄雾弥漫,是宏观现象,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观点解释,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分子动理论的知识,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内容,需要知道分子很小,不能用肉眼直接观察到。

7.D

【解析】

【分析】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称为正电荷;电荷间的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详解】

A是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A带正电,当靠近B小球时,相互吸引,说明B可能带负电,可能不带电;A靠近C时,发现排斥,说明C带正电;将BC靠近时,BC吸引,由于C带正带电,B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电现象的知识,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正电荷和负电荷的定义、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和带电体的性质。

8.A

【解析】

【分析】

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详解】

用脚将足球斜上方踢出射门,空中飞行的足球,最终要落到地面上,进入球门,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施力物体是地球。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重力的概念,地球附近(一般指大气层以内)的物体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

9.C

【解析】

【分析】

平衡状态包括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到力是平衡力;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详解】

升降机以的速度匀速上升时,处于平衡状态,木箱受到的重力与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升降机对木箱的支持力为,木箱的重力等于支持力为300N;

A、升降机静止在10楼时,处于平衡状态,木箱受到的重力与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支持力为300N,故A错误;

B、升降机以1.5m/s的速度匀速上升,处于平衡状态,重力和支持力是平衡力,支持力等于300N,故B错误;

C、升降机以2m/s的速度匀速下降,处于平衡状态,重力和支持力是平衡力,支持力等于300N,故C正确;

D、升降机以1m/s的速度匀速下降,处于平衡状态,重力和支持力是平衡力,支持力等于300N,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平衡状态和平衡力,需要知道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是平衡状态,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

10.B

【解析】

【分析】

木箱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受到推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得到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当推力增大到时,根据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分析木箱受到的摩擦力的变化。

【详解】

小明用的力水平向右推木箱,木箱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箱在水平方向受推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摩擦力f=F1=200N;木箱上的水平推力增大到300N,木箱加速运动,由于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变,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不变,摩擦力仍为200N。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力的平衡和摩擦力,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一是压力的大小;二是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二力平衡的条件:等大、反向、同直线、同物体。

11.C

【解析】

【分析】

薄铁桶内的水沸腾之后把桶口堵住,然后向铁桶浇冷水,根据气体热胀冷缩分析桶内气压的变化,比较桶内和桶外压强的大小关系,可知铁桶变扁的原因。

【详解】

薄铁桶内放少量的水,用火加热,水沸腾之后把桶口堵住,再浇上冷水,由于热胀冷缩使得铁桶内的气压减小,桶内的气体的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铁桶被压扁了。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大气压的知识,知道大气压强是由于空气具有重力和流动性而产生的,吸盘、吸管吸饮料、覆杯实验等都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12.D

【解析】

【分析】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详解】

A、在汽车轮胎上装上防滑链,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B、在结冰的路面上铺上稻草,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C、行走时穿上底面花纹深的鞋,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D、骑自行车时在车上放些重物,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D选项与其他三个选项增大摩擦的方式不同。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增大减小摩擦的方法,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代替滑动。

13.C

【解析】

【分析】

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已知对木块的压力,压力大小不变地通过物体传递给墙壁,从而得到墙壁受到的压力。

【详解】

墙壁受到的压力方向与墙壁垂直,用30N力垂直于墙壁压物体,压力大小不变地通过物体传递给墙壁,所以墙壁受到的压力为30N。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压力的知识,需要知道压力不一定是由于物体受到重力而引起的,压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

14.A

【解析】

【分析】

两个容器中水面高度相等,根据液体压强的公式分析出两容器底受到的压强的关系;根据密度的公式和重力的公式分析甲、乙容器内水的重力的大小关系。

【详解】

两容器内液体的深度相同,根据公式p=ρgh得到甲、乙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相等;两容器的底面积相同,液面的高度相同,甲容器上端的开口比较大,液体的体积较大,所以甲容器盛的液体的质量大,重力大,即G甲>G乙。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液体压强的应用,液体内部的压强主要与液体的密度、深度有关要比较其大小一定采取控制变量法来分析。

15.C

【解析】

AB、鸡蛋在甲中漂浮,所以浮力等于重力,在乙中悬浮,所以浮力等于重力,所以甲乙中受到的浮力相等,则AB错误; CD、同一个鸡蛋在甲中漂浮,所以鸡蛋的密度小于甲盐水的密度;在乙中悬浮,所以鸡蛋的密度等于乙盐水的密度,所以甲盐水的密度大于乙盐水的密度,故C正确,D错误。故选C.

点睛:掌握物体的浮沉条件.若物体漂浮,则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若物体悬浮,则物体的密度与液体的密度相等.若物体漂浮或悬浮,则浮力与重力相等.

16.不变变大变小

【解析】

【分析】

质量与状态、位置、形状、温度无关;分析啤酒由液体变成固体,质量和体积的变化,根据密度的公式可知密度的变化。

【详解】

质量与物体的状态无关,啤酒由液体变成固体,质量不变,体积变大,根据得到密度变小。

【点睛】

本题考查质量和密度的特点,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密度大小的影响因素:物质的种类、温度和状态。

17.长度

【解析】

【分析】

光年指的是光在真空中行走一年的距离,分析光年是哪个物理量的单位。

【详解】

织女星离地球的距离约24.5光年,光从织女星到地球要走24.5年,我们在地球上所看到的织女星的星光是约24.5年前发的光;光年是长度单位。

【点睛】

本题考查光年的概念,光年一般被用于衡量天体间的距离,一光年就是9.4607×1015米。

18.混凝土沥青

【解析】

【分析】

硬度为材料局部抵抗硬物压入其表面的能力,考虑到桥墩的承重功能,分析选用哪种材料;考虑到桥面的缓冲功能,分析选用哪种材料。

【详解】

混凝土不但硬度强,而且柔韧性较好,不易折断,所以桥墩应选混凝土;桥梁的桥面的缓冲功能,所以选用柔韧性较好的沥青。

【点睛】

本题考查物质的基本属性,物质的物理属性包含:密度、比热容、硬度、透明度、导电性、导热性、弹性、磁性等。

19.分子间有空隙分子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

【解析】

【分析】

分子动理论的内容: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与斥力。

【详解】

酒精和水自行混合,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所得溶液体积变小,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点睛】

本题考查分子动理论的知识,分子很小,不能用肉眼直接观察到,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剧烈。

20.力使物体产生形变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析】

【分析】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详解】

用手指压圆珠笔芯,发现笔芯弯曲,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同时手指感到疼痛,手给笔芯施加力的同时,笔芯也给手一个作用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点睛】

本题考查力的概念,知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

21.水运动

【解析】

【分析】

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详解】

将一盆水向外泼出,盆停止运动,水由于惯性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运动,就会向外泼出去。

【点睛】

本题考查惯性的应用,分析惯性现象要分析原来物体怎么运动,哪部分受力改变运动状态,哪部分由于惯性继续运动。

22.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压力3

【解析】

【分析】

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当筷子提着糙米、杯子在空中静止时,处于平衡状态,筷子受到的摩擦力和米与玻璃杯的重力是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得到筷子受到的摩擦力。

【详解】

筷子提米,用糙米,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糙米吸水后,增大了米对筷子和米对玻璃杯的压力,从而增大了摩擦力;筷子受到向下力是米和玻璃杯的重力,向上的力是摩擦力,米和玻璃杯的总重力G=2N+1N=3N,筷子提着米在空中静止时,处于平衡状态,筷子受到的摩擦力和米与玻璃杯的重力是平衡力,筷子受到米的摩擦力f=G=3N。

【点睛】

本题考查摩擦力和二力平衡的知识,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受到的力是平衡力,相互平衡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23.重新沸腾气压低沸点低

【解析】

【分析】

液体的沸点与液面上方的气压有关,气压减小,沸点降低,气压增大,沸点升高。

【详解】

水停止沸腾后,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会看到烧瓶中的水重新沸腾,因为当向瓶底浇冷水时,瓶内气体温度突然降低,瓶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气压减小,瓶内液面上方气压减小,导致沸点降低,所以水重新沸腾起来的。

【点睛】

本题考查沸点和气压的关系,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需要记住液体沸点和气压的关系,沸点是指物体由液态转化为气态的温度。

24.            

【解析】

【分析】

根据浮沉条件可以得到密度计在AB液体中的浮力关系,由图可知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以得到液体密度的关系。

【详解】

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处于漂浮状态,根据漂浮条件可知浮力与重力相等,两种液体内所受浮力相等, 由图可知V排A>V排B,由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ρ液gV排得到ρA<ρB。

【点睛】

本题考查浮沉条件的应用,需要知道物体的重力小于浮力,上浮;物体的重力等于浮力,悬浮;物体的重力大于浮力,下沉。

25.标尺左端0刻度线处    右            40        合格    

【解析】

【分析】

(1)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之前将游码调回0刻度,后调节平衡螺母;

(2)在天平读数时,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的示数;

(3)从图丙中得到色拉油全部倒入量筒后空烧杯的质量;由图丁读出量筒中色拉油的体积;

(4)根据密度公式计算该色拉油的密度,从而判断色拉油的品质。

【详解】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零刻线处,指针偏左,平衡螺母向右调节,直到天平的横梁平衡;

(2)由图乙得到烧杯和杯内色拉油的总质量m总=50g+20g=70g;

(3)把烧杯中的色拉油全部倒入量筒,由图丙可知空烧杯的质量为m杯=20g+10g+3.2g=33.2g,倒入量筒中色拉油的质量:m=m总-m杯=70g-33.2g=36.8g;观察图丁,量筒分度值2mL,用量筒测出色拉油的体积V=40mL=40cm3;

(4)该色拉油的密度:,该色拉油密度在0.91g/cm3~0.93g/cm3范围内,色拉油的品质合格。

【点睛】

本题考查液体密度的测量,液体密度,若先测空烧杯的质量,再测烧杯和液体总质量,最后将液体倒入量筒来测体积,这种做法会因烧杯壁粘液体而使测出的体积偏小,导致算出的液体密度偏大。

26.水平匀速直线甲和乙越大粗糙程度接触面越粗糙不可信没有控制压力大小不变压力大小发生了变化

【解析】

【分析】

(1)平衡状态包括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到的力是平衡力;

(2)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物体间的压力不同,分析选用哪两个图;

(3)分析甲图和丙图,压力大小相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同,利用控制变量法分析摩擦力与哪个因素有关;

(4)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时,应控制压力不变。

【详解】

(1)实验中,他应将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由步骤甲与乙可得:甲的压力要小于乙的压力,乙中的拉力大于甲中的拉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压力有关,且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由步骤甲和丙可得:压力大小相同,乙的接触面比较粗糙,乙的拉力较大,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其他因素不变,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4)探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是否有关,控制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将木块切去一半,压力大小变化了,结论是不可信的。

【点睛】

本题考查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27. 11 

【解析】

【分析】

(1)测物体的重力和空桶的重力,把物体浸没在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根据称重法求出浮力;再测出桶和溢出水的重力得出排开水的重力;

(2)读取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由指针的位置得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根据称重法求得浮力;

(3)用小桶和水的总重力减去空桶的重力得到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4)比较浮力与排开水的重得出结论;

(5)由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的浮力计算出体积;已知物体的重力,计算出物体的质量,根据密度的公式计算物体的密度。

【详解】

(1)合理的实验顺序是:⑤测出空桶所受的重力;④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①将小桶靠近溢水杯;②把物体浸没在装满水的溢水杯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③测出桶和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合理的实验顺序是:⑤④①②③;

(2)由图④得到物体的重力G=5N,图②得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物体浸没时受到的物体力大小:F浮=G-F1=5N-4N=1N;

(3)图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N,即G桶=1N,图③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即G总=2N;物体排开的水重G水=2N-1N=1N;

(4)通过实验可以得到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即F浮=G排=ρ液gV排;

(5)物体全部浸入液体中,物体的体积

, 

物体的密度。

【点睛】

本题考查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需要知道操作顺序的安排、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固体密度的测量、浮力公式的运用、操作的注意事项等。

28.

【解析】

【分析】

重力的作用点是重心,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对斜面压力的方向应该垂直于接触面。

【详解】

重力G的方向竖直向下,作用在重心,物体对斜面的压力F垂直于斜面,作用在接触面,且G>F,如图所示;

29.

【解析】

【分析】

鸡蛋悬浮在盐水杯中,根据悬浮条件得到浮力和重力的关系,浮力方向竖直向上,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在鸡蛋重心上。

【详解】

鸡蛋处于悬浮状态,浮力等于重力,鸡蛋所受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鸡蛋受到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都在重心,如下图所示:

【点睛】

本题考查力的示意图,作力的示意图,要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30.;;。

【解析】

【分析】

(1)由溢出水后烧杯、水和金属球的总质量和取出金属球后烧杯和剩余水的质量可求金属球的质量;

(2)已知取出金属球后烧杯和剩余水的质量和烧杯盛满水烧杯和水的总质量,可求溢出水的质量,根据密度的公式求出排开水的体积,从而得到金属球的体积;

(3)根据公式密度的公式求出金属球的密度。

【详解】

(1)金属球的质量为:m=m2-m3=5.4kg-1.2kg=4.2kg,

(2)溢出水的质量m溢=m1-m3=2.4kg-1.2kg=1.2kg,

溢出水的体积,

金属球全部浸没在水中,金属球的体积V球=V溢=1.2×10-3m3;

(3)金属球的密度 。

答:(1)金属球的质量为4.2kg;

(2)金属球的体积为1.2×10-3m3;

(3)金属球的密度为3.5×103kg/m3。

【点睛】

本题考查密度的公式的应用,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求出金属球的质量和金属球的体积,知道密度的计算的公式。

31.; 700N; 70kg。

【解析】

【分析】

(1)已知脚模的质量和蜡的密度,根据密度的公式求出脚模的体积,根据测出鞋模的平均厚度,利用V=Sh求出脚模的面积;

(2)利用压强的公式求出罪犯对地面的压力,罪犯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他的重力;

(3)根据重力的公式得到嫌疑人的质量。

【详解】

(1)蜡质脚模的体积,

蜡质脚模的底面积,罪犯的一只脚印面积为2.5×10-2m2;

(2)嫌疑人双脚站立时,海滩的受力面积:S′=2S=2×2.5×10-2m2=0.05m2,

嫌疑人对海滩的压力:F=pS′=1.4×104Pa×0.05m2=700N,

嫌疑人的重力等于他对地面的压力,嫌疑人的体重为:G=F=700N;

(3)嫌疑人的质量:。

答:(1)一只脚印的底面积为2.5×10-2m2;

(2)嫌疑人的体重为700N;

(3)嫌疑人的质量70kg。

【点睛】

本题考查密度公式的应用和压强大小的计算,知道垂直作用于物体单位面积上的力叫做压力,物体的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的大小叫做压强。

32.;。

【解析】

【分析】

(1)由漂浮条件得到试管受到的浮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排开水的体积,根据V=Sh算出进入水中的长度,从而得到玻璃管的总长度;

(2)根据漂浮条件求出浮力,由试管的长度可以求出浸入水中和某液体中的深度,求出浸入液体的体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液体的密度。

【详解】

(1)简易液体密度计漂浮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G=0.18N,

排开水的体积为:,

浸入水中的深度为:,

玻璃管的总长度为:h=0.12m+0.06m=0.18m;

(2)简易液体密度计放入某种液体中漂浮,此时受到的浮力为:F′浮=G=0.18N,

排开液体的体积为:V′排=Sh′=1.5×10-4m2×(0.18m-0.08m)=1.5×10-5m3,

液体的密度:。

答:(1)玻璃管的总长度为0.18m;

(2)液体的密度为1.2×103kg/m3。

【点睛】

本题考查浮力的计算,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浮沉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作用,浮力的大小等于被该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

文档

...省常州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联考物理试题

绝密★启用前【市级联考】江苏省常州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联考物理试题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1.为了测量醋的密度,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空量筒的质量m0;②向量筒中倒入适量醋,测出醋的体积V:③用天平测出量筒和醋的总质量m总.对小明的实验设计,下列评价中最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