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中职学生行为习惯的现状及原因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3 04:13:34
文档

中职学生行为习惯的现状及原因

中职学生行为习惯的现状及原因——来自中职学生行为习惯现状的调查报告 在“十一五”期间,国家财政将投入100亿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投入180个亿用于资助中等职业学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等职业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据统计,2008年我国共有学校14693所,比上年增加227所。2007年职教招生747.82万人,比2006年增加92.16万人;2007年在校生1809.万人,比2006年年增加209.85万人。2008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是801万,在校生的人数2000多万,规模已
推荐度:
导读中职学生行为习惯的现状及原因——来自中职学生行为习惯现状的调查报告 在“十一五”期间,国家财政将投入100亿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投入180个亿用于资助中等职业学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等职业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据统计,2008年我国共有学校14693所,比上年增加227所。2007年职教招生747.82万人,比2006年增加92.16万人;2007年在校生1809.万人,比2006年年增加209.85万人。2008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是801万,在校生的人数2000多万,规模已
中职学生行为习惯的现状及原因

——来自中职学生行为习惯现状的调查报告

 

在“十一五”期间,国家财政将投入100亿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投入180个亿用于资助中等职业学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等职业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据统计,2008年我国共有学校14693所,比上年增加227所。2007年职教招生747.82万人,比2006年增加92.16万人;2007年在校生1809.万人,比2006年年增加209.85万人。2008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是801万,在校生的人数2000多万,规模已经占到了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总体规模的一半。实现了历史性的结构、战略性调整。

在规模发展的同时,中职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问题越来越引起我们的重视。于是在2008年春,我们参加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和谐德育研究与实验子课题‘校企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课题研究,深入到重庆职业教育基地多所学校和天津天保国际大酒店、福建双喜服装公司、晋江亿盛服饰织造有限公司、深圳松填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对中职学生的行为习惯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采用问卷式和校企相关人员座谈会的形式,通过分析,归纳出中职学生存在的不良行为习惯问题。

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调查,我们发现,相当部分中职生日常行为习惯堪忧。

(一)学习习惯差。缺乏课前预习的习惯,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文化基础差,怕提问题,没有动笔作记录的习惯。

(二)做人习惯差。缺乏积极向上的自信心理,缺乏尊师敬老的行动,生活上缺乏计划安排,做事情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缺乏诚实守信的品质,在家长、教师间撒谎,不懂得善待他人。

(三)礼貌习惯差。有相当学生遇见老师不打招呼,不懂得使用礼貌用语,缺乏正确的坐姿和站相,随便翻别人东西,在公共场所要高声喧哗。

(四)卫生习惯差。食堂吃饭不喜欢用自己的餐具,要么用一次性餐盒,吃后论扔,要么用其他同学的餐具,更有不少者喜欢在校外游探吃饭。有的学生喜欢运动,但不注意常换衣服常洗涤,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吸烟比例大。

(五)阅读习惯差。对正规教材阅读没有兴趣,喜欢租用武打言情小说看;教师安排的阅读没有做摘抄,画重点的习惯,几乎没有学习工具书,不爱惜书籍,一毕业所有教材叫变成垃圾换点零食或上网的钱。

(六)安全习惯差。不懂交通规则,不遵守公共秩序,公路上喜欢自由乱跑;离家离校不向家长或老师打招呼,有的翻阅围墙外出,有的与社会闲杂交往密切,时不时引发校园暴力事件。

通过对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和企业的座谈和问卷调查,发现不少中职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过程中表现出以下行为问题:

(一)自私、任性、固执己见、我行我素。企业顶岗实习中,有不少学生上车去挤,目的在选一个理想一先的座位,全然不顾老师、领导,甚至连晕车学生也不关心。企业生产线上总想选工序简单的岗位,工序简单的岗位工作量相对大,学生又不满意了。稍一点心情不高兴,就不想上班,闹着要请假。不按企业要求作息,一有空就通宵上网,既而影响工作。离开企业不履行手续,不给实习指导教师请假,有的甚至偷跑回家。

(二)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养成好吃懒做的习惯。企业用人一般都实行计件制,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学生要收入多就必须多生产。学生喜欢高工资,但又不肯吃苦,养成好吃懒做的习惯。

(三)不诚实,爱撒谎。稍一干点工作,便找各种理由请假,有的称头疼,有的称肚疼,回宿舍便睡大觉,或出公司闲逛,上网等。

(四)恋爱成风。中职学生在学校受,不准恋爱。一到企业,一些男女同学便相好了。由于考虑问题简单,工作环境不很适应,还缺乏收入的稳定性,心理单纯幼稚,缺乏挫折的承受能力,往往因情感问题影响工作,从而影响整个流水线流程。

中职学生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家庭教育的影响

家庭教育是学生最早的教育场所,父母是最早的教师,因此家庭教育对人的影响是长远的,甚至是终身的。调查表明,具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往往是由于家长对其溺爱、袒护或采取粗暴压制的教育方式,以及家长不自觉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家长的工作或家庭中的不幸而忽视对孩子的教育等的影响,不仅给学生提供了直接模仿的不良榜样,而且使学生产生不良行为的“合理感”、“侥幸心理”提供了方便条件。

    (二)社会环境的影响

    目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深入,制度不够健全,因此,社会文化市场缺乏监管力度,一些不健康甚至是腐朽有害的产品在市场上流行,尤其是中职生经常出入娱乐性网吧,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整天沉溺于网上游戏,网上交友等活动,使之经常逃学、旷课,违纪违法行为经常发生。另外,社会上的一些不健康思想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实利主义,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一些中职生,出现了狭义、偏见、嫉妒、暴躁、孤独、抑郁、固执、攻击等不良个性心理特征,甚至一部分中职生毫不犹豫或毫不内疚地说谎、欺诈或偷盗,经常发生违纪违法行为。

    (三)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上的不当

    中职教育是就业教育,不是升学教育。使部分教师从思想上放松对学生学习和生活上的关心和关爱,只注重技能培养而忽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或只注重管理学生,忽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未能将管理与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因为管理和教育只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一种手段,最终目的是提高中职生的综合素质,向社会输送合格的技术人才。

(四)校企缺乏配合,学校受教育者的行为习惯要求和培养与现实企业对生产者(员工)的行为习惯要求脱节。学校是按照德育大纲的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企业是根据公民道德准则和岗位员工职业道德对生产者提出的行为习惯要求。很多学校提出的“订单培养”实际上是针对企业对员工的技能要求,而忽略了“行为习惯”的订单。这需要学校与企业密切配合,在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方面顺利接轨。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到目前还没有关校企业结合,共同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成果。因此我们拟从校企结合角度,进行研究与实验,从而探索出培养中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新途径与新方法。

文档

中职学生行为习惯的现状及原因

中职学生行为习惯的现状及原因——来自中职学生行为习惯现状的调查报告 在“十一五”期间,国家财政将投入100亿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投入180个亿用于资助中等职业学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等职业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据统计,2008年我国共有学校14693所,比上年增加227所。2007年职教招生747.82万人,比2006年增加92.16万人;2007年在校生1809.万人,比2006年年增加209.85万人。2008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是801万,在校生的人数2000多万,规模已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