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山西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3 04:15:38
文档

山西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山西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狭义的教育是指()A.家庭教育B.学校教育C.社会教育D.职业教育2.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的是()A.科学技术B.生产力C.社会文化D.政治制度3.被称为“科学教育的奠基人”,也被看做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的是()A.赫尔巴特B.杜威C.马克思D.柏拉图4.因材施教的思想遵循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是()A.顺序性B.不平衡性C.个别差异性D.互补性5.科学地说,遗传素质是个体身心发展的()A.物质前提B.主导因素C.关键因素D.
推荐度:
导读山西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狭义的教育是指()A.家庭教育B.学校教育C.社会教育D.职业教育2.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的是()A.科学技术B.生产力C.社会文化D.政治制度3.被称为“科学教育的奠基人”,也被看做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的是()A.赫尔巴特B.杜威C.马克思D.柏拉图4.因材施教的思想遵循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是()A.顺序性B.不平衡性C.个别差异性D.互补性5.科学地说,遗传素质是个体身心发展的()A.物质前提B.主导因素C.关键因素D.
山西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狭义的教育是指(  ) 

A.家庭教育 

B.学校教育 

C.社会教育 

D.职业教育 

2.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的是(  ) 

A.科学技术 

B.生产力 

C.社会文化 

D.政治制度 

3.被称为“科学教育的奠基人”,也被看做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的是(  ) 

A.赫尔巴特 

B.杜威 

C.马克思 

D.柏拉图 

4.因材施教的思想遵循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是(  )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个别差异性 

D.互补性 

5.科学地说,遗传素质是个体身心发展的(  ) 

A.物质前提 

B.主导因素 

C.关键因素 

D.无关因素 

6.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 

A.尊重个人价值 

B.实现主义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综合技术教育 

7.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 

A.教育目的 

B.教育方针 

C.课程目标 

D.教学目标 

8.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 

A.教学 

B.教书育人 

C.科研 

D.解惑 

9.学生具有主观能动性,是教育活动的(  ) 

A.主体 

B.主导者 

C.外因 

D.参与者 

10.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基础教育课程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  ) 

A.活动课程 

B.社会课程 

C.特色课程 

D.学校课程 

11.“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巩固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2.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 

A.直接经验 

B.间接经验 

C.理性知识 

D.感性知识 

13.古代一般采用的教学形式是(  ) 

A.个别教学 

B.班级授课 

C.分组教学 

D.集体教学 

14.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纬烧 饭勰畹牡掠 椒ㄊ牵ā 。?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15.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是(  ) 

A.陈述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感性知识 

D.理性知识 

16.皮格马利翁效应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  ) 

A.知识 

B.能力 

C.期望 

D.方法 

17.在学校教育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A.学生 

B.教师 

C.教学内容 

D.教学方法 

18.少年期的年龄阶段是指(  ) 

A.3—6、7岁       

B.6、7—11、12岁 

C.11、12—14、15岁 

D.14、15—17、18岁 

19.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 

A.聚合思维 

B.发散思维 

C.常规思维 

D.理性思维 

20.遗忘曲线中遗忘的进程是(  )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前后一样快 

D.忽快忽慢 

21.阳阳因为想得到妈妈和老师的表扬而刻苦努力学习,她的这种学习动机表现于(  )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C.附属的内驱力 

D.求知欲 

22.初中阶段的学生最容易发生冲突的对象是(  ) 

A.家长 

B.老师 

C.同学 

D.兄弟姐妹 

23.个别教师对学生进行漫骂、体罚或变相体罚的行为属于侵犯学生的(  ) 

A.人身自由权 

B.身心健康权 

C.人格尊严权 

D.名誉权 

24.我国《教师法》规定,教师节为每年(  ) 

A.10月9日 

B.9月10日 

C.9月1日 

D.10月10日 

25.具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其他大专专科学历的公民不得申请教师资格的类型是(  ) 

A.幼儿园 

B.小学 

C.初级中学 

D.高级中学 

26.下列情形中,不属于教师的权利的是(  ) 

A.开展教学改革 

B.参与学校管理 

C.要求外出进修 

D.雇用别人替自己代课 

27.作为教师素质之魂和教师做人从教基础的是(  ) 

A.师德 

B.能力 

C.理念 

D.知识 

28.师德进修的内在基础是(  ) 

A.坚定理想信念 

B.优化智能结构 

C.保持健康心理 

D.更新教育观念 

29.师德修养高境界的主要标志是(  ) 

A.对教育规律的苦苦求索 

B.对教学知识的艰辛积累 

C.对教学艺术的不懈追求 

D.对教育理想的执着追求 

30.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核心内容是(  ) 

A.团结协作 

B.依法执教 

C.客观性 

D.适应性 

二、双选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我国对教师概念的界定,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是(  ) 

A.教师职业是一个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B.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C.教师是以脑力劳动为主的职业 

D.教师劳动是一种精神劳动 

2.人的发展主要包括的两个方面是(  ) 

A.身体的发展 

B.认知能力的发展 

C.心理的发展 

D.劳动能力的发展 

3.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有两个主要特征对教学效果具有显著影响,它们是(  ) 

A.热心和同情心 

B.渊博的知识 

C.高超的能力 

D.赋予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 

4.人的道德行为包括(  ) 

A.道德行为认知 

B.道德行为技能 

C.道德行为体验 

D.道德行为习惯 

5.教师的职业特点使教师的社会理想和信念具有强烈而鲜明的(  ) 

A.现实性 

B.示范性 

C.客观性 

D.适应性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每题都有3至4个答案,共10分) 

1.下列属于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组成部分的有(  )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 

2.备课的内容包括(  ) 

A.钻研教材 

B.了解学生 

C.考试命题 

D.制定好教学进度计划 

3.智力的主要成分包括(  ) 

A.观察力 

B.记忆力 

C.思维力 

D.想象力 

4.教师职业道德的特征是(  ) 

A.高度的自觉性 

B.明显的示范性 

C.强烈的时代性 

D.严格的强制性 

5.下列情形中,违反《义务教育法》规定的学校行为有(  ) 

A.拒绝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 

B.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C.违反本法规定开除学生 

D.选用未经指定的教科书 

四、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 

1.教育学是教育方针的汇编(  ) 

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 

3.班级就是班集体(  ) 

4.教育目的就是培养目标(  ) 

5.德育就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 

6.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 

7.班级授课制是我国当前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 

8.教学大纲是教学计划(  ) 

9.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能有效增强记忆(  ) 

10.课后评价时,专家型教师和新教师关注的焦点相同(  ) 

11.“举一反三”“闻一知十”是负迁移(  ) 

12.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同伴的影响越来越强,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父母的影响(  ) 

13.马斯洛将认知、审美的需要列入归属与爱的需要之中(  ) 

14.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称为课堂气氛(  ) 

15、教师智能结构是由教师知识结构,智力结构和能力结构三个维度构成的有机整体(  ) 

16.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  )

17.和地方各级用于实施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可以低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  ) 

18.《教师法》规定,县乡两级应当为农村中小学教师解决住房提供方便(  ) 

19.《义务教育法》规定,教师的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工资水平(  ) 

20.教师职业道德是调节教师人际关系的准绳和润滑剂(  ) 

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 

1.“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请所学教育学理论分析之。 

2.有些教师说,他们没学过教育心理学,但一样教了几十年的书;还有的老师说,孔子没有学过教育心理学,但并不妨碍他成为万世师表。你认为上述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答案如下:

他们这是忽略了理论与实践的密切联系。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没有实践依据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没有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教育工作者应该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实践。这样才能避免盲目摸索,更有效率的实现教育目的。

教育理论对于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意义重大。从理能上讲,掌握教育原理有助于解释教育实践、指导教育实践、推动教育改革。从实践意义上讲,掌握教育原理有助于树立科学的教育观、提高教学质量、总结经验、探索规律,还可以为学习其他相关学科提供理论根基。缺少理论的指导,教育实践就难以取得成就。

孔子是个实践经验非常丰富的教师,他不仅拥有经验,还有丰富的教育理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实习”“温故知新等”,都是孔子总结教育经验而提出来的教育理论。这些理论反过来直接指导了教育教学实践。因此,真正重视教育实践的人,是不应该也不会轻视教育理论的。、

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文档

山西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山西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狭义的教育是指()A.家庭教育B.学校教育C.社会教育D.职业教育2.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的是()A.科学技术B.生产力C.社会文化D.政治制度3.被称为“科学教育的奠基人”,也被看做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的是()A.赫尔巴特B.杜威C.马克思D.柏拉图4.因材施教的思想遵循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是()A.顺序性B.不平衡性C.个别差异性D.互补性5.科学地说,遗传素质是个体身心发展的()A.物质前提B.主导因素C.关键因素D.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